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现状及前瞻研究
2020-08-10
来源:步旅网
20l3年第5期 science and T。 ent№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3.05.022 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现状及前瞻研究 黄亦鹏,刘 鑫,朱 艳,陈 辉,陈炳丰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于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力与转化率有着重要作用,分析当前国内高校知识产权 管理机构的四种模式,对比国外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以及结合国内高校知识产权发展趋势,提出高校知识产权管 理体系的架构和内容。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3;G306;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3)05—0096—04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Outlook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ve Organs in China University HUANG Yipeng,LIU Xin,ZHU Yan,CHEN Hui,CHEN Binfe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s administrative organs in university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raising creativity and convers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 ̄y.There are four model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S administrative organs in China uni- versity.Most of them can not meet the future needs.The paper proposes a novel frame and cont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rchitecture by studying on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outlook in China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Key words:university;intellectual property;administrative organs;model 近年来,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的重 要力量。据《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指 出,198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累计专利申请 总量为319595件,年平均增长率为19.8%;累计专 利授权总量为150029件,年平均增长率为26.0%; 2010年,我国高校共提交79332件专利申请,是 1985年的52倍,获得的专利授权量为43153件,是 1985年至1986年期问专利授权总量的1 13倍。而参 与编写报告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黄贤涛也指出, 虽然高校专利申请数量与授权数量有了飞速的增长, 但是高校专利转化率却低于5%,许多知识产权无 法应用于经济生产中。这是因为高校在产学研模式 下的知识产权战略还处于摸索阶段,严重妨碍了高 校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与转化。高校知识产权管 理机构是知识产权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参与 高校知识产权的整个过程。从长远来看,高校建立 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对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 能力与转化率,服务地方经济和科技都有着重要意 义。国家很早就意识到高校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999年教育部三号令第十六条 收稿日期:2012—07—04,修回日期:2012—11—09 就规定:高等学校应建立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 逐步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有条件的高校可实行 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制度;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工作机构,归口管理本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暂 未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构的高等院校,应指 定科研管理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担负相关职责。而 目前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主要有科技管理部 门设置相关科室兼管模式、科技管理部门设置知识 产权管理办公室模式、独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北 大模式、清华大学模式这四种模式。 1 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模式 1.1科技管理部门设置相关科室兼管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一种主要模 式是在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设置相关科室兼管模式。 如南京工业大学,在科技处设立综合科,负责知识 产权保护与管理;科技成果报奖和鉴定;基地建设 和管理;创新团队与创新型人才的申报与管理;处 内行政。如河北科技大学,在科研处由平台建设与 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协调全校知识产权工作,协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产学研模式下广东高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2011B070300130);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项 目“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下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2010@09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 团队系统模型及运行机制研究”(¥2011010006108) 黄亦鹏等: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现状及前瞻研究 97 助办理知识产权相关申请业务;参加学校对外知识 产权纠纷处理、法律诉讼等事务;知识产权有关知 识的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学校专利项目法律 状态的监控,办理职务专利相关费用的资助手续、 职务发明的奖励;组织专利申请资助和专利实施项 目申报工作。如山东理工大学,在科技处由成果科 负责专利的申请登记、审核,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工作。 还有不少地方院校,由于科研实力的关系,在 术开发部,是专门从事科技开发与成果管理的学校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2000年就拥有4O名专职工作人 员,其中15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现在的国内重 点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这样人员配备也寥寥无 几。后来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系,以清 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海外项目部、国际转移 中心、科学技术开发部为主要支撑力量,实力更为 雄厚。前三个机构分别负责清华大学科技创新在企 业的转移、创造清华大学与海外企业的合作机会、 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知识产 权管理机构上近乎空白,由负责纵向自然科学课题 的科室或其他管理人员兼管。 