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
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意义。“观”是俯视或置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
汉代孔安国将其解释为“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若在社会丛林里生存,就一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磨合、切磋制约的关系。宋代朱熹则将“群”注为“和而不流”。朱熹关注到了“群”的另一面,即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又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意义相近。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他认为,诗是必须服从于“礼”的,也就是说,人要以“礼”来约束个人的性情,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学《诗》可以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这便是“兴于诗,立于礼”。
“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从深层次上看,“群”与“礼”二者在某些方面也有交集,二者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礼”更偏重人与人之间的砥砺与相处,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因为无视别人的存在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中;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
同时,我们不要忽视“群”“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自主性、独立性的一面。人就是在自我意志与外在现实间复杂关系的交错扭结中存在的,除了以“礼”为象征的规定性和稳定性之外,还有生生不息、潺潺流动的个体生命意志。
(2015年2月3日《人民日
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的统一,如“兴”“怨”偏重作者主体情
感意志的抒发,“观”“群”则主要关注诗在社会道德伦理方面的作用意义。 B.在《论语》中,孔子高度概括了诗的功能。其中,“兴”是指情感的发端,“怨”是不
满情绪的宣泄,“观”是观察,“群”是社会、心理等关系的多维聚合。
C.孔子时代所说的“诗”与今天所说的“诗”并不完全相同,前者通常指“诗三百”,
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其涵义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D.《诗经》被称为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因此要了解中国古代
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就要研读《诗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孔子所说的“群”,孔安国的阐释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道出了“群”的内在
辩证关系,即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B.“礼”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即重视周围人的存在;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
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孔子认为诗必须服从于“礼”。
C.孔子“兴于诗,立于礼”这句话告诉我们:学《诗》可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
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要以“礼”来约束个人性情。
D.“群”与“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深层次上看,二者在某些方面有交集,在协调
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都有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既要“群居相切磋”,又要“和而不流”;不仅要有以“礼”为
象征的规定性和稳定性,还要有生生不息、潺潺流动的个体生命意志。
B.朱熹所注的“和而不流”,其意义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相近,是指在人与人和
谐相处的过程中,不苟求与别人的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
C.我们每个人既不要忽视“群”“群居相切磋”的一面,即个体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
也不要忽视“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切磋制约。 D.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
各个阶层的关系,与“群”相比,它更偏重人与人之间的砥砺与相处。
【答案】 1.D 2.A 3.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D因果倒置。原文是“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另外“就要研读《诗经》”与原文表述也有不同,也可以研读其它资料,不过最好的资料是《诗经》。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A以偏概全。原文是“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所以选A。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C项张冠李戴。依据原文,应该是“既不要忽视‘群’‘群居相切磋’的一面,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切磋制约;也不要忽视‘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所以选C。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
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依据原文,应该是“既不要忽视‘群’‘群居相切磋’的一面,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切磋制约;也不要忽视‘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张冠李戴。 二、古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6分)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
•韦凑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
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商议建造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
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
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
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7.(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5分)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5分) 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
七章》) 【答案】 4.C 5.B 6.B
