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2022-11-06 来源:步旅网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

族谱的编修特点

东北师范大学李梦冰吴大昕

摘要:现今学界对于河南宗族的探讨已有丰富的成果,分

析角度涉及宗族的发展、军户与宗族、移民传说、宗族与地域社 会等。但是其研究视角主要是军功和仕宦家族,且对于族谱编修 的问题谈及较少,而族谱是确立族人与宗族之间认同关系的重要 文本。本文就河南省武陟县族谱为主,探讨该地庶民宗族族谱的 分类、编修人员及其保存等。就分类而言,武陟县族谱主要分为 卧谱和悬谱,卧谱乃现今通常谈到的家谱、族谱、家乘;悬谱则 是悬挂的族谱,春节期间悬挂在祠堂,供族人祭拜。族谱的编修 和保存人员主要是族长及族内基层知识分子,保存人员承担保护 族谱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字:河南宗族;族谱编修;卧谱和悬谱

宗族组织长期而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时代和区 域的不同,中国各地的宗族发展方式与特征存在差异。广东、 福建、徽州等地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北方相对薄弱。就宗族团 体而言,北方宗族研究关注点主要是仕宦及军功家族,①较少 关注庶民宗族组织及其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但更多的家族在

①相关研究综述参见李梦冰:(近20年以来明清宗族研究回顾与展望》,<:史 辙》,2017年第13期。

•336-民族史研究

移民后,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繁衍,只是成为普通的宗 族。他们在国家和社会变迁中没有很强的影响力,却自我管理 有序,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如作为团体组织,这些 宗族定族规、修族谱、建宗祠、管理祖茔等。因此本文中的庶 民宗族,主要指该宗族族内少有高功名或有社会地位的成员 少,尽管有部分髙功名的成员,却不足以带动整个宗族在地方 上的发展;但同时,这些宗族有同族观念以及修族谱、建祖茔 和宗祠等宗族活动,并长期延续,在族内管理和稳定地方社会 发挥了一定作用。

族谱是清晰体现族人世系尊卑的文本表现,是增强宗族内部 认同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对族人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对宗 族传承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族谱也成为了研究宗族发展历程的重 要民间史料。河南宗族问题的相关探究,主要是在豫北地区,通 过族谱和其他地方资料分析军户与宗族、移民传说、家族发展、 宗族与地域社会,即对族谱的利用主要是作为史料分析宗族发 展,而非作为研究对象思考其编修过程及规范。本文则以清代河 南省武陟县庶民族谱为探讨对象,分析其分类、编修人员及其保 存等特点。

一、武陟县社会环境和该地宗族发展概况

河南地处中原,位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处中东部、黄河中 下游地区,华北大平原的南部,秦岭山系余脉的东端,处于二阶 梯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上,其气候、水文、生活习俗等具有明显 的过渡性质,其北部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偏于北方,南部则更类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37 •

似南方。加之地处黄河中下游,水、旱、蝗虫等各种灾害频 发,®清代的武陟县亦不例外。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邻近山西,隶属于怀庆府(今河南 焦作),地处黄河与沁河的交汇处:“(武陟)属河南布政使怀庆 府,在府治东一百里,在省城西北二百二十里,自县治东北一千 五百里达于京师” ®, “为古怀州之地,左临大河,右滨沁水,® 城当其要,隐然有雄峙河朔之概” ®。河流的交汇处不仅提供了 地形和水源的便利,也造成了频繁的水灾,为当地民众的生活带 来了不便。因此,该地由于气候和水旱灾害的原因,常有洪涝灾 害发生。相对于族谱而言,水害是最具灾难性的。

而清代也是宗族发展的重要时期,宗族活动在民间社会广泛 发展。冯尔康提出清代宗族制特点大约有三:“宗族的绅衿平民 化与民众性,宗族与政权紧密结合,宗法制度不断完善与不能成 功实行的矛盾”®,郑振满认为明清民间宗族组织在“庶民化” 的宗法理论指导下普遍发展,主要特点是宗法伦理庶民化、基层

