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贞 24号
Summary
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即从词汇特征、句法特征、修辞格、衔接、叙述视角、言语和语调几个方面来分析小说的第一章,有助于我们很好地了解詹姆斯怎样为小说铺设一种喜剧性的基调,怎样展现不同文化传统的矛盾和对立,怎样通过语言的选择来渲染小说的主题。 1.词汇特征
第一章的词汇总体上属于优雅、讲究、过于谨严的书卷体。作者采用许多复杂的多音节名词,倾向于使用一些静态动词或短语,文中有大量的涉及情感和评价属性的形容词和副词,表达叙述者对于环境的主观描述或对于人物的评价。 2.句法特征
第一章主要是由较长的陈述句构成。句子的平均长度是30个字左右,句子结构基本上是复杂句和并列句。大多数句子含有从句,通常是松散句模式,带有添加成分,后面附带的或是分词短语,或是介词短语,或是插入语。这种结构消除叙述中的悬念,创造一种自然、轻松、 自由的感觉。这刚好符合这样闲散的日子或午茶会的消闲时刻。 3.修辞手法
小说第一章用了一些修辞格,如:暗喻、明喻、夸张等等。 4.衔接
作者在第一章叙述和介绍事物和人物时往往采用人称照应或只是照应作为连接句子和段落的主要衔接纽带。小说第一章叙述中所采用的主谓推进模式主要是持续性模式(constant pattern)也就是说,几个从句都拥有同样的主位,都是已知信息。这样使小说有现实感。 5.叙述视角
整部小说总体上是通过全知的叙述视角讲述的,有时也从第三人称又显得叙述视角讲述故事中人物的所知、所见和所思。 6.语言和语调
小说第一章没有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因此没有思维描写,但有许多表达人物会话的直接引语。三位绅士的谈话营造了一种社会话语氛围,与詹姆斯的故事开场白的诙谐语言技巧轻易地结合起来。第一章结尾从喜剧性语调变成有些严肃的气氛,与伊莎贝尔不现实和想象的性格形成对比,因此使伊莎贝尔的出场更具有喜剧性。
通过以上对《贵妇肖像》第一章进行文体分析,我们可以理解:正式的措辞和语言夸张、长句和复杂句的使用、修辞手法和聚焦模式越位的应用以及喜剧语气的设定等等,都有助于创造一种令伊莎贝尔感到陌生的仪式化和优雅的气氛,以及一种渗透整部小说的喜剧效果。因此小说的第一章为整部小说奠定了叙述风格和语气以及人物性格塑造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暗示了小说的国际主题。
用文学文体分析手法赏析《贵妇肖像》
戴桂玉 (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 广东 广州 )
【摘要 】 通过分析《贵妇肖像 》 第一章的文体特征 ,本文阐亨利 ·詹姆斯特定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艺术动机和小说主题意义的关系 ,同时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 ,帮助他们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话语 ,从而懂得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 ,以及写作风格或语言特征是怎样影响和产生意义。 【关键词 】 文体分析 语言特征 主题意义
An Appreciation of The Portrait of a Lady by Means of Literary Stylistic Analysis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Portrait of a Lady, this writing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iter’ s specific choice of expression and his artistic motivation and the thematic meaning of the text,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stylistic analysis can make students more aware of language and help them study literary discourse from a linguistic orientation and thus understand what the words of the text are saying or imp lying and how the style, or linguistic features, affects or produces meaning .
