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教案

2024-03-30 来源:步旅网
 《心 heart》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运用所学分析心脏各结构的功能。 2.能在模型上指出心脏各结构的位置。 3.能对心脏的结构异常进行分析。 (二)知识目标: 1.掌握心的位置与外形。 2.掌握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3.了解心的纤维性支架和心壁的构造。掌握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常见缺损部位。 4.了解心的体表投影。 (三)素质目标:

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心脏的位置、各腔的形态结构。 2、心的动脉供应,心的体表投影。 (二)难点:

1、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

2、冠状动脉的分支名称和供应范围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引导提问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二)教学手段:

教材、 挂图、模型、标本、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课题:

1

猜谜语——出示谜面“四个小房结构巧,拳头大小似红桃,日日夜夜泵血忙,时时刻刻咚咚跳。”请学生猜谜。谜底是心脏,请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谜面所含心脏的信息。(心脏的大小、颜色、跳动射血等。)

说到心脏,日常听说过下面这些说法吗:①你偏心吗?②你有心尖吗?③大家的心眼一样多吗?④你的心每时每刻都在淌血吗?(淌在了哪里?)⑤你的心累吗?对于学生的回答先不做评判,指出本节将明确心脏的特点.

2. 新课教学中各知识点的展开过程: 问:知道心脏的形态、位置和大小吗?学生回答

利用电脑出示了两张图片,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描述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

心脏有怎样的结构组成呢?展示心脏模型(说明是模型,不是真的大小,无关话题不提)。确认心脏的外形、前、后、上、下观(注意是否直面观)。

展示心脏结构模式图,对照模式图展示心脏四个腔,辨认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

观看模式图,按顺序找出左心室、右心室(注意直面观与真实的左右区别),再找出它们分别连接的血管并结合有关说明,提醒动脉的功能是什么?注意左右心室壁厚薄的区别,为什么?(送血远近有别)说明心肌的作用。对照展示模型心脏壁的不同。观看模式图,按顺序找出左心房、右心房,再找出它们分别连接的血管并结合有关说明,提醒静脉的功能是什么?

归纳小结:心房心室各连接的血管;心脏壁的特点。

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跳动的心脏图片,生动地展现心脏的搏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适时地提出问题:心脏是怎样泵出血液的?指导学生通过动画理解心脏的功能,引出心脏的功能,为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做铺垫,学生观察后回答。问:心脏四个腔的连接情况如何?学生观察后回答。问:血液在心脏流动时为何不会出现倒流?指示瓣膜的存在,对于瓣膜如何起作用不必要求学生理解,只需知道即可。利用课件,结合实验探究的问题,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观察人体心脏解剖图,描述出心脏的结构。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的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观看动画,理解瓣膜的作用。

2

归纳小结:心脏有哪些结构组成、特点?学生小结,互相补充,教师总结。 思考:如何判断心脏的左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问:为何说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引出知识点——心脏的功能。 提醒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那么心肌有什么功能呢? 讲述: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搏动。

展示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动态图示,结合图示师生共同描述:心肌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流向全身;心肌舒张时,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

小结心脏的功能: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心脏功能的重要,我提出问题:心脏能博出多少的血呢?让学生计算心输出量,一分钟的,一天的,一年的,一个人活到70岁一生的血量,通过数据学生更深刻感受心脏功能的重要性。从而提出问题心脏为什么能够不停地搏动?(请学生思考:心脏的结构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引入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知识。

3. 总结:心脏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同时让学生了解,心脏任何一部位结构有小毛病,都会影响到血液流动的正常进行,影响到身体健康。和学生一起,提炼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先有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明确指出:

(1)心脏由心肌组成,围成四个腔,能产生有规律的收缩。 (2)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能产生较大的动力将血液泵至全身。 (3)房室瓣和动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4.精选习题进行巩固练习。留点时间让学生质疑

5.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只要活着,心脏就不停地跳动着。有人说,在人的一生中,心脏从来没有休息过,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出示心脏工作的示意图。提问:心脏是怎样工作的?正是心脏自主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才得以发挥泵的能力,不断地将血液泵至全身。那么,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进行循环流动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探讨。

