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降钙素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由 32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链状多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含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特有的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降钙素 B.降钙素由高尔基体合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氨基酸分子形成降钙素时,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减少 558 D.高血磷患者宜口服降钙素,以维持机体血磷含量相对稳定
2.小明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热水,他会立即缩回手(反应1)并马上用冷水冲洗(反应2) 。下列有关反应1和反应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1与眼睛受到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B.在反应1和反应2中,都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反应1中,兴奋在小明的神经纤维上发生双向传导 D.反应1和反应2都与人体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关 3.下列关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基因的表达都与DNA和RNA有关 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DNA复制、转录过程中都发生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与释放 D.经过细胞分化,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4.人体细胞内染色体上某个基因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时会选择不同的模板链
B.过程b可能剪切掉了RNA1中的部分脱氧核苷酸 C.过程c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不能与终止密码配对 D.基因表达时a过程和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相同的
5.小麦原产西亚,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学者推断在四千多年前小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中小麦种群的空间特征可能呈镶嵌分布 B.将大豆与小麦轮作可以提高氮元素的利用率
C.麦田中的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供小麦利用 D.拓荒种麦导致群落发生初生演替,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6.研究发现,β-1,3-D-葡聚糖能促进bax基因表达和TNF(肿瘤坏死因子)分泌,抑制bcl-2基因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加速死亡以达到强烈的抗肿瘤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ax基因表达产物的增加和bcl-2基因表达产物的减少有利于抗肿瘤 B.上述机制导致肿瘤细胞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C.β-1,3-D-葡聚糖能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 D.β3-1,3-D-葡聚糖通过引起基因突变发挥抗肿瘤作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稻田养鸭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实现稻鸭双丰收。
(1)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 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A表示该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_________。
(2)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防治稻田中的三化螟害虫,该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____防治。三化螟成虫产卵时的温C以上,由此可见,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度必须达到16°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稻田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8.(10分)实验嵌合体是了解哺乳动物发育机制的关键点,也能为不同多潜能干细胞状态的潜能提供咨询的来源。将猴子的皮肤干细胞注射到小鼠的囊胚里,再将囊胚移入代孕鼠体内发育形成猴鼠嵌合体——猴鼠,可用于器官的移植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是否完成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诱导等操作均需在严格的无菌、无毒环境条件下操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可形成大量皮肤干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根据胚胎干细胞的这种功能特性,当我们身体的某一类细胞功能出现异常或退化时,利用胚胎干细胞的治疗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猴子的皮肤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囊胚的___________部位能获取所需组织,再将囊胚移入代孕鼠体内,此技术对代孕受体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畜牧生产中采用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是________,若想进一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技术。
9.(10分)嗜吡啶红球菌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还能使榨菜在腌制过程中变红;该菌的菌落呈红色、奶酪状、圆形、隆起。研究人员为了初步鉴定变红的榨菜中是否含有嗜吡啶红球菌,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嗜吡啶红球菌的培养基的pH应调至_____________,该步骤应在_____________之前完成。
(2)初步鉴定嗜吡啶红球菌时,先要纯化榨菜中的菌种,纯化时先将榨菜样液用滤膜过滤,滤膜的孔径应_____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菌种的体积。挑取滤膜上的菌种,接种在平板上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培养微生物 常培养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时,目的是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确定变红榨菜中含有嗜吡啶红球菌。
(3)为了进一步确定变红榨菜中含有嗜吡啶红球菌,可挑取上述平板菌落中的菌种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___ 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 法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10.(10分)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供自身利用,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圆褐固氮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菌落的____等特征,进行反复分离、纯化可以分离得到纯化菌种。分离、纯化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其原因是___(答出两点)。
(2)某同学计划统计土壤样液中圆褐固氮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倍数进行涂布,每个稀释倍数下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无菌操作的角度分析,该同学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____,其目的是__。在10-4浓度下一个培 养基表面发现圆褐固氮菌菌落呈黄褐色,而有一个菌落半边呈白色,半边呈黄褐色。出现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3)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将冷却后的海藻酸钠溶液与圆褐固氮菌菌液进行混合,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2溶液中,这种技术称为_____。 11.(15分)下图是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示意图,请根据图形回答问题:
