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南大学2005-2011年文学院考研试题(含答案)

2022-03-26 来源:步旅网
西南大学05年中外文学史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 《文心雕龙》评价《古诗十九首》为————

2.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正始文人————的名句 3. 柳宗元把散文分为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和—— 4. 话本根据不同的内容分为小说、讲史、合生和——四类 5. 《阿Q正传》最初连载于——

6. 1985年,刘索拉的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开端 7. 依阿古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撒旦式人物 8. 《呼啸山庄》中除了呼啸山庄外,相邻的是——

9. 亨察尔是小说——塑造的主人公,这部小说集体现了命运对人的嘲弄 10.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德米特兼有——和——两种品性

二.名词解释 1.永明体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朓、沈约和王融。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 包括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人在内的九十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湖畔派

湖畔派是18~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都在华兹华斯的故乡,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内的湖区居住过多年,都写过不少歌咏湖光山色的田园诗,都有“回到大自然中去”的思想倾向。在1817年8 月号的《爱丁堡评论》中被共同笔友弗朗西斯·杰弗里戏称为湖畔派或湖畔学派。拜伦贬称他们为“湖畔人”。艺术主张集中体现在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和第三版附录《诗的措辞》中。在诗歌题材上,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理论和实践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对英国诗歌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否定诗歌的社会作用,美化中世纪的田园生活,提倡唯心主义、唯灵主义、神秘主义;把“听天由命”看成是人的“天性的永恒部分”;拜伦和雪莱对此进行过激烈的批评。

三.论述题 1、《牡丹亭·惊梦》这场戏有何思想意义

《惊梦》这一场戏贯串了“情”与“理”的冲突,而作者在描写这一冲突时,采用了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杜丽娘在梦境中与理想情人幽会相爱的情景与现实生活中封建家长的严厉管教相对比,以增强矛盾冲突的程度,既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势力对青年一代的自由幸福爱情的扼杀,也进一步突出了杜丽娘的反抗精神。

2. 试论析唐吉诃德与阿Q人物形象之比较

一.名字的由来:堂吉诃德的真正名字在小说中有所提及,在小说中他以骑士自居,自称为“堂吉诃德”.他觉得这样可以标明自己的籍贯,而且以地名为姓可以为本乡争光。而阿Q的名字既不是自己的命名,就连自己姓什么的权利都被限制.

二、人生目标:堂吉诃德——英武的骑士. 他要消灭一切暴行,承当种种风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垂千古。阿Q——闲置的游民.他似乎整天就游荡在大街上或者小酒馆间,没有堂吉诃德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即使是在后来他差点去参加革命,也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

三、失败的开解。堂吉诃德——骑士规则。堂吉诃德的骑士生活上得失败会让我们忍俊不禁,因为我们不曾看到过他失败后的懊丧。阿Q——善于忘却。阿Q的失败会让我们感觉滑稽可笑,但却不可厌。

四、对待他人。堂吉诃德秉承骑士铲除暴行的精神,时时处处总以“解救他人于水火”为己任。阿Q——麻木不仁,欺软怕硬。阿Q并不像堂吉诃德那么正义,乐善好施,而是对他人麻木不仁

西南大学06中外文学史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 西南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较长的——,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 2. 中国古代神话除了历史道路外,还有被道教改造发展的另一条道路,从而成为——的一

个来源

3. 唐代的——,导致了中国白话小说的产生,则更证明了佛教的深远影响

4. 《世说新语》的上卷为——,——,——,——四门,正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的思想

倾向有崇儒的一面

5. ——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这种手法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

诗体

6. 民初徐枕亚——的发表,标志着鸳鸯蝴蝶派的成型,也是鸳鸯蝴蝶派文言小说的奠基之

7. 早期创造社为的主要刊物有——

8. 针对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初期物欲高扬,人心浮躁,精神物化的现实,当时文学批评

