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学科导论 期末考试

2022-07-03 来源:步旅网
第一个问题 金融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体系

一、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㈠金融的含义。基本含义:货币资金的融通 资金剩余者将资金借贷给资金短缺者 ㈡从直接借贷到银行信贷的发展。因时间差、数量差而达不成一致(信用、地域而产生了银行)

㈢从间接金融到直接金融的发展(利用股票、债券) 优点:①扩展了融资方式

②解决了银行信贷规模偏小的问题

※③降低了融资成本

现代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特征 ①金融的规模很庞大(远超实体经济) ②金融机构或商品种类相当丰富 ③金融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

二、金融的主要内容

㈠微观金融 ①商业银行理论 ②金融市场与金融投资理论 ③公司金融理论 社会储蓄 金融体系 融通主体 银行信贷 金融市场 个人 企业 政府 个人 企业 政府

㈡宏观金融

⒈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理论

两个标准:剩余是否能全部转化为需求

剩余是否能转向比较好的个人和企业 ⒉货币流通与货币政策理论

央行使货币流通量适合社会需要 ⒊国际金融理论 ㈢主要金融机构 ⒈商业银行

⒉为金融市场服务的机构

①证券交易所 ②证券公司 ③基金公司 ④信用评级机构 ⑤资产评估事务所 ⒊政府金融机构 ①中央银行

②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制定规划、进行监管、防范和控制风险

③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

三、金融理论体系及主要金融课程

㈠金融理论:微观金融理论:商业银行理论、金融市场与金融投资理论、公司金融理论 宏观金融理论:金融结构与效率、货币流通与政策、国际金融

㈡主要课程 ⒈货币经济学(货币银行学)⒉金融经济学⒊商业银行学⒋金融投资学⒌公司金融⒍金融工程学⒎国际金融学

㈢需重点学习的基础课程⒈经济学⒉会计学⒊统计学⒋经济法⒌数学⒍外语

第二个问题 商业银行(是一种金融企业)

一、种类

㈠按业务的地区范围分

⒈地市性银行(社区、城镇) ⒉区域性银行(成都银行) ⒊全国性银行 ⒋国际性银行 ㈡按业务范围分

⒈单一银行:存贷、结算

⒉全能银行:存贷、结算、保险、证券 ㈢我国商业银行的种类

⒈国有控股银行(工农中建),占总量50%左右,国家控70%-75% ⒉股份制商行(中信、浦发、深发、广发等),占总量约15% ⒊城市商业银行(由城市信用社发展而来),约占6% ⒋合作银行(股东同时也是贷款者)

⒌信用社(县级以下的,业务种类与银行类似) ⒍外资银行

二、主要职能

⒈信用中介(信用、借贷关系、行为) ⒉支付中介(企业、个人之间) ⒊代客理财

三、主要业务

㈠负债业务(筹集资金)

⒈存款(个人50%,企业35%)

⒉其他负债业务:①向央行借贷②银行同业拆借③发行债券 ㈡资产业务(资金运用)

⒈贷款:信用贷款 抵押贷款 担保贷款

⒉证券投资(我国的商行只能买债券,不可买股票) ⒊票据贴现

⒋准备金(我国存到央行)①法定准备金(我国现为15%)②超额准备金 ㈢中间业务

⒈汇兑业务(两端远地汇钱)

⒉信用证业务(开具证明) 如:乙先去银行开信用证,拿证给甲看,甲借钱给乙

⒊代收 ⒋代客理财 ⒌信用卡

⒍国际业务:①国外代表处(宣传、处理事务、不直接进行业务②国外分行(同一法人)③国外子银行(独立法人)④合资银行⑤国际财团银行⑥国外代理行

四、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⒈盈利性

⒉流动性(随时满足存款人提款的需要)

方法:①准备金(超额)②有快速的融资渠道:向央行贷款、同业拆借 ⒊安全性

五、商业银行的管理 ㈠资本充足率管理

⒈含义:银行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我国约为10% ⒉要求:国际——《巴塞尔协议》8% 核心资本(股市+未分配利润) ≥4% 附属资本(次级债) ≤4% 清偿顺序:一般债、次级债、股东利益 ⒊管理

