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及其应用

2022-12-05 来源:步旅网
072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及其应用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及其应用*Study on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Public Reading Interactive Platform Based on Book刘术华 王乐春 雷 蕾 (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摘 要]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大众阅读习惯及阅读方式产生较大转变,各类专业性阅读社区和阅读平台不断涌现,大众阅读互动平台所需管理的资源不断增长,处理逻辑日趋复杂。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平台体系结构基于现有阅读平台的服务现状及产业链模式,以服务阅读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各个角色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能够将所有阅读服务参与者有效整合,从而形成新型大众阅读产业链模式,构建社会化大众阅读服务的新兴业态。

[关键词] 大众阅读 阅读互动平台 体系结构 产业链[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B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public reading habits and reading methods have changed a lot, kinds of professional reading community and platform appear constantly, resources of public reading interactive platform need to manage keep growing, and processing logic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With books as the medium, based on service status and value chain of existed reading platform,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reading platform system fully embodies the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each role, and integrates participants in reading service effectively, so as to form a new public reading value chain mode, and build a new form of social public reading service.

[Key words] Public reading; Reading interactive platform; Systematic structure; Value chain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阅读领域,人类的阅读习惯由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逐步向互联网阅读转移。2018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北京公布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有所增长[1]。综合阅读率、图书阅读率、数字阅读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等数据均全面上扬,显示出国民阅读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了全面发展。国民对阅读的需求日趋旺盛,对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意味着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会。

其是进入电子传播时代以来,数字电视、移动终端、手机等各种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屏”的世界,伴随着多元化的媒介,大众阅读的方式日趋多元化[2],大众阅读也呈现分众化的趋势,但作为大众群体在阅读活动中普遍表现出来的共性及其发展趋势则是阅读服务更为关注的内容。本文所研究的大众阅读中的“大众”一词有2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阅读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社会各个阶层;二是阅读内容的大众化,并非专业的学术性阅读内容。

1.2 大众阅读服务平台调研与分析

  目前,市场上的阅读平台按运营商角度可以分为以下6类:(1)原创文学网站类,以塔读文学为代表;(2)门户网站类,以QQ阅读为代表;(3)移动端创业类,以掌阅为代表;(4)电子商务类,以多看阅读为代表;(5)电信运营商类,以咪咕阅读为代表;(6)其他类,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图书策划公司、出版传媒企业等上线运营的App,此类App整体影响力不大。以QQ阅读、塔读文学和掌阅为例,3家平台的功能都非常齐全,云存储、社交分享等基础功能几乎都有,阅读格式、界面设计都实现了良好的读者体验。但各家平台在细节上却各有特

1 大众阅读服务平台及产业链调研与分析1.1 大众阅读背景

  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受到阅读主体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的影响。长时间以来,人类阅读都习惯于用纸质图书,阅读方式也有一定的定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

* 本文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BAK15B01。

色,有的坐拥广泛的读者资源和渠道入口优势,有的凭借独特的设置和个性化阅读模式取胜。

  然而,这些阅读平台却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同质化严重。这些平台之间相互借鉴、彼此模仿,形式上大同小异,界面风格、栏目设置等如出一辙,内容上都以网络小说为主,没有独特卖点,没有形成差异化定位和分众化传播。其次,网络小说占比过大,优秀的、有深度的内容较少。目前阅读平台缺乏知识类、学术类的优秀深阅读内容,这也基本符合目前移动阅读的年轻化、碎片化、浅表化特征。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读者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内容的差异需求,因此,内容的单一性也将成为制约移动阅读平台长远发展的桎梏。最后,缺乏有效互动。目前阅读平台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打赏、赠券、签到等形式上,对于促进深入阅读所起的作用有限。微信读书等新模式和新阅读活动在读者对内容的互动反馈方面做出了一定改进,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1.3 大众阅读服务产业链调研与分析