① 河南自然灾害研究可参考钮仲勋、孙仲明:《豫北沁河下游的历史变迁》《史学月刊》,1981年第5期;钮仲勋、孙仲明:《历史时期豫北地区主要水系之间的 关系及人类改造利用的影晌 《河南科学>,1985年第2期;马雪芹:《明清河南自然灾害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国娜轲: <清代河南灾荒及其 社会应对研究》,南开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李格格: <清代伊、洛、沁河流 域灾害治理与农业经济发展 >,山西大学2016年;博士学位论文,等等。

② (清)王荣陛、方履篯纂:道光《武陟县志》卷8《疆域志 >,《中国方志丛 书•华北地方》第481号,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中华民国六十五年(1976), 第436页。

③ 沁水,即沁河,它发源于山西沁源,是黄河中游左岸最靠下游的一个支流,流经山西东南及河南北部。参见(清)王荣陛、方履篯纂:道光 <武陟县志》卷九 <山川志>,第458—460页。

④ (清)王荣陛、方履篯纂:道光《武陟县志》《重修武陟县志序 >,第7页。⑤ 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 338 •民族史研究

社会自治化、财产关系的共有化。①徐斌认为明中叶以前,鄂东 地区的宗法观念还比较薄弱,人清后,宗族之风蔓延,一些势力 十分弱小的宗族也积极编修族谱。②李留文在探究华北宗族时提 出“宗族大众化'③虽然三者的提法有差异,但都肯定了宗族 组织在清代民间社会已经实现广泛发展,其参与者和管理者也都 不再只是大族和官员。对于豫北地区而言,申红星有所探讨,他 认为宋以后至明嘉靖以前,少有文件记载豫北地区的宗族活动, 嘉靖后的宗族活动也多是缙绅巨室,进人清朝后,特别是康乾时 期,豫北的宗族活动逐渐兴盛,并且参与者的身份等级明显下移, 已经开始出现庶民化趋势。④武陟县的宗族活动在清代已有较为完 善的组织机构,也表明他们是在宗族发展大浪潮中的一份子。

二、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形式和功用

清代武陟县的宗族活动已相对固定,并有管理人员和全族的 活动,族谱作为同族结合的重要物质象征,至少从康熙年间始, 即已编修并流传至今,但由于水旱灾害、王朝更迭的战乱和族人 疏忽等,未能全部保留下来。现查阅到的族谱多是民国后编修 的,而清朝时期的原本流传至今的非常少,能够看到的仅是后世 抄录下来的前代谱序,而笔者日前在当地搜集的最早的稿本是雒 氏汝洪分支的一本家谱,即乾隆三十四年(1769)的《汝洪家

① 郑振满: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第 172—173 页。

② 徐斌:《明清鄂东宗族与地方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 56—63 页。

③ 李留文: <宗族大众化与洪洞移民传说——以怀庆府为中心》,<北方论丛>, 2005年第6期。

④ 申红星:《明清以来北方宗族发展的历程■—以豫北地区为中心《新乡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46—48页。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39 •

谱》,①如下图。

—'.ImjI^,r♦«-v.t.-f$4

f戳

$,<^.

<

4霹■

,氏cf l

. 图

54

图2雒氏族谱一世系表

①(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洪家谱》,1769年稿本。

• 340 •民族史研究

(一)族谱的形式与内容

武陟县地区的谱牒的形式主要分为卧谱和悬谱。

卧谱即为通常所指的族谱、家谱或家乘,由于卧放于室内而 被称之为“卧谱”,主要存放于族长、族子、族内受信任成员或 祠堂中,是该地现存宗族文本资料中较多的。重修卧谱的资料来 源主要是旧本卧谱、碑刻、加之对族人的采访,而也有部分有能 力和财力的家族会组织人员到其他地方査证。如当地高氏族谱记 载,“清道光四年正月,八世裔孙邑庠生珍、凤岐等联族系,以 世系碑为据,首建高氏族谱”®。修谱资料在中国各地基本相同, 陈支平认为“一般情况下,族谱资料的来源有二”,“一是前代 遗留下来的旧谱资料或口碑资料”,“另一种来源是谱局向族人 征集调查”气