(1)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________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绿体中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生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碳来源于空气,其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通过叶面的___________进入细胞。 (5)乙图中光饱和点是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此时100cm2叶片1小时生产葡萄糖的总量______________ 。乙图试验b点时,此时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_________(填“>”“=”“<”)植株呼吸速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降钙素是由 32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链状多肽类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类,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由同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个体所有细胞的基因都一样,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无特有基因,能分泌降钙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
BD、降钙素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类(蛋白质类),其合成部位是核糖体,因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分解为氨基酸,失去效应,故高血磷患者不宜口服降钙素,B、D错误;
C、32个氨基酸分子形成降钙素时,18=558,共形成一条肽链,脱去31个水分子,故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减少 31×C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充分把握题干中降钙素属于多肽这一信息,结合题意分析作答;此外需要明确数量关系: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B 【解析】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题干中反应1属于非条件反射,而反应2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详解】
A、反应1手碰滚烫的热水,立即缩回手属于非条件反射,而眼睛受到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A错误; B、在反应1和反应2的反射弧中,体内都会发生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因此都会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
C、在反应1的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发生的是单向传导,C错误;
D、反应1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与大脑皮层无关,反应2与大脑皮层有关,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时间 次分裂) 场所 模板 主要在细胞核 DNA的两条链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主要在细胞核 DNA的一条链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酸 酶(RNA聚合酶等)、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ATP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酶、ATP、tRNA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细胞质的核糖体 mRNA 转录 翻译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遗传信息DNA→DNA 传递 意义 【详解】
A、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过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因此与DNA和RNA有关,A正确;
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需要解旋,有氢键的断裂,合成子链时有氢键的形成,B正确;
C、DNA复制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与DNA结合与释放,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与释放,C正确;
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经过分化后,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DNA的种类和数量不变,但是不同细胞中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错误。 故选D。 【点睛】
熟记DNA分子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日常学习中可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记忆。 4、C 【解析】
分析图示,过程a是转录,过程b是对RNA1进行加工剪切,过程c是翻译,据此答题。 【详解】
A、过程a是转录,需要的模板链是该基因中的一条链,这条链不会因为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A错误; B、过程b是对RNA1进行加工剪切,剪切掉的应该是一些核糖核苷酸,不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
C、过程c是翻译,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它们不能与终止密码配对,正是这个原因,当核糖体读取到终止密码时,肽链合成结束,C正确;
D、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a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c过程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场所是不相同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DNA→mRNA mRNA→蛋白质 A-T T-A C-G G-C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此题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侧重考查理解能力和信息能力。 5、B 【解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详解】
A、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平结构具有镶嵌分布的特点,A错误;
B、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将大豆与小麦轮作可以提髙氮元素的利用率,B正确; C、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拓荒种麦过程中发生的是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B。 6、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bax基因表达和TNF分泌量增加,会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抑制bcl-2基因表达。 【详解】
A、bax基因表达产物的增加会抑制bcl-2基因表达,bcl-2基因表达产物的减少有利于抗肿瘤,A正确; B、上述机制导致肿瘤细胞被清除的过程是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 C、β-1,3-D-葡聚糖能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诱导肿瘤细胞加速死亡,C正确; D、β3-1,3-D-葡聚糖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D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该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生物 生物种群的繁衍 样方法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强 【解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等。分析题图: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2)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防治稻田中的三化螟害虫,因信息素能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故该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C以上,由此可见,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三化螟虫卵活动治。三化螟成虫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