㈡资产负贷管理

⒈资产管理:项目比例,贷款审查 ⒉负贷管理:流动性管理,筹集资金 ㈢风险管理:无风险,无收益

⒈系统性风险:外部环境发生问题,无法避免(外部风险) ①信用风险:(贷款审查时无问题,但后来企业出问题) ②利率风险:购买≤回收

③价格回收:房子 100万→50万,银行回收亏本 ④汇率风险:买美元,美元下跌 ⒉非系统性风险(内部管理风险) ①资本充足率风险 ②流动性风险 ③决策问题

六、商行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市场经济的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

第三个问题: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分类 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市场

票据市场(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央行票据、面对商行) 货币市场:短期国债市场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回购市场(以长期债券为抵押的短期贷款)

资本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上) ⒈股票市场 ⒉公司债券市场 ⒊国债市场

㈡发行市场(一级)与流通市场(二级) ~新发行的证券由发行人出售给投资人的市场 ~已经发行的证券在市场上继续流通的市场 ㈢现货、期货市场与期权市场 ⒈现货现钱交易

⒉成交后一段时间再进行交割(注意控制风险) ⒊与期权合约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选择权(一段时间以后 选择是否进行当时的合约)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

㈠交易主体(家庭部门、企业、政府、金融机构) ㈡金融商品(一种凭证,代表一种关系) ⒈债务性金融商品(债权关系债券) ⒉权益性(股票) ⒊衍生金融工具 ㈢中间机构 ⒈证券公司

主要业务:①代理发行证券 方式:A代理发售 B余额包销(又卖又买)售(先买后卖) ②代理证券买卖 ③证券直营业务

④企业兼并(原不存在)和收购(原继续存在)的中间人 ⑤研究和咨询服务 投行业务——①④⑤ 经济业务——② 自营业务——③ ⒉证券交易所

⒊证券评级机构(评级债务性) ⒋政府监管机构

C金额承购包

三、股票市场

㈠股份公司、股东与股票

⒈股份公司:全部注册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企业法人 私人企业:单个的个人为法人,自己出资 企业 股份公司 无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范围有限制) 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

股东大会→董事会(成员可不是股东)→经理人 ⒉股东(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或者股票持有人)

股东会议:①参加股东大会,对公司重大事项行使投票权(少数服从多数) ②从公司经营利润中分得股利 ③剩余财产分配权(破产清算)

⒊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出资凭证 ㈡股票市场的结构

⒈全国性市场与区域性市场 ⒉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 平价发行 ⒊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 发行价格 溢价发行(多为股票) ㈢股票市场的功能 折价发行(多为债券) ⒈融资与投资功能

⒉提供流动性(二级市场) ⒊促进企业制度创新 ⒋分散风险的功能 ⒌优化资源配置

㈣票股市场的发展情况

⒈伦敦交易所(成立于1773年) 纽约——1792 东京——1892

⒉上海——1990.12 深圳——1991.7

㈤中国股票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①场外市场(我过的薄弱处) 上市公司 政府

股票市场(一级二级) 投资者 中介机构 ②上市:国外——注册制(政府控制小) 国内——审批制(不包括香港)、审核制(由发改委) ③定价方式A政府定价 B控制市盈率 C询价制(由多家机构投资者报价的平均作为依据) 我国为固定的40家机构决定(容易造成机构勾结) ⒉上市公司的规范

两个矛盾: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发展:民营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的资产置换(存量改善),控制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 ⒊投资者的规范

⒋中间机构——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

⒌政府行为的规范:制定制度,监管和处罚

四、债券市场 ㈠债券的种类 ⒈按发行主体区分

政府债 —— 风险最小,利率最低 金融债(金融机构发行)——风险较小,利率低 公司债 —— 风险较大,利率高 ⒉按期限区分

短 ≤1年 中 1-3年 长≥3年

⒊按利息计算方式分①固定利率②浮动利率③不便利率+可变利率 ⒋按利息支付方式①剪息债券②贴现债券③到期返本付息 ①每一段时间后支付利息

②将利息作为买入时折扣的部分(多用于短期) ③单利:本金100% 利率5% ,三年收回115% 复利:利滚利 ⒌按清偿顺序

①一般债券 ②次级债券(多为银行发行)