悬谱(如图4),顾名思义,是悬挂起来的族谱,其名称是 相对于“E卜谱”而言,也称“挂谱”“立谱”等,一般放置在祠 堂。祠堂之外,部分族人家中,也会制作简单的悬谱挂于家中。 悬谱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简述的序文,其余为世系表,此处 的世系图表相对卧谱中更加简单。据现今査阅到的族谱所载,就 族内而言,悬谱出现于卧谱之后。《李氏族谱》:“我李氏自洪武 迁民以来,久有族谱,道光七年,始创悬谱”,“先人既修卧谱, 又创悬谱”。③《赵氏族谱》:“我氏自清咸丰九年族曾祖善长公经 千辛万苦创修卧谱,至民国十七年正月族祖立国族叔承德又创修 悬谱。”®悬谱不能随意悬挂,其时间和地点均有规定,每逢元 旦悬挂于祠堂,在春节前一天悬挂于祠堂,正月十五送灯后摘

(河南武陟)《髙氏族谱》,2012年《谱序》,2012年稿本。② 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 —46页。③ (河南武陟)《李氏族谱》,洪宪元年《重修族谱序>。④( 河南武陟)《赵氏族谱》,1954年《赵氏重修卧谱再创悬谱序》,2012年稿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41 •

下,存于祠堂。®悬挂期间,各个分支须到祠堂祭拜,同时,全 族成员均可参观祭拜。悬谱提供了所有成员在固定时间参拜,并 详细了解自己及其他成员世系情况的方式。这也表明,宗族修谱 并不只是部分成员的任务,而是关系全族的大事。悬谱的出现可 能与祠堂的发展有一定关系,秦氏“所以仅有卧谱无挂谱者,皆 以宗祠未建之故也”②。悬谱的增补一般与卧谱重修同时进行。

(二)族谱的内容及功用

武陟县庶民宗族的卧谱中主要包括谱序、凡例、族规和世系 表等。其中谱序内容主要有修谱目的、家族历史、参与成员、编

① 民间习俗,除夕上坟,有迎接先人过春节之意,正月十五送灯则恭送先人离

开。

② (河南武陟)(秦氏族谱(1370—2013) >,民国二年 <重修谱序>,郑州: 郑州家谱古籍印刷中心,2013年。

③ 笔者于2015年春节摄于李氏祠堂中。

• 342 •民族史研究

修规范、祖坟的位置和风水及其他族内重要事项。谱序的撰写者 是族内有文化的成员。每次重修族谱,就会撰写新的谱序,但可 能会因为天灾人祸未撰写或失传。在这些谱序中,也有很多是将 族规和凡例等内容包含其中。因此除世系表外,笔者在此将谱序 和凡例等内容都归人谱序中探讨。此处可见庶民修谱和仕宦家族 的不同,仕宦家族修谱的体例非常详细,分为修凡例、世系、祖 墓等。申红星在探讨河南新乡张氏宗族时使用的《张氏族谱》 分为上下两卷,包括历次谱序、修谱凡例、世系、纶音、封荫、 爵秩、墓表、墓志、义学等。®虽然武陟县庶民宗族谱序中的体 例并不详细,篇幅简短,但是也正表明这其中关于家族历史、参 与成员和祖茔位置等对于这些宗族组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中 关于族谱的参与成员在后文探讨,在此主要说明家族历史和祖茔 的记载。

首先,由于明确本族的由来对族人了解本宗发展脉络非常必 要,因此在谱序中记载整个宗族的迁徙和发展历程是众多宗族的 共性,但其中记载有虚妄之处,阅读时需分辨思考。另外,宗族 祭祖亦是增强族人认同、加强族内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祠 堂、坟茔的记载则是出于宗族祭祀和管理的重要性。对祖先的崇 拜和祭祀古已有之,同时宗法观念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需要 定时的祭祖活动增强族人的认同。因此,作为祭祖场所的祖茔和 祠堂即成为宗族重要的族产,明确其方位,保证祭祖活动正常进 行是宗族重要的任务。如徽州宗族有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重视 人的生死,坟茔须精心挑选,花费惊人,并植培保护,定期祭 祀。®笔者在搜集的武陟县族谱中,对于坟茔有详细记载的如雒 氏光绪年间的西茔地的部分内容:“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十二日, 同四邻清丈西茔地,中长八十二步,南阔四十二步三尺,东至路

① 申红星:《明清时期得到北方宗族与地方社会一以河南新乡张氏宗族为中 心>,《中国历史评论》第九卷,第141页。

② 卞利:{明清徽州社会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CM年,第65—67页。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43 •