7.(1)享受着丰厚的体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 (2)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8.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根据“远近称伏”的语境判断,应该是“佩服”的意思。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项“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说法有误。原文皇帝把事情交给大臣讨论,另外提到的两个大臣并不支持他。
7.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食”译为享受着,“顾”译为顾惜,“况”译为何况,“必”译为一定,“死”是死人的意思,反问句式要注意。(2)“故”译为所以,“以”表示目的,译为来。“重”译为加重,“辞”译为推辞。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
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顾”“必”“以”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 【参考译文】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年,出仕任婺州参军事。调任资巡司兵,观察使房昶认为他有才,上表举荐给朝廷,升任逢巡法曹。州人孟神爽被罢免仁寿令,蛮横放纵,多次犯法,勾结贵戚,官吏不敢追究,韦凑审讯治罪,杖杀了他,远近佩服。召入任担至府属官,当时姚崇兼相王府长史,曾说:“韦子见识深远文思周详,我遗憾得到他太晚。”六次升官后
任司农少卿。冒犯宗楚客,贬任贝州剌史。睿宗即位,授鸿胪少卿。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年,建造金仙等道观,韦凑规劝,认为:“正当农耕之月而兴建,虽然是公主出钱财,然而高价雇人,则农人舍弃耕作而接受雇佣,趋末弃本,恐怕天下有人会因此而受饥饿。”皇帝不听从。画涂坚持争谏,认为“万物生育之时,草木昆虫伤害太多,不符合仁君本意”。皇帝下诏在外朝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说:“公为何竟敢这样呢?”韦凑说:“享受厚禄,死尚不惜,何况圣世必定不会定死罪呢!”朝廷为此减省费用数以万计。韦凑出任陕、汝、岐三州剌史。
开元初年,要在靖陵建碑,韦凑认为古代园陵不立碑,又正值大旱不可兴工,谏阻而停止。升任将作大匠。下诏恢复孝敬皇帝庙号为义宗,韦凑上谏说:“经传说:‘必须辨正名分。’根据礼:祖有功,宗有德,宗庙百世不毁。直有三宗,周宗武王,汉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历代称宗的,无不是统治天下,德化恩泽值得尊崇,列于宗庙的昭穆之中,因此说宗庙不毁。皇敬皇帝不曾即位,况且别立寝庙,没有称宗之义。”于是停止。
韦凑升任右卫大将军,玄宗对他说:“依照旧制,诸卫大将军与尚书交替任职,近来这一职位不被重视,因此任用卿以重视此官,你不要推辞!”不久调任河南尹,封彭城郡公。正逢洛阳主簿王钧因贿赂判处死罪,下诏说:“两台御史、河南尹放纵属吏侵夺,《春秋》之义重在责罚主帅,应贬任韦凑为曹州剌史,侍御史张洽为通州司马。”很久,升任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防严整,下诏赐予时服慰劳勉励他。患病后,派遗御医登门治疗。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文后各题。(8分)
武侯庙 杨慎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慙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注释①沄沄:水流淌的样子②慙cán,同“惭”。
9.“南阳祠宇空秋草”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含义一样吗?你认为哪一句写得
好?(4分)
10.“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中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简
析(4分) 【答案】
9.前为“空剩”,后为“空有”,杜诗所营造的意境更为丰富。“隔叶黄鹂”与“映阶碧草”呈现了一幅盎然春意,但作者感受独特: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满怀,而好音无人来听,更具有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的效果,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较“南阳
祠宇空秋草”更胜一筹。
②
①
10.“出师未捷身先死”,一般来说,杜诗这句更加丰富。因为除了交代史实外。还含有惋惜、痛心之感,而“莫将成败论三分”更侧重客观的评述。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常规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解释含义除了说明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具体意思而外,还应当考虑语法现象和修辞手法,如活用,拟人,比喻,通感,化动为静等。第二步:把该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像,再现诗句表现的图景。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本题是两者的比较,需要分别分析,比较出不同。“隔叶黄鹂”与“映阶碧草”呈现了一幅盎然春意,有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的效果,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较“南阳祠宇空秋草”更胜一筹。 1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概括诗句描绘的情景,答题时注意首先描绘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最后点明情感。“莫将成败论三分”,“出师未捷身先死”,一般来说,杜诗这句更加丰富。但是要结合诗句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莫将成败论三分”,首先理解句意,三分天下并不代表他的全部功绩。意思相近的诗句,考查平时的识记,平时要注意积累。一般来说,杜诗这句更加丰富。因为除了交代史实外。还含有惋惜、痛心之感,而“莫将成败论三分”更侧重客观的评述。 (三)名篇名句考察(20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2)酌酒以自宽, 。(鲍照《拟行路难》)
(3)诸葛亮是后世许多诗人在作品中赞颂与敬仰的对象:杜甫曾在《蜀相》写道“ ,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更是给予诸葛亮极高的颂扬,写下了“ ,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的诗句。
(4)古代诗人创作时常借用古人逸事,例如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写过“ ,忽到庞公栖隐处”,诗仙李白在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提到过“谢公宿处今尚在, 。”
(5)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6)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7)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庄子《逍遥游》中举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9)李密在《陈情表》中说自己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的一句是“ ”。 【答案】(1)洞庭波兮木叶下 (2)举杯断绝歌路难 (3)三顾频烦天下计 出师一表真名世 (4) 鹿门月照开烟树 渌水荡漾清猿啼 (5)吴楚东南坼 (6)春水碧于天 (7)悟已往之不谏 (8)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9)门衰祚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门衰祚薄”的“祚”是福分、福气的意思,“三顾频烦天下计”的“频烦”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8分)
(1)可怜光彩生门户(2)时不可兮骤得(3)吞声踯躅不敢言(4)滟滟随波千万里(5).......势拔五岳掩赤城(6)迷花倚石忽已暝(7)莫之夭阏者(8)形影相吊 .....