界掀起了关于——的大讨论

9.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主要描写了——,——,—— 这三个典型环境

10. 《安娜卡列尼娜》其中一条线索是通过描写——的恋爱,反映农奴制度改革后俄国农村

的动向

二.名词解释

1.唐传奇

唐代传奇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在艺术形式上,篇幅加长,“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部分作品还塑造了鲜明动人的人物形象。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于成熟。 2. 元杂剧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等。

3.伤痕小说

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不久,《文汇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表现“伤痕”作品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一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人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目标的“牺牲品”。如何看待这些作品,曾在1978—1979年发生过争论,不久,“伤痕文学”概念的贬斥含义逐渐消退,成为对一个时期文学思潮的概括。

4.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意大利17世纪唯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它是夸饰主义文学流派,也是一种艺术风格。它强调华丽和激情,强调运动和变化,强调空间感和立体感,因而特别有装饰美和形式美,艺术特色 :这个风格由意大利马利诺开创,原意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些诗人写的一些诗歌强调技巧,堆砌典故,玩弄词藻,追求华丽的形式,专门迎合贵族趣味,而内容空洞。

三,简答题

1.《诗经》与〈楚辞〉在形式上有何不同特点

1.《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篇幅较小,用词凝练且多用单音字词,兴的手法运用等使其呈现出简洁精练的修辞特点;《楚辞》句式以六言为主,篇幅较长,多状貌语,运用虚字等使其呈现出铺引渲染的修辞特点。 2、《诗经》运用词头词尾。叠音词等凑足音节,使节奏平稳凝重,呈现出和谐中正的修辞特点;《楚辞》运用楚地方言,取材奇花异草,气势恢宏的长句和短句交错,平稳中求变化的节奏使其呈现出恢宏奇丽的修辞特点。

2.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艺术成就:

一、亲切淳真平淡自然的风格:陶渊明瞅诗的内容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诗中的

生活场景又为人们习见。他的诗正是选择了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和事物,用人们熟知的形象,艺术地再现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让人一读就懂,吉感亲切。

二、浑融完整,高远入化的意境:陶渊明不重视实境的描绘,取景大都平淡无奇,并不拘泥于眼前的实有,只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即意中之境;又不求形似,只是勾勒景物的轮廓,自然景物只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种以意造景的手法,使自然景物都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与人的生活、感情融成一片。

三、精工凝炼、本色自然的语言:陶渊明的诗语言质朴无华,平易浅近,平中有奇,淡中有味,不加雕饰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形象。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四、真淳隽永的理趣:陶渊明田园诗作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理趣盎然、情理交辉。诗人以情化理,理入于情。不言理亦自有理趣在笔墨外,明言理而又有真情融于意象之中

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那光明峻伟的胸襟、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以及执著探索人生真谛,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知识分子的榜样。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那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高远入化的艺术境界,丰富的田园诗歌堪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成为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学习和借鉴的源泉。

3.何谓“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九叶诗派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伪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力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因此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 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论述题

1. 请详细论析哈代“性格与环境”悲剧对古希腊和莎士比亚的继承与转换

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意识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社会悲剧意识; 哈代在其“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在资产阶级工业文明撞击下带给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由此形成其小说的社会悲剧内涵。 二、命运悲剧意识。命运悲剧意识,是哈代对生活在威塞克斯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文化心态的准确把握,它使得小说更加真实感人,与希腊命运观念相比,它具有更丰富的现实生活内涵。 三、生命悲剧意识。他有着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悲观态度,对生命群体生存状况及其未来命运的忧患和无望感。

西南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外文学史

一、 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春秋三传”是指 、 、 三部书。 2.“乐府”一词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国家音乐机构,二是指 。 3.被鲁迅评为“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是 。 4.《摩罗诗力说》的作者是 。 5.《人的文学》的作者是 。

