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2-05-17 来源:步旅网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温 馨 周 敏 王子翔

摘 要:创新驱动新常态下,随着新业态、新技术、新型学科不断涌现,分析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按照系统论观点,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可以分解为信息服务体系、运营服务体系、教育培训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各服务体系自成系统,又与其他体系相互关联。在分析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各子系统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从推动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专业化,健全知识产权综合运营体系,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统筹建立高素质人才服务体系与高校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体系等对策建议。关键词:创新驱动;系统论;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672-2272.201909121j

0 引言

在《国家“十三五”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规划》的推动下,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新工科不断涌现,知识产权服务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兼具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功能,其应用知识的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将知识转化为技术与产品,直接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这既是创新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新的形势对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快速提升,成为我国高水平知识产权成果的重要产出单位。然而,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大量技术成果不能实现其实用价值。一项知识产权不能有效地推广应用,就无法发挥其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价值。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新形势赋予高校在知识产权方面新的使命和担当,加快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显得更加重要。

个由高校、政府、企业、中介、园区、知识产权成果、人才、技术、资本、市场、运营平台等要素构成的多维系统,系统内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未来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将包含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高价值专利产业化服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数据、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及评议服务,最终实现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各个子系统关联密切。本文认为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应以凝聚创新要素,畅通、提升转化价值链为目标,加快高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推动高校知识产权健康发展。

同时,按照系统论观点,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分为信息服务体系、运营管理体系、中介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等多个层面(见图1

图1 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组成(2005-2015年)

信息服务体系是由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各种要素按照一定原则组成,以满足特定阶层对知识产权信息需求为目标,以知识产权信息发布、整合、分析、检索、翻译、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等为主要内容,

1 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内涵

从系统论视角来看,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一

);)基金项目: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川油气科S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科项目(KA19-02239

,作者简介:温馨(女,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石油天然气经济、知识产权服务。1983-)

019年第11期92科技创业月刊 2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并由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其顺利开展统一整体或系统;运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投入机制、运营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等;中介服务体系包括法律维权、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涉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市场和知识产权资本化新模式等;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体系涉及高等院校教育、职业资格培训、高端实务培训等。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高等院校经费支出增幅明显低于国家的经费支出增幅,高等达45%下降至2016年的6.84%,2017年略有上升,

7.19%。2008-2014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的增幅呈2015-2017年呈波动上升趋势,2017年达18.07%()。图2、图3院校经费支出占国家经费支出的比例由2008年的8.波动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19.99%先上升至2010

年最高达2后持续下降至27.57%,014年的4.83%,

2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2.1 信息服务体系

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主体来看,分为3种模式:单独成立信息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建立知识产权综合运营平台。目前仅浙江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部分高校专门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同济大学等22家单位成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湖南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研究院等,其余大部分高校的信息服务挂靠科研处、大学科技园。从趋势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将不再成为孤岛,将与政产学研创新载体建设、创业企业孵化平台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紧密融合,成为综合性一站式运营平台。

从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普遍情况来看,沿海地区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重视程度优于中西部高校,很多信息服务平台对专利的推介、展示精细化管理,如科技成果库与专利1新材8库分行业(、料、新能源等)分门类(科技成果或专利)展示,不仅介绍了技术成果本身,同时对项目负责人学术造诣、技术成果市场前景、应用领域详细推介。而部分高校仅仅对专利本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发布,缺乏对该技术应用领域、应用前景等详细介绍。在国际技术合作方面,缺乏对外国专利技术与国际科技合作动态的跟踪发布,信息建设较为滞后。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市场化服务处于起步阶段,西部地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水平低于东部及发达省市,信息服务主体种类有限,服务方式较为传统,高水平服务机构数量较少,知识产权与图书馆合作渠道狭窄,服务系统工具开发不足,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力度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2.2 运营管理服务体系

()高校运营管理投入机制尚不完善。从目前高1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情况看,投入机制上的障碍主要体现在R&D经费不足、投入主体和渠道不畅。

国家统计局2我国008-2017年统计数据表明,

图2 2008-2017年我国R&D经费投入水平

图3 2008-2017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及其增幅

图4 2008-2017年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来源及其增幅

高等学校政府资金经费支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增幅波动较大,持续下降至自2014年最低点后后逐步回升;企业资金经费支出2008-2014年呈上升趋势,2014-2016年基本维持不变,2017之后有所回升,至22015年达最低点0.40%,017

年达1企业资金经费支出占比呈现逐年缓6.06%;慢下降的趋势,由2008年接近40%下降至2017。年3见图4)0%左右(

()运营机制不健全。目前,以高校为主体的知2

识产权运营主要有技术许可办公室、大学科学院、与

年略有增加,2009-2015年增幅呈下降趋势,

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NO.11 2019

93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企业直接合作3种模式。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转化流程不实、转化机制薄弱和缺少科学定价原则。