【答案】(1)可爱,可羡 (2)轻易、一下子 (3)徘徊不前 (4)波光荡漾的样子 (5)超出 (6)天黑、夜晚(7)阻塞 (8)安慰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如“时不可兮骤得”的“骤”修饰“得”,结合“时”,应该译为轻易、突然。“形影相吊”的“吊”,结合前面内容“茕茕独立”,孤单的只有身体和影子,译为安慰。“吞声踯躅不敢言”结合“吞声”“不敢言”可知,应该译为徘徊不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注意词性,如此题的“形影相吊”的“吊”,结合前面内容“茕茕独立”,
孤单的只有身体和影子,译为安慰。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8分)
赝 品 姜铁军
鸿图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王利在北湖边上看中了一块地皮。在市规划局工作的朋友告诉他,按照规划,北湖很快就要修建地铁,到那个时候,这里的地皮可就值钱了。地皮值钱了,房子价格还不上涨吗?王利当然会算这笔账,决定找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黄胜帮忙给协调协调。想请黄胜吃饭,在酒桌上谈这件事情。被黄胜一口回绝了:“中央有八项规定,反对大吃大喝,你就别费心了!”说完就把电话挂断。
王利没想到会碰一鼻子灰,心里想,一定得想个办法让黄胜帮忙。于是托人打听黄胜喜欢什么。很快,那人给王利打来电话:“黄胜喜欢收藏瓷器。”王利说:“我知道了。”放下电话,王利就在心里琢磨,送黄胜什么样的瓷器好呢……
过了几天,王利通过一家快递公司给黄胜寄来一只瓷瓶。王利给黄胜打电话说:“黄局长,这个瓷瓶是清朝的粉彩,你好好留着吧!”
黄胜明白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点点头,说:“地皮的事你听信吧。”
第二天,黄胜叫自己老婆拿着这只瓷瓶,来到市文物鉴定所,请瓷器专家做鉴定。瓷器专家仔细看了看,说:“这个粉彩是假的。”黄胜老婆立马火了:“这不可能,你是不是鉴定错了?”瓷器专家害怕自己看走了眼,急忙找来所里另外两位专家,共同又鉴定了一次,出具了鉴定书:赝品。
黄胜看着文物鉴定证书,给王利打电话,说:“我这地方小,没地方放你送的东西,把那只瓷瓶拿回去你自己收藏吧!”王利赶忙说:“拿回来多不好,你不喜欢就拿到拍卖公司卖了吧!”听到这话,黄胜鼻子差点气歪了,这么个破瓷瓶,还要去拍卖,拿我不识数是不?“啪”地一声把电话摔了。他老婆说:“这样也好,拿拍卖公司拍卖也卖不了几个钱,拍卖公司会给我们作证这是个赝品,省得他反咬我们一口,说拿了他的粉彩不给办事,败坏我们。”黄胜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黄胜就把瓷瓶拿到了拍卖公司参加拍卖。拍卖公司的规矩是,只要有客户拿来东西我就负责拍卖,不保证东西的真假。责任是买家自负。他们也有鉴定师,看了黄胜拿来的瓷瓶,笑着说:“这东西还值得来拍卖吗?怕是不够手续费的。”黄胜心里很恼火,脸色十分难看。拍卖公司鉴定师问黄胜:“这个瓷瓶拍卖底价是多少?”黄胜没好气地顺口说:“五万。”
到了拍卖那天,不少人来参加竞拍。
黄胜拿去的粉彩瓷瓶五万开价,马上有人加到六万,接着被人叫到十万。而后一路攀升,最后被一个买家以九十八万元买走。
黄胜从拍卖公司拿到这笔钱的时候,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投桃报李,黄胜给王利开了绿灯,让他以低于市场很多的价格拿到了北湖那块地皮…… 事后有人举报,说黄胜受贿,收了房地产商的粉彩瓷瓶,以地皮做交易。
纪委派人找黄胜谈话。黄胜说,王利送给自己一只粉彩瓷瓶不假,就是朋友间的互赠,根本就是一个赝品,不值钱。他拿出了市文物鉴定所的鉴定证书,证实自己说的都是实话。纪委又派人到拍卖公司了解情况,拍卖公司证明粉彩瓷瓶确实是一只赝品,值几百元钱。至于买家愿意出高价买走,那是买家的事,谁也管不着。买家看走眼的事在拍卖的时候经常发生。
黄胜没受什么处分,事情过去了。
现在,那只瓷瓶就放在王利家的卧室里,他当痰盂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黄胜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由,拒绝了王利请客吃饭,可以看出黄胜还是一位想坚持
原则的国土资源局局长。
B.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中“鉴定瓷器”这一情节是故事的高潮,正因瓷器专家
断定这件瓷器是“赝品”,才有了后来拍卖“赝品”等故事情节。
C.一件赝品能够以天价被成功拍卖,这件赝品的价值与价格产生的反差极大,给读者带
来了思想冲击,产生颇具震撼力的艺术效果。
D.黄胜收受“赝品”经纪委查证并非违纪行为,而黄胜得到九十八万元,是买家看走眼
所致,与黄胜无关,是无可厚非的。
E.小说中涉及到的利益各方都得到了想要得到的利益,而国家利益却在不知不觉中遭受
到严重损失,令人痛心。
(2)人人皆知的赝品,最终却拍卖成功了,导致这件“赝品”拍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4
分)
(3)这篇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请结合文本,谈谈为什么是“在情
