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2024-07-26 来源:步旅网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1 技术原则概述 1.1 依据性的规程、规范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DL/T 5103-1999)、《35~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 5216-2005)等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110kV变电站设计、通信设计和调度自动化设计的标准、规程、规范及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等有关企业标准和规定。 1.2 设计对象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设计方案暂定为国网公司系统内110kV常规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包括户外、户内和半地下变电站。 1.3 运行管理模式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按无人值班远方监控设计。 1.4 设计范围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设计范围是:变电站围墙以内,设计标高零米以上(半地下变电站除外)。

受外部条件影响的项目,如系统通信、保护通道、进站道路、站外给排水、地基处理等不列入设计范围,但概算按假定条件列入单项估算费用。 1.5 设计深度

按《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25-94)有关内容深度要求开展工作。 1.6 假定条件

海拔高度 ≤1000m; 环境温度 -20℃~+40℃;

- 1 -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35℃; 覆冰厚度 10mm;

设计风速 30m/s(5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 污秽等级 Ⅲ级; 日照强度: 0.1W/cm2; 最大冻土层厚度: 地震设防烈度: 洪涝水位: 设计土壤电阻率: 地基: 腐蚀: ≤0.5m;

7度,地震加速度为0.1g,地震特征周期为

0.35s;

站址标高高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位和历史最高

内涝水位,不考虑防洪措施;

不大于100Ω·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150kPa,无地下水影响; 地基土及地下水对钢材、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 2 -

2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类型 编号 主变台数及容量 出线规模 110kV:4回架空 35kV: 4回架空 4回电缆 10kV:10回电缆 110kV:2回架空 35kV: 4回架空 4回电缆 10kV:16回电缆 110kV:2/3回架空 10kV:24/36电缆 110kV:2回架空 10kV:24/24回电缆 110kV:2/3回电缆 10kV:24/36回电缆 110kV:2回电缆 10kV:24回电缆 110kV:2/3回电缆 10kV:24/36回电缆 110kV:4/6回电缆 10kV:24/36回电缆 110kV:2/3回电缆 10kV:24/36回电缆 110kV:4回电缆 10kV:28/56回电缆 接线形式 110kV单母线分段 35kV 单母线分段 10kV 单母线分段 110kV内桥 35kV单母线分段 10kV单母线分段 110kV线变组 10kV单母线分段 110kV内桥 10kV单母线分段 110kV线变组 10kV单母线分段 110kV内桥 10kV单母线分段 110kV线变组 10kV单母线分段 110kV 环入环出 10kV 单母线分段 110kV线变组接线 10kV 单母线分段 110kV单母线分段 10kV 单母线分段 无功配置 (电容) 配电装置 布置格局 负责院 A-1 户 外 站 2/2×31.5MVA 1×4.8Mvar /主变 主变、110kV户外布置 110kV户外软母中型 35kV、10kV 户内布置 35kV 户内开关柜 110kV配电装置和35kV、10kV 户内开关柜 10kV平行布置 主变、110kV户外布置 110kV户外紧凑布置 35kV、10kV户内布置 35kV 户内开关柜 110kV配电装置和35kV、10kV 户内开关柜 10kV平行布置 110kV户外软母 10kV户内开关柜 110kV户内GIS 10kV户内开关柜 110kV户内GIS 10kV户内开关柜 110kV户内GIS 10kV 户内开关柜 110kV户内GIS 10kV户内开关柜 110kV户内GIS 10kV户内开关柜 110kV户内GIS 10kV户内开关柜 110kV户内GIS 10kV户内开关柜 主变、110kV户外布置 10kV户内布置 主变户外布置 110、10kV户内布置 主变户外布置 110、10kV户内布置 全户内 全户内 全户内 主变地上,其余地下 主变地上,其余地下 陕西 A-2 2/2×40MVA (3+3) Mvar /主变 安徽 A-3 B-1 B-2 户 内 站 B-3 B-4 B-5 半 地 下 站

2/3×50MVA 2/2×50MVA 2/3×50MVA 2/2×50MVA 2/3×50MVA 2/3×50MVA 2/3×50MVA 2/4×50MVA (2.4+4.8)Mvar /主变 (3+3)Mvar /主变 (3+3)Mvar /主变 5 Mvar /主变 (2.4+4.8)Mvar /主变 (2.4+4.8)Mvar /主变 (2.4+4.8)Mvar /主变 5 Mvar /主变 山东 聊城 北京 上海 C-1 C-2 北京 - 3 -

