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总第131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ollegeJan,2008
No.1Jan.No.131
从众行为的心理探析
李云捷,伍永亮,张同航
1
2
1
(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2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要: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从众行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和较为一致的行为方式,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执行及社会文化的延续。但是不分析实际情况一味地盲从有时会给社会或个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众行为具有正负效应。人们应当减少盲目从众,遇事要理性思考。
关键词:从众心理;从众行为;从众正效应;从众负效应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08)01-0075-02
Abstract:Conformabilitybehaviorisacommonphenomenonofhumansociety,anditcantbetoldgoodorbadforthenatureofthebehavioritself.Fromtheviewpointofsociology,asocietyneedscommonlanguage,commonvaluesandcommonmannersofbehavior,sothatthefunctionofsocietycanbeexecutedandthesocialculturecanbecontinued.However,blindconformabilitycandogreatharmstothesocietyandindividuals.Thisarticleanalyzesthereasonsofconformability,thepositiveandnegativeeffectsofitaswellasthecountermeasures.Italsoencouragespeopletoreducethebehaviorofblindconformabilityandthinkmorereasonable.
keywords:conformabilitypsychology;conformabilitybehavior;positiveeffectofconformability;negativeeffectofconformability所谓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称之为从众心理,即通常所说的 随大流!。而从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即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本文拟对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行为的正效应及从众行为的负效应的应对措施略作分析。
一、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等都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造成从众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服从多数思想意识的影响。 人多!本身就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从众行为是对多数人行为尤为信任
收稿日期:2007-10-31
作者简介:李云捷(1966-),女,河北晋县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伍永亮(1981-),男,河北蠡县人,河北体育学院教师;张同
航(1957-),男,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办公室主任。
的一种体现,即 少数服从多数!。在不了解实际的情况下人们总是选择人数多的商店去买东西,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一个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效用最大化法则。
2.心理压力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团体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谁就会招致 背叛!的嫌疑,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重的惩罚。因而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工人们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完成这些工作量后,就会明显地松弛下来。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工作量定额,所以,没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 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干得太多或者太少的人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会采取 随大流!的做法,而不会去 冒天下之大不韪!。
另一方面,权威的压力也是从众的原因之一。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上级领导做的决定,尽管这个决定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却没有一个人反驳。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领导者在工作上更有经验,更具权威;另一方面则是
∀∀75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sixiangzhengzhijiaoyuyanjiu害怕 反对的声音!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在权衡各种因素后,多数人会采取从众的做法。
3.心理不确定性需求的影响。作为社会个体从事任何行为,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定性,另一种是不确定性。在满足确定性的条件下,从众现象就不存在了。因为情况是确定和清楚的,不用去从众。例如,某人已经确定要买一辆宝来车,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从众心理了。如果情况是不确定性的,从众的心理就容易发生。例如,某人想买一辆车,但还没有确定买什么样的车,他就会看看周围的大多数人买的是什么样的车,然后再作决定,这时,从众行为就容易发生。这就是不确定性心理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4.恐惧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因此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却会有 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正所谓 人怕出名猪怕壮!、 枪打出头鸟!。这些言语提醒人们,如果你偏离群体过多,会面临群体的压力乃至严厉制裁。对于同多数保持一致的人,其他人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个别不同的行为,人们多数情况下显示出厌恶、拒绝甚至有时还会整治一下。因此,任何人对多数人行为的偏离都要冒一定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实际上已经养成了一种尽可能跟从多数人的习惯。
二、从众行为的正负效应
从众效应!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如果众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从大局出发,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积极工作,这时的从众心理将变成无穷的力量,出现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行大船的局面。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不从众不仅不受欢迎,还会引起灾祸。例如,车流滚滚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驶的汽车司机;万众屏气静观的剧场里,一个观众突然歇斯底里的大声喊叫##公众几乎都讨厌越轨者,甚至会对他群起而攻之。
另一方面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例如:在集体决策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参与者不愿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以免感到孤立;或者是参与者对讨论的问题不了解,心中无数,缺乏主见;或者是参与者看见大多数人的意见都差不多,尽管自己有不同看法,可是担心讲出来不会被大家接受,干脆随大流,人云亦云等。无论什么原因,在集体决策时,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坚持真理,如果有预谋的少数人抢先发言或拿出方案,会使不明真相的大多数人轻易赞同,可能形成损害自身利益的集体决策。消极的从众效应会抑制个体的思维,使人们陷入盲目从众的习惯中即 盲从!。盲从有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有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
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后,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追悔莫及。这正是从众心理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从众负效应的对策
首先,对待从众行为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否则很容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使一些被迫从众的人反而转为自觉从众了。对于那些由于盲目从众而造成了负面影响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对其进行疏导,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使更多的人逐渐意识到盲从的危害性,以防止或减少盲目从众的现象。
其次,破除 权威定势!,营造科学、积极的舆论氛围。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现象。对权威的尊崇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势。因此,应该破除对权威的盲从,在生活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倡导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摒弃落后、懒惰的思想潮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权威的领导干部来说,为了减少人们对自己的盲从,听到真正的意见,应该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拉近距离,降低自身对他人的压力,以实际行动赢得他人的信任,从而减少他人对自己的盲从,听到人们真正的心声。
第三,应创造自由的空间,培养人们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社会,是不幸的社会。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高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人们大胆探索,勇于质疑,创造一种积极探讨,共同磋商的氛围。例如:举行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专题辩论会、讨论会,多一些分析问题、发表见解的活动形式。从而逐步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做到不盲从、有主见,理性地分析问题。
总之,从众行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了解人的从众心理,恰当处理其行为,对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从众是个人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任何一个处于社会环境的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境,而由于知识的有限、阅历的不足,不可能具备处理任何事物的能力。这时,冷静的旁观,理性地选择自己的从众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的行为,这就是 盲从!。我们应摒弃盲目从众,鼓励理性从众;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从众原则。参考文献:
[1]李建明,刘瑶.社会心理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曾宪达,毛园芳.高职院校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引导[M].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版社,2005.
∀∀7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sixiangzhengzhijiaoyuyanji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