理之中”。(4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黄胜,也有人认为是王利。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
理解。(6分) 【答案】 (1)CE。
(2)①王利的精心设计:王利买假、送假、支招去拍卖,暗地派人竞拍、抬价。②黄胜及其老婆接受拍卖建议,使拍卖顺利进行。③拍卖公司按程序拍卖,只负责拍卖,不保证真假。 (3)①情节上设有伏笔:快递邮寄瓷瓶,说明东西并不珍贵;提示拍卖,并卖出高价,达到行贿目的;“买家看走眼时常发生”为高价竞拍成功提供合理解释。② 社会上有一些人唯利
是图往往会为了利益而失去原则;③法律的不健全给了不法分子更多的牟利空间。 (4)观点一:黄胜是主人公。①从情节看,全文围绕他接受赝品、拍卖赝品,从中获利,并给王利开绿灯、批地皮展开的。②从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个通过“雅贿”而获得实惠的道貌岸然、唯利是图、以权谋私的虚伪的腐败官员形象。③从主题看,揭露了官场中存在 唯利是图、为利益而失去为官原则的现象,富有批判意味,达到讽刺效果。
观点二:王利是主人公。①从情节看,全文是围绕王利精心设计的骗局展开的。快递邮寄瓷瓶,提示拍卖,竞拍时高价买下。②从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个善于投机钻营而又奸诈狡猾的现代商人形象。他能够捕捉商机,并利用关系谋利,可见他投机钻营的一面;他能够设计一个骗局,成功地送礼并达到个人目的,且又成功地逃避了法律的制裁,可见他奸诈狡猾的一面。③从主题看,揭露了社会中存在唯利是图、钻法律空子、失去做人原则的现象,富有批判意味,达到讽刺效果。(此题如果只答观点,没有分析,不给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此题的选项A.D就是文本内容表述不当。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试题分析:其实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的情节。针对本题仔细梳理整个事件,便可发现整个事件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里不好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情节,就可采用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概括的方式,怎么送的,怎么收的,怎么卖的,认真组织语言,答案即出。也可从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的角度思考,“赝品”拍卖成功因素涉及到三类人,即送赝品的人、收赝品的人和拍卖的人,根据文本筛选他们的做法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
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人人皆知的赝品,最终却拍卖成功了,导致这件“赝品”拍卖成功的因素,王利的精心设计:王利买假、送假、支招去拍卖,暗地派人竞拍、抬价。黄胜及其老婆接受拍卖建议,使拍卖顺利进行。拍卖公司按程序拍卖,只负责拍卖,不保证真假。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结构布局的特点,这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并非全是小说家的虚构,大部分倒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的,或者受此启发的。分析在“在情理之中”的原因,如情节上设有伏笔:快递邮寄瓷瓶,说明东西并不珍贵;提示拍卖,并卖出高价,达到行贿目的;“买家看走眼时常发生”为高价竞拍成功提供合理解释。社会上有一些人唯利是图往往会为了利益而失去原则;法律的不健全给了不法分子更多的牟利空间。 (4)试题解析:这是一道开放式的探究题,只要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二者中选择其一,再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描写作有力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此类题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从情节结构方面。②从主题方面。③从人物关系方面。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如本题主要探究小说的主人公,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黄胜是主人公。从情节看,全文围绕他接受赝品、拍卖赝品,从中获利,并给王利开绿灯、批地皮展开的。从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个通过“雅贿”而获得实惠的道貌岸然、唯利是图、以权谋私的虚伪的腐败官员形象。从主题看,揭露了官场中存在 唯利是图、为利益而失去为官原则的现象,富有批判意味,达到讽刺效果。 四、课内文言考察及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玉扃(jiōng) 踯躅(zhí zhú) 岩扉 (fěi) 剡(shàn).....