《数据显示,高校专2018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不含110以下(0

()不含210-200

利权人科技成果转化率在1转化0%以下超过80%,率不足5科研单位专利权人科0%的累计超过99%,技成果转化率1科0%以下的超过50%。整体而言,研单位专利权人比高校专利权人转化率略高。

科研单位50.811.912.33.82.80.20.30.21006

总体70.413.46.61.81.30.20.10.110024

(单位:%)

表1 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权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高校80.114.13.80.90.60.20.20.10.11000

()不含320-30()不含430-400

()不含540-500()不含650-600

()不含760-700()不含870-800

11.7

()不含980-900

90及以上合计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机构是联通校内成 (3

果供给和校外市场需求的纽带,管理流程则是管理机构联通校内外的信息渠道。目前,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机构行政色彩浓厚、管理人才匮乏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技术转移机构绝大多数是作为学校的一个行政部门存在的,仅有少数完全实现了公司化。这些技术转移专门机构并无独立法人地位,其主要弊端表现为行政管理色彩过于浓厚,限制了管理职能的发挥。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缺乏独立性,难以形成一支懂业务、懂经营、懂政策、能融资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而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恰恰是科技转移成功的关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式重于实质,造成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同时也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市场化进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发明人激励政策到4位与否,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转化能否长远发展。高校内部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忽视知识产权的激励功能、利益分享制度模糊降低积极性和职称评定权重设置导致功利性科研4个方面。

()保护机制不够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规5范,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不健全。虽然部分高校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兼具知识产权保护职责,并制定了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但多数高校对知识产权缺乏战略意识,没有将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到学校战略高度。多数高校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比如缺乏技术成果保密制度、知识产权签约制度等,不能对知识产权形成全方位保护。虽然教育部要求高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构,高校也遵照相关要求建立,但因为决策层对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管理机构分散且级别

019年第11期94科技创业月刊 2

较低,管理着重于专利保护,范围有限。

2.3 中介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成果评估机制缺失。就中介数量而言,我国科技成果中介服务经历了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数量偏少,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剧增的知识产权服务要求。就中介功能而言,目前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单一,结构不健全,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远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知识产权服务要求。就中介方的地位和利益而言,目前知识产权服务中介的地位比较模糊,无法有效地发挥其促进知识产权转化的重要功能,围绕成果评估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相关政策仍然较为匮乏,中介服务机构难以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获益,中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2.4 金融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难以从常规商业渠道获得足够资金支持。高校本身并不具备自我转化的资金实力;企业权衡收益与风险,对高风险的技术成果望而却步;政府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有限;金融机构出于资金安全性原因,对一些长周期、高风险项目积极性不够。因此,资金成为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能否有风险投资资金介入科技成果创造活动,是成果能否成功转化的重要因素。

高校目前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专项基金和建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两种模式。部分高校通过设置知识产权转化专项基金,吸引政府、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对技术创新基金进行多元投入,以提高技术创新与转化能力。部分地区率先开启知识产权融资创新试点,例如中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5 教育培训体系

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存在知识产权人才供应不足、类型单一以及知识产权交易国际化程度不够等问题。1993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则开启了独立办院的步伐,只有少数高校建立了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大多数高校是在法学院下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产权人才接收单位,司法机构需要具有深厚知识产权知识基础人才;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要求是拥有法律知识,熟练掌握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能从事国际知识产权谈判、国际争端解决、国际间诉讼社会急需实务型的知识产权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的调研和对接不足,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从社会培训层面来看,目前主要采用职业资格培训和高端实务培训。职业培训能有效地满足对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士需求,但不利于培育复合型人才。高端实务培训主要面向高端人才,为社会培养知识产权管理精英,能有效地促进知识产权管理,但培养人才数量比较少,无法满足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需求。

融合起来。

在区域创新个体集聚基础上,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高价值专利产业化服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数据、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及评议服务等资源,使其成为高校与政府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中介机构、专利事务所、法律事务所、风险投资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桥梁。3.3 统筹规划建立高素质人才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应当是具备科学、法律、国际贸易、管理和情报检索等专业素养,同时具备较好外语基础、熟悉国际规则、专利操作技能复合型人才。应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合作与交流,选派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人员到知识产权发达地区学习,同时为国际间的成果转化搭建桥梁。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及需求,注重应用型和实务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结合自身优势与资源,开启各自特色的教育模式。

3.4 建立高校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当前,缺乏相应的培训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知识产权意识普遍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培训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其次加大对教师的知识产权培训普及率,以促进其自主创新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第三,在学校知识产权培训中应加强经验交流和宣传,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3.5 协同创新建立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服务体系第一,建立专利优先的科研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目前,高校应转变“重论文、重成果、轻专利”的观念,建立专利优先的科研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创造热情,产生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

第二,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保障制度。在涉及到专利申请、知识产权维护等项目事宜时通常都需要有充足资金保障。因此,建立专门针对知识产权的基金保障制度对维护知识产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探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西南交通大学联合金牛区、成都市联合2015年以来,