【Key Words】 stylistic analysis linguistic features thematic meaning 传统小说分析和教学注重分析小说的人物、 背景、 情节、 主题等 ,而当代小说批评又特别强调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来分析作品的意义和手法 ,往往忽略了语言本身的重要性 ,忽略了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 ,以及风格或语言特征是怎样影响和产生意义。但是现代文体学家已经认识到 ,“ 描写过程与阐释过程往往密不可分:被描写的是经阅读阐释发现与文学意义相关的语言现象而语言分析过程又常能加强和修正阐释结果 ” 。 (p86)目前有一些学者和教师正在探讨文体学的分析手法在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突出语言分析本身的重要性 ,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收效。文学文体学是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学派。它集中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在《语功能和文学文体 》 一文中提出“ 习惯性标准 ” ,即只有被艺术动机和主题意义激发出来的语言特征才与文体学研究有关。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和文学批评的桥梁。 通过描写和分析作者选择的语言成分及其产生的特定文体效果 ,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鉴赏文本的意义和美学价值。文体分析是在书写、 词汇、 语法、 句法、 篇章结构等各层面进行的 ,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 ,从那些被“ 前景化 ” 的语言特征入手 ,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 ,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在文学教学中采用这一手法分析文学作品时 ,可以先分析小说中的一个独立的章节 ,例如第一章 ,试图识别和阐释其文体特征 ,诸如语言变体、 动词或名词的风格、 修辞格、 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 以及叙述视角、 语言和思维表达模式、 会话方式等等 ,但一定要努力发掘那些与艺术主题和审美价值有关联的主要语言特征。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整部小说进行文体分析和研究。下面我们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分析《贵妇肖像 》 第一章 ,来管窥整篇小说的艺术
特色 ,阐明文体特征和语言分析对于文学作品理解的重要性。亨利 · 詹姆斯的小说以表现国际主题 — — — 美国的天真面对欧洲的世故 — — — 而著名。 《贵妇肖像 》 是詹姆斯的第一部表现国际主题的小说 ,通过刻画一个美国姑娘在欧洲文化环境中的生活旅程 ,反映新旧世界的冲突。小说的第一章描写的是三位富有的绅士在英国一个天堂般的地方享用午茶的情景。整个气氛轻松愉悦、 无忧无虑 ,周围环境高雅别致。实际上 ,作者对极为雅致的午茶的描写预示了将要到来的女主角伊莎贝尔 ·阿彻身上所体现的美国文化传统与欧洲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从文体学的角度 ,即从词汇特征、 句法特征、 修辞格、 衔接、 叙述视角、 言语和语调几个方面来分析小说的第一章 ,有助于我们很好地了解詹姆斯怎样为小说铺设一种喜剧性的基调 ,怎样展现不同文化传统的矛盾和对立 ,怎样通过语言的选择来渲染小说的主题。 1 词汇特征
第一章的词汇总体上属于优雅、 讲究、 过于谨严的书卷体。作者有意用一种明显正式而抽象的形式介绍场景、 午茶会和古宅 ,展现浓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午茶会和古宅的描写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感和优雅感。一些非常用词和书卷语的使用 ,例如: ( deposit)、( invidious)、 ( disfigured)、( defaced)、(magisterial)、(physiognomy) 、( felicitous) 、( inveterate)等等 ,使情景显得非常正式。下面我们来看不同词性的具体使用。 名词
作者采用许多复杂的多音节名词 ,如 , circumstances, implements, circumspection, protuberances等 ,使得场景显得高雅、 庄重、 仪式化。抽象名词远远多于具体名词 ,有助于创造一种快乐的气氛 ,加强欧洲文明的世故 ,突显受到根深蒂固的文化和传统影响的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 ,例如 ,“pleasure” 、 “pastime” 、 “enjoyment” 、 “leisure” 、 “comfort” 、 “privilege” 、 “privacy” 、 “civilization” 、 “gait” 、 “magnanimity” 、 “history” 等。另外 ,作者用“ceremony”、 “little feast” 、 “implements” 来指下午茶会和茶点用具 ,有一种过分讲究的浮华 ,使一些无足轻重的东西显得无比重要 ,暗示午间茶会不是一种可以随意取消的茶点 ,而是一种“ 仪式 ” ,一种郑重的习俗;对伊莎贝尔 ·阿彻来说 ,会是一种显得很陌生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动词
作者倾向于使用一些静态动词或短语 ,例如 ,“lengthened” 、“waned” 、 “Partake of” 、 “disposed of” 等等 , 暗示缓慢的生活节奏 ,创造一种消闲舒适的生活。另一方面 ,变形组合动词 ,如 ,“had been served” 、 “had been disposed” 、 “was left” 、 “were taking”的使用能产生一种持续、 平静、 和持久的效果。 形容词和副词