溪
B.绰(chào)约 伯仲(zhòng) 天姥(mǔ) 长嗟....
(jiē)
C.眇眇(miǎo) 扁(piān)舟 訇(hōng)然 涕泗......
(tì sì)
D.潺湲(cán yuán) 砧 (zhēn)石 澹澹(dànDàn) 垆(lú)......
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岩扉 (fěi)——fēi,B项绰(chào)约——chuò,D项潺湲(cán yuán)——chán。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多音字应该根据不同字音的意思区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扉(fēi)(形声。从户,非声。从“户”表示与门户有关。本义:门扇) ,引申义为屋舍。(名)门。户扇也。从户非声。绰(形)chuo,形声。从糸,从卓,卓亦声。“糸”指“丝绸服饰”。“卓”意为“高”,转义为“一人高”。“ 糸”与“卓”联合起来表示“长可拖地的女子服饰”。本义:长可拖地的丝绸仕女服饰。引申义:宽大,舒缓。说明:长可拖地的仕女丝绸服饰可见于中国古画。这种服饰类似于今日常见的西洋婚纱。潺chán〔潺潺〕水缓流的样子;象声词,溪水、泉水、河水流动的声音。〔潺湲〕河水慢慢流的样子;涕泪横流的样子。
15.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葺 犄角之势 平心而论 九重城阕烟尘生 B.坐落 青青子矜 山清水秀 唯有幽人自来去 C.厮打 门衰祚薄 水泄不通 长使英雄泪满襟 D.喧染 度长絜大 销声匿迹 绵官城外柏森森 【答案】C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
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③义辨法。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如D项喧染——渲染(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像,增强艺术效果)。④联想法。有些字形相近,意思也相近的一组成语,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记住其固定搭配。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
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
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
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
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答案】C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比如D项语序不当,“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改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
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
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
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
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项不合逻辑,“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C项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如A项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B项不合逻辑,“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项目的启动将使残疾人享受免费康复服务变得________。 ②金庸就是________天天写时评的报人,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 ③这款智能手表将带有更多功能,也将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大家都在________。 A.拭目以待 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B.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 拭目以待 C.拭目以待 倚马可待 指日可待D.倚马可待 指日可待 拭目以待 【答案】B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
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符合②句金庸写时评快的语意。“拭目以待”指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符合③句中大家都在等待的语意。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 经过几天的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 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老谋深算: 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修饰“主教练”的周密的筹划,应用“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结合后面“充分沟通”可知,用“深谋远虑”。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梦、光盘、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XX、大V、奇葩”等十条网友们 的
流行语入围“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网络流行语, 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 的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现实生活的语言形式,能得以迅速蹿红,其原因无非是符合语言省力的原则。它对于缓解人的紧张情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具有 的作用。
A.家喻户晓 望文生义 相沿成俗 独一无二 B.耳熟能详 顾名思义 约定俗成 不可或缺 C.口授心传 望文生义 习以为常 不可替代 D.通俗易懂 顾名思义 司空见惯 不可或缺
【答案】B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网络流行语对于网友来说,应是经常听到和十分熟悉的。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1. 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