⒍按债券的保证程度①信用债券 ②担保债券 ③第三方担保,自有资产担保(抵押) ㈡构成要素:⒈发债人 ⒉面值 ⒊返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 ㈢债券的发行市场(一级)和流通市场(二级) 一级:国外:核准制 国内:审批制

二级:⒈交易所 ⒉银行间市场 ⒊场外市场(多为国债)

五、基金市场

㈠基金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发行基金份额或基金单位的方式投资股票

特点:①将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为大规模的投资 ②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③规模经营,降低成本 ④专家理财,专业管理 ㈡投资基金的类型

⒈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 ↓

股东大会→董事会→基金管理公司 ⒉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

区别:①开放式基金无规模限制,后者有 ②开放式无期限限制,后者有(到期清算) ③开放式采取申购赎回方式 封闭式采取出售和购买的方式

※④开放式的价格基本等于净资产价值(净值) 封闭式大多有折价

⒊按投资对象分类

①货币市场基金——风险小,收益低 ②债券型基金 —— 风险较小,收益较低 ③股票型基金 —— 风险大,收益大

④指数型基金 —— 只能投资被纳入指数的股票 ㈢投资基金的构成

⒈基金发起人(承担发行失败的风险) ⒉投资者

⒊管理公司(不承担风险,按资产规模收取手续费)(国内现无与投资绩效挂钩) ⒋托管人(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有资格,负责管理、监督资产)

第四个问题 金融投资分析

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公司价值&供求关系

一、股票投资的宏观分析

㈠分析经济处于增长期还是衰退期

⒈在经济增长期投资股票风险较小,适合投资 ⒉在经济衰退期公司业绩下降,股市风险很大 ㈡分析股份指数是处于低位还是高位

⒈含义:股份指数是反映股票市场总体价格变动的指标

⒉种类:①综合指数:把某个市场全部股票的价格变动纳入统计范围的指数(上证、恒生) ②成份指数:把某个市场上有代表性的部分股票的价格变动纳入统计范围的指数(深证) ③行业指数:把市场上某个行业的股票纳入统计范围的指数 ⒊股价指数与投资策略

在股价处于高位时风险大,不适合投资;低位时风险小,适合投资 ㈢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对本国股市的影响 ⒈国际经济衰退会对我国股市形成消极影响 ⒉国外股价大幅度下跌可能会影响我国股市下跌 ㈣分析国内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⒈金融政策、利率、货币供应量

①中央银行实行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型政策,有利于股市上涨 ②中央银行实行升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紧缩型政,引起股价下跌策 ⒉财政政策:税,财政支出

①政府实行降低税收和增加财政支出的扩张型政策,有利于股价上涨 ②政府实行提高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的紧缩型政策,引起股价下跌

二、股票市场的中观分析(产业分析) ㈠分析上市公司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 初创——成长——成熟——衰退

⒈投资初创期的行业的股票可能风险很大,但收益也大 ⒉投资成长期的行业的股票可能风险小,但收益大 ⒊投资成熟期的行业的股票可能风险小,但收益小

⒋投资衰退期的行业的股票可能风险大,但收益小 ㈡分析上市公司的产业类型 ⒈垄断性 风险小,收益大 ⒉完全竞争 风险大,收益小 ⒊不完全竞争 风险小,收益大

三、股票市场的微观分析(上市公司分析) ㈠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⒈分析该公司所处产业的发展前景

⒉分析该公司在同行业的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⒊分析该公司的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 ㈡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表 ⒈表的结构

⒉分析的主要指标

①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②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净资产 ③每股收益=净利润/总股量 (元) ㈢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⒈表的结构:总资产,其中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总负债,其中长期负债、流动负债 ⒉主要指标:(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①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总股本 ②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③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㈣分析公司股价处于高位还是低位 ⒈分析公司的市盈率

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⒉分析股价走势

第五个问题 公司金融理论

一、公司金融的主要内容 ⒈公司投资项目的财务决策 ⒉公司的资本结构(来源结构) ⒊公司运营资金的管理 ⒋公司兼并与收购理论

二、公司股利政策 内部融资—— 公司股利 公司融资 股权融资 外部融资 债务融资

⒈含义:公司税后净利润用于支付股东股利的比例 净利润:股利&公司留存 ⒉影响股利政策的一般因素

①公司未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情况 个人所得税(20%) ②公司外部融资的难易情况 股利 ③政府的税收政策 资本利得税(我国不征) ④股东对分配股利的态度 ⒊美国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 ①公司一般定期向股东分配股利 ②股利分配比例一般较稳定 ⒋我国公司的特点:比较少 ①分股利的公司少 ②分配的比例小