文中有大量的涉及情感和评价属性的形容词和副词 ,表达叙述者对于环境的主观描述或对于人物的评价 ,例如 ,作者用“agreeable” 、 “delightful” 、 “admirable” 、 “perfect” 、 “finest” 和“rarest”来描写和煦绚丽的下午;用 “rustic” 、 “placidly” 、 “simply” 、“kindly” 、 “serenely” 来把杜歇先生刻画成一个成熟而平和、 过着安逸舒适生活的老人;用“remarkably well - made” 、 “noticeably handsome” 、 “lively” 、 “exceptional” 、 “fresh - colored” 来表现英俊潇洒的沃伯顿勋爵。而
拉菲尔却被描写成“又瘦又高 ,很不结实 ,有些弱不禁风的样子。他的脸丑陋 ,充满病态 ,但是机智而带有一股魅力 ” ( tall and lean, loosely and feebly put together with an ugly, sickly, witty, charming face)。这些成群的属性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突显了人物的性格和个性特征。有些形容词如 ,“such” 、 “certain” 的反复使用表达了一种在赞赏这种茶会的仪式感的同时 ,又带有一种相应的讽刺语调。人物对话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如:“jokes” 和“interesting” 造成一种自由风趣的氛围;茶会中的人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谈论关于兴趣、厌倦、 女人、 爱情和婚姻方面的问题。 2 句法特征
第一章主要是由较长的陈述句构成。句子的平均长度是 30个字左右 ,句子结构基本上是复杂句和并列句。大多数句子含有从句 ,通常是松散句模式 ,带有添加成分 ,后面附带的或是分词短语 ,或是介词短语 ,或是插入语。这种结构消除叙述中的悬念 ,创造一种自然、 轻松、 自由的感觉。这刚好符合这样闲散的日子或午茶会的消闲时刻。有些句子感觉无边无际的长 ,不仅尽量包容很多信息 ,而且尽量精确地解释一件事物 ,例如 ,“The house had a name and a history; the old gentleman taking his tea would have been delighted t o tell you these things : how it had been built under Edward the Sixth, had offered a night’ s hospitality to the great Elizabeth (whose august person had extended itself upon a huge, magnificent, and terribly angular bed which still formed the principal honor of the sleeping apartments) , had been a good deal bruised and defaced in Cromwell’ s wars, and then, under the Rest oration, repaired and much enlarged; and how, finally, after having been remodeled and disfigure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t had passed into the careful keeping of a shrewd American banker, who had bought it originally because (owing to circumstances too complicated t o set forth) it was offered at a great bargain: bought it with much grumbling at its ugliness, its antiquity, its incommodity, and who now, at the end of twenty years, had become conscious of a real aesthetic passion for it, so that he knew all its points and would tell you just where t o stand t o see them in combination and just the hour when the shadows of its various protuberances - which fell s o softly upon the warm, weary brickwork - were of the right measure。 ”(这是一幢有名目、 有来历的房子 ,一提起它 ,那位正在用茶的老先生就会津津有味地告诉你:它是在爱德华六世时期建造的 ,曾经接待过伊丽莎白女王 ,她在这儿度过了一夜 (女王陛下的御体睡过的那张豪华而又坚硬不堪的大床 ,至今仍是那套寝室中的珍贵陈列品 ) ,克伦威尔起兵之后 ,它大部毁于战火 ,变得满目 ,到王政复辟时期才恢复旧观 ,并且扩大了许多 ,进入十八世纪以后 ,它又经过翻造和改造 ,然后落入一位精明的美国银行家之手 ,由他细心保护下来。 )这句话有两百多个英语字 ,介绍了杜歇先生住宅的悠久历史。作者在这个长句中用了并列句、 同位语短语、 定语从句、 包孕句、 并列动词短语和插入语。这一长串的不同从句和短语的复杂组合不仅在结构上 ,而且在意义上都全面生动地表现了住宅复杂的历史。 3 修辞手法
小说第一章用了一些修辞格如 ,暗喻、 明喻、 夸张等等。暗喻在这一部分俯拾皆是 ,例如 ,在“part of the afternoon had waned” (p. 1)中 ,下午一部分时间的消逝被暗喻成月亮的亏损;在“the flood of summer light had begun t o ebb” (p. 1)中 ,夏日强烈光线的减弱被暗喻为海潮的低落。这些比喻表现了时间缓慢的流逝 ,