中,北阔四十一步一尺五寸,东至路中,共占地十四亩三分三厘 二毫,西边南北皆有灰界。”®这不仅只是记载祖茔的位置,亦

是告诉后人祭祀的地点,即便遭遇战乱和水灾,也能凭借这些记 载很快找到祖茔的位置。

谱序之后则是世系图表,世系图表主要记载的是男性族人的 官名若是有一定成就,则会在其上方注明其功绩或功名, “族中成名之人,不论生监,倶注于名讳之上” ®,查阅到其功名 或官职多为贡生、监生、邑庠生或奎文阁典籍等。对此的考察可 表明,到鸦片战争前期,这些家族虽已历经几百年的历史,但并 未出现对家族发展非常有影响的人物。李氏家族中获取功名最髙 者仅为岁贡;雒氏家族中虽有科举髙中之人,如雒伦是清康熙三 十(1691)年进士,其对《易经》的研究受到了很大肯定,但根 据现有资料他的主要成绩在学问上,对其家族发展无明显作用。

世系表首先强调族内辈分,以辈次而非年龄定尊卑。无论是 仕宦大族,还是庶民宗族,除自然的辈分外,则是有功名者、有 功绩或有文化者以及坚持孝行、做善事、坚守妇道、对族内做过 贡献的族人能跨越辈分,上升为“尊”的地位,众多家族族规 中既有规定,有功名者一一注明,“族中成名之人,不论生监, 倶注于名讳之上” ®。对于这些同时能得到社会认可,彰显个人 品德和光耀宗族的功绩,宗族会将他们的事迹和奖励记录下来, 以表彰并向后代传颂其事。血缘对于宗族而言异常重要,“抛弃 了血缘关系上的尊卑次序观念,所有的家族组织和制度便无从讲

① (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洪族谱》,1903年稿本。

② 官名:在此处指按世系辈分起的名。虽然宗族中有规定的辈分,但是实际起 名时并非一定会用族中世系中的宇,但是在人族谱时必须是按辈分命名,因此人谱时 须重新起名,一般称之为官名。

③ (河南武涉)《雒氏族谱•汝洪谱》,《凡例>,1咖年稿本。④ (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洪谱》,《凡例》,1884年稿本。

•344-民族史研究

起” ®,因此,宗族对于血缘的控制亦是族人和宗族组织之间认 同条件的体现,对于血缘的判定和重视也是各地宗族最重要的相 同点之一。族中多有规定:义子、义孙、螟蛉子等异姓成员不能 正常入谱;族内承继,主要有承嗣和兼祧,是宗族认可的解决族 人无子嗣的方法。对此的考察,还可了解该族男性成员的变化, 进而思考宗族整体的变化。若承继或兼祧的频率髙,则可推断该 段时间本族男性子嗣增长率不高,而某个家庭、某一分支可能会 因此绝嗣。如高氏八世至十世之间族内承嗣出嗣的记载非常多, 几乎每三家就有一家无男性子嗣,需要选择其他兄弟的子嗣 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宗族组织都完全以血缘为基础,如郑振满 提出福建宗族有三种基本类型:继承式、依附式和合同式宗族, 其中仅有继承式是以血缘为基础,依附式是以地缘为基础,合同 式是以利益关系为基础。®

除此之外,对于外迁者的记载也需受到关注。该地族谱中对 外迁者的记载简略,特别是远距离外迁,几乎都失去了联系,只 在其名旁标记“外出”。雒氏族谱中则规定,“未成丁与迁居远 方者,未知其名者,俱待后人续补,庶免涂改之病”®。从此处 可了解宗族主要的活动和发展范围主要是本宗所在地与邻近区域, 对于远迁之人联系甚少,并无建立起不同区域的联络网。笔者认 为,其缘由与其经济发展方式有关,该地以农业为主,人群之间 活动有限,并且不需要与外迁成员建立强有力的联系即可保障其 发展,这与华南、徽州等地宗族组织广泛与外迁成员联系,并依 靠外迁成员的收益加强宗族建设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相 对封闭的环境下,该地宗族不需要对族人强有力的控制即可维持

① 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② 参见(河南武陟)《高氏族谱》,2012年稿本。③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47页。

