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进步问题研究
2021-09-30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第9卷总第35期) JoumaiofInnerIVLv ̄liaAgricultural Lhlversity(Sodal Yx:ience 60n) No.4 2007(Vol,9 Sum No,34)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进步问题研究 ● 陈丽娟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 三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再次被提到国家重要规划的日程上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工 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国家发展的大计,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在三农问题之一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进步 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攻方向,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进步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7)O4—0061~03 在农业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农业生产力的高低主要 重威胁。另一方面,人口的急剧膨胀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取决于人们对它开发利用的程度,而开发利用的程度主要在 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对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这 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农业投入的多寡,其中起决定 些无疑给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实际出发,解决 作用的是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技进步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 这一矛盾的 f{彦一选择就是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 工作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我国新农村建设关键之一 应用,一方糟f保护农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不 的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农业科学技术是一种 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潜在的生产力,一旦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就会变成强大的物 2.我国现阶段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科学技术作支撑 质力量,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 农业生产力的变革和飞跃,有赖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提 一.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 高。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尉家,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从当前 加大科技产品的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农业,提高 看,无论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或是在保持良好 农业的科技含量,是当今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农 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用世界7 的 业要在资源、人口、环境的重负下完成其承担的使命并谋求自 整地养活世界卫生组织2 的人口,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 身的发展,因此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实施“科教兴农”, 不断提高,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农业国际竞争中,提高我国农业 就更有其特殊的意义了。 的国际竞争力,均需要农业科技作支撑。 1.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1)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跨越,需要农业科技作支撑。实 一部世界农业发展史也足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世界农 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业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是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这 历史已充分证明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是农业发展 就需要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大突破,需要先进适用 的根本源泉。进入21世纪,新的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下在兴 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科技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 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增加 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 投入、改革体制和组织重大科技行动等措施,加速农业科技进 步与创新。尤其是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 产力水平质的飞跃 化,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2)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加 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农业的 貌。 大工作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力争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 同时,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也是解决农业生产资源短 长,已成为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农业内 缺与人类对农产品需求增加矛盾的必然选择。农业生产的特 部看农民收入的增加,要靠农业效益的提高来实现。而农业 殊性决定了其发展对自然环境及资源的特殊依赖性。近年 的高效益源于农产品的高质量、优质化、专用化。这 均离不 来,与世界农业较快增长同步,农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严 开农业科技的支撑。 * 收稿日期:2O06一O7—23 作者简介:陈丽娟(】983一),女,福建省莆田市人,福建师范大 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应对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需 要农业科技的支撑。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一 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业领域的开放程度日益扩大的同时, 面对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现代的市场竞争,竞争形式上是 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产品 与发达国家农产品竞争力的差距主要就在于科技含量低下。 因此,我国农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只有依靠科技进 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利用了国 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允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4)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农 业科技的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农业生产包括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的要 求。在水、耕地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保障我国主要农产 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确保粮食安全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进程中长期存在并需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决 定性I=!:l素,农业科技进步能够1惜来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最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繁 荣。 (5)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合理 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科 技进步。我国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 尤其是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当突出。 存农业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情况下,除了进一步加大 农业基础没施建设以外.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在保护农业生态 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实现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确保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进步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 了重要推动与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体 制变革,我国在农业科研及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 面存在的问题目益凸显。 I.农业科技研究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 新中国建立5o多年来,我国农业科研体系得到长足发 展。但是,从当前看,我国农业科研体系在体制、结构和组织 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我国的农业科 研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设立,而不是按照自然资源、农 业生态和农业区划设立。部门、单位、条块分割,国家、省、地 (市)三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机构、学科、专业再复设置、分工不 咧确,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总体运行效率低下,不适应现 代农业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的发展需要。与此 同时,匡I家农业科研计划项同的组织缺乏整体计划和统筹安 排,完全通过竞争方式组织实施,缺乏对国家科研基地和事关 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项目的定向稳定支持,过度的市场竞争使 资源分散、交易成本上升、农业科研效率整体低下,无法体现 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和国家目标。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科技成果能否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 化,关键在于其能否及时为使用者接受,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62 2007年第5期(第9卷总第34期) 也即在研究与应用之间的推广环节是否健全、有效。农业科 技推,’ 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从现阶段看, 我国的农业推广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包括经费短缺、管理 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灵活等。不仅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由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要求,也制约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 化。 