6.“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苦一晚”出自诗人舒婷的名作 。

7.《九月寓言》的作者是 。

8.1936年前后发生了“两个口号”之争,主要是“国防文学”和 的论争。 9.欧里庇德斯被誉为 。

10.古典主义戏剧必须严格遵循 的艺术规范。 11.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 教育哲学思想。 12.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是 。

13.司汤达的《红与黑》主要描写了维立叶市、 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三个典型环境。

二、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花间集》与“花间词派”

《花间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词集,后蜀赵崇祚编。共收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等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元曲与元杂剧的剧本结构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

3.《金瓶梅》的小说史开拓意义

从小说艺术创作的角度看,《金瓶梅》已开始摆脱说唱艺术的影响,向近代小说的方

向转变,在许多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中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首先,是题材的转变.《金瓶梅》则把小说的题材转向市井现实生活,它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已从历史、神、魔开始走向市人,为世情小说的规模涌现树起了一面旗帜。

其次,是审美取向的趣味变异。《金瓶梅》则把自己的审美取向放在人世间丑恶的一面。

其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金瓶梅》改变了前三部小说所采用的类型化方法,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转变。

其四,网状结构的高度成熟。 其五,口语化的市井语言。

4.《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论于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作者陈独秀,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核心思想是: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5.“革命+恋爱”小说模式

“革命加恋爱”创作是在大革命落幕之后,作为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对革命的普遍追忆,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始于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

茅盾在回忆1920年代末流行的这段“革命加恋爱”小说时,把这些模式分为三种:恋爱与革命的冲突;革命决定恋爱;革命产生恋爱。

6.新写实小说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其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略论苏轼对词的贡献。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

苏轼以诗为词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词境的拓展。 苏轼革新词体内容和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旧藩篱,使词从“花间”“尊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其二词风的改革。 苏轼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扫旧习,以清新雅练的字句,豪迈劲拔的笔力和纵横奇逸的气象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花草蒙拾》),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形成了与苏诗风格相似的词风。其三,风格多样化。 唐五代以来,词以婉约为宗,风格单一。苏轼认为,词的风格不应偏侧于婉媚一隅,而应如诗一般刚柔兼具,多姿多彩,横竖烂漫。其四,以词陶写情性。 他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注入词中,并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与市民喜好的通俗文艺形式结合在一起。开拓了词的抒情功

用,使词于合乐歌唱之外有足以自立的文学价值。

2.简述“临川派”和“吴江派”在戏剧理论方面的不同主张。

首先,在声律方面,临川派反对拘泥于声韵格律,吴江派则主张“合律依腔”

其次,在文学方面,临川派主张“凡文学以意趣为佳”,吴江派则“癖好本色”,反对雕琢词藻。

第三,内容上临川派敢于大胆创新,而吴江派却显得比较保守。

综上所述,“临川之于吴江,别于冰炭。吴江守法,临川尚趣。吴江常谓宁协律而词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是曲中之工巧”;“临川近狂,吴江近狷”(玉兰生语)。由此可见,两派各有长处。

3.简析《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就其创作方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用日记体形式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构思精巧,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狂人形象;二是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运用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来表达主题,为现实斗争服务;三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独特风格,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四是采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象“传神的写意画,只写主要的几个人”使作品节奏明快;五是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六是文章的结构严谨。

4.简述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主张及其创作实践。

闻一多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

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的音乐美是最首要的。他大肆宣扬格律。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 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新诗建筑美理论是他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来的。“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

《死水》也是闻一多先生自认“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实验”,是先生实验他的“三

美”新格律体的典型。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九个字,分别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组成2232或2322或3222音尺,最后以双音节收尾,虽然音尺的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总数却完全一致,在变化中保持整齐,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每节换韵,各节大体均押abcb型的二四脚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四、论述题(共50分)