④ (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洪谱》,< 凡例》,1884年稿本。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45 •

宗族发展,因此,其呈现出的是与华南地区不同的宗族形态。

三、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编修及保存

结合卧谱谱序中的记载可知,武陟县庶民宗族编修族谱的基 本过程为,族长或有威望有知识的族人提出编修,族长主持并组 织安排各项任务,“考谱于乾隆三十二年盖重修之,越二十一年, 在乾隆五十三年又重修之,而至于今已三十九年矣,于兹不修, 将有谱于前恐无谱于后也。余不忍,谋于族弟永聚,弟曰:吾有 斯心久矣。禀于族长,族长曰:善,善。吾主其事,尔等敬为之。 于是徧为采访,严加校正”;“族长、族祖尽刚,管理采访者;族 祖文成,管理校正者;永清、仝从、堂叔九道、族弟永聚而任纂 修者”①。即族谱负责成员主要是族长与基层知识分子的结合。

(一)族谱的编修人员

本节的探讨主要选取从明代即有密切联系的雒氏和李氏两家 族的族谱资料,并结合其他家族资料进行印证说明。选取原因在 于,雒、李两家族均为当地普通的宗族组织,无较强的权势,且 两家族关系密切,在宗族的物质和观念上既有相同,也存在差 异,资料可相互印证、补充、比较。首先,两个家族均为明代自 山西移民而来。其次,自明初至乾隆二十年(1755),两家族同 村。据《李氏族谱》记载,“乾隆二十年北郭村东社(疑为

“设”,笔者注®)立为丰泰庄”®,表明在乾隆时期,北郭村分

① (河南武陟)(李氏族谱》,道光七年《重修族谱序》。

② 在此判断为“设”的缘由在于,根据清代方位图,丰泰庄位于当时北郭村 的东侧,且李氏的主要居住范围也是在原村东侧。

③ (河南武陟){李氏族谱>。因本篇序文内容未写明时间,且内容均为迁坟的 记载,暂称其为(迁坟序文>。本篇撰写时间,仅有“己已年记”,根据文中的“明 祖至清嘉庆十四年四百四十二年,坟安五处,茔以四迁,世以十八”,推断本篇应是 嘉庆年间所写。

• 346 •民族史研究

村,新设丰泰庄,李氏归属丰泰庄。结合明、清时期该地地方志 可知,明万历年间《武陟志》中无“丰泰庄”,有“北郭”,隶 属于当时的“永宁乡”。①清道光《武陟县志》中则已有丰泰庄, 正是在北郭村东侧。②民国时期编修的《续武陟县志》中记载李 氏家族中的李兆梦即为“丰泰庄人,乾隆岁贡,授林漳县训 导”③。这些证实了族谱中分村的事实,且李氏归属于新建的丰 泰庄。但在宗族成员文化水平、面积等方面北郭村优于丰泰 庄。④第三,分村后的两村仅有一路之隔,联系密切。

中国各地区的宗族族谱编修的间隔时间略有不同,有十年, 二十年,三十年一次的,依据各宗族的经济能力而定,®也有的 是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⑥一般规定是三十年,基本是 一个世系,若超三十年,增加者过多,无法完全统计。⑦雒氏则 是三十年一修。⑧李氏宗族规定的修谱时间“公议十二年一修

① 参见(万历)武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武陟志> 卷1《地理志•诸乡 疃》,2011年,第253—255页。

② (清)王荣陛、方履篯纂:道光《武陟县志》卷8 («域志》和卷3 <二十 里甲图》,第170-171页、446页。在(二十里甲图》中记载的是“丰泰庄”,而在 《繮域志》中则为“丰泰村”。

③ (民国)史延寿等纂修:民国《续武陟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 第107号,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中华民国五十七年(1968),第172页。

④ 由于资料有限,目前分村原因还不能确定,结合访谈和部分资料,可能原因 有:李氏部分成员经济和文化水准提升,希望独立发展;土地、陚税、灌溉等经济方 面的分配存在不足或不公;原有的祭拜不便等。

⑤ 叶显恩: <明清撤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第171页。

⑥ 唐力行:《“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动乱与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以 徽州绩溪县宅坦村为个案的研究 >,载唐力行: <唐力行徽学研究论稿》,北京:商务 印书馆,2014年,第326页。

