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跟岗学习总结(6篇)范文

2022-05-20 来源:步旅网
(最新版)教师跟岗学习总结(6篇)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20__教师跟岗学习总结 第一篇:

为期一个星期的跟岗学习活动已经完满结束了。虽然学习的时间不长, 但是这次学习的理念足以让我用毕生的时间去实践、实习总结。

生本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兴起了一股热潮。在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 生本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试点实践。我跟岗学习的学校――惠州一中正是生本教育试点之一。而且们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实践。老师们经验丰富, 成果累累!让我这个教师新手耳目一新, 受益匪浅。

我的指导老师是朱永平先生, 是我们惠州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大。能够向拜师学艺真的是我的荣幸。在此我从以下几点来总结一下我的学习收获与心得体会吧!

一、 教师的思想理念

由于我们学科的特殊性,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要有正确的定位和坚定的思想理念。信息技术老师除了备好课, 上好课之外, 更多的是要协助学校完成其的教学之外的工作, 如学校的信息化工作, 学生网上报考报名工作, 校园网络建设工作等。所以作为信息技术老师, 我们不但要有育人之心, 更重要的是要有服务精神。不要以为事小而不为, 我们的价值往往

就是从这些小事从体现出来。此外, 心中要有坚定的思想理念。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 虽然该学科不用考核, 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或许你的付出没有像主科老师那样立刻见效, 但是作为信息技术老师, 你要坚信信息技术迟早会纳入高考学科。而且信息技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应该从你这个老师身上学会一些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正如朱老师所说的那样, 如果连你自己都看低自己, 那谁会看得起你?

二、 课堂教学方法

开学的第一节课, 们就给学生说明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具体安排。把课程分为几个模块, 每个模块有一个主题, 而这个主题可以参照书本的综合活动的主题也可以自己确定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小组分工合作, 完成一个作品最后进行一个作品的展示汇报。

在学习期间, 我们观摩了朱老师等几个老师的第一节布置任务, 第二、三节学生小组合作创作和第四节学生成果汇报等课程。从一个模块学习开始到结束, 除了第一节课老师是主角外, 其的课堂时间都是学生当主角, 老师只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在辅导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里, 我深刻感受到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到的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 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 在兴奋中, 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老师的工作看起来似乎非常轻松简单。但是如果真正实施起来却没看的那么容易。和我一起去学习的还有另外一个老师, 她回来后立刻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不一样,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一样。她也碰到了种种的困难。通过观

摩学习和真正的实践。我觉得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班级不宜太大。班级大, 学生多, 老师的监督指导不到位。这样问题就出现了, 积极的学生越来越好, 稍微懒惰点的学生会越来越懒惰。生本教育, 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度。参与度高了, 课堂的整体效果才可以体现出来。

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高。不过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不可否认学生的智商。只要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没有什么是们做不到的。甚至做出来的效果往往超过老师的估量。

3、 老师的综合素质要高。虽然说人不是万能的, 但是作为一个老师, 我深感不是万能就万万不能。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面对不同的学生, 会有不同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调控课程和解决学生问题。老师真的是要活到老, 学到老了!

4、 生本教育的理念要深入人心。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下, 成绩才是硬道理。那么生本教育的生存途径在哪里呢?只要学生、老师和家长都理解和支持。那么这个新生的理念才会有现形的机会。

20__教师跟岗学习总结 第二篇:

16天的教师跟岗培训即将过去, 可是这次跟岗培训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2月2日, 我来到了东莞莞城中心小学, 开始为期十_大开眼界, 收益良多。

在跟岗学习中, 我感受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名师的成功经验, 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

学水平。在三位品牌老师的带领下和指导下, 我们对观摩课进行讨论和点评, 我们的跟岗学习,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这次的跟岗培训学习让我对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学能力得到了一次新的提升。且在三位品牌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上回报课, 听课评课, 上课反思等等。通过学习收获颇丰, 感触良多。

在黄燕芬老师的课上, 让我知道注重识字教学。她充分相信学生, 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 互帮互学。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中, 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在彭才华老师的课上, 让我领略到课堂的语言的艺术美, 彭老师教学时的朗读指导很有技巧, 随机应变能力强, 真令我佩服!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而在周奇老师的课身上, 让我知道用聊天的形式可以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上没有约束, 说实在, 我喜欢这样的聊天, 亲切而又自然, 没有师生之分, 没有优差之界, 这种聊天形式的课堂, 值得我去深入探讨。