3 电力系统部分 3.1 系统一次 3.1.1 主变压器

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应根据相关的规程、规范、导则和已经批准的电网规划决定。

单台变压器容量为40MVA,电力负荷密度较低的地区可选用单台容量为31.5MVA的变压器,而负荷密度大的地区可选用单台容量为50MVA的变压器。

主变压器台数:本期2台、远景3~4台主变压器。

主变压器可采用两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无励磁载调压或有载调压。 主变压器参数按 GB/T 6451-1999《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变压器(电抗器)技术标准》要求设计。 3.1.2 出线回路数

110kV远景出线为2~4回;110kV采用“环入环出”接线时,远景出线6回。

35、10kV出线按主变容量和台数分别设定(具体见技术条件一览表)。 3.1.3 无功补偿

容性无功补偿容量规程要求按主变容量的10~30%配置。典型设计按10~15%配置,无功补偿确切容量和组数工程设计中可经系统论证后调整。

在不引起高次谐波谐振、有危害的谐波放大和电压变动过大的前提下,无功补偿装置宜加大分组容量和减少分组组数。 3.1.4 短路电流

110kV电压等级: 25kA或31.5kA; 35kV电压等级:20kA 或25kA; 10kV电压等级:16kA、20kA或25kA。 3.2 系统继电保护、远动和通信

典型设计不涉及系统保护、系统远动和系统通信的具体内容,仅需要

- 4 -

根据工程规模,进行原则性配置,并提出费用要求和建筑布置要求。 3.2.1 根据系统需要设置110kV系统继电保护,保护选用微机型。 3.2.2 110kV保护与测控单元相互独立。

3.2.3 变电站通信就近接入光纤环网,可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通信容量及可靠性按照变电站无人值班要求设计。 3.2.4 变电站监控系统应具有通信监控功能。

3.2.5 站内应设置程控电话及市话各一部,不设站内小总机。 4 电气一次专业 4.1 电气主接线 4.1.1 110kV电气主接线

1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内桥、线路变压器组或“环入环出”接线。 4.1.2 35(10)kV电气主接线

35(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4.2 总平面布置

户外AIS变电站采用110kV配电装置与35 kV、10kV 配电装置平行布置。

户内GIS变电站采用主变户外布置或全户内布置。

半地下GIS变电站主变布置在地上户内布置,其余设备和设施布置在地下。 4.3 配电装置

对于AIS变电站,110kV采用软母线中型或改进半高型配电装置。 对于GIS变电站,110kV GIS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布置。 35(10)kV采用户内开关柜,单列或双列布置。 4.4 主要设备选择

主要设备设备选择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的要求,位于城市中心的变电站宜采用小型化设备。

所有屋外电气设备的污秽等级为Ⅲ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设备的爬

- 5 -

电比距≥25mm/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设备的爬电比距≥31mm/kV(按系统最高运行电压计);户内电气设备爬电比距≥20mm/kV。

4.4.1 主变压器采用油浸式、低损耗、二卷或三卷、自然油循环自冷或风冷型式(ONAN或ONAF);位于城市中心的变电站宜采用低噪音主变压器。 4.4.2 110kV设备

对于AIS变电站,采用单断口SF6断路器;隔离开关形式根据配电装置确定,应采用可靠性高、运行业绩好的产品;电压互感器采用电容式;电流互感器采用油浸式、干式或SF6设备。

对于GIS变电站,采用户内型GIS组合电器。 4.4.3 35kV、10kV设备

35kV、10kV采用户内开关柜,电容器回路宜采用SF6断路器,其它回路应采用真空断路器。

4.4.4 并联电容器装置可采用成套柜式,组装式或集合式。

4.4.5 站用变、接地变或消弧线圈可采用干式或油浸式设备。当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时,站用变和接地变宜合并;当采用小电阻接地时,站用变和接地变宜应分开设置。

4.4.6 各电压等级采用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过电压保护,避雷器参数按GB 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设计。

4.4.7 各电压等级的导体,在满足动、热稳定、电晕和机械强度等条件下进行选择,母线允许载流量按发热条件考虑,主变进线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4.5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

