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国内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与反思——《舌尖上的中国》拍摄感悟

2020-11-03 来源:步旅网
当代国内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与反思——《舌尖上的中国》拍摄感悟

作者:暂无

来源:《声屏世界》 2015年第11期

孙昊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纪录片,越来越多优秀的制作团队开始涉足纪录片领域,也让纪录片市场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纪录片市场占有了更多的份额与话语权的当下,在纪录片市场繁荣与纪录片制作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舌尖”式的突破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关键词:纪录片制作多元化与国际接轨

2010年,笔者有幸得到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剧组的邀请,作为摄影师参与第五集《厨房的秘密》的拍摄。在此之前笔者一直从事影视剧以及商业广告的拍摄,完全没有制作纪录片的经验,是什么让剧组选择一个没有纪录片经验的摄影师参与该片?

笔者带着好奇进入了剧组,第一次的筹备会就让笔者的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影片总导演陈晓卿准备启用年轻的分集导演与摄影师,包括非纪录片领域的制作人员等一群思想独立自由,没有被传统纪录片模式禁锢住思想的年轻逐梦者。此时,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已经历数十载,但其影像质感却依然停留在记录与写实,缺乏写意的浪漫,难以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望。究其原由是因为之前的纪录片制作团队大都来自于央视以及各地省市电视台,非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通常因为播放平台的限制很难被观众看到。来自电视台系统的纪录片制作者对国内纪录片市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垄断,坚持传统的解说词配记录画面的制作模式只能让纪录片止步不前,让关注纪录片的观众逐步流失。此时,摄制组放眼国际,国外纪录片的专业性和多元化已经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喜好观众的需求。除了人们熟悉的英国BBC、美国HISTORY、日本NHK等大型电视台外,还有大量的纪录片独立制作人与团队活跃在整个行业。国际化的纪录片除了选题更加细化外,大量融合了电影、广告、MV的拍摄手法,视觉冲击力更强,更容易在短时间内给观众以带入感,让观众沉下心来观看。

不破不立,经过反复的讨论,《舌尖上的中国》剧组决定放弃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方法,转而借鉴国外优秀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拍摄之前摄制组对国外的优秀纪录片进行大量的拉片分析,韩国的电影《面条之路》与美国的纪录片剧集《美国——我们的故事》对团队的启发非常大。最后剧组决定片中每一个分集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每一集都会以天南海北不同的人物故事线索去诠释这一主题。多视点、多维度成了《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特色。

在拍摄之前,剧组飞赴大江南北选取故事花费了六个月之久,片中出现的故事素材和累计搜集的故事素材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15。在实地拍摄期间,剧组的规模也根据片中内容的需要时而变换,在拍摄跟踪人物线索的段落当中通常采取固定主创人员的小团队作业,人数控制在八人以内。不使用大型灯具以及大型移动器材,转而使用单反相机,高清DV这类的便携式设备,这样的设备通常不会引起周围群众的围观,也能很好的控制被拍摄人对镜头的恐惧感和不自然的状态。在拍摄跟踪人物之前,摄制组通常会对被拍摄者进行视频采访,除了让他们适应镜头,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访谈内容进行记录,从中选取适合拍摄和展现的点。在小团队工作时,摄制组经常自带LED灯具进行照明,LED灯具便于携带,可以直接使用电池而不用接电,狭小空间内甚至能不用灯腿,直接把灯具用大力胶固定在墙上,这给小团队高机动性拍摄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拍摄片中一些重要场景的时候,摄制组会临时组建大的团队,从北京甚至当地补充一些技术人员加入这段拍摄,人数最多时达30人。更多的时候是选择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时进行拍摄,甚至摆拍,因为很多时候这些重要活动因为参与人数众多,可遇不可求。为了增加视觉冲击力,在大团队拍摄时会使用大型移动设备比如电子摇臂、电动轨道等进行拍摄;对重点展示的菜品和制作工艺,摄制组也会选择大型、专业的影视灯具进行照明,这就使在写实之外更做到写意,让观众面对这些美食时产生食欲与观影欲。大量的素材拍摄也是保证影片质量的基础与保证,很多段落中为了变换节奏而大量使用快切镜头,许多个动感十足、画面讲究的镜头在成片中时间仅有0.1秒。为了让画面达到广告级别,实地拍摄每集的周期达到了两个半月。