产生一种消闲、 享乐、 无忧无虑的感觉。在“we’re two lame ducks” , (p6) 杜歇先生把他和儿子拉菲尔比喻成鸭子 ,一方面意指他们俩都腿脚行走不方便 ,另一方面暗示他们俩都能乐观地在生活中颠簸滚爬。我们还能在这一部分找到明喻 ,例如 ,杜歇先生在提到他妻子认为他没什么用时用了这样的明喻“:She thinks me of no more use than a postage - stamp without gum” 。(p. 11) 在另一个明喻“I’ll lay hands on on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ie her round my neck as a life - preserver” (p. 8)中 ,沃伯顿勋爵把好女人比做救生圈。当然他这样说时 ,明显是在开玩笑 ,其实他根本不相信任何女拯救者。因此他的语气带有讽刺和调侃的意味。这样的明喻都非常生动有趣。夸张手法体现在下面的句子中。当故事里三位绅士在自由地谈论女人的可靠和不可靠时 ,沃伯顿勋爵说道 ,“One hesitates to take hold of something that may the next moment be knocked sky -high” 和“The pretty women themselves may be sent flying!”( p. 8)他认为 ,现在的事物变化莫测 ,也许今天抓住的一件东西 ,明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那么 ,也许漂亮的女人也自身难保。以上修辞格的使用不仅表意生动 ,而且创造了一种快乐、 幽默、 喜剧的效果。 4 衔接
作者在第一章叙述和介绍事物和人物时往往采用人称照应或指示照应来作为连接句子和段落的主要衔接纽带。人称照应体现在一些人称代词的使用方面 ,例如 ,The old man had his cup in his hand; it was an unusually large cup, of a different pattern from the rest of the set and painted in brilliant colors。He disposed of its contents with much circumspection, holding it for a long time close t o his chin, with his face turned t o the house。His companions„(p. 1)The old gentleman at the tea - table…He…It…It…He…He…(p. 2)指示照应包括一些限定词的使用如: this, the, these, that和those。小说第一段在第一次提到不同的人和物时 ,反复使用“the” ,把读者引入一个特殊的、 具体的情境 ,而又不使读者感到唐突或不自然。小说第一章叙述中所采用的主谓推进模式主要是持续性模式( constant pattern) ,也就是说 ,几个从句都拥有同样的主位 ,都是已知信息。这种模式常用于短篇传记文和叙述文中 ,着重介绍人物的生平和个性 ,或者着重描述一个特殊的事物或概念。因此《贵妇肖像 》 第一章中使用持续性主谓推进模式可以提供人物背景信息 ,使小说具有现实感。同时 ,小说开头着重对杜歇先生的介绍预示了他在经济资助方面将对女主人公伊莎贝尔 ·阿彻产生巨大影响。 5 叙述视角
整部小说总体上是通过全知的叙述视角讲述的 ,有时也从第三人称有限的叙述视角讲述故事中人物的所知、 所见、 和所思。但是叙述者有几次却采用跨越全知叙述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直接用“ 我 ” 来指称他自己 ,尤其是在第一章。显而易见 ,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 ,也不是旁观者 ,而是一个跟全知叙述者一样的叙述自我。然而“ 我 ” 的使用使叙述成为某个具有个人社会姿态的人的个人陈述。因此他使用过分讲究的夸大词语 ,不但未给叙述带来不利的影响 ,反而形成一种有趣而欢乐的语调。他对午后茶点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他反复使用的这类词如 ,“such” ,“certain” ,都带有了一种对那种仪式化感觉的讽刺意味。叙述者在此扮演了一个确定的角色。他说起话来像是一个到了英国的美国人 ,比英国人还地道。但其口吻却带有嘲讽语气 ,像是一个喜欢英国人习惯 ,但却又觉得有趣和可好笑 ,因而可以夸张和讽刺英国人习惯的人的口吻。 6 言语和语调
小说第一章没有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因此没有思维描写 ,但有许多表达人物会
话的直接引语。三位绅士的谈话营造了一种社会话语氛围 ,与詹姆斯的故事开场白的诙谐语言技巧轻易地结合起来。会话中年轻绅士所表现出对生活的厌烦不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而是像场景中的其他事情一样被当作玩笑。詹姆斯的语气与绅士们的语气相似 ,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们具有同样的喜剧特性 ,更重要的是 ,当小说的气氛刚变得认真世故时 ,充满活力和青春幻想的伊莎贝尔 ·阿彻闪亮登场。第一章结尾从喜剧性语调变成有些严肃的气氛 ,与伊莎贝尔不现实和想象的性格形成对比 ,因而使伊莎贝尔的出场更具有喜剧性。故事开头恰倒好处的喜剧语调大体上也是小说的基调。作者用这种语调塑造伊莎贝尔;拉菲尔也用此语调表达对伊莎贝尔的爱。懂得这一点 ,能使我们认识到 ,伊莎贝尔的一些措辞诱人的自我分析不能从表面上来理解 ,也能使我们懂得 ,为什么詹姆斯对她的塑造常常有意地让人难以琢磨。通过以上对《贵妇肖像 》 第一章进行文体分析 ,我们可以理解:正式的措辞和语言夸张、 长句和复杂句的使用、 修辞手法和聚焦模式越位的应用、 以及喜剧语气的设定等等 ,都有助于创造一种令伊莎贝尔感到陌生的仪式化和优雅的气氛 ,以及一种渗透整部小说的喜剧效果。因此小说的第一章为整部小说奠定了叙述风格和语气以及人物性格塑造的模式 ,更重要的是 ,暗示了小说的国际主题。由此可见 ,把文学文体分析手法运用于英美文学教学中 ,学生能在系统地发现语言特征和进行语言描述的基础上进行文学阐释和欣赏 ,同时学生的语言意识和文体意识也自然而然地逐渐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 1 ]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 ] Spitzer, Leo .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History [M]. 1948 In D. C. Freeman (Ed).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yle [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0.
[ 3 ] James, Henry . The Portrait of A Lad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