五、板书设计

3

心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位置、形态和血管 3、结构(实验) (1)组成:心肌 (2)四个腔:上为两房:分左右心房 下为两室:分左右心室 关系:左右不相通,同侧上下相通 (3)相连血管(房连静,室连动) (4)瓣膜:房室瓣,动脉瓣 六、教学内容

(一) 心的位置和外形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偏于正中线左侧,1/3偏于正中线右侧。

心呈圆锥形,一般稍大于本人的拳头。心有一底、一尖,前面、下面和左、右、下三缘。心尖朝向左前方,平对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摸到心尖的搏动。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前面又称胸肋面,朝向前方,邻近胸骨体和肋软骨。下面又称膈面,朝向下方,与膈相邻。心的右缘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下缘大部分由右心室构成。心的表面有一条几乎成环形的沟,称为冠状沟,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在心的胸肋面和膈面各有一条纵行的浅沟,分别称为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以上三条沟内均有心的血管经过,并有脂肪填充。 (二) 心腔的形态结构

1. 右心房 构成心的右上部,它向左前方的突出部分称右心耳,其内面有许多平行的肌性隆起,称梳状肌。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上壁有上腔静脉口,下壁有下腔静脉口,人体上半身、下半身的静脉血被导入右心房;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一较小口,称冠状窦口,心壁的静脉血主要经此口回流到右心房。右心房的前下部为右房室口,是右心房的出口并通向右心室。在房室隔的下部有一浅窝,称卵圆窝,是胎儿时期的卵圆孔在出生后闭合的遗迹。如出生后卵圆孔未闭,则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

4

2. 右心室 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其入口为右房室口,口的周缘有三片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右房室瓣或三尖瓣(分为前尖、后尖和隔侧尖),瓣膜的游离缘有数条腱索,瓣膜借腱索连于从心室壁突入心室腔呈锥体形隆起的乳头肌,当心室收缩时,血液推动右房室瓣,使其对合,封闭右房室口。由于乳头肌的收缩和腱索的牵拉,使瓣膜不致翻入右心房,从而阻止血液逆流入右心房。右心室的上端有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肺动脉口周缘附有三个袋口向上的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当心室舒张时,瓣膜关闭,阻止血液逆流入右心室。

3. 左心房 是构成心底的大部,前部向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内有与右心耳相似的梳状肌,后方两侧有左、右肺上、肺下静脉4个入口,称肺静脉口,在前下方有通向左心室的左房室口。

4. 左心室 构成心尖及心的左缘。壁厚约为右心室的三倍,左房室口为其入口,口周缘有二片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左房室瓣或二尖瓣(分为前尖和后尖),瓣膜的游离缘借腱索连于乳头肌,其功能与右房室瓣相同。左房室口的前内侧有一出口,称主动脉口,口的周围也有三个袋口向上的半月瓣膜,称主动脉瓣。其形态和功能与肺动脉瓣相同。

心似“血泵”,瓣膜如同泵的闸门,保证了心腔内血液的定向流动。两侧的心房和心室的收缩与舒张是同步的,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和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血液泵入动脉;心室舒张时,三尖瓣和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泵入心室。

(三) 心壁的结构

心壁分为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

1. 心内膜 是一层衬在心腔内面光滑的薄膜,与血管的内膜相延续,心的各瓣膜是心内膜折叠而构成。心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心内膜下层构成。心内膜下层有心的传导系统构成。

2. 心肌层 是构成心壁的主体,分为心房肌和心室肌,心房肌较薄,心室肌较厚,左心室肌最发达。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延续,均附着于心骨骼上。因此心房,心室可以分别收缩。电镜下可见有些心房肌纤维含电子密度较高的颗粒,有膜包裹,直径0.3~0.4μm,称心房特殊颗粒。含心房特殊颗粒的肌纤维以右

5

心房较多,左心房较少,心室和心脏传导系统的肌纤维内也有少许心房特殊颗粒。这些颗粒中含肽类物质,称心房利钠尿多肽,简称心钠素,有很强的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和降血压作用。

近年研究还证明,心肌除有舒缩、分泌心纳素作用外,还能分泌其它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与心钠素作用相似的脑钠素、心舒血管素、抗心律失常肽和内源性洋地黄素(又称内洋地黄素)以及合成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能力,对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增强心肌收缩力等有重要作用。