,打造“环西南交大智慧城”以明确科技成果权属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一套能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效的体制机制,实现了科技成果从国有到混合所有制、从先转化后确权到先确权后转化、从奖励性利益到可转化

3 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3.1 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机构

第一,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专业化发展。可借鉴欧美国家做法,推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向专业化服务模式转变。通过组建权限充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成立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领导小组下设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负责学校知识产权日常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者应站在全局角度,构造一个从成果产生到成果转化再到产生市场价值的完整服务链条。

第二,实行差异化管理。应该实行分类管理,对专利进行筛选评估,重点突出,优先转化具有发展潜力的专利。明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相应部门的职能和管理细则,保障独立部门管辖、专人专岗管理、规章制度细化、运行机制协调等方面的规范和完善。3.2 建立校企地合作协同创新机制

探索建立服务高校—企业—地方合作的协同创新服务模式。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面向国家、省市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现代化的高校科技信息发布平台、综合化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等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共建形式多样的技术转移示范园区,建成集创新创业实训、科技研发、成果孵化等为一体的特色基地,让校地双方人才、科技、政策、资源等要素

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NO.11 2019

95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权利的3个转变,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创造

第四,推动中介机构介入高校知识产权转化产业链。高校应不断完善加强与媒体、法律咨询、市场调研、利益纠纷仲裁与调节等社会专业机构的联系,让

财政、政策性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合力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不足,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良性发展。推进金融机构、企业与高校知识产权创新联盟合作,实现知识产权需求方、供给方与资金供给方有机结合,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我国市场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1 李喜蕊.[]]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转化的制度困境与出路[科2 王果.J.[]]浅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中国管理信息3 刘晓静.J.[]魏江,吴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困境与规4 赵雨菡,[]李华军,吴凡.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问题剖析及5 黄亦鹏,[]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6 赵哲.[]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7 周莹.[]浅谈“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8 刘鼎成.

[]():宏观经济管理,J.2017A1231.]():析[江苏科技信息,J.2014324-25.[]():高校教育管理,J.2016552-56.

的热情和潜力,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类中介机构意识到高校这一潜在的成果转化宝库,踊跃进入高校,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从转化应用到产业化推广的衔接。

3.6 政府牵头建立省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交流平台

丰富的资源能够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拥有大型知识产权交流平台,在知识产权转化上具有丰富资源,例如清华大学企业合作委员会拥有国内会员近1国外会员近4且清华大50家、0家,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与国际上许多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及大学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拥有丰富技术项目资源,而一般大学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地方政府可以作为联系高校与企业的桥梁,由政府机构牵头,联合省内高校共同建立省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搭建信息交流、供需对接、在线服务的平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地方企业综合竞争力。3.7 加强高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高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解决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财政、金融、担保等相关政策,促进政府

]():善[武陵学刊,J.2014256-62.():技与法律,2018473-86.():化,20153192-193.

]():避思路[清华大学教学研究,J.20174108-116.]():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J.201111142-146.

(责任编辑:吴 汉)

StudntheConstructionoftheServiceSstemyoy

forIntellectualProertinChineseUniversitiespy

tationandpracticemodeoftheservicesstemforintellectualroertincolleesanduniversities.Accordinyppygg

,totheviewointofthesstemtheortheservicesstemforintellectualroertincolleesanduniversitiespyyyppyg

:,w,AbstractUnderthenewnormalofinnovation-drivenithcontinuesemerenceofnewbusinessformatsg,newtechnoloiesandnewdiscilinesitisofgrea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nificancetoanalzetheconno-gpgy

(,,)ColleeofEconomicsandManaement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Chendu610000,Chinaggyg

WENXin ZHOUMin WANGZixiang

canbedividedintotheinformationservicesstem,theoerationservicesstem,theeducation&traininypyg

servicesstem,thefinancialservicesstemandtheintermediarervicesstem.Eachservicesstemhasitsyyysyy

,,,tionofovernmentindustruniversitandresearchinstituteoverallestablishintheservicesstemofhih-quali-gyygyg

,tionsareputforwardsuchaspromotintheprofessionalizationofmanaementserviceofintellectualroer-ggpp,,terfectinhecomrehensiveoerationsstemofintellectualroertinnovatinthemodeofthecooera-ypgtppyppygp

ownsstemandalsointerrelatedwithothersstems.Onthebasisofanalzinthedefectsofeachsubsstemyyygy

,oftheservicesstemforintellectualroertincolleesanduniversitiessomecountermeasuresandsues-yppyggg

ttalentsandtheproaanda&educationsstemofintellectualroertincolleesanduniversities.ypgyppyg

:;;;Keordsinnovation-drivensstemstheorintellectualroertincolleesanduniversitiesservicess-yyppygyyw

tem

019年第11期96科技创业月刊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