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作者:宋庆东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4期
摘 要: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生物质资源。本文以黑龙江省农作物桔秆的生产与科学利用为基础,重点调查与全面分析相结合,对全省农作物桔秆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桔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可供黑龙江省大力推广和鼓励发展的各种生态型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对加快农作物桔杆资源的科学利用步伐提供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已经从农业废弃物转变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省由于农作物秸秆单位价值偏低,利用途径及其手段和技术受到局限,每年都有大量农作物秸秆剩余,无法得到科学的处理与利用,焚烧或在田边道旁堆弃直接造成了大气污染、土壤矿化、火灾事故等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改革传统落后秸秆利用方式势在必行。
1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虽然在秸秆能源利用技术开发与推广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秸秆能源项目建设刚刚起步,相关技术和设备有待完善,典型示范项目较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收集成本较高,秸杆收益偏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为保证秸秆破碎程度,提高还田质量,玉米机械收获还田时需降低收获茬口,会降低机械收获速度,效率低下,并且费油,农民不愿实施,宁可一把火烧掉秸秆。同时农户出售剩余秸秆收益较低,还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力和运输成本,对农户缺少吸引力,积极性不高。为此,农户往往选择在田间将秸秆焚烧。由于在秋季集中焚烧,秸秆湿、数量大,产生烟雾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再遇到不良天气,极易形成并加重季节性雾霾。 1.2 受北方温度低影响,还田秸秆不能及时腐解
黑龙江省秋春两季气温低,冬季封冻时间长,加之玉米秸秆产量较高,还田后腐解较慢,春季耕层漏风、跑墒现象严重,影响出苗。而且,由于机收秸秆长短不一,还田效果差。 1.3 对保护性耕作认知度和应用不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虽然每年从各级政府到农民都大力倡导秋整地,在作物收获后即开始深松起垄等做法。但对没有进行机械收割的地块,大量秸秆在短时间倒出耕地的办法和出口不多,且不系统、不科学,没有形成产业支撑。同时,广大农民对推行秸秆覆盖、三年深松一次、免耕播种等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提升地力、环境影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等认识不足。 1.4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
方式传统、效率低下,技术尚需完善。由于目前在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和推广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传统燃料利用方式效率低下,传统的燃用方式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浪费。另一方面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从事的企业又大多为民营中小企业,因此大多数企业使用的设备落后,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只能采用低成本设备从事生产,致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过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推广应用。 1.5 政策扶持及激励措施不到位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的农业基础性、公益性项目,需政府扶持和引导。目前,虽然国家对秸秆还田腐熟项目给予一定补贴,但补贴资金额度不大,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2 加强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为加快推进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秸秆能源化开发利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
龙头企业是秸秆初加工、深加工产业化的重要纽带,按照“基地+企业+技术+ 散户”的运转模式,由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企业来负责信息、运输、销售、市场运作等环节,由基地发挥人员培训、技术、宣传等功能,打造成以散户为载体、企业为纽带、市场化运作的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集团,实现秸秆规模利用的多赢局面。 2.2 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降低生产成本
秸秆原材料的充足供应是相关企业以及示范项目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县、乡(镇)人民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在利用原有的粮食等收储机构人员和场地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设必要的秸秆储存基地。 2.3 筹措建设资金,制定优惠政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尽快建立财政投入、金融贷款及社会融资等渠道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加大重要秸秆能源化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投入力度。政府要对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应进一步完善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秸秆发电、秸秆生产乙醇等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秸秆能源化产业成本偏高的突出问题,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
2.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自觉性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公众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效益对比等多种形式,教育农民更新观念,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秸秆能源化推广与普及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2.5 加强科技研发,缩短技术熟化时间
针对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中相关技术不够成熟、设备实用性差、综合效益低等问题,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联合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精心组织各有关专业领域技术较强的科技力量,加大科研投入,深入研究秸秆能源化利用相关技术。重点解决秸秆固化、秸秆沼气、秸秆发电以及秸秆收储运等关键技术,针对项目推广中发现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缩短技术熟化时间。通过对秸秆能源化相关技术及设备的不断优化和完善,降低秸秆能源化企业的生产成本,满足农民对低廉、优质、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向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参考文献
[1]胥畅,王胜清.低碳经济下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2]申进玲,周俊.纤维素与清洁能源[J].科技资讯,2006(9).
[3]崔明,赵立欣,田宜水,等.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分析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
[4]梁迅.黑龙江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再创历史新高[J].黑龙江粮食,2010(6). [5]邢丽娜,党金霞.浅谈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J].太阳能,2007(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J].云南政报,2008(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