1.以“诗史”与“诗圣”为高度,谈谈对杜甫诗歌及其文学史地位的认识。(15分)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第一个艺术成就:沉郁顿挫的总体风貌,千汇万状的多样风格。作为一个浑涵汪茫、千汇万状的诗人,杜诗的风格除“沉郁顿挫”之外,诸如清新、秀丽、明快、俊逸等等无不兼备。第二个艺术成就:大气磅礴的艺术概括,细致入微的写实本领。杜甫是伟大的写实诗人,他的作品中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大气磅礴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和社会面貌,同时也以大量的抒情诗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深沉执著、百折不回的积极入世的老儒形象,这就是杜甫自己。第三个艺术成就:兴象浑融的诗歌意境,议论风生的感慨胸臆。杜甫的抒情诗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兴象浑融。第四个艺术成就:严谨整栗的诗律之美,曲折拗救的兀傲之气。杜

诗众体俱佳,都有创新发展,五七言律成就尤高。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杜甫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 《诗经》、汉魏乐府及初唐陈子昂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拓宽和加深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使诗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技巧更加丰富多彩,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

(二)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1、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代诗人,如元、白的新乐府,晚唐的聂夷中、杜荀鹤、皮日休,宋代的陆游、文天祥,直至清末的黄遵宪等都受到杜诗的影响。

2、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后世的爱国诗人(如文天样等)以及广大人民中引起广泛的共鸣。

3、杜诗在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渚方面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

2.分析说明杨朔散文的艺术特点和时代局限。(15分)

1、意境的创造。当代不少散文家都力争“寻求诗的意境”或者托物言志,或者借景抒情,或者以古颂今。杨朔在创造诗的意境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提炼出动人的诗意,在一片奇景中,寄寓深邃的情思,通过诗的意境来展现出时代的侧影,展现出对新生活——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赞美。

2、结构的精巧。为了使诗意更深邃,杨朔还十分注意结构布局的精巧,深得我国古典诗词结构严谨和我国江南园林“曲径通幽”之妙。

3、语言的锤炼。玲珑的风格,隽永的诗意同他的文笔十分谐调。他刻意追求语言的洗炼、清新、别致。确实象一位高明的棋手,布局着棋子。

4、衬托、象征等手法的应用。在艺术上,他善于使用衬托、象征等表现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时代局限:杨朔先生是一位自觉的全心全意为新政权新社会歌唱的作家,因此他作品的政治功利性也就表现的非常的强。而由于这种压过一切的政治抒情,他在选择材料时往往就会为了体现体现这一写作目的而特意的安排一些拔高主题但不符合人的审美习惯的题材。这样做也就自然的给读者造成了一种突兀的感觉从而降低了文章的艺术水平。

3.《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和“美丑对照原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分)

《巴黎圣母院》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

1.离奇的情节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

2.非凡的人物 。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哈尔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

3.强烈的对比 。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美丑对照原则”主要表现:有外形丑陋无比但心地却纯洁善良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

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当然也有美貌与美丽心灵俱备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尔达。而卡西莫多作为最鲜明的故事人物形象,仅仅在他一个人身上就体现了美与丑的

极端对立——外表的极度丑陋和心灵的高尚美好。

西南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外文学史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诗之六义”是指 和 。

2.“四大传奇”指的是 、 、 、 四种南戏作品。 3.“四大奇书”指的是 、 、 、 四部著名小说。 4.建国后第一部以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5.小说《棋王》的作者是 ;小说集《故事新编》的作者是 ; 散文《我与地坛》的作者是 ;散文集《随想录》的作者是 ;诗集《汉园集》的作者是 、李广田和 。

6.巴金的小说“爱情三部曲”是指 、 、 。 7.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 的代表作 勇敢地向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出了挑战,并运用了框型结构,从而开启了欧洲 的先河。 8.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被称为 。

二、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古诗十九首真实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表示了他们的生命价值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表现了儒家人生价值观被击碎后的精神空虚和道家消极人生观的抬头,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诗歌开始成为文人士大夫抒发人生情感、体验、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

2.《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3.《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4.朦胧诗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

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5.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文学体裁,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6.三一律

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李清照《声声慢》启首连用十四个叠字,素称绝唱,对声情表达有何作用?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