1.2科技管理部门设置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模式 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另一种主要模式 为在科技管理部门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如大 连理工大学,在其综合科技管理部门技术研究开发 院设立知识产权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全校知识产权 管理工作。如中南大学,2010年6月进行了新一轮 管理机构改革,在原科技处的基础上通过职能调整 和资源整合成立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主管全校科 学技术研究工作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发展。其设立 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负责学校知识产权的申请、 管理、评估和维权工作,组织知识产权宣传、培训, 负责指导、协调、检查学校各部门的知识产权工作, 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奖励和技术转移中涉及知 识产权的管理,协调专利代理机构、产权评估机构 和产权维权机构等相关工作。 1.3独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北大模式 北京大学则是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模 式。北京大学成立科技开发部,与科学研究部、社 会科学部为同级管理机构,科技开发部设立综合事 务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信息管理办公室、知 识产权办公室,负责管理运作知识产权的开发、技 术转移与校企合作等各环节工作,包括从签署和管 理学校的各类技术合同、管理科技风险开发基金、 以科技成果入股形式的股权,到组织管理学校科技 成果的推广、解决企业难题招标等事务。其中以技 术转移为核心,从开发基金、技术创新到实践应用, 均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工作,通过发布“企业技术需 求”,为科研单位与个人创造知识产权指出方向;同 时发布学校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的“重点技术推广”, 详尽介绍其应用范围、技术优势、项目研究阶段、 市场状况及预测、所需设备及投资预算、收益方式 与合作方式等,吸引有需求或感兴趣的企业洽谈合 作等。北大模式是发展较为成熟的模式,可以为国 内重点大学发展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供借鉴。 1.4清华大学模式 在科学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清华大学,利用 其自身优势,早在1983年就成立了清华大学科学技 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本国企业消化吸收。 科学技术开发部是由校长授权负责清华大学与各省、 市、地区、企事业单位科技合作和签订以清华大学 科技成果为“标的”的横向技术合同、专利实施许 可合同的全校统一归口管理单位。 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国内有包括中国 水电水利建设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23 家企业、14家省市科技厅(局)、6家开发区管理委 员会,国外有包括壳牌公司、索尼公司等36家外资 企业。清华大学特别注重与地区、企业的各种合作, 除了直接技术成果转移外,还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 室、合作基金、UURR(校、校、企、企四方合 作)、联合研发机构四种合作模式。清华大学模式在 知识产权的保护、技术转移上接近斯坦福大学等国 外名校的OTL模式。 2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现状分析 2.1处于高校自发发展阶段 通过对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几种模式的 介绍可以发现,国内高校并非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管理机构以及专业的管理团队,只是在现阶段各高 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立还处于自发阶段,高校 的影响力与科研实力决定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模式。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设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在管理理念、学校重视程度、人员设置等各方面都 接近于西方著名大学的同类机构。其科学技术研究 力量雄厚,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知识产 权转化机制与方式灵活多样,在技术转移、服务企 业、推动经济发展上优势明显。 而国内其他的重点大学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 保护上,在现阶段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比尚有 一定差距,多数未成立与科技管理部门同级的负责 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机构,而只是在科 技管理部门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其技术转移 的功能不明显。除专业性的理工科高校,其他院校 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量相对而言就更少,所以大多 是相关的科室分别负责知识产权方面的各项事务。 2.2重视程度决定模式 对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几种模式的分 析还可以发现,高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决定 98 黄亦鹏等: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现状及前瞻研究 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模式。高校的影响力、科研 实力、所处地域等因素也是决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模式的重要因素,虽然不可能像清华大学那样成立 技术转移系,但高校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重视程 度也是决定其模式的关键因素。 许多地方高校由于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还不足, 认为不需要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而实际上,随 着中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地区性的经济实力 与科技实力差距已经逐步缩小,地方的经济发展也 需要地方高校提供技术支撑,在产学研合作大的背 景情况下,地方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愈来愈重 要。高校应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学校科研工作的发 展,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同时也应认识到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职责除了保护知识产权、促进 技术转移,还包括促进科技创新,成为科技创新工 作的助力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与知识产权的创造 能相互促进,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进入两者 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2.3 知识产权的管理还有待发展 由于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大多是自发成立、 发展,运作机制的理论尚处于探讨阶段,在运作过 程中遇到问题只是凭经验处理,难以从理论层次总 结分析,然后指导现实工作。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 和运用、与校内各部门以及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 企业的合作,多数高校仍有很多不足。高校管理机 构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人员配备上尚不能满足学校 知识产权发展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完善知识产权的 运行体制、利益体制、保障体制的管理体系。