经过整个团队上百人倾力打造,2011年这部划时代的纪录片终于破茧而出,在国内外获得较大影响。对于整个参与过该片拍摄工作人员来说,整个过程与结果充满了喜悦与荣誉。对于整个中国纪录片行业来说,这部片子带来的反馈鼓励着更多人敢于打破现状,接轨国际,并将这股纪录片火热之风延续至今。但是国内纪录片市场这几年繁华的背后也需要进行深刻反思。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因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而引发的“纪录片热”推向新一轮的高潮。同年10月,“加强版限娱令”出台,规定上星卫视频道晚6:00至次日1:00播出国产纪录片,按周计算不得少于三十分钟。既有“舌尖”系列收视热潮开创的市场需求,又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我国电视纪录片产业有了一定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仅130万元,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同比增长15.5倍。2013年,中央电视台发行国产纪录片节目84部,936集,累计发行节目1430集,节目发行单价同比上升20%。发行区域覆盖美洲、欧洲、澳洲、亚洲、非洲的51个国家(地区)、14个海外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覆盖区域同比增涨50%。《舌尖上的中国》在比利时国家电视一台、波兰最大的商业电视台Canal+、澳大利亚SBS、美国PBS播出。《超级工程》于德国RTL的新闻纪录频道每周五晚上8:05分完整播出德语配音版。

回顾2014年的纪录片作品,还有几部登陆院线之作《千锤百炼》《我就是我》和《金色时光》,虽然收获票房了,但对于纪录片上院线,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上的中国2》开创了纪录片周播形式,彰显其自信和商业化诉求。但从播放热度和搜索热度而言,纪录片周播仍难以维持点播热度,出现周期性波动。

似乎每一部“续集”都难逃叫座不叫好的结局,在这一点上,《舌尖上的中国2》也不例外。相较于《舌尖上的中国1》的一致好评,《舌尖上的中国2》则是有骂有赞,可谓是“众口难调”。虽然上映之前,营销团队借助各大媒体平台强势宣传,甚至掀起全民狂欢的“舌尖体”,然而神秘面纱一经揭开,不少“吃货”观众抱怨这一集“美食太少,故事太多”。更有媒体尖锐地评论,“舌尖”系列应当首先是一档美食或吃饭的节目,然而“舌尖2”却将舌尖的吃饭功能弱化,把情感和言说的功能放大至极限,差不多将纪录片拍成了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故事片”,将美食节目做成了“感动中国”。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观众更喜欢这种以美食带故事的形式,透过“食”来看当今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民”。而应试教育、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焦点话题的涉及,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网民称赞因此透出来的浓厚人文关怀,也有网民质疑这样点到为止地潦草一提意义何在。然而无论如何褒贬,《舌尖2》依旧算得上2014年电视纪录片的最大赢家。

2015年夏天上映的被喻为中国第一部揭秘选秀内幕的纪录电影《我就是我》最终获得670万的票房,这部高口碑的纪录电影遭遇票房滑铁卢也一度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对于制作者,在很多时候纪录片本身已经蕴含太多的成分,它更像一种连接作者、事件与观众的媒介。纪录片现在灵活的展现方式,让观众无法分辨它到底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或者是试验片,但这种灵活的展现方式却是观众喜欢它的原因,也是它的未来。著名纪录片导演、《华氏911》制作人迈克尔·摩尔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受访时谈到美国的纪录片形势时说:“现在的纪录片

大多没有趣味,纪录片创作者要记住人们看你的影片不是需要一剂良药,而是娱乐,仅此而已。”纪录片需要并且也可以更娱乐一些。国外的纪录片同样也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

如今,随着观众与资本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内纪录片走向了国际,也有更多国外优秀的纪录片进入国人的视线,与国际接轨,以市场为检验成败的标准更加深入人心。我国的纪录片市场充满了机遇,也时刻面临国外优秀纪录片的挑战。实行更加多元化的纪录片机制,启用更加果断的敢想敢为的年轻人进行纪录片创作将会成为未来纪录片制作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本文责编:陈道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