⑦ 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38页。⑧ 参见(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澄、汝清二祖家乘;>,嘉庆十六年(重修 家谱序》,1811年稿本。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47 •

谱”®。民国之前,就编修时间而言,雒氏宗族有记载的是乾隆 三十四年( 1769)、

嘉庆十六年

(1811)、

道光二十九年

(1849)、光绪三十一年(1905)、光绪三十二年(1906)、宣统

二年

(1910),其中几乎没有是在规定年限内编修。结合谱序和

谱序内容的记载,李氏可确定的重修时间有:乾隆三十二年

(1767)、乾隆五十三年(1788)、道光七年(1827)、道光二十 七年(1847)、同治四年(1865)、光绪六年(1880)、光绪三十 年

(1904)、大炎洪宪元年(1916)。两者相较,李氏修谱之事

相对稳定。

正如我们所知,并非所有或是任意成员均可参与族谱编修, 其人员必须经过选择。下列两个表格则为雒氏和李氏族谱中记载 的主要编修成员及其身份:

表1

雒氏一族族谱编修时间及参与成员谱序时间

所在谱主要编修人员及其身份《汝濂族谱•首卷》

大和文庠生之寅之四子

汝洪门1769 年《汝洪家谱》大用族长弘诱之三子

汝洪门复性

汝濂门1769 年《汝濂家谱•首卷》大用族长汝洪门1811 年<汝澄、汝淸二祖家乘》

会壬郡庠生

汝瀛门1849 年《汝濂族谱》庆云汝濂门

1884 年

《汝洪谱》未具名凤翔文庠生

汝洪门■年

《汝洪族谱》

连城 汝洪门凤楼汝洪门凤楼汝洪门1905 年《汝濂族谱》连城汝瀛门东阳邑庠生汝瀛门1905 年

《佩祖家谱》

东阳邑庠生

汝瀛门①(河南武陟)《李氏族谱>,道光七年 <重修族谱序》。

• 348 .民族史研究

续表

谱序时间1906 年

所在谱《定祖家乘》

主要编修人员及其身份

凤池岁进士

连城 东阳凤池东阳传真

传亮例赠从九品

廷秀

汝瀛门汝瀛门汝瀛门汝瀛门汝瀛门汝瀛门汝瀛门

1910 年《汝瀛族谱》

资料来源:根据雒氏族谱谱序中关于参与年份和人员的统计整理。

由雒氏世系表可知,五公为始迁祖,聪俊耐定乃五公之孙, 即第三世,鸾凤佩乃第四世,汝濂汝洪等五子乃凤之五子。由上 表可知,族谱主要的参与成员是族长和族内基层知识分子,其谱 序亦是这些成员撰写。根据族谱整理资料,卧谱中标注的名人亦 是汝洪和汝瀛门最多,其次为汝濂门。$族长是自然选择,是宗 族权力和整体的象征,族内基层知识分子则是后天选择,可认为 是族长的智囊团。其家族出现的进士并未参与任何一次的族谱编 修,也没有为该族撰写过谱序,至少从现存文本和口访资料没有 相关的内容。而以往对于北方宗族的探讨中,也可知在清代族谱 编修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基层社会,庶民修谱已经比较普遍,大 量低功名甚至无功名的族人参与其中,并担任重要的角色。②

就李氏宗族而言,虽然这一宗族中成功考取功名者远远少于 雒氏,但其参与族谱编修的成员亦是族内有文化有威望的基层知 识分子。在此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李氏在迁人该地第三世因有五

① 17—18 页。

雒启武:《雒氏族谱卧谱旧本査阅整理纪要》,未刊,私人藏,2016年,第

② 参见王B根、张先刚:《从墓地、族谱到祠堂: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

的变迁》,《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84_85页;李留文《宗族大众化与洪洞 移民的传说——

以怀庆府为中心》,《北方论丛》,2005年第6期,第91-93页;等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49 •

子分为五门,“大明洪武二年,我始祖讳得源,自山西长子县西 关乡贤村,迁居于武邑西南北郭村,至永乐七年葬于镇南庄北, 第三世,支分五门”®,该称法流传至今,现谱中仍是按照五门 分门记载,但不分册。