随着 产学研合作的长足发展,围绕知识产权发生的问题 不断增加并成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的障碍,产 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3 国内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前瞻 3.1发展出成熟的管理机构模式 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发展成熟有待时 日,因此借鉴国外高校成功与成熟经验,对其作一 些前瞻性研究十分必要。首先是发展出成熟的管理 机构模式,对国内高校效仿设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连接高校 与社会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中枢机构, 是技术创新激励、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技术转移 成功的保障。2004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 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 若干意见》,要求高校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其重要发 展战略,提高知识产权工作地位,将其纳入学校管 理尤其是科研工作管理的全过程。但是国内缺乏具 有典型代表性的模式,因此不能成为标准模式。 反观美国,斯坦福大学1970年首次设立技术许 可办公室(OTL),OTL模式将过往的技术转移所采 用的校外专利管理公司第三方模式改变为高校亲自 管理专利事务。强调大学亲自管理专利事务,并把 工作重心放在专利营销上,以专利营销促进专利保 护。Google技术的发明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名 在校学生,正是由于该校OTL慧眼发现和帮助,才 使得发明者顺利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Google是斯 坦福大学OTL模式成功的标志。OTL模式经过不断 完善发展,成为美国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标准 模式。由于国情、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国内高校不 能完全照搬这一模式,需要国内高校管理机构在发 展中思索,总结出合适的成熟发展模式。 3.2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合理运作离不开一套 科学管理体系。这需要围绕产权、市场和技术一体 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遵循知识产权创造、管 理和运用的发展路径,构建相关的制度,完善知识 产权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至二 三 > 毳。 .毒 保障机制(机构、人员、经费) 图1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3.3 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与复合化 人员的专业化分为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 技术转移方面知识的专业化。美国高校的技术转移,¥ *¥ { 需要科技人员、律师、会计师、技术顾问、技术授 管理体系 权经理的共同协作,其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通常至少 i l {i 具备科技、法律、管理三种知识中的两种。高校知 识产权管理人员需要专业化与复合化,首先需要知 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专业 开设时间较短,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相对短缺,国家 知识产权局每年举办“全国高校知识产权师资培训 班”,其主要目的正是提升高校相关机构的知识产权 专业水平。其次需要技术专业人才,拥有技术专业 人才,才能更好地理解技术的创新水平、程度以及 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高效地引导与促进知识产权 的创造与运用。 JtL ̄,F还需要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由 于体制的差异,中国难以像西方那样将职业经理人 队伍纳入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但是高校知识产 权成果转化的模式多元化,需要企业管理专业人才。 黄亦鹏等: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现状及前瞻研究 学者侯东云指出高校技术转移有通过技术市场转让、 创办高校高新企业、创办上市公司、设立高校科技 园、高校与地区或企业建立成果转化基地等模式, 这都需要企业管理知识。 处于信息时代,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更新 换代快,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还需要信 息管理方面人才,以便能够掌握技术发展与市场需 求的最新动态,制定发展战略,积极主动投入科研 力量,引导知识产权的创造;或者与需要新技术的 企业交流信息,加强知识产权的推广应用。 3.4推动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完善 知识产权法规体系需要长时期的发展与完善, 尤其是中国知识产权法规制定时间不长,相关法规 不多,在实践中具有滞后性。而美国早在1790年就 开始设计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完善,涉及高校知识 产权法规制度不仅有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还 有包括《拜杜法案》 (Bayh--Dole Act,1980年的 《专利与商标修正法案》)等具体法案、法规。其中 《拜杜法案》特别鼓励高校将知识产权商业化:允 许美国各大学为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申请专利, 拥有知识产权,将其商业化。相比之下我国知识产 权的法规还有许多有待发展和完善之处。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涉及知识产权的激励、 创造、保护、运用等环节,对于这些评价环节的法 规体系不足之处有较深了解的人,会最直接地反映 为现行法规的滞后与缺陷。高校知识产权法规由于 其实行范围的独特性,因此,不仅社会大众,即便 是普通法律专业人士也不会常常接触,对其不足难 有体会。而中国制度不像美国会有拜杜这样的参议 员对知识产权法规进行详细研究,针对其弊端提出 新的法案。因此众多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具有 总结相关法规的改进措施、呼吁推动知识产权相关 法规完善的权利与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谋勇.美国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分析及 对我国政策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2): 35—40 [2]沈国金.高校建立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机构的必要性[J].理工 高教研究,2006,25(6):91—92 [3]马忠法,陆飞.论高校的知识产权战略重点——以知识产权制 度目标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 (3):103—109:116 [4]冯爱玲.论创新型国家战略下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J].北京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77—80 [5]陈梦.基于耦合机理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系统构建 [J].科技管理研究,2009(6):522—524,528 [6]潘丽,张义平.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缺失及对策研究[J].科技 管理研究,2009(10):495—497 [7]方琳瑜,丁望斌.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J]. 科技与法律,2008(6):45—48 [8]周云祥.从制度创新人手一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8):42—44 [9]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黄亦鹏(1962一),男,广东中山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知 识产权、科技管理;刘鑫(1973一),男,河南南阳人,讲师,硕 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朱艳(1982一),女,河南信阳人, 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陈辉(1979一),男,广东 揭阳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陈炳丰 (1983一),男,广东汕头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