  传统的大众阅读服务大多是由阅读服务提供者(如图书馆、出版社、书店等)以举办书展与读书节、优惠售书、推荐经典图书的形式向广大读者提供的服务。然而,传统的阅读活动存在成本高、效果差、难营利等局限性,很难吸引厂商投入到大众阅读服务中来,因此也就无法形成一个产业。随着国家从政策层面不断倡导大众阅读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众阅读获得了新的契机,数字阅读取代纸质阅读一跃成为大众阅读的最主流形式,技术提供商、渠道运营商、设备制造商都发现能够从中获得商机,争先恐后地进入阅读市场,在大众阅读服务中承担起不同的职责,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数字阅读服务产业链。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传播媒介的变革,数字阅读产业链模式经历了互联网数字阅读服务产业链模式、移动阅读产业链模式及基于自媒体的阅读产业链模式3个阶段的发展。值得指出的是,这3种模式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在不同的时期同时存在、相互影响。

  上述前2种数字阅读产业模式类似,只是在移动阅读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以其拥有相对庞大的读者群、丰裕的资金、成熟的付费通道以及对手机应用推广渠道强有力的掌控权等优势,使其成为移动阅读产业链的领导者[3]。伴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变迁,作为自媒体的新生力量,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为实现自媒体平台的深度阅读创造了可能,进而形成了基于自媒体的阅读产业链。“吴晓波频道”和“逻辑思维”即为该种阅读产业链模式的典型代表。然

Library Development073而,这种阅读产业链模式有其局限性,如阅读内容局限、受众比较少、以营利为主,这些均制约了其在普通大众中进行全面的推广。

2 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体系结构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原有的阅读服务模式与图书宣传推介机制已经不适应现有的阅读习惯。并且,各类专业性阅读社区不断涌现,催生了各种新型的图书服务与应用,大众阅读互动平台所需管理的资源不断增长,处理逻辑日趋复杂,亟需建立一个完整、可扩展的平台体系结构。

2.1 体系结构设计

  本文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以下简称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除了囊括目前数字阅读产业链的所有参与者外,还将产业链的参与者进行了延伸,允许更多的机构和平台进入产业链。体系结构如下页图1所示。 2.1.1 体系结构中各个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体系结构中各参与者在大众阅读服务中具有各自的角色定位。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开展大众阅读服务提供了支撑,是多媒体时代顺利开展大众阅读服务的基础。国家文化主管机构为开展大众阅读服务提供了政策导向,如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不仅能够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大众阅读服务,有效保证大众阅读健康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促进大众更加喜欢阅读。内容是大众阅读的关键资源,也是大众阅读的起始环节。因此,作为主要内容提供者的出版社、图书馆、作者和专家占据体系结构的核心地位。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担负着整合上游资源提供者提供的资源,连接下游的阅读传播渠道,兼容电商平台的重要任务。渠道是大众阅读活动最终向读者展示的环节,它决定了读者使用体验的效果及满意度。它不仅依赖于各个网络运营商,其服务形式的选取还与硬件厂商生产的硬件屏幕、开发的操作系统、支持的资源格式等密切相关。读者是大众阅读活动的最末端,也是大众阅读活动的最终参与者和评价者。

  电商平台、社会化阅读平台及媒体平台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参与到大众阅读体系结构中能够有效丰富阅读服务内容,扩大阅读服务读者群体,提升阅读服务效益。广告商的介入可以缓解部分内容提供机构(如提供公益性阅读服务的图书馆)的资金压力,在保证阅读内容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牺牲一定的阅读体验换取更多的免费阅读服务。随着读者付费意识逐渐增强以及政府对版权内容的保护力度加强,付费读者将越来越多,

2018年第9期/总第291期

074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及其应用图1 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图阅读领域的支付环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伴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种类的增多,阅读产业的付费渠道正在逐渐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偏移。  体系结构中各个角色不仅各司其职,还需要相互协作,因此各角色之间关系密切。首先,出版社、图书馆、作者等大众阅读服务提供者首先应该了解国家的相关阅读政策,推出符合国情和有利于国家、国民和谐发展的阅读内容,才能在国家层面争取更多的支持;其次,作为产业链中的内容生产者,作者、专家、图书馆、出版社和第三方机构应该开展通力合作,在保证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力争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再次,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运营者作为主导者,应该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整合作用,与技术商、电商平台、终端厂商、广告商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大众阅读服务的产业化运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产业链上各个参与者都要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从阅读内容选取、阅读功能定制、阅读终端适配等各方面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真正做