2.简说与汤显祖《牡丹亭》改编相关的曲论之争。

首先,在声律方面,临川派反对拘泥于声韵格律,吴江派则主张“合律依腔”

其次,在文学方面,临川派主张“凡文学以意趣为佳”,吴江派则“癖好本色”,反对雕琢词藻。

第三,内容上临川派敢于大胆创新,而吴江派却显得比较保守。

综上所述,“临川之于吴江,别于冰炭。吴江守法,临川尚趣。吴江常谓宁协律而词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是曲中之工巧”;“临川近狂,吴江近狷”(玉兰生语)。由此可见,两派各有长处。

3.简述曹禺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贡献。

曹禺第一次成功地把西方悲剧观念及艺术手段有选择地引进本土,并加以民族化的改造,

使之中国化,从而使中国戏剧走上了与世界戏剧同步的现代化道路;曹禺成功地创造了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结合浪漫主义及多种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为一体的戏剧表现手法,实现了戏剧文学创作的整体性突破;曹禺第一次成功地尝试了话剧多维结构模式的探索,使中国话剧在结构艺术上呈多姿多彩的健康发展格局。曹禺的剧作,代表着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他的中国戏剧文学创作的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论述题(共54分)

1.龚自珍在评价李白诗歌的艺术渊源时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

自白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18分)

李白把屈原的积极入世精神和庄周的消极避世态度,用“功成身退”的口号统一起来,在这对矛盾中,功成是前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首先要建功立业,然后才能甘心隐退。陶道恕文则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探讨了庄屈对李白歌行诗的影响。李白深得庄周文贵独创的精髓,也很符合屈原“发愤以抒情”“陈志”的要求。他的歌行大、中、小型结合,单篇与组诗结合的特点,正体现了庄周大型与中小型篇章结合,屈原单篇与组诗结合的艺术经验;李白歌行诗的语言,固然是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观点的体现,但雄放纵恣的笔调,参差错落的句式,也很得力于庄、屈作品的启发。

2.论述《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局限。(20分)

贡献: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樊篱、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是鲁迅所张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表现。奇特雄伟的想象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创造了全新的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诗的抒情性与个性化的本质得到了充分重视与加强。创作形式自由多变,大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以人格化的自然为主,也化用古代神话,历史故事甚至西洋典故,形象选择巧妙、恰当而新颖,证明了新诗在艺术上足以充分表现新的时代与生活,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旧诗词。

局限:一部分诗歌有些“过于欧化”,夹杂英文较多,艺术上有时也嫌粗糙。

2. 谈谈《浮士德》精神对于西方近代文化的意义。(16分)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外文学史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四书”指的是以下四部儒家经典著作: 、 、 、 。 2.《史记》“五体”指的是 、 、 、 、 。 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包括 、 、 。 4.在晚清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是 ,五四时期提出“人的文学”主张的是 。

5.小说《倪焕之》的作者是 ;小说集《超人》的作者是 ;戏剧《原野》的作者是 ;散文《我与地坛》的作者是 ;诗集《孩儿塔》的作者是 。

6.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是 。 7.《文化批评》是现代文学社团 的文学刊物;《中国新诗》是现代文学社团 的文学刊物。

8.小说《人生》的主人公是 和 。

二、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楚辞”的内涵

《离骚》的思想内容。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贵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离骚》写他上天入地,寻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实现的形象描绘。批判精神在于他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时,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2.“三言”的小说史地位

“三言”的出现,代表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些优秀篇章还写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新变化,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及封建婚姻制度等。“二拍”的出现,开创了文人拟作话本专集的先例,在古代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3.“革命+恋爱”小说模式

