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目标
1.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
2.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和技巧。
考点详析
考点一: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高考真题】
【2014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来写愁。(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技法指津】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咏怀、咏史怀古几种。 1.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首诗中,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直接发出了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深沉之音,不借外物,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思想和感情, 引人共鸣。像这样的手法,就是直抒胸臆。
2.咏物言志
山川河岳、花鸟草虫,都可成为诗人借助的对象。作者一般要描述所借助事物的突出特点,而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这种突出特点之中,可以说,作者的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3.借景抒情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一句“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却是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一倍之哀。
4.即事感怀
在赏析咏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的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的悠扬,再写故园之思的深浓,“事”和“怀”结合紧密、自然熨贴。
5.怀古咏史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迁移训练】
(14届四川高三天府大联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注释】:①元明:黄庭坚之兄黄大临的字。子由:苏轼之弟苏辙的字。②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③古代居官时,将印带佩在腰上(汉代规定县令是铜章墨绶);④石友:交谊坚贞如石的朋友,指子由。⑤脊令,水鸟名,首尾动摇相应。 【小题1】本诗颔联二句对仗精工,寓情于景,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作者的情感高潮集中在尾联,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并简要分析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⑤
③
④
②
①
【解析】
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高考真题】
【2014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
③
②
①
【技法指津】
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用典、对比、衬托或烘托、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比等比较常见,答题时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解释,最后注意分析效果。 【迁移训练】
(14届福建厦门高三3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划峨,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小题1】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为什么?(3分) 【小题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3分)
考点三: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高考真题】
【2014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3分) 【答案】拟人 用典 虚实结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首散曲,前四句写燕子在泥中衔回落花修
补画栋上残破的彩绘花朵,燕子都不忍花朵残破,有拟人意味;中间四句写燕子在半开半掩的珠帘内,半掺着羽翼,感伤眼前破败“堂前王谢”,既有拟人手法,又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暗含用典。作者实写眼前的衰败,化用典故,让人联想到旧时的王谢堂,虚实结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技法指津】
修辞在诗歌中常见的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答题时重点是结合诗歌分析效果。 【迁移训练】
(14届甘肃张掖高三三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古风(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小题1】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②
③
①
【解析】 【小题1】
考点四: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的方式。
【高考真题】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法指津】
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参照前面的表现手法。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迁移训练】
(14届陕西西安中学高三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小题2】
试题分析:“数声啼鸟怨年华”的慨叹,这何尝是啼鸟怨年华,而是行客自己途中听到鸟声油
然而起年华虚度的怅恨。鸟啼花放,原是快意畅游的大好场景,可对一个弃家流浪的行脚
僧
人
来
说
,
感
到
的
却
是
“
凄
凉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