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吴天 审题:任小龙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 ( )
A、弄.堂(nòng) 拊.心(fǔ) 嗟悼. (dào) 艾.
(yì)自怜 B、翌.(yì)年 隽.永(juàn ) 水门汀.(tīng) (bèn)向太空
C、舔舐. (shì) 菲.(fēi)薄 慰藉.(jiè ) 歌当.
哭(dàng) D、屏.息(bǐng) 重创.(chuàng) 载.(zài)人 ǎo)无声息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 笙萧 偏袒 陨命 揠旗息鼓 B. 气概 杀戮 目眦 老苦功高 C. 苍桑 悲怆 噩梦 绿草如荫 D。 戊戌 作缉 嗔目 不假思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自 奔. 长 悄.(qi)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 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2).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内心深处还感到_____。
(3).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_____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4)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_____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A。 暴发 歉疚 营利 竖立 B. 爆发 内疚 赢利 树立 C。 。爆发 歉疚 营利 树立 D. 暴发 内疚 赢利 竖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 父亲去世后,他无比悲痛,经常伫立在父亲墓前吟咏诗句,长歌当哭。 ....
B.钱钟书先生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后来终成一代文学大家。
....C.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青人差.
D. 近几个月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联手,严厉打击在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市委市政府对我市这次能否被评为“全国卫生城\"抱有很大希望,因此号召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城管部门也加大了检查力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度。
B.”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C.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
D.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使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6.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 ③真可谓,生死一知己.
④要不然,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
⑤这样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
⑥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其实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
A.②④①③⑥⑤ B.⑥①③⑤②④ C.②④①⑥⑤③ D.⑥①③②⑤④ 二、文言文(20分)
㈠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7、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约为婚姻 (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
..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指防止其他农民起义军进出)
.. C.沛公居出东时 (指崤山以东)
..
D.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指中原地区)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8、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所以遣将守关者”不同的一项是 ..( )
A、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C、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㈡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博财物耶 博:增加 . B、禄秩优厚 秩:品级 . 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 . D、事觉自死 觉:败露 .
10.下列选项与文中“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12.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第三段划线的句子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
13、翻译选文中划线句子(8分)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分)
(2)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3分)
译文: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译文: (3)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3分)
三.默写(8分)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
(1)《史记》共130篇,由 、世家、 列传、书和表五部分组成,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 。
(2)曾记否, , ? (3)高渐离击筑, , ,士皆垂泪涕泣。
(4)孔子,名丘 字仲尼,是 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 四、诗歌鉴赏。(6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1)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 而“ ”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2分)
(2).试说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真切感受的?(4分)
译文: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4分)
风声在耳
凸凹
①走在熙攘的街市上,看着攫利者飘忽的行色,听着叫卖者嘹唳的贩声,内心不禁忧郁起来:感到人到底是被生计追迫着,本质上是与觅食的兽们无多大差异的。古人把人叫“两脚兽”,是恰当的。既然是兽,对物质的索求,便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是生之维系的基础.并且,世人多认为,物质索求得愈多,支配起来就愈有余裕,生命的自由就愈多。
②然而,即使对物的追逐是人性的,但被物支配的人的生活,终有沦落的味道,因为人到底是人,而不是兽。想到此,心情竟烦躁起来。
③从街市返回书房,翻几本闲书,一本纪德的《人间地粮》,一本《梁宗岱批评集》,一本《难忘徐志摩》.当我作无目的阅读的时候,总是同时翻几本书。便发现了一个趣处:同是面黄骨瘦之人,却都有丰腴的浪漫情怀;现实拘其不住,却我行我素地活得很热烈,很幸福。稍做思忖,我笑了:他们都是被书香涵养着的人,他们生活在精神里,因而,他们具有了超越“兽性”的一种“神性\"。感觉着他们的“神性”,烦躁的心竟在不知不觉间,平静如水。
④便想到了梭罗。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筑屋而居,远离红尘,仅靠最起码的一点物质资料为生,平淡朴素的生活居然滋养了那原本枯瘠的心地,创作了代表个人巨大成就的《瓦尔登湖》。在书中他说:多余的金钱,只能购买多余的物质;真正的生活所需,是不需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钱的。沿着梭罗的指引,我想,人之所以生活得惶恐与急迫,是把追逐多余的物质,当作人生的目的了。正如饕餮的兽们,虽已吃饱,逐尸之欲却不能餍足,悲苦产生于欲望本身。
⑤所以,涵养着书香的人,与物欲淡远了,饱尝着简约之境给内心带来的平静。这种平静,就是心灵的自由,就是幸福本身。那么,书籍对人的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做着这样的证明:人与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不为生存而生存。
⑥一书在手,神游太极。这是惟有人,才能领略的境界。也就是说,人完全可以生活在精神之中。
⑦“宫殿里也有悲哭,茅屋里也有歌声”--人的幸福,是由精神支配的,不取决于物质的多寡。
⑧“贫穷而能静静地听着风声,也是快乐的。”这是海德格尔“人要诗意地栖居”的形象阐释。人摆脱了物质的羁绊,在精神的世界里会得到无限的自由.
⑨在书房里阅读,不亦是风声在耳么?
⑩这样的意象在脑中闪现出来之后,我不禁笑出声来。巴士加尔说得好:“一个人越是有思想,越是能发现人群中卓尔不凡的情调;一般人是分辨不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了幸福的深度和生命的质量,也决定了我手中的这杯茶,不仅仅是一杯茶.
16.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提到人的“神性”。拥有“神性\"的人
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7.综观全文,请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说明这样
写的作用。(6分)
18.文中多次写到“兽\",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19.结合全文,试解析文中⑩自然段划线语句的含义。(2分)
六、作文(40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阅读这首小诗,结合自己的感悟,请自拟文题作文。 1.不少于700字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套作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南昌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答卷
一、二选择题1-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答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案 13、(8分)
班级 (1)(2分)译文:
(2)(3分)译文:
学号 (3)(3分)译文: 三.(8分) 14、(每空1分)
(1) 、 .