还有, 听了周奇老师的作文课以及彭才华老师的广快作文讲座, 我心里有底了, 我要把们这种作文模式带回去, 也让我们的学校里吹起这一鼓作文风。

培训活动中, 我们也展示了一堂又一堂充满语文韵味的好课。我和其学员团结互助,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一次研讨、交流活动都是那么真诚、朴实, 大家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 交流教学中的体验, 仿佛是彼此心与心的交流, 更是大家用情感谱写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在我上《伯牙绝弦》的教学, 在整个教学中, 自然流畅, 音乐、画面不过分, 拓展恰当。周奇老师在点评中, 向我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经一点拨, 进一步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如正音方面还没注意, 在追求答案的过程还有一个关键有价值的鼓励, 对知音的内涵还可深入挖掘等等。周奇老师的工作激情和人格魅力, 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本次培训, 我看到了众多教师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 犹如井底之蛙。但这次培训, 却让我明白了今后前进的目标, 学以致用, 我将在这里学到新知识尽快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 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 求知精神, 协助能力, 加强学习, 让跟岗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发光。

在这里, 真诚地感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集中学习的机会, 为我们的进一步发展充电、提高!

20__教师跟岗学习总结 第三篇:

11月x日至22日, 我和另外2所学校的老师共三人来到了昌化二小蹲点取经、跟岗学习5天。本着分享、进步的思想, 热烈欢迎我们到们学校跟岗学习。在活动前期, 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上课3节、听课5节、反思2篇、评课稿2篇??。每天学习后, 还要总结当天的学习心得, 这周结束还要写总结。总之, 对跟岗学习的老师们进行高强度大密度的培训。对于我来讲, 有压力就是好事。

在这5天的跟岗学习中, 昌化二小无私的奉献出们的教学精华, 毫无保留地分享们的宝贵经验, 极力帮助提升我们跟岗教师的教学教研素质。本次跟岗学习有以下几点让我感受最深刻:

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产品。昌化二小通过大力引进和校本培训, 逐步凝聚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学校临安市级以上教坛新秀为专任教师数的47.4﹪, 杭州市教坛新秀5名, 临安市

二星级教师4名, 分布在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学科。而且教师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科研方面很突出。

二、重视新教师的培养以及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该校具有很多名师, 但是们却没有丝毫的架子, 交流是那么坦诚, 教研的氛围是那么和谐, 这样能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本次跟岗学习活动, 我们导师陈爱兰老师为我提供了5节展示课, 分别是陈爱兰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 孙玉红老师的《除数是整十_大方, 教师非常自信。

三、教师无私的奉献

陈老师安排我去参加听课以及评课, 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有经验的老师, 学习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汇报课期间, 我先备好课, 试教, 陈老师听课、看教案。陈老师看过以后, 很认真地为我指出教案的问题, 还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对我的课件给以了很高的评价, 这让我很欣慰。陈老师对我的教学很重视, 每节课她都会去听我的课, 评我的课, 她给了不少宝贵意见。她还鼓励我不断地在尝试中找到一种较有效的方式, 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另外, 她对我的工作是高度重视的, 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和信任。

四、跟岗培训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一个个课例, 一次次交流、碰撞, 我们的教学技能有了大幅提升。跟岗学习的第二天,

我有幸听了孙玉红老师的《除数是整十_大的启示是, 好教师是这样练就成的磨练+勤思=名教师。

20__教师跟岗学习总结 第四篇:

16天的教师跟岗培训即将过去, 可是这次跟岗培训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2月2日, 我来到了东莞莞城中心小学, 开始为期十_大开眼界, 收益良多。

在跟岗学习中, 我感受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名师的成功经验, 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三位品牌老师的带领下和指导下, 我们对观摩课进行讨论和点评, 我们的跟岗学习,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这次的跟岗培训学习让我对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学能力得到了一次新的提升。且在三位品牌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上回报课, 听课评课, 上课反思等等。通过学习收获颇丰, 感触良多。

在黄老师的课上, 让我知道注重识字教学。她充分相信学生, 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 互帮互学。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中, 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在彭才华老师的课上, 让我领略到课堂的语言的艺术美, 彭老师教学时的朗读指导很有技巧, 随机应变能力强, 真令我佩服!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而在周奇老师的课身上, 让我知道用聊天的形式可以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上没有约束, 说实在, 我喜欢这样的聊天, 亲切而又自然, 没有师生之分, 没有优差之界, 这种聊天形式的课堂, 值得我去深入探讨。

还有, 听了周老师的作文课以及彭才华老师的广快作文讲座, 我心里有底了, 我要把们这种作文模式带回去, 也让我们的学校里吹起这一鼓作文风。

培训活动中, 我们也展示了一堂又一堂充满语文韵味的好课。我和其学员团结互助,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一次研讨、交流活动都是那么真诚、朴实, 大家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 交流教学中的体验, 仿佛是彼此心与心的交流, 更是大家用情感谱写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在我上《伯牙绝弦》的教学, 在整个教学中, 自然流畅, 音乐、画面不过分, 拓展恰当。周奇老师在点评中, 向我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经一点拨, 进一步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如正音方面还没注意, 在追求答案的过程还有一个关键有价值的鼓励, 对知音的内涵还可深入挖掘等等。周奇老师的工作激情和人格魅力, 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本次培训, 我看到了众多教师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 犹如井底之蛙。但这次培训, 却让我明白了今后前进的目标, 学以致用, 我将在这里学到新知识尽快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 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 求知精神, 协助能力, 加强学习, 让跟岗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发光。

在这里, 真诚地感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集中学习的机会, 为我们的进一步发展充电、提高!

