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2022-04-20 来源:步旅网
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

a.墙、柱根部漏浆导致烂根

通病分析:模板支设和砼振捣施工不规范,水泥浆从模内漏出,墙、柱等部位的根部出现砼不密实的现象。

防治措施:控制楼板结构面的收面质量,特别是墙、柱根部20cm内的结构面。距墙外边线2cm处固定木条,作为墙、柱模板插入的预留槽缝。

b.锯末、杂物未清理形成夹渣现象

通病分析:支模、绑扎钢筋过程中,未能做到文明施工,作业面垃圾无固定的丢弃点;浇筑砼前,未将锯末、杂物等清理到位。 防治措施:①采用集中配模等措施,减少作业面锯末的产生;②在作业面设置垃圾集中存放点(比如专用的吊笼);③砼浇筑前,采用大功率吸尘器或气泵(效果更佳)清理垃圾、杂物。 c.顶托失稳影响楼板的局部水平极差

通病分析:传统顶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心受力状态,从而影响支撑的稳定性,影响砼楼板的极差。

防治措施:在普通顶托顶板的基础上设置两个U状的凹槽,从而使顶托上的钢管有效固定,防止偏心受力,增强架体的稳定性。 d.模板周转多次后边角受损影响模板拼缝

通病分析:模板锯开后,易受水泡发;同时多次使用后,将对模板边角产生一定的破损。

防治措施:模板锯开后,集中进行油漆封边,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模板

不被水泡发,提高模板周转次数,节约成本。同时,结合集中下料、配送的工艺流程,提高了模板的精度,从而提升拼缝质量。 e.梁墙节点处错台

通病分析:传统施工,梁墙节点处剪力墙竖向背楞木方伸至板底,梁侧水平木方在梁墙节点处截断,造成梁墙拼缝处不能有效的加固,易形成错台。

防治措施:剪力墙边的竖向背楞木方向梁的一侧外露15mm,使木方同时支撑剪力墙侧模及梁侧模。 f.梁侧胀模

通病分析:传统梁侧模采用步步紧加固,由于步步紧的加固能力有限,对于腹板高度大于400的梁,未能形成有效加固,易发生胀模。 防治措施:采用方木制作定型化卡具,通过调节螺母使卡具夹紧梁侧模,形成有效加固。二次结构阶段,也可将定型化卡具用于加固导墙侧模和现浇过梁、窗台的侧模。 g.外墙竖向结构接茬处成型差

通病分析:外墙、电梯井等竖向墙体接茬处加固措施不到位、接缝不严,导致后浇筑砼突出先浇筑砼面或形成“穿裙子”现象。 防治措施:在下部砼浇筑前,距楼层面以下100处预埋螺杆,待上部支模前,先贴好双面胶,底部与外接螺杆连接,拧紧加固。 h.卫生间降板部位成型效果差

通病分析:传统卫生间楼板挂模施工采用木方支模,加固不牢,踩踏严重,拆模时间不控制,拆模后成品保护不到位。

防治措施:①采用型钢制作工具式模具,每次使用前进行清理并刷脱模剂;②转角拼装处采用插销连接,焊定位卡控制水平标高及位置;③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后采用钉木条等措施保护阳角。 i.楼板裂缝

通病分析:未做二次收面;养护不到位;过早的上料。

防治措施:砼初凝前用2m刮尺沿四周墙的墙根处向中间刮平,再用压光机压实。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实2-3遍,减少砼收缩量;同时覆盖无纺布或塑料薄膜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钢管等材料必须在砼浇筑完成24小时后,才可上吊,且需均匀堆放。 j.结构楼梯砼变形、扭曲、收面差

通病分析:主龙骨采用单方木进行加固;使用铁丝和步步紧进行楼梯加固。

防治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先使用定型化工具化支模方式或钢楼梯进行楼梯支模;收面应及时到位,上层支模时注意对下层楼梯面的保护,拆模后铺设废旧模板对踏步进行保护。 k.墙、柱主筋偏位

通病分析:轴线位置偏移但未及时发现;未放、漏放定位筋;砼浇捣过程中钢筋偏移但未及时进行校正。

防治措施:加强放线时的轴线复核,实行工序交接制;采用定位箍筋;最上口钢筋保护层垫块要有效的设置。 l.露筋

通病分析: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小或漏放;振捣棒撞击钢筋

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漏筋;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拆模时间过早。

防治措施: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砼振捣尽量避免撞击、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应及时修复;保护层处砼要振捣密实;绑扎钢筋和浇筑砼过程中,应铺设定型化作业通道。

m.斜屋面结构砼不密实造成渗漏水

通病分析:屋面坡度大,砼在振捣过程中易滑落、离析,使砼在斜坡面上无约束滑落、自然成型。砼密实性难以得到控制,留下屋面渗漏隐患。

防治措施:在浇筑前,所有阴、阳脊必须用钢筋定位。砼浇筑时,所有的梁、柱采用插入式振动机振捣密实,将斜板上流淌下来的砼铺平,待板砼的坍落度达到3cm-5cm时,用手提式平板振动机自下往上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后加1:3水泥砂浆随捣随抹,并扫毛,确保结构砼具有自防水能力。 n.墙柱垂直度偏差大

通病分析:墙板单侧支模时,墙模板固定不牢固,在砼浇筑时,未进行模板垂直度的复测检查。

防治措施:由于剪力墙自身刚度有限,在墙模垂直度偏差较大时,采用钢管进行顶撑或者采用钢丝绳进行拉拽,从而控制剪力墙垂直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对对拉螺杆的数量、间距进行全数检查,事中采用激光水平仪对模板垂直度进行复查,砼浇筑完毕后再

次复查模板垂直度,发现偏差时及时整改。 o.砌体灰缝不饱满、不均匀

通病分析:砌筑前未排版,砌筑过程中未使用皮数杆,不用“三一”砌筑法使灰缝不均匀、不饱满。

防治措施:根据墙体尺寸及砌块规格进行排版,适当调配皮数,将灰缝作出标记,拉通线砌筑,做到灰缝基本一致。及时勾缝,并做到横平竖直,深浅一致。 p.砌体拉结筋位置偏差

通病分析:结构施工预埋时未按砌体皮数精确预埋或者后植筋时未按灰缝位置进行植筋,导致拉结筋没有处在砌体灰缝位置,砌筑时直接弯折进入灰缝,达不到拉结作用。

防治措施:采用预埋时,应精确测定楼层标高线,按确定的灰缝位置进行预埋;采用后植筋做法时,应先在砼墙柱上测定楼层标高线,画出皮数杆,按灰缝位置进行植筋。 q.窗台压顶部位过梁欠规范产生裂缝

通病分析:窗台压顶搁置长度不够或厚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窗角部位应力集中导致窗台下墙开裂或洞口变形。

防治措施:窗台压顶两侧搁置长度不小于250mm,砼厚度不小于120mm,保证其刚度,满足上部应力传导需求的承载力,保证砌体整体性,避免窗台下墙开裂。采用预制构件,效果更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