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

2023-11-02 来源:步旅网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

111、致 【词义推导】

“致”的本义是“给予,送给,献出”。引申出“导致”。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送达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柳敬亭传》)

——宁南伯左良玉南下,安徽统帅想要结交讨好他,就把柳敬亭送到了他的军中。 ②表达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③招来

致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招来三千食客。 ④取得,得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家中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 ⑤到,达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土地,达到了万乘兵车的实力。 ⑥使,致使,导致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她的品行没有偏差,哪里料想却使您不喜欢呢? (2)名词,意态,情趣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芙蕖》)

——这样我在花没有开放的时候,就已经先享受到无穷的优雅情趣了。 (3)形容词,精细

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检查他裁断的案件,都文理致密,不可推翻。 (4)副词,尽,极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张衡擅长研制机械巧妙的东西,特别在天文阴阳历法的研究方面极尽心思。 【成语助记】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也指暴露的彻底。

其他如:格物致知 学以致用 【迁移练习】

齐王欲致( )天下之士,致( )千金以晏子。晏子致( )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 )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 )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 )一也,甚欢。

【练习答案】

齐王欲致(招纳,引来)天下之士,致(送给)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表达)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最,极)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情趣,意志)一也,甚欢。

【高考链接】

(2018·江苏卷)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致:表达 (2016·全国卷Ⅱ)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 致:招致,招来

(2016·山东卷)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 致:招致,招来 112、质 【词义推导】

“质”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抵押”;一是“本质,本体”。事物的“本质”是“朴实”“正直”的。由“正,正直”义引申出“向别人求正,以定是非”,要“向别人求正”自然是需要“询问,责问”的。

【词义例释】 (l)动词 ①抵押,作抵押品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到齐国去做人质。 ②询问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的跟前,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2)名词

①抵押品。指作为保证的人或物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一定要以长安君为人质,救兵才能派出。 ②本质,资质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不是天生资质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注罢了。 ③质地,底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周身黑色,上面有白色的花纹。 ④通“贽”,古时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就命令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把丰厚的礼物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事奉楚国。 ⑤通“鑕”,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不如赤膊伏在斧鑕上向大王请罪,那还许侥幸能够免罪。 (3)形容词,质朴

本之《书》,以求其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根据《尚书》来寻求文章的朴实。 (4)副词,正,刚刚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天刚亮的时候,在竹林中躲避哨兵。 【成语助记】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质疑问难:质:提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质而不野: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 其他如:兰质蕙心 玉质金相天生丽质 质而不俚 【迁移练习】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 )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 )。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 )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 )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 )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练习答案】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本质)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通“贽”,见面礼)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质问)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质地,底子)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高考链接】

(2017·江苏卷)性质直,不饰容止 质:质朴

(2016·全国卷Ⅰ)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质:质问 113、治 【词义推导】

“治”的本义是“治水”。引申出一般“处理,进行某项工作”,处理国家大事是“治理”;处理病人是“治疗”;处理坏人是“惩治”。其它情况依此法译之。还引申出“治理好的”,特指国家太平。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治理,管理

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 ②整治,训练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和您在东吴会战。 ③整理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准备车辆,整理行装,装好债券契约就出发了。 ④医治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您有病,在皮肤的纹理里,如果不一致,恐怕会更厉害。 ⑤对付,抵御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 ⑥惩处,处置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不能完成任务,就请惩治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2)形容词,太平,安定,与“乱”相对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文臣武将都能得到任用,君王垂衣拱手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了。 【成语助记】

励精图治: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长治久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作宾语、定语,形容社会长期安宁。 其他如:治国安邦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治之症无为而治 【迁移练习】

曹操有疾,久治( )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 )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 )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练习答案】

曹操有疾,久治(医治)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对付)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治理)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Ⅰ)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治:治理,管理。与“平”连用,表示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2018·全国卷Ⅲ)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治:治政之策 (2017·全国卷Ⅲ)治兵有制,名虽不同 治:治理,管理

