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考点

2023-06-09 来源:步旅网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考点

(一)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动词作形容词,被贬谪的)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8、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9、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二)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 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 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 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备矣 古:详尽 今:准备 8、增其旧制 古:规模 今:制度

9、作文 古:写文章 今: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 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则有去国怀乡 古:国都;今:国家

12、则有去国怀乡 古:离开;今:前往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曾经;今:品尝

14、越明年 古:及,到;今:越过

15、宠辱偕忘 古:荣耀;今:恩宠

16、沙鸥翔集 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17、进亦忧 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18、退亦忧 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三)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四)特殊句式

1、倒装句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2、判断句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

3、省略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4、状语后置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5、定语后置

(五)课文理解

1、原文填空

(1)写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写作记缘由的句子:属予作文以记之。

(3)设定下文写景范围的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4)写岳阳楼大观|洞庭湖美好景色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状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

(6)从时间上概说洞庭湖的阴晴变化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极言水波壮阔的句子: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8)承上启下,照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的句子:前人之述备矣。

(9)引起迁客骚人悲喜感情的句子(引起览物之情)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0)抒发迁客骚人悲的感情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1)迁客骚人悲的感情用八个字来概括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月光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抒发迁客骚人喜的感情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4)迁客骚人喜的感情用八个字来概括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5)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怎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6)表现了做人最高理想境界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点名全文主旨,表现作者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答: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的政绩,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缘由,为下文做铺垫。

4、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努力处理政事,表现他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6、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8、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9、第一、二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10、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11、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2、文段中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13、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14、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

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16、本文句式骈散结合的作用:本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7、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的写法的作用:

使内容充实,感情丰富,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有又惆怅悲沉的抒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