表2

李氏一族族谱编修时间及参与成员

姓名参与修谱时间任职成德道光二十七年任采访者长子(一子)

九泉同治四年任采访者次子长门

嘉会道光七年

撰写谱序 道光二十七年任纂修者次子嘉琳道光二十七年任办理者长子永遥道光二十七年任采访者长子(一子)

振文道光二十七年任采访者三子九川道光二十七年任采访者三子九祥同治四年任采访者长子永嘉同治四年任采访者长子(一子)嘉善同治四年任采访者长子(一子)

二门永乾光绪六年 同事人光绪三十年执事人次子国旺光绪六年同事人长子(一子)国暹光绪十八年 撰写谱序 光绪三十年执事人长子(一子)

邑庠生

克新光绪三十年执事人次子国熙光绪三十年执事人长子(一子)

邑庠生益谦

光绪三十年

执事人

次子

邑庠生①李九府墓碑碑文(时光绪三年岁次丁丑二月清明下浣)。

• 350 •民族史研究

续表

姓名参与修谱时间任职庆康

道光二十七年

任纂修者 同治四年任纂修者三子

庆福道光二十七年 任采访者 同治四年任采访者长子三门

文隆同治四年任办理者次子永恭

光绪六年

同事人

长子

资料来源:根据雒李氏族谱谱序中关于参与年份和人员的统计整理。

由该表可知,李氏参与编修的多为二门,其次为三门;其主 要任务可分为采访、撰修、执笔、校正等。根据在当地的调査访 谈,也可知相对而言,二门留在当地且曾读过书有文化的成员较 多,族谱的编修多数是二门的成员积极推动,他们之间部分存在 父子和师承关系,而族长通常是在三门。即参与的主要成员除族 长外,也是这一宗族中的基层知识分子。

光绪十八年(1892)后,李氏族谱编修非常稳定的按时编 修,笔者认为这与当时几位邑庠生的参与不无关系,加之族谱编 修长期主要是二门成员推动,他们的参与让族谱的编修得以在相 对混乱的大局势之下仍能按照先祖规定的时间进行,并在光绪三 十年(1904)形成成文的编修族谱的礼仪和书写规范。虽然知 识分子可以充分参与族谱编修,但是主事者仍是族长,主要事情 需要征得族长同意,从族谱的编修过程中亦可看出。按此方法整 理其他族谱的编修成员亦是如此。

由此也可说明,前文中提到的清代豫北宗族活动中参与者的 身份等级为偏下层民众的趋势。而在武陟县庶民宗族中,族长之 外,这一部分基层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在后天选择中脱颖而出, 成为编修族谱的主要成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具有读写能 力,他们有能力编修族谱;同时,作为知识的掌握者,他们受到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51 •

地方民众的认可和尊敬,并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与进士举人相 比,他们可能缺乏竞争力,无法在官场上取得显耀的功名,无法 在髙层次的书院中传递知识。但是在知识相对贫乏的乡村社会 中,他们即是高端的知识分子,能够为乡村的教育和宗族的延续 提供实际的援助,因此,作为乡民中的一员,他们具有号召力; 作为宗族的一员,他们有能力为族谱的编写出谋划策。

(二)族谱的受损与保存

无论是南方北方,仕宦或庶民,族谱会因为年久、绝嗣、战 争、自然灾害等种种天灾人祸的因素不能如期进行编修或是丢失 受损,这也是族谱需要考辨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福建地区族 谱常因战乱和经济等因素,大部分家族都不能三十年一修。®徽 州宅坦村的谱牒在咸丰同治时期的战乱中被毁。®武陟县族谱也 常出现不能如期重修的现象。索氏一分支因绝嗣出现断裂,“至 景年、棋年二公之后字迹未载,故二公之后嗣无考”③。“髙氏家 族历经明清,年淹代远,加之兵灾人患,河伯肆虐,吾历代先人 屡遭流离之苦,衣食维艰,十世以上谱牒无存矣” ®。高氏家族 因年代久远、战争、水灾等未能按时修谱,之前的谱牒也已丢 失。并且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该地常常遭遇水旱等灾害,对于 纸质文本而言,水灾无疑是灾难性的。雒氏早期谱序中明确记载 家谱毁于水灾的便有两次,如“至本朝康熙六年,家谱灾于大 水,亡失不存,将祖宗之德泽,族姓之支派,竟等诸烟云,茫然 莫识” ®。这种情况下,族谱保存者对族谱的保护是非常关键的,

