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周亚南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6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建筑工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也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从传统模式下的居住需求变为了现阶段的精神需求。而地城丈化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美感上都有寿显著的特点,具有浓厚的特色,因此本文也将重点探讨地城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1 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内涵
地域文化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区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至今并且对当地的社会仍然产生一定的影响,民俗、生态、习惯等都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地域文化和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能够彰显当地的风俗和习惯,能够反映当地人的思维模式。建筑设计师需要参考不同的文化来激发自身的灵感,从而创造根据地域特色的建筑。比如欧洲的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这体现了他们对历史和政治的重视;美国城市多高楼大厦,这说明美国更加重视建筑的实用性。而我国很多人喜欢园林、庭院,反应出了中国人的内向、封闭特点。 2 地域性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对地域性相关现象和规律的具体表现,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也是建筑内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性建筑的特色存在基于多种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技术因素,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由于各因素的侧重点不同,再加上设计思想、理念的各异,建筑的地域性会显现出不同的风貌。 2.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材料资源等,人类建造房屋最原始的目的是遮风挡雨、驱炎避寒,自然属性是建筑的基本性能之一,人们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摸索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经验,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深入建筑设计必须考量的要件,首先建筑要与环境共生共存,其次建筑的作用还在于对当地环境的调节,这样的建筑才能与自然环境融合统一,协调发展。而地方的资源和材料在建筑设计上也十分凸显,地方材料包括土、石、木、竹等自然资源,地方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形态、结构的表达,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成为建筑特色表现的一种方式。 2.2 人文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每个地域不同的文化信仰、民俗风情、宗教法制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也可以通过建筑来体现出来,建筑作为地域生活的载体,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是地域性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的要求。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客家土楼,陕北窑洞,新疆阿以旺等都是中华建筑的瑰宝所在,不同的地域建筑表现出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风情,对于建筑的格局、造型、朝向、装饰等方面也都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风格。 2.3 技术因素
技术是建筑的建设保障,而经济制约着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域的经济技术给了建筑不同的发展空间,并且调控着建筑形态的发展方向,比如西方的雅典、罗马建筑多用砖石结构,而东方多用木架结构,这也是由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但是随着全球化资源共享的实现,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科技成为了解决建筑难题的重要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不应当脱离地域而孤立存在,技术如果没有了地域自然、文化特色的内涵,就只能沦为建筑炫技的工具,造成人们建筑审美的变异。
3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方式 3.1 综合区域自然人文进行建筑设计
在综合的考虑区域性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来进行建筑设计,例如可以在江南小镇酒店设计中以徽派古建筑民居为主题特色,不仅符合当地自然人文的大环境,与当地环境浑然一体,不显突兀,而且也加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有当代实用性。在黄土高原住宿设计可以充分利用窑洞,不仅因地制宜,还让外来游客深入感受当地风干土人情和文化气息。在文化传播上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当地文化和历史的作用。 3.2 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
地域气候是形成其地域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建筑设计在考虑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条件下,也应充分考虑其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气候的广泛差异,其区域的自然景观和其成长的建筑材料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所进一步形成的空间风格和空间设计也千差万别,不尽相同。因此有了民居的古朴厚重,也有水乡的温婉清新,也有高原的豪迈粗犷。 3.3 充分利用当地特有材料
地区不同气候和环境造就当地特有的可供使用的建筑材料,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就地采集。根据自然环境和地理特性,选择合适的优质且资源充足的建筑材料,在充分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价格实惠公道,有效为工程节省一大笔开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4 参照当地其他建筑物特色
在尚未充分考虑民俗文化的前提下,也可请教当地人和原住民来了解一些建筑设计技巧和材料特性等很多细节问题,尽可能的多去了解一些周边的情况,大量筛选有效信息为自己所用。再详细深入的了解之后,建筑设计师可以再结合自己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与现在的科技相结合来设计建造出不仅富含历史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还适应当代潮流与大时代发展的现代建筑。
4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是为缅怀在这场战役中浴血牺牲的人而建。设计师选用平缓简洁的对称三角形来勾勒建筑的轮廓,完成对烈士们人性的力量的表达。
纪念馆上部被一分为二后,形成两个三角形体量。从中间被打开的开口处顺着向北延伸的轴线,能够看到后面烈士墓园中的郁郁松林和位于轴线尽端的烈士望乡塔。为与纪念馆主体三角形有相配合而又不乏变化,轴线尽端的烈士纪念塔在平面上采用了三角形的构图,在顶端削一斜角,使三角形在构图立面上也有所体现。这个构图也是对孟良崮的“崮”的轮廓线的呼应,隐喻烈士如苍苍青山般的胸怀。而对战争主题的暗示则全部统一在这简洁的体量之下,通过表皮肌里的设计给予表达。
正立面混凝土挂板由红色粗石子骨料混合子弹壳组成寒窗不一的条绒,表现战争的沧桑和残酷之感,突出纪念的主题。子弹壳的金属质感与混凝土骨料的粗糙质感形成对比的同时,金属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的光芒还能起到丰富视觉效果的作用。
纪念馆侧立面应用了大量威卢克斯的采光天窗,通过设置天窗让室内沐浴于柔和自然的光环境中,同时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天际,加强了空间的神圣肃穆感。天窗分成两组,一组 16 米 ×5 米的大组合屋顶天窗位于入口门厅正上方,大面组合天窗的应用,让门厅光亮度介于室外和室内展室之间,成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另两组天窗呈细条状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分布在展室顶部,经混凝土和装修槽的反射形成漫反射光,烘托室内柔和的气氛,使参观者的心绪放松,以更平和的心态来感悟这场战争。纪念馆中各种不同位置的自然光线的运用,不仅有效的舒散了战争中拼杀的惨痛,更让历史与现实透过日光在眼帘间交汇。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未来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将纷纷出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种建筑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和艺术特点。因此,为了能让我国的建筑在趋同化中实现独立,就需要设计者们充分认知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艺术特色,并将其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实现地域文化和建筑设计的共同发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文明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唐瑶,贾尚宏.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四川建筑,2011(2):45~47.
[2] 鲍峰.地域文化特征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 刘永峰.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展览建筑表皮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