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ɡ jiǒnɡ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宝藏 .锲而不舍 .
jiǒnɡ jiǒnɡ 目光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弥高”的“弥”意思是 。“锲而不舍”比喻 。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2.(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要给我们_______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________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________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________了。
A.衰弱 凝结 蓦然 一反既往
B.衰弱 凝固 赫然 一如既往
C.衰微 凝固 蓦然 一如既往
D.衰微 凝结 赫然 一反既往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 》等。
(2)闻一多(1899﹣1946),诗人、 、 。代表作有诗集《 》《 》。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5.某班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用简洁的文字向同学介绍闻一多。
(2)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拟写对联。
上联: 唐诗杂论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3)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写了结束语。下面是结束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A】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B】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C】希望闻一多的精神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被发扬和继承。
①【A】处画线句子的方框内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②【B】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
③【C】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将“ ”和“ ”调换位置。
六、课内精读
6.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作用。
(2)请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文中“炯炯目光”“头发凌乱”都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4)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的人。
七、拓展阅读
7.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
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
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选自《人间草木》)
(1)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2)结合文意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
(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4)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ɡ jiǒnɡ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宝藏 zàng .锲而不舍 qiè .
jiǒnɡ jiǒnɡ 炯炯 目光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典藉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典籍 ”。
(3)文中“弥高”的“弥”意思是 更加 。“锲而不舍”比喻 有恒心,有毅力 。
【考点】13:注音;16: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
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解答】答案:
(1)zàng;qiè;炯炯;
(2)典藉﹣典籍
(3)弥:更加;有恒心,有毅力。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2.(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要给我们_______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________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________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________了。
A.衰弱 凝结 蓦然 一反既往
B.衰弱 凝固 赫然 一如既往
C.衰微 凝固 蓦然 一如既往
D.衰微 凝结 赫然 一反既往
【考点】23:词义辨析.
【分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及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解答】通读四个句子,查看选项中的供选词语。
(1)“衰弱”意思是生机不旺盛,软弱无力或指由强转弱;“衰微”衰落,不兴旺。联系语境,用来形容当时的民族用“衰微”恰当。
(2)“凝结”有聚集、积聚的意思;“凝固”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联系语境,与“硕果”相搭配的应为“凝结”。
(3)“赫然”显赫,盛大的样子;“蓦然”忽然、猛然。联系语境,应用“赫然”。
(4)“一反既往”意思是完全与以前相反;“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与“迥乎不同”相搭配的应为“一反既往”。
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D与之一致。
故选:D。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 有的人 》等。
(2)闻一多(1899﹣1946),诗人、 学者 、 民主斗士 。代表作有诗集《 红烛 》《 死水 》。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解答】(1)本题考查作家常识。臧克家,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
(2)本题考查作家常识。闻一多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早年热心于新诗的创新与理论研究,积极倡导新格律诗,以《红烛》、《死水》两部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在20世纪末澳门回归祖国时唱响中华大地。
答案:
(1)《有的人》
(2)学者、民主斗士;《红烛》、《死水》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
【解答】①“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是反复;
②是比喻;
③前后对比;
④“一月不梳头”是引用;
故选:B。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5.某班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用简洁的文字向同学介绍闻一多。
(2)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拟写对联。
上联: 闻一多 唐诗杂论 严谨治学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3)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写了结束语。下面是结束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A】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B】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C】希望闻一多的精神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被发扬和继承。
①【A】处画线句子的方框内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
②【B】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将”的原因“去掉 。
③【C】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将“ 继承 ”和“ 发扬 ”调换位置。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第一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第二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第三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和病句辨析修改。
【解答】(1)根据题意,向同学们介绍闻一多,让大家对闻一多先生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即可,内容不需太多,但要注意表述条理清晰。
(2)根据下联:人名+名词+形容词+动词,上联可拟写为:闻一多唐诗杂论严谨治学。
(3)①“阻断”后应填“;”,构成分句。
②语意重复,可将”的原因“去掉。
③顺序颠倒,应将“继承”和“发扬”调换位置。
答案:
(1)示例: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 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2)闻一多唐诗杂论严谨治学
(3)①分号。
②将”的原因“去掉。
③将“继承”和“发扬”调换位置。
六、课内精读
6.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作用。
(2)请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文中“炯炯目光”“头发凌乱”都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4)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的人。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主要讲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通过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开头作用的能力。文章开头的文句和段落的作用根据文体不同一般有引领下文,设下悬念,铺垫情节,烘托气氛和提出问题等作用,要根据文句与后文的关系判断。本题开头的作用从结构上、内容上来理解即可。结构上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内容上: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2)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这句话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了解“文化药方”的意思是关键。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选段中“目光炯炯”“头发零乱”都属于外貌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一心于学术的研究,无心于外表装束。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阅读感悟的表达。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到,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废寝忘食,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投身民主运动,视死如归,体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但他的卓越、伟大、言行一致,是始终一样的。阅读感悟围绕着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一心为民着想的思想去阐述即可。
答案:
(1)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而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内容)。
(2)这是一句比喻句,将我们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形象地表现闻一多先生要从研究民族文化来拯救我们的民族,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3)外貌描写,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心无旁骛。
(4)共同点:他的卓越、伟大、言行一致,是始终一样的。
认识:闻一多先生面对着强大的敌人英勇无畏,他用行动感染了后人,他用言行一致教育了后人,他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教育着后人,感动着后人。
七、拓展阅读
7.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
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选自《人间草木》)
(1)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2)结合文意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
(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4)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首先用两个事例表现了闻一多的性格强烈。然后主要记叙了闻一多先生讲授的三门课:唐诗、楚辞和神话,表现了他常识的渊博。最后一段记叙了一件自己学习时与闻一多先生的一件趣事。全文表现了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的能力。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第一段主要讲述了闻一多先生在抗战时期蓄须明志的事。第二段主要讲述了闻一多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的事。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作答时,需先明确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句中义。叫座的本义指对观众很有吸引力,上座率高。联系全文语境可知,这里说的叫座是闻一多
先生讲课有吸引力,很多同学都来听。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第八段中的“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可提炼作答。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为开放类试题,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即可。作答本题时,要注意题目中括号内的要求,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
答案:
(1)事例一:抗战期间蓄须明志。 事例二: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
(2)叫座:指闻先生讲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3)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先生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就赏识这样的学生。
(4)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目不转睛地看着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也是全神贯注,在教室里踱着步子,慢慢品读着课文。学生们认认真真得听讲,仔仔细细得做笔记,就像春起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