4.《红高粱》

《红高梁》是莫言的成名作之一,是一部宣扬生命个性、赞美生命的中国新时期小说。小说中所描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印象,散发的中国民族魂,无疑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与以往“寻根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相异性。小说展现出的一系列独特意象:“颠轿”、“野合”、“敬酒神”等撼人心魄的情景,那方圆百亩随风摇曳、舒展活泼且情感热烈的棵棵高梁;那人迹罕至、充满神奇色彩的十八里坡;那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与血红的高梁……所有这一切,都能给我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新约》

《新约》是基督教独立的经典,主要记载基督的经历以及教徒传教的过程。主要讲的耶稣降世、教导、传福音等,

教会的建立,神国度籍着耶稣基督的审判后的建立,神之民真正得赎的见证

6.感伤主义文学思潮

感伤主义是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又称主情主义。因排斥理性,崇尚感情,也称前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发源于英国,后传入法国、俄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征。

一、亲切淳真平淡自然的风格:陶渊明瞅诗的内容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诗中的生活场景又为人们习见。他的诗正是选择了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和事物,用人们熟知的形象,艺术地再现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让人一读就懂,吉感亲切。

二、浑融完整,高远入化的意境:陶渊明不重视实境的描绘,取景大都平淡无奇,并不拘泥于眼前的实有,只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即意中之境;又不求形似,只是勾勒景物的轮廓,自然景物只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种以意造景的手法,使自然景物都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与人的生活、感情融成一片。

三、精工凝炼、本色自然的语言:陶渊明的诗语言质朴无华,平易浅近,平中有奇,淡中有味,不加雕饰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形象。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四、真淳隽永的理趣:陶渊明田园诗作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理趣盎然、情理交辉。诗人以情化理,理入于情。不言理亦自有理趣在笔墨外,明言理而又有真情融于意象之中

2.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

一.主题的专一和明确。二,运用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刻画人物形象。三,鲜明对比,特别是阶级对比。四,叙事和议论结合。五,语言通俗化,平易近人。

3.简述80年代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

四、论述题(共54分)

1.刘熙载曾云:“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就此请你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他评价的是苏词创作哪一方面的特点?这一特点对词史的贡献何在?(16分)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

苏轼以诗为词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词境的拓展。 苏轼革新词体内容和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旧藩篱,使词从“花间”“尊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其二词风的改革。 苏轼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扫旧习,以清新雅练的字句,豪迈劲拔的笔力和纵横奇逸的气象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花草蒙拾》),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形成了与苏诗风格相似的词风。其三,风格多样化。 唐五代以来,词以婉约为宗,风格单一。苏轼认为,词的风格不应偏侧于婉媚一隅,而应如诗一般刚柔兼具,多姿多彩,横竖烂漫。其四,以词陶写情性。 他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注

入词中,并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与市民喜好的通俗文艺形式结合在一起。开拓了词的抒情功用,使词于合乐歌唱之外有足以自立的文学价值。

2.详细论析莎士比亚悲剧对古希腊悲剧传统的创造性继承。(18分)

一、悲剧主题的比较。古希腊悲剧主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与命运的斗争;莎士比亚悲剧则表现的是一个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时的社会“失衡”状态。

二、悲剧人物的比较。古希腊悲剧的人物象所有的古典艺术一样,是类型化的,单纯明晰,大多数主人公的善恶基调都是极其鲜明的。而莎翁悲剧的不朽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则来自于它所创造的那些复杂而丰满的人物,他们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是个性化的。

三.悲剧冲突的比较。在古希腊悲剧中,戏剧的冲突显得表面化和绝对化,剧作家们多半注重对冲突外在形态的描写,主要描写人物在与命运抗争时所受的种种打击和磨难。在莎氏悲剧的冲突中,总的道德倾向是分明的;但作者并不满足于冲突表面的善恶分明,而是把他的笔深入到冲突双方的行为动机以及与冲突相联系的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去,这样就可以使观众把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结合在一起去辩证地分析人物事件。再者,莎氏悲剧冲突中,主人公的行为动机首先是出自个人的愿望或情欲,而不是其它。

3. 论述《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20分)

1、 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具体环境和广阔深邃的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

