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模式与文化认同建构研究
2022-05-06
来源:步旅网
新闻e家 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模式 与文化认同建构研究 。卢 琪 【摘 要】如今,网络社交成为,z,ZJ'l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不再简单以血缘或地缘关系来 连结彼此,而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通过网络与志同道合的人联系起来。本文以网络 社区豆瓣网为例,对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基于兴趣建立的“陌生人”社交机制, 并分析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所达到的文化认同建构效果。 【关键词】网络社区;人际传播;文化认同 一、研究背景 功能,建立的人际关系基本靠现实人际关系的 转移,搭建的是“强关系”社会网。而随着网络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 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达 交功能趋于完善,人们的人际交往不必局限于 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也不再局限于相识的熟人 到2.57亿,社交网站整体用户覆盖率为61.7%; 57.9%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站,另外有 20%以上的用户每周都会访问2次以上。网络 社交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早期的网络社交主要完成通讯交流的简单 会以及个人在面对该问题时都应该各有所为, 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应当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圈或“强关系”网,而是通过互联网互相连结起 来,形成巨大的“弱关系”人际网络。哈佛大学心 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曾提出六度 分隔理论,与“弱关系”人际网可谓异曲同工。六 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问 ton,Penguin Books,London,1972,Chapter2.转引自郭 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83. 合理分配利用时间,使微信的存在服务于我们,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与出彩。■ 注释: [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 wcjbg/201608/P0201608O3367337470363.pdf" ̄-问时间: 2016-10-31. [4]Rubin,A.M.An Examination of Television Vi— ewing Motiva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1 98 1(8): 141—167. 【5]Papacharissi,Rubin.Predictors of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2000,44: 4—13. [2]http://www.questmobile.corn.cn/blog/blog一39. html访问时间:2016—10—31.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3]Mcquail,Denis.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 责编:周蕾 33 新闻e家 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只需六 个人,你就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产生联 告知和被告知、说服和被说服的交流过程。 豆瓣网以读书、电影、音乐、El记等为特色, UGC(用户生成内容)和人际关系为核心的虚拟 社区,并以多样的文化认同构建获得了一大批 系。根据六度分隔理论,在当代,个体通过网络 提供记录、推荐、分享、交友等功能,是一个以 社交产生的人际网会不断放大,无数个体的“弱 关系”网络最后会形成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 网络社区正是这种大型“弱关系”社会化网 黏性很高的用户。这个网络社区中的群体因共 络的体现。不同于BBS、QQ群、聊天室等传统聚合 同的兴趣爱好而白发形成,并有一套属于自己 方式和微博等新兴聚合方式,网络社区是“由网 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 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n 网络社 区“共同体”的特点包含了文化认同的成分。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联盟一非联 盟一重新联盟的观点,来描述媒介变化对人际 传播的影响。