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与健康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内容包括: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如何应用心理学手段维护和促进入的心身健康。随着健康新概念的提出、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解释和考虑人类健康与疾病时,既重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又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这使得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强化医学院学生对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培养医学生运用心理知识和技术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意识。在学习本课程时,重点掌握医学心理基本思想和基本问题,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二、 教学时间分配
章节 内容 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 主要理论 3 第二章 人的心理 3 第三章 心理应激 2 第四章 变态心理与不良行为 2 第五章 心理健康 2 第六章 心理评估 2 第七章 心理治疗 3 第八章 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2 第九章 临床其它心理问题 2 第十章病 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2 第十一章 心理咨询 2
合计 27
三、 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及其意义,了解医学心理的一般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
1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性质 2 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4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熟悉
1 医学模式的定义
2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特点 3 医学心理的中心理行为的定量 了解
1 医学心理的研究范围 2 医学心理的相关学科 3 生物医学模式 教学内容
1
一、 医学心理学的对象、内容 二、 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 三、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四、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
五、 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一章主要理论 教学目的
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意义 基本要求 掌握
1 行为和行为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2 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理论 熟悉
1 认知特点及其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2 ABC理论和贝克认知理论 了解
1 人本主义理论 2 心理生理学理论 教学内容
一、 行为学习理论 二、 精神分析理论 三、 认知理论 四、 人本主义理论 五、 心理生理理论 第二章人的心理 教学目的
学习心理活动与脑、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现象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基本要求 掌握
1 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2 感知、记忆、思维和注意的概念及规律 3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4 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熟悉
1 意志的概念及特点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 挫折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了解
1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2 自我意识的概念 教学内容
一、 心理的脑基础 二、 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三、 认知过程 (一) 感知觉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2
3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4 知觉的基本特征及错觉 (二) 记忆
1 记忆的概念和分类
2 记忆的过程、遗忘及其规律 3 记忆的信息加工观点 4 表象和想象 (三) 思维
1 思维的概述和种类 2 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 3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四) 注意
1 意识的概念
2 注意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3 注意的品质 四、 情绪和情感
1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2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3 情绪的生理基础及表现 4 情绪的类别 5 情绪的基本理论 6 情绪与健康 五、 意志
1 意志的概念
2 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 3 意志的品质 4 意志行动 六、 人格
1 人格的概念和人格的心理结构 2 需要的概念和分类 3 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4 动机冲突和挫折 5 能力和智力的概念 6 智力差异
7 气质的概念和气质的类型 8 气质的生理基础及其意义 9. 性格的概念和类型 10. 自我意识 第三章心理应激 教学目的
学习应激、心理应激的基本知识,理解心理应激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学会如何处理应激。 基本要求 掌握
1 心理应激理论和应激反应
2 生活事件的概念及其对健康的意义 3 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4 应激的应对策略
3
熟悉
1 一般适应综合症(GAS)的概念及其过程
2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及其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3 社会支持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了解
1 心理应激的研究方法
2 生活事件的量化评估的缺陷 教学内容
一、 应激的概述
1 塞里(Selye)的应激理论和应激过程 2 心理应激概念和作用 二、 应激过程 1 应激源 2 生活事件 3 认知评价 4 应激反应
三、 应激应对方式
1 决定应激的有关因素 2 应激与健康 3 应对应激的策略 4 社会支持与心理应激 四、 应激与心理防御机制 1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述 2 常见心理防御机制 第四章变态心理与不良行为 教学目的
熟悉变态心理的相关知识,识别主要心理障碍及不良行为基本要求 掌握
1 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 2 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式 3 变态心理的现象分类 熟悉
1 抑郁性障碍的概念、表现、诊断和干预 2 焦虑性障碍的概念、表现、诊断和干预 了解
1 人格障碍的概念、表现、诊断和干预 2 酒瘾、烟瘾的概念、表现、诊断和干预 3 性心理障碍的概念、表现、诊断和干预 教学内容
一、 变态心理的概述
1 变态心理的概念和分类 2 正常和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 3 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二、 焦虑性障碍 三、 抑郁性障碍