(2017·江苏卷)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治:研究 114、诸 【词义推导】

“诸”有两个意义:一是“众多,各个”;一是“之于”。 【词义例释】 (1)形容词,众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冯婉贞于是带领众少年整理好行装出发了。 (2)兼词

①代词兼介词,相当于“之于” 穆公访诸蹇叔。(《殽之战》) ——秦穆公向蹇叔询问这件事。 ②代词兼语气助词,相当于“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您曾经把您喜欢音乐的事情告诉了庄暴,有这件事吗? 【成语助记】

付诸东流: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像这类的各种事物。作状语、分句,常与“举不胜举”连用。 其他如:诸恶莫作 放诸四海而皆准付诸东流付诸一炬公诸同好 【迁移练习】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 )渤海之尾,叹曰:“诸( )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子闻诸( )?”

【练习答案】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渤海之尾,叹曰:“诸(众多,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子闻诸( )?”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Ⅰ)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诸:各,众多 (2019·全国卷Ⅱ)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诸:各,众多

(2018·全国卷Ⅱ)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 诸:各,众多

(2017·江苏卷)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诸:各,众多 (2017·浙江卷)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诸:各,众多 115、贼 【词义推导】

“贼”的本义是“伤害,杀害”。引申出“强盗,杀人者”,“狠毒”等意义。“强盗、杀人者”当然是“祸害,祸患”。

【词义例释】

(1)动词,伤害,杀害,残害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墨子·非儒》) ——这是害天下人的做法。

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两个人互相仇恨,想要互相杀害。 (2)名词 ①作乱叛国的人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敌人。 ②强盗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寄传》) ——两个强盗抓住了我,我侥幸把他们都杀掉了。 ③祸患,祸害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 ——铺张浪费的风气一天天地增长,这是国家的大祸害。 【成语助记】

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逆臣贼子: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其他如:做贼心虚 认贼作父独夫民贼 【迁移练习】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 )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 )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 )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 )。权使人捕而诛之。

【练习答案】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敌人)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刺客)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害,祸害)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强盗)。权使人捕而诛之。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Ⅱ)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贼:强盗 (2017·全国卷Ⅱ)时平原多盗贼 贼:强盗

(2015·全国卷Ⅱ)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 贼:对敌人的蔑称 116、族 【词义推导】

“族”的本义是“同性亲属”。作动词是“灭族”。亲属都是同一“种类”(同姓直系亲属)。物以类聚,所以又引申出“聚结”之义,进一步引申出“众,一般”之义。

【词义例释】

(1)名词

①家族,指同姓的亲属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那首诗用奉养父母,团结族人作为立意。 ②种族,民族

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计数千年。(《少年中国说》) ——我们这些黄帝的子孙,这一种族聚集居住在这个地球之上已有数千年。 ③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士大夫之类一听到谁称谁是老师,谁称谁是弟子等,就聚在一起讥笑他。 ④(筋骨)丛聚集结之处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庖丁解牛》)

——每当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我看它难以解剖,就很小心地警觉起来。 (2)动词,灭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使秦王室灭族的人,其实是秦代帝王,而不是天下的人。 (3)形容词,众,一般

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 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砍(骨头)。 【成语助记】

名门世族: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非我族类: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 其他如:名门望族 折而族之 【迁移练习】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 )不敢言,士大夫之族( )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 )。

【练习答案】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家族)不敢言,士大夫之族(类,辈)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灭族)

【高考链接】

(2018·全国卷Ⅰ)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族:家族 117、卒 【词义推导】

“卒”的本义是肚子上的创伤。甲骨文字型是外部是一“衣”字表示肚子。内里是交叉文饰,乃是肚子上的花纹,这是指狩猎或战争中搏杀后的伤口。由于古代医疗技术差,肚子受伤意味着“死亡”,因而“卒”有“死亡”之义;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猝”表示突然死去,故后“卒”亦有“突然,匆忙”的意义。“死”就是生命“完毕”,由此进一步虚化为副词“终于”。