在联盟时代,人们由于媒介工具的 限制,必须面对面交流。但随着媒介的发展,人 们看似不再需要彼此联结。水泥森林里人们住 在各自的“小盒子”,来来往往却不认识左邻右 舍,这成为非联盟时代都市人的常态。而网络社 区的出现使人们得以重新建立联盟,只不过此 时的联盟不再局限于地域或血缘,而是基于个 体的兴趣爱好、信息需求等。这显示出人们需求 和渴望回归本真人际交流。因此,在某种程度 上,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本质上仍是传统的人 际传播。 另一方面,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又具备了 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个人与个人的交 流不再止于私人层面,而是公开的、可扩散的, 更多人可以于此重新展开对话,弥补了传统人 际传播传播范围狭窄、内容局限的不足,因而这 种传播又是传统人际传播的延伸。 二、网络社区中的关系构成及传播模式 网络社区由许多个体构成,在社区这个巨 大的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点。人们在社区 中分享和交换信息,并通过可靠的点联结彼此。 这些点是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来源。通过在网络 社区中收集信息和分享传播,社区用户也完成 的组织规范和运作过程。豆瓣网的人际传播模 式如图l所示。 后台管理者 信信息筛选息筛选 信t信息推送 友邻 随机群体 同城 图1、旦瓣网的人际传播模式 (一)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用户个体 网络社区里的每个用户都是信息的传播者 和接收者。一方面,用户主动传播他们所掌握的 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又从他人处获得新信息。 信息的传播者并不仅仅是生产内容的创造型用 户,没有进行内容生产的用户通过收藏、推荐、 分享、评论等方式也在传播信息。 (二)信息交换与整合一用户群体 1、固定群体——友邻 豆瓣网不像其他社交网站如校内网(主要 基于同学关系)、开心网(主要基于同事关系)、 微博等将现实社交关系移植到网络中,而是基 于趣缘关系搭建的关系网。豆瓣网里的用户在 现实生活中可能彼此陌生,然而当存在相同的 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时,便会相互关注。例如豆 瓣用户只要有超过8本书或者电影的清单,网 站便会通过“豆瓣猜”推荐和用户偏好相似的人 群,可以了解对方最近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 新闻e家f 觉得契合的用户会互加友邻。添加友邻后,对方 发布的信息都会动态呈现,既可以公开评论,也 可以用豆邮这种私人信件的方式交流。随着交 流的加深和增多,个体之间具有了高度的互动, 来往比较密切,交流更为充分。此时人际关系转 向固定,成为一种“强关系”。转为强关系的用户 甚至会以线下见面交流的方式来加固关系,进 4、功能组合——同城 与线上活动、小组将人际交往止于网上不 同,同城提供的是让网络交往回归现实的平台。 同城是同一城市的豆瓣用户的聚集,同城中发 布的是所在城市的音乐会、戏剧、聚会、讲座、影 展等各类线下活动的信息,感兴趣的用户可以 在网上报名、预订和交流信息,然后在线下参 一步深化这种联系。 2、随机群体——线上活动 网络社区中存在这类群体,他们彼此不是 友邻,不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联系,只是缘于对 某一事物的共同关注而产生“偶遇”。例如对同 一部电影比较感兴趣的用户,在该电影的评论 区和论坛区交流观影感受,或者共同参与某一 线上活动。然而这种交流是短暂的,没有延伸 的,因而交流的用户没有转变成固定的人际关 系,只是一种“萍水相逢”的状态。此时的随机群 体属于“弱关系”,个体问关系较为疏远。但根据 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关系的强势”的 观点,建立“弱关系”的个体之间因彼此高度的 非同质性,传播的观点和信息往往是未知的、新 鲜的,可能更有价值。 3、共同话题——小组 网络社区的用户出于共同的话题或兴趣爱 好,而组成小组,形成一个范围较大的交流场 域。单个个体之间并不一定有频繁的交流,多数 用户在小组的讨论中发言。不同于随机群体的 是,小组的交流是可以延伸的。例如豆瓣小组里 围绕一个话题或爱好的讨论是层出不穷的,不 断有成员发言或发起新的讨论,使加入小组的 用户产生关注并参与。但与固定群体不同的是, 小组的成员是流动的,成员在不断的增加、减少 或更替。整个小组的交际并没有达到“强关系” 那种稳定的程度。用户有进入和退出的自由,而 且可以同时加入多个小组。相似或熟悉的小组 还会形成友情小组,成员间也可以互动。 与,甚至也可以自主发布活动信息,组织一场线 下同城活动。同城的信息传播因为地理位置因 素而传播范围有限,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 能性。 (三)意见领袖——活跃用户 网络社区的搭建可以说与意见领袖有重要 的关系。尽管网络社区的组织方式是去中心化 的,并不像微博这类社交网站推崇明星大V和 垂直行业的V用户,而是推崇高质量的内容。然 而,用户之间仍然存在“影响流”。在信息的发 布、回复、评论、分享过程中,影响力总是倾向于 从信息位较高的用户流到信息位较低的用户那 里,从而产生了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活 跃用户就是这些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他 们相比其他用户更乐于生产内容,例如生产原 创书评、影评、日记和图片,热衷讨论和制造话 题,组织线下活动。