四、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4
五、 物质依赖 第五章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
学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的途径 基本要求 掌握
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2 青年期的心理健康的途径 熟悉
1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问题 2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了解
1 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发展特点
2 幼儿期、儿童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途径 教学内容
一、 心理健康的概述
1 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 2 心理健康的标准
3 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三项原则 4 心理健康的目标与途径 二、 儿童及少年期心理健康 1 儿童及少年期的心理特点 2 儿童及少年期的常见心理问题 三、 青年期心理健康
1 青年期心理的特点与相关心理问题 2 青年期心理健康的实现途径 四、 更年期心理健康 1 更年期的特点 2 更年期的心理问题 五、 老年期心理健康 1 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2 老年期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六章心理评估 教学目的
学习心理评估的概念、要求和方法,掌握常用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的使用 基本要求 掌握
1 心理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2 心理测验的概念和特点 3 心理测验的应用原则 熟悉
1 常用心理测验的使用和结果解释 2 常用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了解
1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2 心理评估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3 心理测验的现状
5
教学内容
一、 心理测验基本知识 1 心理评估概念
2 心理评估专业人员的要求 3 心理测验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4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5 心理测验的应用与结果解释 二、 智力测验
1 智龄、智商和智力等级 2 韦氏智测 3 瑞文测验 三、 人格测验
1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问卷调查表(MMPI) 2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四、 评定量表
1 抑郁自评量表(SDS) 2 焦虑自评量表(SAS) 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第七章心理治疗 教学目的
学习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几种主要心理治疗方法。基本要求 掌握
1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 2 行为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4 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 熟悉
1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 2 松驰疗法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
1 生物反馈疗法原理和方法 2 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
3 森田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教学内容
一、 心理治疗的概述
1 心理治疗的概念和发展简史 2 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和治疗关系 3 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 5 心理治疗者的资格 二、 精神分析疗法 三、 认知治疗 四、 行为治疗
五、 来访者中心疗法 六、 森田疗法 七、 生物反馈疗法
第八章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教学目的
6
学习医学心理的基本思想,学会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识别和处理临床各科的心身相关问题。 基本要求 掌握
1 心身疾病的相关概念 2 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 熟悉
1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2 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
3 认识临床各科常见的心身疾病 了解
1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率及其防治 2 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 教学内容
一、 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三、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 四、 内科心身相关问题 五、 外科心身相关问题 六、 儿科心身相关问题 七、 妇产科心身相关问题 八、 肿瘤科心身相关问题 第九章临床其它心理问题 教学目的
学习医学心理学基本思想,应用现代医学模式认识睡眠、疼痛以及手术心理、康复心理和药物心理的特点与规律。 基本要求 掌握
1 睡眠节律及其睡眠的意义 2 影响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 熟悉
1 手术前后焦虑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2 康复心理的特点
3 药物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了解
1 失眠影响因素
2 影响药物效果的心理因素 教学内容 一、 睡眠
1 睡眠、睡眠节律与梦 2 失眠及其原因 二、 疼痛心理
1 疼痛的特点及其意义 2 社会心理因素与疼痛 3 疼痛的处理策略 三、 康复心理
1 康复心理学的概念
7
2 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处理对策 四、 药物心理
1 药物的心理效应 2 安慰剂效应与暗示
3 影响药物效应的心理因素 第十章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教学目的
学习病人角色及求医行为的相关知识,熟悉医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基本要求 掌握
1 病人角色的概念与病人角色适应 2 病人的心理需求 熟悉
1人际吸引与人际沟通的基本规律 2 医患关系的非言语交往方式 3 医患关系的模式 了解
1 求医行为的模式及影响因素 2 医患关系的非言语交往方法 教学内容
一、 病人心理 1 病人的概念
2 病人角色与社会角色 3 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 4 病人的心理需要 5 病人的求医行为 二、 医患关系 (一) 人际关系 1社会认知 2 人际吸引
(二) 医患关系模式 1 传统模式 2 人本模式 (三) 医患交往 1 言语交往 2 非言语交往
3 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第十一章心理咨询 教学目的
学习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熟悉心理咨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掌握
1 心理咨询的相关概念 2 心理咨询的原则 3 心理咨询人员的要求 熟悉
1 心理咨询的适应范围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