变电站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作为直击雷防护装置。

变电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应符合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全站采用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构成复合接地网,接地体的截面选择应综合考虑热稳定要求和腐蚀。

- 6 -

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应满足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要求。 4.6 交流站用电

交流站用电设计交流站用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380/220V中性点接地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台站用变压器各带一段母线分列运行,每台站用变压器按全容量配置。 变电站应从主变压器低压侧分别引接二台容量互为备用,分列运行的站用工作变压器;每台工作变压器按全站计算负荷选择。 5 电气二次 5.1 计算机监控

5.1.1 变电站采用具有远方控制功能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置远动专用设备。

5.1.2 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后台部分进行简化。 5.1.3 监控范围及操作控制方式 5.1.3.1 监控范围

监测范围: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变压器、电容器、交直流站用电、通信设备及其辅助设备、保护信号、各种装置状态信号、电气量和非电气量信号。

控制范围: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电动接地开关、主变中性点隔离开关、主变有载调压开关等。 5.1.3.2 操作控制方式

操作控制功能按远方调度中心、站控层、间隔层、设备级的分层操作原则考虑。

5.1.4 与集控中心及调度通信

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同时与调度和集控中心实现网络通信。

5.1.5 全站仅设置一套GPS接收系统。

- 7 -

5.1.6 与继电保护通信

继电保护信号如保护跳闸、重合闸动作、保护装置异常等信号送调度或集控中心。采用两种方式实现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的信息交换:

方式1:保护的跳闸信号以及重要的告警信号采用硬接点方式接入I/O测控装置。

方式2:通过通信接口实现监控系统与保护装置之间的信息交换。 对监控系统所需保护信息量要进行优化筛减。故障录波数据均不上传监控。

5.1.7 防误操作闭锁功能由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原则上不设置独立的微机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5.1.8 变电站不设置独立的微机型防误操作闭锁装置。防误操作闭锁功能由计算机监控装置实现。 5.2 二次设备布置

5.2.1 110(66)kV保护与测控单元相互独立。保护与测控单元采用集中布置方式,当采用户内GIS配电装置时保护与测控单元可采用就地布置。 5.2.2 35(10)kV采用保护与测控单元合一装置,装置就地柜上分散式安装,并应具有低周减载功能,。 5.3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5.3.1 主变及馈线保护采用微机型保护。

5.3.2根据需要,设置带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系统。 5.3.3 35kV及以下系统不设置小电流系统接地微机检测装置,35kV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由微机保护装置及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 5.3.4 中低压侧可设置备自投装置。 5.4 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额定电压采用220V或110V,单母线接线,设一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和两套高频开关模块型整流器经切换可互为备用。设微机型直流接地自动检测装置,不单独设置蓄电池室。蓄电池容量按2h事故放电时间

- 8 -

考虑。

通信电源由直流电源经两套DC/DC电源变换装置供给,额定电流不大于20A,互为备用,不另设通信蓄电池组。

5.5 变电站设置一套公用的逆变器设备,保护、监控和通信等设备不再设专用的UPS,合用变电站蓄电池组。

5.6 变电站内配置一套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6 土建部分

6.1 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0g,并考虑特征周期。

6.2 设计包括站区内给排水。站区内给水采用城市管网供水或站区内打井;场地排水采用自燃排水或强制排水,采用强制排水时不单独设排水泵房。

6.3 变电站建筑物应按远景规模一次建成,按无人值班设计。

6.4 建筑物采用联合建筑。除生产用房外,建筑上考虑资料、监控终端室、常用备品备件及工具仪表的放置空间和卫生间,必要时可设给水泵房、门厅及机动用房20m2。不考虑集控站用房。为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可设置保安室。

6.5 变电站主建筑设计要简洁、稳重、实用,体现现代工业建筑气息,建筑造型和立面色调要与变电站整体状况以及所在区域周围环境协调。 6.6 对设有重要电气设备的建筑物,其防水标准宜适当提高。 6.7 建筑物底层宜少设门窗,并加装防盗设施。

6.8 建筑风格、外装修标准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内装修应力求简化,典型设计按中等水平装修计列费用。 6.9 主要建筑物采用框架或砖混结构。

6.10 变电站构支架可选用钢筋混凝土环型杆或钢结构。 6.11 站内外道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道路。