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A.①③②⑥⑤④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⑥⑤④①③ 【答案】A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①③总说,③是承接①的转折;②领起下文,⑥是对前面②所说现象的比喻;⑤④总结,④是深层议论。 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①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 ②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③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④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⑤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⑥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①⑥③⑤④② B.③②⑤⑥①④ C.④⑤②⑥①③ D.④⑥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联系语段第一句“工业技术”“手工智能”可判断出④在内容和顺序上相一致,⑤是对④的进一步说明,故紧随其后;由④⑤总结出②“文化遗产”的观点;由“之所以”可知,⑥在内容上与②具有顺承关系;①是对⑥的解说,③是语段空格后的第一句的原因。由此得出答案为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联系语段第一句“工业技术”“手工智能”可判断出④在内容和顺序上相一致,⑤是对④的进一步说明,故紧随其后;由④⑤总结出②“文化遗产”的观点;由“之所以”可知,⑥在内容上与②具有顺承关系;①是对⑥的解说,③是语段空格后的第一句的原因。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可以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对虚拟的科技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观古今于须臾,联中外为一体。足不出户,可神游世界;人不离屋,可物购天下。作为人,似乎从来没有如此自由过,便捷省力过。我们似乎已经离不开这个虚拟的世界。虚拟的科技世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但是,我要说:对于这个虚拟的科技世界,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距离。
看看我们许多人吧。他们是当今虚拟世界最充分的享用者: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聊天,网络购物,网络炒股……。网络几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如水,他们好比水中一天到晚游来游去的鱼。没有网络,他们几乎无法生活。
物极必反。虚拟的世界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生命状态,精神状态。他们在充分享受虚拟世界的同时,他们的生命和精神也被虚拟化了,成了科技世界的一部分。而作为人之为人的东西逐渐丧失了……人被异化了,人成了网络虚拟世界的奴隶!
手机不离手,网络必须有。人际关系淡漠,家庭亲情渐冷。失去道德监督,网络犯罪滋生。网络渐渐使人失去精神的家园,失去灵魂,正成为情感冷漠,灵魂空无的行尸走肉。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因为肉体的硕壮或者舒适,而且更因为精神的健康和灵魂的高贵。如果一个人,连精神和灵魂都没有了,那还是个人吗?
这使我想起歌德写的《浮士德》:魔鬼梅菲斯特与浮士德打赌。梅菲斯特愿听从浮士德的差遣,但只要浮士德说,你真美啊,请停一下时,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当前我们所拥有的无所不能的虚拟科技世界,多么像魔鬼梅菲斯特啊!它正在渐渐地攫取我们的灵魂。我们怎么能不对它保持警惕和距离呢?
2500年前先哲老子曾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早就看到了科技的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异化效应。时至今日,我们固然不能像老子那样对现代科技全盘否定排斥,但我们却可以把它作为我们生活的工具,又不为它所束缚控制。我们必须强大我们的精神和灵魂,以对抗日益增长的虚拟科技世界的诱惑和控制力。
为此,我们要走出去,和大自然亲近,享受返归自然的快乐;我们要回归家庭,与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我们要参加各种活动,比赛,锻炼身体和意志;我们要读书,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我们要参加爱心接力活动,用爱的甘霖滋润心灵……
面对汹涌发展的虚拟科技世界,像老子一样,全盘否定,嫉如寇仇,固然是我们不足取的;但是像有些人一样,全盘接受,化身为奴,使灵魂沦陷,也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古人云:“富润屋,德润身。”面对虚拟的科技世界,我们所秉持的态度是:做虚拟科技世界的主人,对其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人的姿态追求灵魂的高贵!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
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对材料提出的问题,这是思考论述的对象。什么问题呢?即“当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这是材料给的。什么是“虚拟”世界?材料第一段已经举例说明。对于这个一个世界,是拥抱?是刻意远离?是保持适当距离?这是一个选择性句式,首先要做出选择性的决定。作文的开头必须明确你的选择。当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虚拟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设立的,虚拟是理想中的现实,现实还有苟且,但是虚拟就是远方和诗,虚拟让现实更美好,虚拟让现实不断改进。 对此,我们应该高兴,而不是远离。当然也可以写 适当保持一点 距离,才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不至于让人变得浮躁和狂热。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都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