原因:A效益较差,无利可分 B中国股民并不看重股利 C税收制度不鼓励分配

三、公司外部融资中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结构 ⒈影响二者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债务融资节税效应与破产风险的权衡 ②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成本比较 股权融资成本=股利/股数

③两种融资方式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 ⒉中外企业情况

①西方成熟市场下公司融资遵循融资优序理论

内部→债务→股权

②我国企业更偏好股权融资

原因:A我国股权融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

B大股东控制比例很高,股权融资一般不会丧失控制权 C债务融资对公司是硬约束,股权融资是软约束

四、公司并购的基本理论 ㈠概念

⒈公司兼并:将一个或多个企业并入另一个企业,被兼并的企业不再具有法人地位 方式:入股:将被并公司作为股份并入原公司(股本扩大)原公司不需支付成本 ⒉公司收购:通过购买另一个公司的产权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 方式:全部收购(100%) 部分收购(<100%) ㈡主要类型

⒈纵向并购:通过兼并或收购其他企业以扩大本企业的产业链 好处:扩大利润来源,降低成本

⒉横向并购:并购与自己经营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扩大规模 自己在行业内有品牌价值或管理上有特长

⒊混合并购:上述两种之外的 好处: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利润点 前提:有实力控制、领导 ㈢公司并购的操作策略

⒈根据本公司的优势或发展目标确定并购战略 ⒉根据并购战略选准并购的目标公司 ⒊正确评估公司的价值

⒋选准并购时机,尽可能降低并构成本

第六个问题 国际金融

一、外汇市场汇率与汇率制度 ㈠外汇市场:外汇买卖的场所

我国分为:零售市场(到银行兑换),也叫柜台交易 银行间市场 ㈡汇率与汇率制度

汇率:货币与另一国货币兑换的比例

汇率制度:一国政府对外汇汇率变化进行管理的制度 ①固定汇率制

②浮动汇率制:自由浮动&管理浮动

管理手段:A通过买卖调节汇率(基本手段)

B规定汇率波动的上限、下限 C通过调整外币存款利率

D通过控制资本项目、外汇兑换

㈢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①两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基本) ②外汇供求状况(重要) ③政府调节汇率的政策

㈣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⒈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本币贬值有利于增加本国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扩大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⒉对对外投资的影响

本币贬值有利于引资外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与就业 ㈤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⒈1953-1972 盯住美元的稳定的汇率制度

⒉1973-2005 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⒊2005.7---- 以篮子货币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㈥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 ⒈背景

⒉目的:压制出口,促进外国进口 ⒊为什么不能大幅度升值

附:我国外汇储备:2.6万亿美元

第七个问题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一、货币理论 ㈠统计指标

⒈M0:流通中现金 ⒉M1:现金+活期存款 ⒊M2:M1+定期存款

㈡货币需求、供给与物价

⒈货币需求量:一定时期内用于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蓄手段所需要的货币数量 ⒉货币供应量:一定时期内通过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向社会提供的货币数量 ⒊货币供求均衡与物价稳定 供应量≈需求量 ㈢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⒈①概念: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现象 ②衡量指标:A消费品价格指数 CPI

B生活费用指数(消费品+服务)

C生产物价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③原因:货币供应量较大幅度的超过需求量(基本原因) ④影响:对企业负面影响不大,甚至有利 ⒉①概念: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②指标同上

③原因:货币供应量过少,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④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困难,经营效益下降,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就业下降

二、货币政策的调节 ㈠基本概念

⒈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而实行的各种政策 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央行以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推动经济增长 ⒊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央行以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⒈实现经济较快增长 ⒉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⒊实现充分就业 ⒋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㈢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介目标)

指央行能够控制并能够影响最终目标的指标 ⒈货币供应量 ⒉利率 ㈣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调节中间目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⒈再贷款(央行对商行的贷款)

⒉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以调节市场理论和商行的货币供应量(国债为主) 央行 出售证券→ 商行

⒊法定存款准备率 ㈤货币政策调节机制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最终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