(2) , (4) , 四、(6分) 15、(6分)
(1)(2分) ,
(3) ,
(2)(4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五、(14分)
16、(3分)
17、(6分
18、(3分)
19、(2分)
六、作文(40分)
高一语文答案
一。基础(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B(A、弄(lòng)堂C、菲(fěi)薄D重创(chuāng ))
.2 A ( 笙箫 殒命 偃旗息鼓 劳苦功高 瞋目 作揖 绿草如茵 沧..桑)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3.A(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火山~。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用革命的手段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战争。 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户.②突然发作:山洪~。 “暴发”着重指突然而且猛烈发作,多半由外部条件促成,多用于与水有关的具体的自然物。内疚:内心深处的愧疚,与句中“内心深处”重复。营利:谋求利润;赢利:获得的利润。⑵抽象事物用树立;具体事物用竖立) 4.B(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舞文弄墨:玩弄文学技巧,贬义;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5.C(A.不合逻辑对哪一面B否定失当D残缺主语) 6. A
二文言文(20分) 7、B(“出入”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在“入”)
8、D (用来-—-———-的,其余为“——-—----—原因”)
9、A答案:A(换取、接受) 【解题指导】文言文实词的词义的理解,主要应根据对原文大意的理解来判断,原意是说怎么能用“性命\"去换取“财物\"呢?
10、D 答案:A表递进B表修饰C连词,表顺承D表 转折 11、D答案:D
【解题指导】D项“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有错,应该都是“贪饵故”而被人们捕获,此属混淆文意。 12。C(2分):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13翻译
(1)答案: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的地盘尽可以称王了。 (2)、①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3)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三.默写(8分)
14.默写:本纪,纪传体; 春秋,儒家 四、诗歌鉴赏.(6分)
15. 1.溪水(1分) 有情 (1分)
2。从溪水“三日得同行\"的“行”(1分)与“惜别一夜声\"的“声\"(1分)两方面来表现溪水与人情真意切,依依惜别,诗人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写得细腻别致,意味绵长。(2分) 《过分水岭》【译文】溪水本无情,但我入山这三天里,这溪水像有意似地一直在自己的侧畔同行。因此当登上岭头,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的时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此诗写的是作者在过分水岭时与溪水的一段因缘及其感受. 五 现代文阅读(14分) 16.(3分)不为物质追求所羁绊,在精神的世界里幸福地生活。(概括的依据是:“同是面黄骨瘦之人,却都有丰腴的浪漫情怀;现实拘其不住,我行我素地活褥很热烈,很幸福。” “他们都是被书香涵养着的人,他们生活在精神里”,如果只是摘抄原文,给2分.) 17.(6分)词语:忧郁、烦躁、平静、笑。(2分) 作用: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一开始是忧虑苦闷,后因涵养于书香,摆脱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物质世界纷扰.获得精神满足的过程(2分);
构成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使文章恩路畅达,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四个词语每个0.5分,共2分,顺序不对不给分。分析“作用”,内容和结构分别给2分。) 18.(3分)通过人与“兽”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分追求物质和利益的否定,强调了追求精神境界、美好生活情趣的意义。 (答出“对比”给1分,分析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给2分:否定物欲 (1分);追求恩想、精神方面1分.意思同即可) 19.(2分)思想境界上的差异,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 足。或答:有思想的人能发现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就有幸福感,就让生命有了意义.(意思同即可) 20。作文(40分)
(文言文翻译):人有明珠,没有不视之宝贵的,如果用来弹击麻雀,这不是很可惜吗?况且人的性命比明珠还珍贵,见了金钱财帛连法网也不怕了,就敢直接接受贿赂,这是不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可用来弹击麻雀,何况人的性命如此宝贵,哪能用来换取财物呢?你们如果能都努力忠诚正直,益国利人,这样官爵就会马上来到。如果不能以这种方法来追求荣华,竟然敢接受财物,等到贪赃纳贿的事败露的时候,其性命也要灭亡了,实在是可笑的事。
贪财的人却并不懂得爱财.比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优厚,一年所得的数目很多。如果接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也不过数万,一旦事情败露,官职俸禄都被削夺,这岂是懂得爱财?这是因小而失大。以前的公仪休生性喜爱吃鱼,但他从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所以他能长久的吃到鱼。并且做君主的贪,必丧其国;为臣的贪,必亡其身。《诗经》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大风刮得很猛,贪人败坏族类。是说一人贪会贻害很多人。)’这确实不是妄言.以前的秦惠王要讨伐蜀国,但不知道道路,于是刻了五头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后面。蜀人看见后,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便派五个大力士把石牛拖入了蜀国,道路出现了,秦军跟随其后而攻打了蜀国,蜀国于是就灭亡了。汉朝的大司农田延年贪赃纳贿三千万,事发后自刎而死.类似这样的事,怎能数得过来!
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敬畏天地,这样不但百姓安宁,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这话可以深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大丈夫岂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呢?你们应当深刻地思考这些话。
古人说:‘飞鸟栖息于树林,唯恐树木不高,所以筑巢于树木的顶端;鱼藏于水中,唯恐水不深,所以穴居于水底洞穴中。然而能被人们所捕获的,都是因为贪饵的原故。’现在大臣受任命,居高位,食厚禄,应当要履行忠诚正直,遵循清廉无私,这样才能没有灾祸,长守富贵啊!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那些以身犯法的,都是因为贪图财利,这与那些鱼鸟有甚么不同呢?你们应当好好想想这些话,作为借鉴和告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