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电子政务”

2021-05-20 来源:步旅网


关于电子政务

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例如: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管理等。真正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不是为数不多的网页型网站系统。严格地说,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就是要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等数十个系统。

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包括政府机关内

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 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

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

粗略地讲,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进行的是以办公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政府信息化。(2)以1993年12月国务院成立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新的一轮推动政府信息化的浪潮,主要是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这些信息系统主要以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为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1999年9月,原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电信等单位联合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利用互联网来推动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这个名词就是那时候开始使用的。(4)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由此,我国电子政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电子政务的具体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OA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

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

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5、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特别是适应信息时代对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员工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专业培训,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

6.业绩评价系统。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政府各部门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

(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1、电子采购与招标。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必要的帮助,向他们提供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程序,使政府采购成为阳光作业,减少循私舞弊和暗箱操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节约政府采购支出。

2、电子税务。使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家里或企业办公室就能完成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款划拨、查询税收公报、了解税收政策等业务,既方便了企业,也减少了政府的开支。

3、电子证照办理。让企业通过因特网申请办理各种证件和执照,缩短办证周期,减轻企业负担,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年检、登记项目变更、核销,统计证、土地和房产证、建筑许可证、环境评估报告等证件、执照和审批事项的办理。

4、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将拥有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对企业开放,方便企业利用。如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政府经济白皮书,国际贸易统计资料等信息。

5、中小企业电子服务。政府利用宏观管理优势和集合优势,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统一政府网站入口,帮助中小企业同电子商务供应商争取有利的能够负担的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等。

(三)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

1、教育培训服务。建立全国性的教育平台,并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然后对学校和学生提供;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2、就业服务。通过电话、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向公民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如开设网上人才市场或劳动市场,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工作职位缺口数据库和求职数据库信息;在就业管理和劳动部门所在地或其他公共场所建立网站入口,为没有计算机的公民提供接入互联网寻找工作职位的机会;为求职者提供网上就业培训,就业形势分析,指导就业方向。

3、电子医疗服务。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公民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当地公共医疗账户的情况;查询国家新审批的药品的成分、功效、试验数据、使用方法及其他详细数据,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查询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通过电子网络建立覆盖地区甚至国家的社会保险网络,使公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的明细情况,有利于加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普及;通过网络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补助,增加透明度;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理赔手续。

5、公民信息服务。使公民得以方便、容易、费用低廉地接入政府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通过网络提供被选举人背景资料,促进公民对被选举人的了解;通过在线评论和意见反馈了解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改进政府工作。

6、交通管理服务。通过建立电子交通网站提供对交通工具和司机的管理与服务。

7、公民电子税务。允许公民个人通过电子报税系统申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税务。

8、电子证件服务。允许居民通过网络办理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有关证书。

三、何谓“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按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政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我国2003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

“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

“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管理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这12个重点业务系统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

统建设。

“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覆盖了我国电子政务急需建设的各个方面,涉及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特点各异,又相互渗透和交融,将初步构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

1、中办/国办办公自动化系统: 2004年:加强政务专网互联互通工作,病毒防护系统成为重中之重。近期目标:加强信息中心交换。纵向通过DDN数字专用信道实现与中办、国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级办事处的互联;横向以系统内各主要部门为网络骨干节点,采用先进的网络交换技术组成机关内部骨干网。

2、宏观经济调控系统: 2004年:监控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新热点。近期目标:利用电子平台监测和调控将继续成为首要任务。

3、“金关”工程: 2004年:与地方政府联合,电子口岸建设如火如荼。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成为口岸管理与服务的门户网站。近期目标:进出口企业通过Internet连接到数据中心,办理各项口岸业务;建设好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四个应用系统,实现外经贸相关领域的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

4、“金税”工程: 2004年:加强三期业务流程重组工作。近期目标:依托税务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以总局为主、省局为辅高度集中处理信息,建设各级税务机关税收业务、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应用等所有职能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中国电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5、“金财”工程:2004年: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等子系统一统到底。近期目标: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大部分市(地)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涵盖预算编制审核系统、国库集中收付系统、工资统一发放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等方面。

6、“金卡”工程:2004年:IC卡、信用卡、一卡通在各地全面推开,实现一卡走天下。近期目标:进一步实现卡与卡的数据共享,帮助信用卡与其他各行各业卡之间的互联应用;用非接触式IC卡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及加大社会保障IC卡在全国的发行量。

7、“金审”工程:2004年:建成了审计署18个特派办的局域网及审计急需的三大数据库。近期目标:连通全国审计机关和重点被审计单位之间高效实用的审计专用网,开发一批满足审计业务需求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的应用软件;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

8、“金盾”工程: 2004年:建好一、二、三级信息通信网络以及大部分应用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其中,全国公安快速查询中和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展开。近期目标:完善三级网及延伸终端建设,以及各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多媒体通信;加快部、省、市三级信息中心建设,完善跨地区的信息查询。

9、“金保”工程: 2004年:对养老、失业、医疗、社保等全国联网工程进一步深化。近期目标:地级市建立覆盖全部参保人员和参保单位的集中式数据库,未建数据库的尽快建数据库,数据不全的抓紧采集数据,补全数据,同时进行数据核对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10、“金农”工程: 2004年:远程教育入农家,宏观调控政策推动“天下粮仓”建设。

近期目标:组织农业现代化信息服务及促进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向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及农民提供有关信息。

11、“金质”工程: 2004年:打造质量检验检疫信息化平台,提高市场监督和质量安全监控的快速反应能力。近期目标:建设全国质监局骨干网络体系,直属局直接与国家质检总局的网络进行对接。

12、“金水”工程: 2004年:建设“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覆盖7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和易旱地区。近期目标:利用多种通信快道组成报汛网,和众多的报汛站、采集点一起组成信息采集系统,争取准确地做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报告,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尤其加强长江中下游及黄淮流域的纵深发展。

四、如何实现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不是计算机室的工作,不是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工作,而是各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工作。从上述服务内容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电子政务的上述业务内容和服务也不是一出现时就具备了的。在系统建立方面,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过程;在服务内容实施方面,是一个从试行到适应、由怀疑到自觉贯彻的长期过程。在这里,各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决心、示范和领头作用,既是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也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

五、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我国电子政务进入新阶段

这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体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把电子政务作为一个战术问题,而是将它提升到了涉及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的战略高度;电子政务从过去局部推进的状态,进入了整体规划、网络整合、数据集中、应用层交互的时期;电子政务一改过去技术驱动的特点,以业务需求为动力,实施成功率大大提高;政府信息化不再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对原有流程进行简单复制,而是与行政管理改革相结合。 实施电子政务,技术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体制上。改革旧的体制,自然要触动一些人和一些小团体的既得利益,他们从本位主义的立场出发,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成为推动电子政务的阻力。

实施电子政务,需要整体规划,但也不可能齐步走。结合关键业务寻找突破口,以关键业务流程的网络化来带动整个政府职能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网络平台设施的生命周期有限,如果不能迅速开展应用,最后很可能只搭起个花架子,无法见到实效。

实施电子政务,第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很关键,但光有一把手还不够。各部门都需要一个既熟悉信息技术又了解业务需求的“明白人”,专职充当“首席信息官”的角色,把技术和业务的“两张皮”捏合起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实施电子政务,我国跟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总体上看,现阶段的重点不是公共服务(基层政府除外),而是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入手,以信息化带动政务活动的法制化。只有在政务活动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依法行政,使政务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落到实处,我们的电子政务才算是真正达到了效果。

六、检验检疫电子政务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