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与 被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而产生影响的基础是 其共同的兴趣爱好。“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并 非垂直抵达,而是水平流向其他用户。 (四)信息中枢和把关人——后台管理者 尽管豆瓣是一个用户自主生产内容、自主 推荐和分享的网络社区,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 社区是无序的,没有“中心”的。豆瓣没有各类名 人或者高产量用户的某个“中心”,而是以高质 量内容为中心。发挥所有用户在社区中的作用, 将用户高票推荐的内容以动态更新的方式呈现 在首页。所有高票推荐的内容仅靠单个用户是 难以挖掘的,对这类信息的筛选主要靠后台管 新闻e家 理者来完成。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台管理者 使他们能以简单的方式参与社区的构建。如果 发挥的是信息中枢和把关人的作用。 三、网络社区中的自我呈现和文化认同 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 (Sherry Turkle)称电脑是现代人的“第二个自 我”。她认为网络交际最突出的特点是每个人的 自主选择。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人自由地呈现 自我,输出价值、观点和情感;自由地选择合乎 自己兴趣的内容和朋友,并积极接受他人的影 响。网络礼区可以说为人们的自我呈现和选择 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在豆瓣中,用户自我呈现的 重要方式是兴趣爱好,而这也是其构建文化认 同的基础。 豆瓣用户都有一个集中呈现自我的个人主 页,包括日记、相册、音乐、书籍、电影、线 活 动、同城活动等多个栏目,还有一栏个人简介包 含自己的头像、居住地、自我介绍和联系方式。 可以说个人主页是对个体用户全面而完整的自 我呈现。 对于创造型用户,他们的自我呈现方式主要 是生产内容:写日记,写书评、影评,传相片,建豆 列(收藏的书籍、电影或物品清单),展示参与的 线上或线下活动。创造型用户主动创造内容,提 供自己的态度、观点和感悟,以内容展示自己的 喜好和个性。这类用户自我呈现的程度较高,容 易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从而得到满足感。他 们不在乎思考、组织和撰写内容所耗费的成本, 倾向于在平台上获得话语权,建构社区文化。这 类用户往往是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 收集型用户与重视表达系统的创造型用户 不同,他们的自我呈现方式侧重在记录:给书 籍、电影打分,标注想看或在看的书和电影,对 其他用户创造的内容标记“推荐”、“有用”、“喜 欢”等等。这些记录同样汇集在个人主页上,从 侧面展现着用户的品味、爱好、文化等。收集型 用户乐于浏览和收集信息,豆瓣降低参与门槛 的推荐、标签系统都很好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说创造型用户的意义是提供砖瓦的话,收集型 用户的作用则是用水泥将砖瓦黏合。他们每个 人的“推荐”、“有用”、评分等将影响整个网络社 区的关注点。 豆瓣用户并不存在明显的创造型和收集型 的区分,每个个体都在生产和传播信息中建立 社区文化,在友邻、小组、线上活动、同城活动等 各类关系中彼此连结,扩展关系网。同时,豆瓣 网去中心化、用户生成内容、以人际关系为核心 的特点,也为多样的文化建构提供了社会化的 环境。无论用户的趣味和爱好多么迥异、独特, 都可以在网络社区中找到趣味相投的小众人 群,从而“形成一个以小个人为中心的大平台, 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各式各样的小众群体,并促 进小众文化的传播”。 结语 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是传统人际传播的回 归与延伸。居住于水泥盒子、彼此分隔的人们在 网络社区中与自己志趣相投的陌生人联系和聚 集,得以“重新部落化”。网络社区公开、广泛、迅 速的传播特点又使人们的交往超越了传统的人 际传播,使之具有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 人们在网络社区中的人际传播一方面促进自我 呈现,另一方面催生着多样文化认同的建构,在 人们的社会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注释: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l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91. 【2】丁汉青,王亚萍.SNS网络空间中的“意见领袖” 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卟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3). [3】杨溢.互联网时代的小众价值U].今传媒,2010 (9).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 院新闻传播学系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