3. 心外膜 被覆于心肌层表层,是透明光滑的浆膜,为心包的脏层。内有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以及静脉、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四) 心传导系统

心的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是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具有产生兴奋、传导冲动和维持心正常节律性搏动的功能。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

1. 窦房结 呈长梭形,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2. 房室结 呈扁椭圆形,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恰在冠状窦口的前上方,结的前下方续为房室束。房室结的主要功能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向心室,保证心房收缩后再开始心室的收缩。关于窦房结产生的兴奋如何传导到心房肌和房室结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是经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的结间束传导的,并在生理学上证实有结间束存在,但在形态学上的证据尚不充分。

3. 房室束 又称His束,从房室结发出,下行至室间隔肌性部分支为左、右束支,是连接心房和心室的惟一重要通路。

4. 左束支、右束支 分别沿室间隔两侧,在心内膜的深面下行,最后分为许多细小的蒲肯野Purkinje纤维网,由该网发出的纤维进入心肌,将心房传来的兴奋迅速传播到整个心室,引起心室肌收缩。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播到心房肌,引起心房肌收缩。所以,心房肌与心室肌并不同步收缩。

(五)心的血管

6

1. 动脉 供应心的动脉是左、右冠状动脉,均发自升主动脉起始部。 (1)右冠状动脉:沿冠状沟向右下绕心的右缘至心的膈面,发出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行。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部分左心室后壁、房室结(分布率占93%)和窦房结(分布率占60%)。

(2)左冠状动脉:主干短而粗,向左前方行至冠状沟,随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其分支供应左心室前壁、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2/3。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过心左缘至左心室膈面,主要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膈面和窦房结(分布率占40%)等。

2. 静脉 心的静脉与动脉相伴行,心的静脉血通过心大、中、小静脉汇入冠状窦,再经过冠状窦口注入右心房。

(六) 心包

心包,是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心包,内层为浆膜心包。纤维心包是坚韧的结缔组织囊,上方与大血管的外膜相续,下方附于膈的中心腱。浆膜心包贴于纤维心包的内面。分互相移行的脏、壁两层,脏层位于心的表面,称心外膜;壁层位于纤维心包的内面。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称心包腔。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心包的主要功能:一是可减少心脏跳动时的摩擦;二是防止心过度扩张,以保持血容量的相对恒定。

(七) 心的体表投影

心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通常采用下列四点连线来确定: 1. 左上点: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约12mm处。 2. 右上点: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约10mm处。

3. 左下点: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0~20mm处,(距正中线70~90mm)。

4. 右下点: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

用左、右上点连线为心上界;左、右下点连线为心下界;右上、下点连线为心右界;左上、下点连线是心左界。

七、临床应用:

7

(一) 心内注射

心内注射术是用于对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目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到心室内使其的心跳复苏。穿刺部位在左侧第4肋间、胸骨左缘0.5~1cm处进针,或在左侧第5肋间隙、胸骨左缘旁2cm处垂直进针或在剑突下偏左肋弓下约1cm,向后上方,朝心底方向进针。针与腹前壁的角度一般在15~35o之间,药物注入右心室。

(二) 心包穿刺

心包穿刺术的适用于心包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穿刺部位可选择两个点: 1. 心前区穿刺点 在左侧第5肋间隙,心浊音界左缘向内1~2cm处,沿着第6肋上缘向内后并指向脊柱进针。此点操作难度小,但避免伤及胸膜,也不适于化脓性心包炎穿刺,因脓液可能被带入胸膜腔。

2. 胸骨下穿刺点 在左侧剑肋角处,针与腹前壁的角度一般在30~45o之间,针尖向上后内角度刺入,到达心包腔底部,边进针边抽回血,至吸出液体时停止进针。此点的穿刺结构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腹直肌、膈肌、膈筋膜、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壁层至心包腔。 八、思考题

1. 左心房与右心房,左心室与右心室在结构上有何异同? 2. 心室收缩与舒张时,心内的瓣膜分别处于何种状态? 3. 在活体上指出心内注射的位置,及心尖的体表投影 4. 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临床意义?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