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成语故事吗? 生:喜欢
2.师:请你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一个成语吗?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成语《揠苗助长》《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郑人买履》)。
3.谈话揭题: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成语故事无疑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语言简洁、内容完整、含义深远的故事,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5课就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学生齐读课题。) 4.理解题目: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矛是古代人作战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古代人作战中保护自己的盾牌。“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
5.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韩非子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所写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了解文言文。
出示课件:文言文的简单演变;出示课件: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简单区别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卖。 (3)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5)利:锋利。 (6)以:用。 (7)弗:不。 (8)应:回答。 (9)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教师指导。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学生自由朗读,熟读成诵。 三、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互相交流:讲述故事时要把哪些问题交代清楚?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3.了解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1)师:谁能说说文言文《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时间:战国时期;地点:楚国;主要人物:一个楚国人。“楚人” (2)了解“楚人”。 ①师:“楚人”是做什么的? 生:卖盾和矛。
②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③师:“鬻”是什么意思?“者”是什么意思? 生:卖。“者”是指……的人。)
④师:谁能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一说。 生: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
⑤教师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学生说“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 4.了解事情的经过。
(1)师:韩非是怎样描写事情的经过的?
生: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师:“誉之曰”是什么意思?
生:“誉”,夸耀;“之”,这里指盾;“曰”,说;“誉之曰”的意思是夸耀他的盾说。
(3)师:那个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盾的? 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4)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盾吗?
生:“吾”,我,我的;“之”,的;“坚”,坚硬,坚固;“莫能”,不能;“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
(5)师:“又誉其矛曰”是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说的? 生:那个人又夸耀他的矛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6)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矛吗? 生:“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7)指导朗读。
①那个人是怎么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的?(学生各抒己见。)
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②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 (多人朗读,学生评价。)
③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读出“夸耀”的语气,注意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动作。)
5.了解事情的结果。
(1)师: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
生: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2)师:如果你就是其中围观的人,听了那个人的话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说?
(学生自由发言)
(3)师:文中“或曰”是什么意思?
生:“或”,有人;“曰”,说;“或曰”,有的人问他。 (4)师:有人说了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5)师:面对别人的质疑,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有什么反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6)师: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 生: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7)师:你认为,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什么的结果?
生: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坚固,这跟他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锐利,这跟他说的“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一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8)指导朗读,读好人物对话,注意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动作。 6.了解后人评价。
(1)师:后人是怎样评价这件事的?
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师: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生: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7.师:你能用自己的话再一次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吗?
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穿一切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8.反复读课文,熟读成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自相矛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
2.师:楚人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
生:矛和盾都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3.背诵全文。
教师总结: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油吧,孩子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