【词义例释】 zú (1)名词

①步兵,后泛指士兵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明天早上犒劳士兵,替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②古代军队编制,百人为卒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

——使整卒的士兵降服为上策,攻破这一卒的策略是差一些的。 ③差役

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狱中杂记》) ——牢房的看守住在中间,墙上开了窗户来透光。 (2)动词

①死亡。古代大夫死称卒。又年老寿终称卒。后为死的通称。 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 ②完毕,结束,到……止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磐石又方又厚,能够坚持千年才完结。 (3)副词,表终结,终于,始终,到底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最终在正殿接见了蔺相如,完成了礼仪之后送他回赵国。 读音二:cù

副词,通“猝”,仓猝,突然,匆忙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赤壁之战》)

——五万士兵难以在仓促之间集合起来,已经选好了三万人。 【成语助记】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有始有卒:指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仓卒主人: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其他如:丢卒保车 优游卒岁不忍卒读 【迁移练习】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 )与项王战,卒( )起不意。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 )于乌江.而卒( )成万世威名。

【练习答案】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战,卒(通“猝”,仓促,突然)起不意。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江。而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Ⅱ)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卒:终于 (2019·全国卷Ⅲ)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卒:去世 (2018·全国卷Ⅰ)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卒:差役 (2018·全国卷Ⅰ)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卒:去世

(2018·浙江卷)而太初(人名)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 卒:最终

(2017·天津卷)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 卒:通“猝”,突然,仓促 118、走 【词义推导】

“走”的本义是“跑,逃跑”。(古代的走叫“行”)引申出“奔向”。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古代指疾行,即跑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两只兔子并排地跑,怎么能辨别哪是雄哪是雌呢? ②逃跑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老翁跳墙跑了,老妇人出门来看。 ③使之逃跑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曹操的军队刚好把船舰用铁链串连起来,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使他们溃逃。 ④奔向,趋向

窃计欲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私下打算从赵国逃跑奔向燕国。 (2)名词,仆人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

——愿意像牛马一样为您奔走的仆人司马迁再次拜言。 (3)形容词,快,赶快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抄录完了之后,赶快就送还给人家。 【成语助记】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须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作谓语、状语,比喻不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走投无路:投:投

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奔走相告: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作谓语、补语,用于互相转告重要消息。 其他如:走投无路 走为上计笔走龙蛇 【迁移练习】

太史公牛马走( )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 )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 )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 ),则叹历史无情。

【练习答案】

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逃跑)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延伸)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跑),则叹历史无情。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Ⅲ)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走:逃跑

(2016·浙江卷)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 走:奔向,趋向,走到 (2016·江苏卷)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走:动笔,挥笔 119、左 【词义推导】

“左”的本义是“左边(的手)”(甲骨文其字型是左手朝上的形状)。一般人左手更不灵活,故引申出“不合,不帮助”之义。由“不合”义又引申出“不正”之义。

【词义例释】 (1)名词 ①左边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可是看洞的左右两边,到这里来并留下标记的人已经很少。 ②东面,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群英会蒋于中计》) ——我到了江东,一定要成功。 ③较低的地位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我被贬官为九江郡司马。 ④车上的尊位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候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带着车马,空出左面的座位,亲自去迎接东门的侯生。 【成语助记】

旁门左道: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和学术派别。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其他如:左右逢源 【迁移练习】

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 )右种梧桐。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 ),引其上坐。皇上闻之,令左( )右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练习答案】

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左边)右种梧桐。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左边的位置,是上位),引其上坐。皇上闻之,令左(和“右”并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右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高考链接】