2、 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性的劣根性,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

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题

1.诗指的是《诗〉流传中的——,——,——等三派 2.五代词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和——两个领域 3.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是指——,黄庭坚,——

4.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构思,历来有——,——的概括 5.民初言情小说代表作《玉梨魂〉的作者是――,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主张的是——

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鲜明的幽默讽刺特色的小说家有鲁迅,――,――,――,――,―― 7.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向文艺界、科学界人士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双百方针 8.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

9.欧里庇德斯被誉为——

10.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被称为—— 1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流派是——

12、司汤达的《红与黑〉主要描写了维立叶市、——、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三个典型环境 13、《双城记〉中的梅尼特医生和——都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化身 14、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是——

二.名词解释

1. 唐宋派的散文史地位

明散文流派。代表作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兴推崇韩愈、欧阳修,提倡学唐宋文章法度,故有此称。唐宋派活动于前后七子之间,对复古派“文必秦汉”的主张和摹拟、剿袭的文风深恶痛绝,认为文章应有自己的面目,不受形式束缚。唐宋派对确立唐宋古文历史地位起有积极作用。。唐宋派虽然指出了前后

七子复古派的弊端,却始终未能根本改变文坛局面。唯其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如清代桐城派便承继了它的传统。

2. 志人小说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3. 言文合一

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为使语言和文学从古老的文言文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发挥改革社会的作用,便更系统有力地宣传言文合一的主张,即主张言文合一的意思就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相结合。

4. 与抗战无关论

1938年,梁实秋在《编者的话》这篇文章中说,“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这一段话被当时的许多文人断章取义地误解,即认为梁实秋主张文艺与抗战无关。而实际上,梁实秋也主张抗战的文艺,不过他也主张保留纯文艺。

5. 地下文学

地下文学也称为潜在写作,是不同于时代共名的知识分子真实的心声迫切地表达。严格地讲,一九四九年后仍渐渐出现的中国地下文学主要地呈现为地下的诗歌,它包括了地下的诗歌刊物、地下的诗歌出版物及不断出现的地下诗人聚会及朗诵会,诗人,担当了地下文学历史中主要的角色和见证。

6. 自然派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问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变

化。自然派是哲学脱离宗教范畴,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成为了科学的先驱。同时,自然派也是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流派。该流派在文学上追随果戈里,在政治上反对农奴制。力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代表作家有屠格涅夫、赫尔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内涵及其表现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杜甫的诗,蕴含著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

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几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是为沉郁顿挫。

2.简论辛弃疾的词风特色

一、贯穿他的全部词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线,就是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辛词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 三、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题材的拓宽。 四、辛词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朴素清丽、生机盎然

五、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辛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

六、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另一特点,是广泛地引用各种典籍和前人的语汇及历史典故。

4. 简述周作人的“美文”观念和创作

周作人在《美文》一文中说认为外国文学里的论文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着美文。即他认同美文即是艺术性记述性的文章。

他创作的美文艺术上颇具功力:风格平和冲淡,以平易自然的态度娓娓道来;形式短小简洁,风格独特,在当时影响很大。

四、论述题

1. 试论汉赋抒情化的社会及文学史原因,并就其代表作进行分析

社会原因:东汉中叶以后,宦官外戚争权,政治日趋腐败,加以帝王贵族奢侈成风,横征暴敛,社会动乱频仍,民生凋敝。文人们失去了奋发扬厉的精神,失望、悲愤,乃至忧国忧民的情绪成为他们思想的基调,这就促使赋的题材有所扩大,赋的风格有所转变。这种情况的出现始于张衡。

文学史原因:散体大赋逐渐衰微。 张衡的《归田赋》。作者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自然风光,抒发了自己的情志,表现了作者在宦官当政,朝政日非的情况下,不肯同流合污,自甘淡泊的品格。