6.12 变电站宜采用封闭实体大门;城市变电站应结合周围环境确定围墙大门形式

- 9 -

6.13 消防应符合GB 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6.14 户外变电站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户内变电站优先采用自然排风。GIS设备房间除设置机械排风外,同时还应设置SF6气体及其他有害气体事故排风系统。

6.15 变电站的绿化系数无具体要求,各地区应根据国家土地政策和节水政策因地制宜确定绿化方案。

6.16 根据环境温度,采取温度调节措施。 7 技经部分 7.1 编制原则 7.1.1 编制深度

典型设计概算对基本设计组合方案,根据常规工程项目情况,估算工程静态投资,出版参考造价(参表一)和部分汇总概算表(表二),评审时提供单位工程概算表(表三)和其他费用概算表(表四)。

对各模块方案,出版参考造价(参表一),评审时提供部分汇总概算表(表二)和单位工程概算表(表三)。

参考造价金额单位为万元且不留小数,部分汇总概算表金额单位为元且不留小数、单位投资保留两位小数。 7.1.2 编制内容

典型设计概算包括:编制说明、参考造价(基本组合方案参考造价和模块方案参考造价)、基本组合方案部分汇总概算表、技术方案描述(基本组合方案技术方案描述和模块方案技术方案描述)和主要设备材料价格。

典型设计概算应对有代表性的基本组合方案,找出实际工程,分析对比占地、静态投资等技经指标的优化情况并予以说明,并与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典型设计概算使用说明要详细说明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重点论述如何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情况选用基本组合方案或模块方案参考造价进行分析、合理调整。

- 10 -

模块部分应包括在建设规模内各级电压等级增(减)1回出线模块、扩建1台主变模块、扩建电容器模块、扩建接地变及消弧线圈模块等,以便于调整工程概算。 7.2 取费标准和定额

7.2.1 项目划分及取费标准执行2002年由国家经贸委批准出版的《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

7.2.2 定额采用国家经贸委2002年颁发的《电力工程建设概算定额—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建设概算定额—电气设备安装工程》(2001年修订本)、2002年7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电力工程建设预算定额 第六册 调试》(2002年修订本)及相关文件。

7.2.3 取费标准按Ⅱ类地区考虑,工资按六类计算,建筑工程人工费单价为19.5元/工日,安装工程人工费单价为21.99元/工日,并执行中电联技经(2002)74号文“关于调整电力工程建设火电、送变电工程定额人工工日单价的通知”规定。

7.2.4 安装工程主要材料价格采用北京地区2004年装材价格,建筑材料价格执行北京地区2005年4月信息价。

主要材料价差按电定造[2002]15号文有关规定计算。材料及机械台班调整执行电定造[2002]27号文及华北电定字[2005]1号文规定。

其中建筑材料按以下市场价计列价差:钢管构架9500元/t、水泥380元/t、钢筋3600元/t、木材1400元/t。

7.2.5 主要设备价格参考2004年水平限额设计指标,不足部分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同类设备招标价格。

计算机监控系统费用按100万元计算。

视频监视及安全系统费用按户外变电站20万元、户内变电站和半地下室变电站10万元计算。

主设备运杂费按铁路500km、公路50km(运杂费费率3.56%)计算。其他设备运杂费费率按4.56%计算。大件运输措施费用暂不计列。

- 11 -

7.2.6 征地及赔偿综合单价:户内变电站按50万元/亩计算、户内变电站按15万元/亩计算。

7.2.7 勘测设计费执行计价格[2002]10号文规定,其中勘测费每站按30万元计算。

7.2.8 绿化费用按5万元计算。 7.3 费用假定

对不在本次典型设计范围内的有关工程费用,包括水源、站外电源、站外通信、进站道路、地基处理、站外排水、护坡挡墙等,统一按以下假定计算。

7.3.1 水源费用:按20万元计算。

7.3.2 站外电源费用:原则上按在出线上T接方案考虑,暂不计列。 7.3.3 站外通信费用:暂不计列。

7.3.4 进站道路费用:户外变电站按新建0.3公里、30万元计算;户内变电站按新建0.02公里、2万元计算。

7.3.5 站区土石方费用:按户外变电站15万元计算,户内变电站暂不计列。

7.3.6 地基处理费用:按40万元计算。

7.3.7 站外排水费用:按户外变电站10万元、户内变电站1万元计算。 7.3.8 护坡挡墙费用:暂不计列。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