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
2022-08-16
来源:步旅网
浅谈刨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 梁绍彬 (作者单位:肇庆市鼎湖区广播电视台) 第三,深人推进会议新闻改革。长 提升宣传层次,多从新闻事件的纵深(包 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不 断涌现抢占受众的挑战,新闻报道宣传 期以来,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尤其 括时间和空间)和横向比较考虑人手,工作必须应时代发展,把握正确舆论导 对于地方台来说,更是过多过滥,成为 注重“全局”宣传、高层次宣传,拓展 向,创新新闻宣传形式和方法,才能为 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电 宣传地域。将自身好的新闻线索、有特 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唱响主旋律,营 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文结合地方,尤 其是县区级电视台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 就广播电视创新新闻宣传方法做了一些 初步思考和探索。 第一,准确把握受众需求规律。广 播电视功能是否有效发挥最主要的是看 其是否准确把握受众需求规律,满足现 代群众精神食粮和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在实际生活中,受众群中占主导地位的 始终是广大老百姓,普通老百姓的需求 就是社会主流需求,也就是媒体节目的 灵魂。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宣传要准确 把握受众需求规律,从普通老百姓关注 的热点问题和反映的难点问题出发,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挖掘人们喜闻乐 见的新闻。 第二,深入一线挖掘新闻,真正做 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宣传“三 贴近”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广 大人民群众中去,注意挖掘新闻资源和 素材蕴含的全部信息,通过分析、思辩、 提炼,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深入 揭示事物的内涵与本质,切准新闻事件 矛盾双方的关键。瞄准热点捕捉新闻, 因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大多关系到群众 的切身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新闻宣传应运用敏锐视角,将人民群众 关心的热点挖掘提炼,在客观报道的基 础上,从群众关心的视角推出背景新闻、 热点透视,从而挖掘出更加丰富深刻的 社会热点,应用系列报道、连续报道、 短评、编者按等多种新闻传播方式,正 确引导舆论,吸引群众的眼球,引起群 众的共鸣。贴近生活提炼新闻,因为新 闻源于生活又服务且引导着生活,新闻 工作者要将工作重点对准生活,关注生 活细节,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新闻素材, 寻求有生活化的新闻素材。 视媒体的特殊性,电视新闻中的“会海”, 比之报纸上的“会海”更为严重,更引 人注目,常常是台上台下,“人头加人头”, 缺乏新意,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对于观 众来说,引起兴趣的不是会议本身,而 是会议所提供的重要信息。从这点上看,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要突破常规议程,避 免套话连篇,转向接地气的家常化、口 语化语态;要从会议内容当中选取社会 热点、群众关心的问题展开深入了解采 访,拉近会议报道与受众的距离;在报 道方式上,还可以采取记者观察方式切 人,公众疑问切人等手法,进一步去除 传统会议报道的刻板程式。如果是电视 媒体还要注重镜头处理,适当采用资料 画面,增强宣传力度。 第四,推陈出“新”,精选宣传角 度。新闻宣传要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关 键在于“新”。而在地方台平时采访面对 更多都是年复一年,内容大致相同的新闻 事件,要吸引受众,必须选取生动鲜活的 先进典型,精选宣传角度,抛弃传统的“假 大空”“高大全”的做法,不落俗套跳出 框框,深度挖掘,寻找新闻事件的闪光点, 最能感动人、最能教化人的角度,客观真 实的将典型人物和事迹报道出来,让群众 以自己的视角关注,并且参与进来。新闻 宣传只有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政策变 为群众的关注焦点,才能发挥其凝聚人民 力量的作用。在实践中发现,从普通百姓 当中挖掘的先进人物典型和事迹,相对更 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 点,可以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因此,新闻 宣传应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各种途径与 方式,促进形成关注焦点,增强群众的认 同感。 第五,以点带面,提升宣传层次。 县区广播电视媒体正面宣传是主流,放 大正面宣传效应最直接可行的方法就是 色的新闻素材向上一级新闻媒体传送, 甚至推荐到外地,借助更多的媒体平台, 扩大正面宣传影响力。形成声势,汇聚 社会正能量。但是,当前正面宣传仅仅 通过传统媒体的宣传,其影响力已远远 不够。因此,丰富宣传方式,拓宽宣传 渠道势在必行。 第六,杜绝“假新闻”,坚持新闻 真实性。新闻宣传工作真实性,是新闻 宣传工作的生命,关系到整个广播电视 媒体的形象,也关系到舆论导向,更关 系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因此,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宣传工作不 容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新闻媒介及新 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新闻真实观,加强 道德修养。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 求是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 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实话, 不弄虚作假,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 歪曲事实。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 尊重法人和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防止 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侵 权、毁誉现象。对那些确实由于新闻报 道失实造成侵权、毁誉及其他恶劣影响 的,有关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主 动承担责任,同时承认错误、做出更正。 新闻媒介要广开渠道接受社会各界对新 闻界、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及时揭露 虚假新闻的骗局,营造新闻宣传报道工 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长期以来,以上层建筑形态出现在 人民群众面前的广播电视与时俱进,为 正确得舆论导向、先进文化的传播发挥 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 展,舆论多元化和受众需求的日益增长, 基层广播电视传媒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还需要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创新,争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为党和 国家更紧密联系群众发挥更大的作用。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