2.有人说,金庸的小说真正突破了雅与俗的界限,受到了社会各层次读者的欢迎,请谈谈

你的看法

作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把江湖传奇与历史风云、侠义柔情与绝世武功、人生哲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熔为一炉,开辟了武侠小说的崭新境界,使武侠小说的可读性和 文化品位都得到提升。

3.综合分析《罪与罚》的艺术特色 1情节结构完整、充满戏剧性。

如小说写拉斯科尼科夫的整个犯罪经过:由酝酿到实施;从犯罪后的精神混乱到自首;最后归依上帝,情节有头有尾。围绕拉斯科尼科夫的犯罪,设了许多悬念、情节紧张、扣人心弦。 2深刻的心理描写,作品被誉为“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

多种心理表现手法:如内心独白、梦境、幻想、直觉等表现人物犯罪前后近于疯狂的复杂心理活动,写出了他的紧张、痛苦、孤独、疲惫。 3“复调小说”的结构特征。

西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外文学史

一. 填空题

1. 明代台阁体诗人的代表是——,——,—— 2. 中唐三大传奇指——,——,—— 3. 元嘉三大家是指——,——,——

4.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分为三部,它们分别是——,——,—— 5. 沙汀被称为“三记”的长篇小说,分别是——,——,—— 6. 小说《烟壶》的作者是——

7. 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舒婷,——,—— 8. 古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

9. 从新约看,早期基督教的文体语言是—— 10. 但丁创作神曲时使用的语言是——

11. 霍桑的《红字》看似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实际上表现的是—— 12. 《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地区走向新生活的民族是—— 解释题 1.齐梁文风

为满足统治者沉迷声色的需要,一些齐梁诗人以声律对偶装饰诗句,表现出绮丽浮艳的内容,形成了一种时代风气。传统诗歌及汉魏风骨不敌摇曳的情思与新被发现的声律的诱惑,使诗歌创作走上了一条宣扬色情、表现庸俗情调的道路。 2.诗圣

杜甫.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3.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4.胡风“主观战斗精神”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

1、“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

2、“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5. 新写实小说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简答题

1.《尚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尚书》记言文的成熟,论点和论证结构的鲜明严谨、论据和论证手法的生动形象、对话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感叹词的使用与人物个性色彩,不仅对诸子散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2. 简述《聊斋志异〉主要内容及成就

一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

二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 三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 四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

成就:《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国历

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一、“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二、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三、善用多种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 简述陆文夫小说创作特色

陆文夫小说的创作特色首先在于针砭时弊的准确与深刻。他善于从历史的变迁角度考察生活,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思想意蕴。其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幽默感。陆文夫自称为“糖醋现实主义”[8]。他善于从普通人带喜剧色彩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的悲剧因素,轻松中见锋芒,笑声中有反省。显示出一种机智幽默的风格。再次,陆文夫的小说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他不仅着力于苏州的地方风物的描摹,更关注这一地域居民的情感态度与生存境况。他的小说创作,准确传达了变化中的苏州的文化情境,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小说。

论述题

1. 清人冯煦在《蒿庵论词〉中指出“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由此,请分析北宋初年词风的特点及渊源

北宋初期的词作,基本上承袭五代词风。在体制上多为短章小令,风格由五代的浮艳转向清丽,显示出文人词与“伶工词”的不同,但由于作者多为达官贵人,视词为娱宾遣兴的工具,所以在内容上仍缺乏积极意义。渊源于南唐二主李璟李煜,和冯延已。

2.左联的文学成就及其局限

左联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在于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工人群众对资本家剥削的猛烈反抗成为许多作品描写的内容。农村生活和斗争的题材也进入了许多作家的创作视野,不少作品以真实生动的艺术画幅反映了农村贫困破产的景象,显示了广大农民的觉醒和斗争。此外,30年代动荡不安的城市生活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真实、集中的反映。所有这些作品都体现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由于受到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左联在创作中,不少作品内容上染有较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有些作品还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

3.论析莎士比亚悲剧对古希腊悲剧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和转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