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A(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 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 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 “农民的合唱 ” 7、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9、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0、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 11、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12、实践的客体是(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13、实践的中介是(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 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
15、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 ) 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6、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
A.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 B.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C.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D.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17、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 ) A.经济是基础
B.政治是经济的反映与集中表现 C.政治归根到底为经济服务 D.经济革命导致政治革命
1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 A.认真看书学习 B.物质生产实践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科学实验活动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三、辨析题
21、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意识形成发展的第一阶段。
2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四、简答题
2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24、简述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25、际以及自己的体会,谈谈人的认识活动的两次飞跃各自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实现?
26、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27、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28、简述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五、论述题
29、以下内容来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
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请论述这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A 5、C 6、B 7、A 8、B 9、B 10、B 11、D 12、D 13、A 14、A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6、BD 17、ABCD
18、ABD 19、BCD 20、ABCD
三、辨析题
21、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生命物质反映形式的前提和基础。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一一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等等。
(2)第二阶段是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随着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一一大脑,于是出现了动物心理。猿类的大脑己相当发达,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这是意识的萌芽。 (3)第三阶段是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答:该观点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活动起源于劳动,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具体分析如下: (1)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
①在劳动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而错综复杂的、丰富多彩的整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
②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在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过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手段是统一的,这是劳动发展的第一阶段。随着劳动活动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者和劳动手段直接合一的原始形式就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于是劳动者与劳动手段相分离,形成了劳动手段的私人占有,从此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即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这是劳动发展史的第二阶段。
③由于劳动者和劳动手段的分离必然产生对劳动者的奴役,到了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奴役达到了极端,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劳动要求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达到和“返回”与生产资料、生产手段的重新直接结合,这就是劳动发展史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即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
(2)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起点
①逻辑和历史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劳动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产生、发展的逻辑起点。
②人们只有从劳动及其历史演变出发,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才能透过人类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逻辑线索,看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才能理解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经过这样的历史阶段,而不能跳过这些历史阶段;才能理解为什么在人类历史的一定阶段上,只能形成这样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而不能出现别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
③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归根到底都要受到劳动活动发展的制约。劳动的产生就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劳动的发展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的解放就是人类社会的解放。
因此,科学的劳动范畴的确立不仅为唯物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
四、简答题
23、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①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②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
③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2)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的条件
①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分工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提高熟练程度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分工同时也是对人的活动范围的限制,使人只能在某种职业中工作,只能孤立而片面地发挥某种方面的才能。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使这种旧式分工发展到极致,同时创造着消除这种分工的条件。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自然形成的、僵化的、不自觉的旧式分工得以消除,人们摆脱了“奴隶般地服从于分工”的情形。虽然共产主义社会里仍然会有分工,但这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它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 ②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髙,维持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会不断缩短。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劳动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人们只需要从事较少时间的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财富了。这样,他们就会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用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极大地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髙。而这种自由时间里的活动反过来又成为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在阶级社会中,劳动者要受到剥削阶级的奴役和压迫,劳动者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他们受着生产资料的支配,他们的劳动是为了获得基本的消费资料,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是被迫的和不自觉的。劳动仅表现为谋生的手段。随着阶级的消灭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依附于私有制的传统思想观念也必然消亡。劳动者不但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而且也必然从旧的思想意识中解放出来,使劳动的目的和劳动态度发生根本的变化。在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消灭了旧式的社会分工,劳动不再是一种奴役人和压迫人的手段,而成为解放人的手段,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不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的为公共利益的劳动。这种劳动己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规,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24、答: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1)借贷资本输出
借贷资本输出是指输出国的政府、企业或银行把货币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这是一种间接投资。借贷资本输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援助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2)生产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是指政府或资本家在国外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矿山、银行等企业,又被称作直接投资。它以投资者对所投资的国外企业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权为特点,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取高于国内投资的超额垄断利润。 (3)商品资本输出
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
①私人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主要包括: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投资和存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私人资本输出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同时也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手段。
②国家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主要包括: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向国际机构的投资,如对世界银行、欧洲开发基金、国际开发协会、亚洲开发银行等投资;政府在国外的资产等。国家资本输出则一方面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另一方面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在资本输出的三种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25、答:人的认识活动的两次飞跃分别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两次飞跃及各自需要的条件如下: (1)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①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③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a.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的基础。
b.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①理论对实践的依赖
a.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
b.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C.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②实现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
a.必须从实际出发,竖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c.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6、答:(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含义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简称“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把人看作是自然条件的产物,认为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的分布,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发展,都听命于地理环境的支配。这是一种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
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潮。 (2)“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因为它夸大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用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把外部自然条件看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质上,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一种外部因素,它对于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决不能取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①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27、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28、答:(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①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②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本来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并为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那部分新价值。现在,资本家又用从工人那里剥削来的钱,再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③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资本不断积累的后果
①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一一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②资本积累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③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④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五、论述题
29、答:(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对于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
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①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成了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①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也就是说,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②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a.人的实践活动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着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b.认识活动及其成果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c.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4)真理与实践的关系
真理与实践的关系主要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正确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仍然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
②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使得主观能够检验是否符合客观及符合的程度,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也使实践成为最公正、最有权威的终极审判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