20__教师跟岗学习总结 第五篇:

10月8到12日, 我们11名教师有幸来到华师附小跟岗学习。跟随华师附小的徐志辉校长、江伟英导师学习。跟岗第一天, 徐校长就勉励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争取在本次跟岗学习中解决教学上的困惑, 吸收养分, 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

研修班的江伟英导师对我们更是悉心教导。组织我们听课评课, 参加附小语文科组的教研, 带领我们到清远支教, 亲自上了一节以思维导图写童话故事的作文课, 让我们了解到思维导图作文教学的过程。

我最感兴趣的是运用思维导图的进行语文教学。因为小学生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要使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构建文章的脉络和线索, 就必须借助形象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 正是用文字、符号、图像来形象地组织和表征知识的。

思维导图既是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 活跃教学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多思维层次交流, 引导学生掌握读写方法的教学策略;又是能帮助学生建构各种文章的结构及文辞、段落间的联系, 促进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和掌握自主阅读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 除了加大资料的累积量外, 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 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和应用因为更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同时, 它善用左右脑的功能, 藉由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 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这恰恰能够满足学生克服语文阅读中存在的材料多、知识点繁杂等困难的需求, 帮助学生构建一篇篇文章知识点的联系, 提高记忆力, 协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度和自学能力。

在目睹了江主任的作文课《导图编童话故事》和牛老师的《白鹅》, 我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江主任还把我们带到办公室, 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 原来思维导图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

1、学生课前绘制思维导图, 进行自主预习

每学习一篇课文前, 教师布置一项预习课文的作业, 让学生课后先行理解即将所学的课文内容, 边读课文边绘制思维导图, 借助绘制图的过程, 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学生课中复述修正导图, 师生交流合作

思维导图绘制完成后, 教师利用课堂时间, 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讨论式课堂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形式, 让学生把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与组员进行共享, 然后, 学习小组内部交流, 商讨文章内容, 特别是在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讨论, 最后推荐小组内部最终确定的导图方案, 派出代表向同伴讲解课文。

在学生讲解课文过程中同步进行。教师根据学生所复述的课文内容, 在导图中进行修正和补充, 同时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理解上的偏差, 学生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 扩充知识点。

3、学生课后完善思维导图, 复习背诵课文。

借助在课堂中已完善的思维导图, 进行课文的再一次复习。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或背诵文章, 同时用笔记录下自己新的理解, 检查自己阅读理解上的遗漏, 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令我感触最大的还有附小语文科组的教研活动。我们观摩了华师附小四、五、六年级组的语文教研活动。三个年级的老师围绕五年级和初一入学的测试卷进行研讨。各年级的老师根据质量分析上的数据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种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后, 江老师从阅读、习作、答题技巧等方面作出了精辟的总结:教研活动就要把空洞的理论转化成实际的, 可操作的做法。针对薄弱的地方进行研讨, 总结方法和经验, 并在科组内推广, 达成

共识, 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这一次跟岗学习我目睹了江伟英主任的风采, 了解到思维导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更是观摩了华师附小语文科组精彩的教研活动, 真是满载而归。期待接下来的学习会有更精彩的内容, 学到更多的知识。

20__教师跟岗学习总结 第六篇: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 现在再次走进校园, 走进那个无比熟悉的教室, 心中的激动难以按捺, 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转化, 从坐在教室接受知识变成了站在讲台之上传授知识, 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骄傲的。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教师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学校特地将我们送到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为期1个月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这次新教师培训内容丰富, 包括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概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 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 但在如何组织教学, 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 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几门课程的学习, 收获很大, 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 现在搞清楚了, 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 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 我深深体会到, 教育确是一门艺术, 一门大学问, 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培训, 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 本次的岗前培训最重要的是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

教师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我从事的飞行教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教授学员飞行实践技术, 让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航飞行员。这也就是传道、授业。

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 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 学生都有向师性, 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 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 要富有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 就像父母对待孩子, 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 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解惑。

作为一名飞行教员,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加上军事化得管理, 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 在飞行上又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随时与学生保持者联系, 只要学生有事, 都应该及时在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 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个一名成功的飞行教员应该具备的。

其次, 本次培训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除了技能以外, 还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 几位老师根据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高校教师的要点和方法,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 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

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 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 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 通过这次课, 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 争取精益求精。并且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 自身就应该走在学术的前沿, 将最前沿的知识带到课堂, 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让们在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 本次的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我们, 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 而本次培训中, 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 们的讲话, 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 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 认识自己的角色, 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鼓励我们要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