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2023-09-01 来源:步旅网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400074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

适用专业:网络技术学时:64

编写人:徐辉审定负责人:孟云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体系包含二两主干课程。本门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实施次序中排第二,位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之后。本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计算机组装、机房管理、计算机售后服务、产品质检、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课

程。本课程一共分为7个模块,通过具体的任务分别介绍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和选购、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的设置和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等知识。

(一)课程理念

1、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2、适合专业:各专业

3、教学时间安排:第2学年第1学期

4、计划课时:32

5、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①能认识常见的电脑主机与外设;

②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写字板、word等工具软件;

③能运用Powerpoint进行简单的演示文稿设计;

④具有基本的美学知识、数学知识、语文知识、英语知识。

6、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①熟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整个过程;

②具有电脑硬件识别的实践经验;

③具有电脑配机的实践经验;

④具有电脑组装(硬件组装和软件安装)的实践经验;

⑤具有计算机硬件及整机评测的实践经验;

⑥具有电脑维护维修的实践经验;

(三)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根据地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和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案例,形成“课堂案例—软硬件功能解析—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连贯思路,课程安排上突出学生教学主体作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课程学习中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综职

业能力。

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设置项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相关内容,选用你能够满足当前市场对计算机简单的维护与维修的需求。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训练时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工矿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的简单维护和维修,各个办公室的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有足够的能力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围绕本课程培养

的能力,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应遵循以下思路:

课程内容:认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设置和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系统测试、系统维护、故障检测与维护等。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根据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电脑营销公司、专业计算机硬件评测室和计算机硬件维修公司等相关企业的岗位,通过对电脑系统安装、电脑维护维修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选择、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学习情境。

(一)知识目标

1、能分析、阅读设计任务书,细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各项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2、能识别电脑各种配件;

3、能按客户的要求同时结合公司情况进行合理配机;

4、能对客户的一套电脑配件进行硬件组装,完成硬件组装后再按客户要求来安装相应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给客户作好备份;

5、能针对计算机某一具体硬件或一台整机评测,并写出评测报告;

6、能对电脑软硬件进行维护和简单维修。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独立收集资料;

2、能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3、能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4、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工作中。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到工作中。

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主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协商。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按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展工作。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之前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已具备了对计算机各硬件的认识能力。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偏硬的课程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企业网的设计与维护》等等。

四、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7个项目。

本课程学时分配:32节多媒体教室教学,32节课机房实验教学。

五、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材教参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

按照软硬件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数个项目设计的综合能力和技能。因此教材的选取原则为: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服务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发展;其次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议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东北示范大学出版社)等。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机房实训环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及任务为主要的教学载体,采用情景模拟、以分层分组合作、学练考等方式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各项技能,根据需求完成计算机的各项维修和维护。

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根据设计项目,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案。根据选用的方案,把设计项目分成多个案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案例进行实际设计。并对学生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质量监控、进度把握、项目考核等。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以完成综合项目的任务为基础,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学习,做到学习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设置实际工作情景导入学习主题,采用设置项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相关内容。

学习项目的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设计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典型案例为载体,是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只是关系。

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四)教学组织

为保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得以实施,能够将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做到“学中作,做中学”的教学过程,本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行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个项目(或案例)都采用“任务布置—教学重点难点—知识技能—操作步骤—技能拓展—实训小结”的形式组织,深入浅出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课后学习中,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发展水平由小到大的不断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当学生由依靠教师→相对独立→基本独立→完全独立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告终,“教”和“教法”的主导作用也随之告

终。这时矛盾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即由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要矛盾方面的自学过程。

(五)师资配备

要求教师熟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整个过程;具有电脑硬件识别的实践经验;具有电脑配机的实践经验;具有电脑组装(硬件组装和软件安装)的实践经验;具有计算机硬件及整机评测的实践经验;具有电脑维护维修的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在课程考核方面,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注重本科目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1、完成日常实例作业的数量和质量;2、实验上机练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3、上课出勤率;4、期末考试成绩:考试采用百分制,满分100分,主要是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核,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其中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过程考核占40%,期末终结性考核占60%。

考核的原则:题目有针对性,同时要体现本学期所学重点,难度适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