ISSN 1004-325X | CN23-1331/G2

到以读者为中心。

2.1.2 体系结构中的数据流

  本文构建的体系结构中涉及3条与阅读相关的数据流向,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主体而言。

  (1)大众阅读服务流,图1中用实线表示。作者和专家可以上传个人作品或向广大读者推荐优秀书目,阅读服务的推出主体(图书馆、出版社、第三方内容提供机构)也可将本机构的电子图书资源上传到大众阅读互动平台,并将组织的阅读活动信息在平台发布,利用平台与其他平台(微信平台、媒体平台、社会化阅读平台)的接口,将平台的内容展示给其他平台的大量读者;同时,读者在访问平台时还能获取到其他平台的阅读资源,如直接跳转到电商平台一键购买,或者通过阅读平台到图书馆进行在线借阅,实现读者多种阅读选择。阅读活动提供者还可以根据阅读平台收集的读者阅读、投票、报名、评价等数据,协调合适的专家和作者,定制适合不同人群的线下活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

  (2)大众阅读业务流,图1中用虚线表示。以读者为出发点,借助终端设备(手机、Pad、PC等)经由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通过大众阅读互动平台或其他各种渠道(社会化阅读平台、移动平台或微信平台)的在线获取平台推出的各项阅读相关服务,

如读者在线阅读电子图书,参与活动线上评奖、投票,获取线下阅读活动的通知并完成活动报名,继而在活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感兴趣的阅读活动(读书会、新书发布会、借书漂流瓶等),与现场的专家、作者、图书馆员以及其他读者进行互动,具有相同阅读兴趣的读者还可以相互讨论阅读心得,成为朋友,长期交流。

  (3)大众阅读业务资金流,图1中用点画线表示。阅读产业要想健康、持续地运营,就必须要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这就势必会有支付环节参与其中,因此体系结构中也会相应地产生资金流。付费的主体是阅读服务

Library Development075的消费者——读者,读者或广告商的资金通过大众阅读互动平台流向支付平台,进而流向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电商平台等中间机构,最终流向阅读内容的版权拥有者(作者、出版社、第三方机构)。

  (2)公益阅读和付费阅读并存

  图书馆是大众阅读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众所周知,图书馆是公益性阅读服务机构,因此产业链必然具备公益阅读的性质。然而,除了图书馆外,产业链上各角色进入产业链均以营利为目的,因此,要想充分调动各个角色的积极性,实现产业链良好整合,必须创新阅读营利模式,采用多种模式结合的策略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需求。大众阅读互动平台在提供公益性阅读服务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内容+终端”绑定阅读、付费阅读、广告植入、电商推广、线下活动等方式实现营利,各种营利模式获得的收益通过分成方式分配给参与其中的各个角色。  (3)打通线上线下,创新互动机制。

  目前阅读平台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打赏、赠券、签到等多种形式上,对于促进深入阅读所起的作用有限。大众阅读注重及时有效的读者反馈与互动机制,打通线上线下,通过线上宣传扩大影响力,增加读者数量,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才能增加读者黏性,帮助读者提升对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认同度、归属感以及依赖程度,促进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4)优质的平台内容

  首先,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政策导向作为开展大众阅读的指导,有业界专家的阅读推荐,能够引领大众“读好书”;其次,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内容合作者主要是出版社、图书馆等传统的阅读服务机构,其有条件对电子书进行精心挑选把关,滤除一些低质、不健康的电子书,能够保证大众“读好书”。2.2.3 产业链趋势

