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1-01-11 来源:步旅网


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和现代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各级医院得到不断的更新和使用,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疗设备在售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如何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三方面做作了阐述。

标签: 医疗设备;维修;问题;对策

快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离不开高技术医疗设备的支持,依靠先进的医疗设备才能更及时、准确地检测出疾病的早期细微征兆,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但在医疗设备的运行中,会出现医疗设备配件老化、使用不当等一系列故障和问题,因而医疗设备的维修在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现就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分析报道如下。

1 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

国家在加大改善民生投资的同时,医疗政策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级医疗机构适时把握机遇,各种大型的先进医疗设备在各级医院里不断地引进更新,对临床各学科的发展和诊疗技术起到了促进和改善作用。在引进和发展的同时,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养也随之发展成为医疗机构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失相关的监督机制,没有制定相应的设备售后维修及保养措施,出现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得不到及时地维修,保养措施不到位,出现严重制约医疗设备使用及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同时由于技术封锁,我国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技术不成熟,医疗设备维修及保养知识欠缺,导致出现医疗设备利用率低下、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因此,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和重视医疗设备维修的问题亟待解决[1]。

2 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2.1医疗设备自身问题 医疗设备具有高精尖的技术特点,属于高科技产品,因而要求设备维修技术含量高。尤其在一些进口医疗设备中,存在设备电路图、结构图、知识产权保护及部分备件提供不全或欠缺的问题,在前期购买中未得到重视,导致医疗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而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二级代理商的频繁更换等因素也制约了医疗设备的维修[2]。另外,部分医疗机构在未经科学论证的前提下盲目购置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因使用环境、医疗条件、患者检查例数有限等导致设备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尤其个别配件及维修费用过高,导致医疗设备维修搁浅或闲置的问题出现。

2.2人员素质问题 现如今,各级医院越来越重视医师、药师的学历和技术的高低,有时为了留住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师人员,医院往往开出丰厚的待遇,无疑出现了重医轻工的局面。长此以往一些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因

待遇等问题产生了不平衡,纷纷辞职或跳槽,致使医院现有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其次,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年龄偏大的男技工,多数为中等学历,再或者是凭借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工作,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对有些局限和落后,缺少适应先进医疗设备技术的思考创新能力;再者,医院往往不愿将更大的投入放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上,因为这方面给医院带来效益可算是“隐形的”,这也就导致了维修工具破旧、检测设备不灵敏等后果。以上种种问题,不仅会造成医疗设备维修能力的薄弱不堪,还会给医院在设备维修费用方面造成严重的浪费。

2.3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财力问题 从医疗设备维修的资金投入方面来说,许多医院都没有独立专门的维修基金制度。如某些医院将器械科归入了药局,统称药械科;还有许多医院将医疗设备的采购基金和维修基金放在一起使用,实质还是以采购为主,维修方面的预算资金很难保证。表面看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资金节省不少,实质并非如此:第一,医院忽视了设备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问题;第二,设备长期得不到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缩短,使用灵敏度降低,从而导致了频繁更换零部件甚至是整部设备的不必要开销:第三,某些大型抢救设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有时需要求助于该设备的供应厂家,就会导致医疗设备在医院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使得科室的治疗工作中断,医院效益也会相应下降。

2.4医疗设备维修制度问题 医疗设备维修随着设备的更新就成为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更新知识和学习的过程,因而在医疗设备的考察、购买、运行、维修及报废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在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的同时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但在目前体制下,人员知识培训、设备使用年限及利用率均无相关监督机制,缺乏相关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导致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力极差,设备利用率降低。

3 医疗设备维修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医院出现的有关设备维修方面的问题,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从

而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

命周期。

3.1加强计划管理 医院从购置设备开始,就应做好一系列的计划管理措施,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首先,对于大型抢救用的设备,医院不必吝惜昂贵保险费用,不仅应该按照国家要求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应该有一份完整且正规的维护措施。对于其他设备也应该做到定时检查、定期保养,这样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周期,还能够充分保持其参数的准确性、操作的灵敏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充分了解该设备的组成配件和使用操作情况后,应同时购买一些相应的零部件备用,防止设备发生故障、维修时间过长、导致设备不可用,

影响医院的经济收益。

3.2提高技术管理 首先,各级医院应避免重医轻工的不良现象,重视高学历或高职称的医学技术人员,做到一视同仁,提高医院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还应使医疗设备人员不断趋于年轻化,不断引进“新鲜的血液”,在前辈们的经验带动下,逐步提高新型医疗设备及其先进的维修技术,建立一支年轻高技术型医疗队伍;第三,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熟悉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相互交流经验和技术,真正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真可谓是“技术人员一上场,设备维修有保障”。

3.3健全制度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制。①建立设备维修确认制度。维修人员应对各科室的设备保养、故障维修以及报废处理等,填写相应的设备维修记录,保征器材维修部门和各科室之间的协调管理。②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定时下科室下临床,随时掌握各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设备维修的预防性工作。③建立健全的维修资料库。维修人员每进行一次设备维修,都应认真做好相应完整的记录,包括: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解决方法、操作步骤、结果等等。这样对今后类似设备的维修获得了经验,还可以缩短类似故障的处理时间[3]。

3.4开发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但是缺乏广阔的设备维修技术交流平台。因此各医院应该同制造商合作,构建技术反馈、交流平台。院方及时将自己采集来的信息上传共享,由制造商进行整合、分析,形成使用、维修经验,为其他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提供宝贵经验[4]。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医疗机构发展的关键,是各级医院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是一门集计划、技术、经济和制度管理为一体的系统管理工程。医师的治疗往往离不开设备的诊断,而设备的维修更是离不开维修技术人员的管理,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才能利用晟优的设备资源获取医院最大的治疗收益。

参考文献

[1] 江新建. 浅析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2013, 13(10):278;277.

[2]戴红军.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案例分析[J],科学管理,2010,(25)4:75—76.

[3]汪兆来,韩爱华.浅谈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科学管理[J].医疗装备,2008,1 3(6):33—34.

[4] 袁俊华.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3,18:134-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