① 参见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页,提

到福建族谱因战乱和经济等因索,大部分家族都不能三十年一修。

② 唐力行:(“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动乱与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

徽州绩溪县宅坦村为个案的研究>,第330-331页。

③ (河南武陟)《索氏族谱h光绪十八年(原序>,2012年稿本。

④( 河南武陟)<髙氏族谱>,2012年(谱序>。

( 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洪家谱>,乾隆三十四年《族谱序>»

• 352 •民族史研究

“我伯父弘诱,小心谨慎,存留家谱,不得有失。乾隆三十四年 正月元旦,合族公议,重修家谱,无不欣然”®。

基于族谱对家族发展的重要性,卧谱的存放亦是族内的重要 事项,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而言,族长或族内比较有权威者或基 层知识分子家中才有资格保存,“家谱宜存宗子之家,如宗子不 能。另举一人,务要郑重收藏,不可亵越其书,所以尊祖宗敬族 姓也。倘有亵越,甚而毁坏,罪莫大焉” ®。无论是新编修的谱 牒,还是旧编修的族谱,都不能随意丢弃。拥有族谱则意味着承 担保护族谱的职责,当新谱成为旧谱时,多数亦不会更换地方, 而是由拥有者继续保存,同时承担也继续承担保护这些谱牒的责 任和义务,“家谱三十年一修,恐其久而记载不详,时届修期存 谱之人,邀众同议,孰可摁截,孰可书录,孰可协力,议明必公 视之,若过期不修,罪在存谱之人,宜共责之,而易其人” ®。 也有些家族是将旧谱放在祠堂中由专人统一管理。如雒氏一族的 族谱是分门纂修,数量较多,旧本存放在祠堂,新编修的存放于 各支。这些也保障了族谱能够长期流传,成为宗族延续的保障和 依据。

四、结 语

对于中国各地宗族族谱而言,无论是有详细记载的,还是略 显简单,均是宗族增强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因为在族谱中,族人 不仅能够了解家族的发展,亦能清晰读出自己在家族中所属的辈 分,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地位,认识到自己或是自己的分支在整 个家族中的作用或影响。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虽然在社会历史 大变迁中无突出表现,但是作为宗族组织,他们依然重视族谱

①②③

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洪家谱》,乾隆三十四年《族谱序》。( 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洪家谱》,乾隆三十四年《族谱序》。( 河南武陟〉《雒氏族谱•汝洪家谱》,乾隆三十四年《族谱序》。

清代河南省武陟县庶民宗族族谱的编修特点• 353 •

编修。

族谱对于宗族成员增强对整个宗族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武 陟县庶民宗族族谱主要分为卧谱和悬谱。就卧谱而言,相对于南 方族谱资料,北方庶民族谱对于家族人物事迹的记载相对简略, 这与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无关系。但对于宗族发展 的重要内容,庶民宗族族谱中亦有较为完整的记载。悬谱弥补了 卧谱的不足,增强了一般族人对宗族的认同。

族谱的编修和保存人员主要是族长及族内基层知识分子。就 目前笔者的访谈可知,武陟县庶民宗族中族长依然主要是族中辈 分最长者中年龄最长者,是自然选择的,相当于族内政治权威的 象征。知识分子作为族长的智囊团,不一定代表族内最髙文化水 平,却是基层社会中的文化代表,他们通过自己的知识在族内和 地方上做贡献,既为展现自己的知识,也为生计。双方友好的结 合,才有相对完善的族谱问世。

在中国的宗族中,族谱是其重要的外在物质变现之一,宗族 内部的管理及其在地方上的相互关系是族内外持续发展的重要条 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武陟县族谱记载族中祖茔、祠堂、族规 和邻近生活区的成员等主要信息,在族人的努力下持续不间断, 族人在族谱的引导下明确自身在族内的身份和地位。从其内容记 载和功用上可间接表明,与华南频繁的社会人群的活动相比,华 北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或许先天上不需要依靠对族人或族 产强有力的控制,即可维持其宗族的发展,呈现的宗族形态与其 他地区也有所差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