2.2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产业链模式

2.2.1 产业链构成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以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为主导,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支持及相关的政策导向下,在相关机构的版权监管下,整合各个阅读产业参与者,兼顾各方利益需求,以读者需求为驱动,融合线上线下多种互动服务方式,形成完整的、可扩展的、各方协调合作的大众阅读产业链模式。根据参与者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其主要可分为5类(见图2):(1)线上内容提供者,包括个人作者、图书馆、出版社及第三方机构;(2)线下活动营运者,包括图书馆、出版社、个人或创意书店等其他阅读服务机构。可以看到,线上内容提供者和线下活动营运者可以是相同的机构,也可以有所不同;(3)产业链的核心——大众阅读互动平台,负责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作为整合者,整合第三方平台和服务;(4)第三方平台及服务,包括电信运营商及终端厂商,以及第三方的广告商、支付平台、媒体平台、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及其他社会化阅读平台;(5)下游的阅读服务的消费者——读者。产业链中各参与者在大众阅读服务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大众阅读服务不断演化,培育社会化大众阅读服务的新兴业态。2.2.2 产业链特征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产业链具备如下特征:  (1)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为产业链整合者  可以看到,大众阅读产业链上参与者众多,各方都想占据产业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没有一方能够从中周旋,整合产业链上的各家。鉴于大众阅读产业链上平台的重要作用,平台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与其他平台的对接,以及自身的扩展,这就为平台运营者更好地行使产业链整合者的职能提供了保障。

图2 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产业链结构图

2018年第9期/总第291期

076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及其应用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链模式,未来还应该加强以下几个环节:

  (1)对优质数字内容努力争取并多元化运营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主要内容提供者图书馆以及出版社拥有海量的资源,但是需要经过图书活动、热门主题推荐、精品内容提炼等强有力、多元化的运营以及引导,这些资源才可以活起来,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体现其价值。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内容创造者、版权提供者,因此平台内容提供者不能故步自封,需要花费大力气争取新时代优秀的各种形式的精品内容,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引领推荐读者阅读的风潮。  (2)注重平台资源建设与管理

  强大的平台是互联网时代连接优质内容与消费市场的关键环节,这也是传统阅读行业的短板所在,与新型阅读行业进行竞争,就一定要大力加强自己的平台建设与管理,让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畅通无阻。  (3)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

  鉴于传统阅读平台的不足,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将是大众阅读行业产业链建构的突出特点。未来大众阅读行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基于大文化、大出版视角的全产业链建构战略,大众阅读产业参与者势必要紧跟趋势,大力拓展和延伸自己的产业边界,尽可能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深度合作,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大众阅读新形势。

3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本文以上述体系结构为框架,以大众阅读需求为出发点,以读者、作家、专家、馆员之间交流互动为核心,设计实现“国家导向、专家推荐、公众参与”的阅读服务平台,并以国家图书馆为起点,通过全国公共图书馆和部分行业图书馆开展应用示范和推广,利用公共图书馆拥有的内容资源和读者资源的优势,整合公共图书馆领域已有的多项全民阅读服务活动,形成公共图书馆为基础的社会化阅读网络。

3.1 大众阅读业务及功能需求

  (1)读者业务流程

  读者通过终端进入平台后,首先需要在平台进行注册,成为平台的读者,也可以利用第三方账号登录平台,浏览、检索平台上各个机构和个人读者发起的活动、创建的专题,并对平台的专题、活动、图书进行点赞和关注,同时还能发表评论,对专家和其他读者的评论进行点赞和回复,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阅读心得,此外,还能对感兴趣的活

ISSN 1004-325X | CN23-1331/G2

动线上报名,并按时到指定地点参加线下活动。  (2)作者业务流程

  作者是平台上另外一种身份,认证为作者之后,除了享受普通读者的所有权限外,还能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平台,建设专题,发起活动,作为个人活动组织者引领大众阅读。

  (3)专家业务流程

  专家是平台认证的另一类具有特殊身份的读者,除了具有普通读者享受的所有权限外,还能对专题、活动及平台的图书进行专家导读,引导普通读者的阅读方向,提供交流互动的契机。  (4)机构业务流程

  阅读活动的举办方需要先在平台进行机构认证,变为机构读者,平台上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公共、高校、行业图书馆)、出版机构(出版社、音像社、出版公司)、媒体机构(平面、网络媒体)、培训机构(教育或行业培训机构)及阅读推广机构(阅读活动举办机构)。成为机构读者之后,可以在平台发布本机构举办的各类活动及专题,并对其进行管理,通过线上的专题宣传聚集人气,将读者引导到线下参与活动,将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很好地连接起来。