(2015·福建卷)路见左右高峰刺天 左:左边 120、坐 【词义推导】

“坐”的本义是人在席子上的跪跽之形,即“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既是“坐”自然就有“座位”,“坐”是不动的,故又有“止息,停留”义。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古人席地取跪姿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 ——项王项伯面朝东坐着。 ②就坐,就任(主持,掌管) 坐馆――任私塾先生或官员幕客 ③防守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坐守等死,哪如奋起拯救我们的村子。 ④犯法,犯罪(由……而获罪)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您就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犯了盗窃罪。 (2)名词,座位,通“座”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项王就接过宝玉,放在座位上。 (3)连词,因为,由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停下车来是因为我喜爱这枫林的晚景,这里的霜叶比二月的红花还鲜艳。 【成语助记】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其他如:坐以待毙 坐吃山空坐怀不乱坐井观天如坐针毡 【迁移练习】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 )爱美景。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 ),诸多财物散于坐( )下,似坐( )而待官兵。顷之,官兵逮之,因其坐( )。

【练习答案】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因为)爱美景。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坐着),诸多财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坐着不动)而待官兵。顷之,官兵逮之,因其坐(犯罪)。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Ⅲ)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坐:因为,由于

(2018·全国卷Ⅰ)爽(人名)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人名)坐爽下狱 坐:受牵连而获罪 (2018·全国卷Ⅱ)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坐:因……而判罪 (2017·全国卷Ⅱ)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坐:判罪 (2017·天津卷)众会乎坐,不问不言 坐:坐着,坐下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巩固练习

111. 致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_____(《劝学》)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____________(《隆中对》)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4)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____________(《石壕吏》) (5)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逍遥游》) (6)所以兴怀,其致一也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7)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____________(《过秦论》) (8)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9)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____________(《张衡传》) (10)乃能衔哀致诚____________(《祭十二郎文》)

[答案] (1)到达 (2)招致,招引,引来 (3)招来,得到,引申为“借来”(4)传达,表达到来 (6)情趣,情致 (7)招纳,招引 (8)招致 (9)用 (10)表达

112. 质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____________ (《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 (1)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2)资质,禀赋 (3)询问 113. 治

(1)单于使卫律治其事____________(《苏武传》)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3)不效,则治臣之罪____________(《出师表》) (4)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___________(《陈情表》)

(5)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____________(《扁鹊见蔡桓公》) [答案] (1)处理,审理 (2)研究 (3)惩罚,裁治 (4)治理 (5)医治 114. 诸

(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____________(《项脊轩志》) (4)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5)单于怒,召诸贵人议____________(《苏武传》)

[答案] (1)各位 (2)“之于”,合音词 (3)“之于”,合音词 (4)各位 (5)各位 115. 贼

使…… (5)(1)忍能对面为盗贼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____________(《秋声赋》)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____________(《出师表》) [答案] (1)偷盗的人 (2)残害 (3)敌人 116. 族

(1)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____________(《师说》)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____________(《伤仲永》)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4)族庖月更刀,折也____________(《庖丁解牛》)

[答案] (1)类,一类人 (2)家族,同姓的亲属 (3)灭族 (4)众,一般的 117. 卒

(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____________(《赤壁赋》) (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庶刘侥幸,保卒余年____________(《陈情表》)

(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____________(《鸿门宴》) (6)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____________(《过秦论》)

[答案] (1)到底 (2)终于 (3)终,善终 (4)终于 (5)士卒 (6)死亡 (7)士卒 118. 走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_______(《木兰诗》) (2)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3)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4)窃计欲亡赵走燕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1)古代指疾行,即跑 (2)逃跑 (3)趋向 (4)投奔 119. 左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 (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____________(《琵琶行》) (4)旁门左道____________(成语)

[答案] (1)左边,与“右”相对 (2)“左右”,差役、仆佣、下属 (3)“左迁”,降职僻

120. 坐

(1)项王、项伯东向坐____________(《鸿门宴》) (2)因击沛公于坐____________(《鸿门宴》)

(3)王曰:“何坐?”曰:“坐盗。”____________(《晏子春秋》)

不正,邪 (4)(4)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____________(《鸿门宴》)

[答案] (1)坐着,坐下 (2)通“座”,座位 (3)因犯……罪 (4)通“座”,座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