力弱,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3)与稻田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种间关系复杂,营养结构复杂,所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点睛】
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②种群的繁衍;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8、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 添加抗生素和定期更换培养液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通过诱导胚胎干细胞(ES或EK细胞)定向分化来及时修补 内细胞团 同种、生理状态相同、有正常孕育能力的其他雌性动物 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胚胎分割 【解析】
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
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不断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进行某些遗传改造。 【详解】
(1)判断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是否完成的重要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
(2)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诱导等操作均需在严格的无菌、无毒环境条件下操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添加抗生素和定期更换培养液。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可形成大量皮肤干细胞,其原因是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根据胚胎干细胞的这种功能特性,当我们身体的某一类细胞功能出现异常或退化时,可以通过诱导胚胎干细胞(ES或EK细胞)定向分化来及时修补。
(3)将猴子的皮肤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囊胚的内细胞团部位能获取所需组织,再将囊胚移入代孕鼠体内,此技术对代孕受体的要求是同种、生理状态相同、有正常孕育能力的其他雌性动物。在畜牧生产中采用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若想进一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及应用,学生应准确掌握。
9、中性或微碱性 灭菌 小于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平板上的菌落呈红色、奶酪状、圆形、隆起 硝酸盐 比色 【解析】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
(1)嗜吡啶红球菌为细菌的一种,培养细菌的培养基的pH应调至中性或微碱性,该步骤应在灭菌之前完成。 (2)滤膜的孔径应小于菌种的体积,才能保证过滤后在滤膜上得到菌种。挑取滤膜上的菌种,接种在平板上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为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常培养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看其上面是否有菌落出现。根据题意可知,嗜吡啶红球菌的菌落呈红色、奶酪状、圆形、隆起等,所以可根据上述菌落特征判断培养基上是否有嗜吡啶红球菌。即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平板上的菌落呈红色、奶酪状、圆形、隆起,则可初步确定变红榨菜中含有嗜吡啶红球菌。
(3)嗜吡啶红球菌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所以为了进一步确定变红榨菜中含有嗜吡啶红球菌,可挑取上述平板菌落中的菌种接种在含有硝酸盐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及相关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颜色、形状、大小 圆褐固氮菌是好氧细菌需要氧气,且还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设置一个接种等量无菌水(或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判断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有一个杂菌和一个圆褐固氮菌连在一起(一个圆褐固氮菌分裂为两个后,一个子代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一个菌落 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固定化细胞 【解析】
1.自生固氮菌是指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所以培养基中不需要加氮源。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
和物理吸附法。 【详解】
(1)菌落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生物,能自身固氮,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故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
(2)为了证明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应该设置空白对照组,即在空白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水,然后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一个菌落半边呈白色,半边呈黄褐色,原因可能为有一个杂菌和一个圆褐固氮菌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菌落或者一个圆褐固氮菌分裂为两个后,一个子代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3)和一般酶制剂相比,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可以重复利用,且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利于产物的纯化。海藻酸钠用作包埋的载体,海藻酸钠溶液与圆褐固氮菌菌液混合后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这种技术叫做固定化细胞技术。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菌落的特征,掌握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1、暗反应 CO2→2C3→(CH2O) G 光照强度和温度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和外界环境 二氧化碳 叶片气孔 c 1.27mg < 【解析】
由图甲可知,F点为CO2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G点为CO2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由图乙可知a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b点表示光补偿点,c点表示光饱和点。 【详解】
(1)CO2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其转移过程是CO2→2C3→(CH2O)。
(2)分析曲线可知,甲图G点为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最大,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和温度。 (3)叶肉细胞含叶绿体、线粒体,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而细胞内CO2的来源有细胞自身产生与外界环境中进入的。
(4)陆生植物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来源于空气,通过叶片气孔进入细胞。
(5)乙图光饱和点是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此时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的总量是光合作用产生量加上呼吸作用消耗量,18)/(6×44)=1.27mg,吸收CO2的量是18mg,计算式为(180×乙图试验b点时,由于植株只有部分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此时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小于植株呼吸速率。 【点睛】
本题目主要考察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计算,难度一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