3.2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系统设计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在行业标准和版权保护等保障下,为最大范围的读者提供互动阅读服务。系统平台采用5层架构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如下页图3所示。这样的设计使结构更加清晰,降低了编程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可伸缩性,使该系统易于扩展。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器、网络设备以及其他硬件设施。平台的基础数据包括信息资源数据和读者信息数据。信息资源数据主要是内容提供机构组织、加工、发布的与阅读相关的资源及信息,涵盖了数字资源的加工、组织、发布及存储等环节。读者信息数据是指大众阅读互动平台收集的读者注册、登录数据以及读者的阅读轨迹数据,根据平台收集的读者信息,分析读者的兴趣喜好,可以反馈给内容和活动的提供者参考,以便其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平台的业务层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模块、活动模块、主题模块、读者交流互动模块4大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负责整个服务平台的读者管理、业

图3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系统架构图务管理、日志管理、安全管理和接口管理等功能;活动和主题模块实现活动和主题的创建、审核、编辑、展示和管理;交流互动模块负责读者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互动行为。平台搭载2个应用,一个是基于Web的阅行天下,该应用主要关注于大众阅读;另一个是基于微信端的佳书汇应用,该应用主要侧重向读者进行主题阅读推荐,引导深度阅读。平台展示层包含了Web、IOS、Android等网络终端系统,平台应用层需要针对多种系统界面进行适配,以达到最优的展示效果,满足不同终端读者的阅读需求。

3.3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应用及社会效益

  作为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主要阅读示范基地,国家图书馆从2015年1月开始跟随平台开发进展启动平台的应用示范工作,以文津图书奖评选与推广为主要应用示范项目,首次将文津图书奖评选过程这个复杂的纯线下活动全流程推广到平台运行。平台实现了广大读者、出版社、作者、评委、图书馆等机构线上实施宣传、推荐、初评、终评等各环节评选流程。同时,平台结合讲座沙龙等阅读交流活动的线上组织与开展,引入文津图书奖评委、讲座嘉宾等文化名人,组织“谭梅新书《领舞》”等多场有影响的主题阅读交流活动,实现了专家与读者线上和线下的阅读交流活动。另外,平台整合引入文津阅读、国图少儿馆等馆内多个业务部门,以及乐之读读书会等民间读书会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突出了馆员在

Library Development077大众阅读互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以国家图书馆阅读示范基地为基础,以文津图书奖为核心策划多个有特色的阅读宣传活动,面向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民间阅读机构开展应用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在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方面的引领作用,以优秀图书的阅读交流为中心,引导深度阅读,有助于更好地打造读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阅读生态圈。

4 结 语

  以书为媒介的大众阅读互动平台体系结构可以为大众阅读服务的开展提供指导,使阅读服务机构在大众阅读互动服务及平台建设方面有章可循、有案例可参考。由于采用分层结构、模块化设计,系统功能可根据需要灵活组合,因此大众阅读互动平台的体系架构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应用于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也可应用于非营利性的文化服务产业。在不同

类型的行业应用时,应用者需根据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系统业务流程进行简单重组,对某些功能模块进行调整。平台运营者下一步要加强与相关文化机构的交流,进一步听取不同文化机构对本平台体系架构的意见,并对其优化,结合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争取率先在图书馆、出版社等行业进行推广应用,然后逐步影响到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行业。

参考文献:

[1]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EB/OL].[2018-05-22].

http://www.wenming.cn/djw/djw2016sy/djw2016whdg/201804/t20180419_4660402.shtml.

[2]李 玺.混合媒介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变化探究[J].传播与

版权,2016(1):108-110.

[3]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年度)综合报告[EB/OL].[2018-05-22].http://www.useit.com.cn/thread-12829-1-1.html.

[作者简介]

刘术华 女,1985年生,现工作于国家图书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移动数字图书馆。

王乐春 男,1971年生,现工作于国家图书馆,高级工程师。

雷 蕾 女,1989年生,现工作于国家图书馆,助理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8-07-02]

2018年第9期/总第291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