3.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构成障 碍 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具有潜在生产力,只有通过推广应用, 使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结合起来,也 就是说,只有让农民认识、掌握,在实际生产和经营上被采用, 并产生了效益,才‘能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了。因此,农业科技 成果的采用者(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农民自身 的素质高低特别是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和采用科学技术意识 的强弱程度,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因素。从总体 上看,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比较低,采用科学积极性也不高,对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构成障碍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农 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效率,阻碍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4.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制约着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 我国目前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 农业生产过程中经济力最分散、薄弱,农民不可能具备增加科 技投入的内在动力;同时因为土地规模过小,小块土地的分散 耕种,制约了大型、综合性的农业技术的应用;同时,分散的农 户经济也没有足够的实力,用现代农业技术设备取代传统的 生产方式。 三、加快推动科技进步的基本思路 农业科技进步足一个不断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并推 广应片j于生产实践。进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动 态发展过程。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 推进农业科学研究的进展、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农业原有技术 的改造E^j革新.也包括农业组织与管理方法的改进、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等内容。为此,应抓好以下几点: I.增加农业科研投资 (1)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农业科研成果的周期性和艰 巨性使技术的前期投入较高,而且许多成果是公益性的,无法 受专利保护,加上现在以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方式使农民对技 术替代缺乏内在动力,所以成果的商品率低,甚至有些成果需 要专门进行示范带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决定了当前农 业科研的投资主体还就是政府。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农业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2)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研资金筹集机制。单一的政府 投资显然难以适应农、 科研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拓其 他筹资渠道。目前重点要做的是:制订有利的税收和价格政 策,鼓励企业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另外还可以积极扩大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广泛开展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 国内外资金等。 2.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 中国的农业科研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这些年来虽 几经改革,但仍存在科研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层次混乱;科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陈丽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进步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 机构自成体系、科 素尤}厶合埋流动;农业科研推广‘和牛产 确立战略重点,紧紧止』绕制约农业发腱的 大科技难题 集 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攻关.重点突破。与此同时,要有计 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弊端,必须做剑以下方面: (1)理顺农业科研体系中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 的关系,改变多头领导和平等管理的局面,形成有效的利益协 调机制和农业科研宏观调控机制。 (2)在组织结构上形成农业科研资源合理配置的层次和 布局,促进农业科研活动中分工协作格局的形成,使农业科研 体系成为开放有序的系统。 (3)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既要建立农业科研事业发展的 划地从国外引进我国农业急需、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覆 盖丽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实践证明,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快 农业发展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捷径。另外,21世纪将是 生物技术大发展的世纪 生物技术如果有重大突破,将会引 起农业生产一次大的革命。因此,要把加强生物技术和其他 高新技术的研究作为新世纪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一个战略重 点来抓。要统筹谋划,组织力量攻关,力争在生物技术研究 以及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农产品加工及 综合利用、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 破。 社会需求动力机制,协调计划推力和市场拉力.又要强化农业 科研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对农业科研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 调动其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3.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展望新农村建设,随着农业闻际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农 业科技将 临着更加激烈的困际竞争,建设现代农业、促进 农民足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对象。 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普遍较低。这足制约农 新技 术、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用科学技术 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应用农业科技的 “三农”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科技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农业 科技工作任重道远。农业科技工作将继续围绕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不断探索为“三 农”服务的新机制,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不竭 动力。口 参考文献: [】]丁天.依靠科技进步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J].农业经济问 题,]999(3). 能力.既是建没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需 要。这方面耍促进农科教紧密结合,大力培养和稳定具有各 种技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加快农业教育改革步伐,努 力普及义务教育,继续抓好扫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 育,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及函授教育、农业中等教育和农业职业 中学。农村普通中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增没农业劳动技术课 程。省、地两级要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举办技术培训班, 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4.确立近期农业科技攻关的战略重点和科技推广的战略 目标 [2]曾福生.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进步主攻方向[J].农业现代研 究.2030(1). 今后我国农业足否有新的更大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农业科技攻关能否取得重大突破,因此,农业科研~定要 [3]张其仔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4]李纯英.农村经济发展研究[Ⅳf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A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Z [E.]李文学.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兴衰论[1、O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朱广其.论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D].经济问题,1997(2). (接第54页) 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促进畜牧业生产的社会服务水平的 提高。可以解决牧民过程中的弱势地位。 2.引入外部力量。突破“体制锁定” 4_积极推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 畜牧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将牲畜的意外损失降到最低,良好 的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和及时的市场供求信息。这必然要求建立 与制度本身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应以信息 和市场为中心.以提高牧民的收入为宗旨。能够进一步提高畜 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指出,要扭转“路径 依赖”和突出原有“体制锁定”状态,必须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 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 牧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将康的发展。口 参考文献: [1]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l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兰虹.冯涛.路径依赖的作用……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 进[J].当代经济科学.2O02( ). [3]张立中.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I-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当前畜牧业制度创新,主要依靠政府来突破原有的路径依 赖。政府在基本明晰了草牧场使用权,家庭的经营面临困境,政 府通过政策创新来指导草场合理流转,可以实行联户经营、承包 大户经营、草场股份经营等多利I形式。突破单户经营,实现规馍 经济。 3.交易成本由各级政府、部f-J ̄n牧民共同分摊 [4]敖仁其.草原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r_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删 ( ). 由于牧民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处境比较艰难,如果交易 成本全部由牧民承担,创新必然不会得到牧民的拥护而导敛创 [5] ̄--其.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再认识£『-]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_001 (3). 新失败。从制度创新的本身来分析,涉及多个受益主体。因此, 创新成本应在多个主体 ll1均衡分摊。如果只涉及牧民本身,则 政府要 牧民共例分摊。 [6]刘木君,张建}盘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口]北方经济.2007. [7][美]R科斯.A阿尔饮.n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ⅣI].上海:人 民.出版社】9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