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石窟寺研究的几点思考
郝艳
(钟山石窟文物管理所,陕西…子长…717300)
摘 要: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石窟寺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在石窟寺的研究方面,仍存在很多争议。文章从我国早期石窟寺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各大石窟寺研究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石窟寺;造像;佛教
自南北朝时期以来,我国就一直有关于石窟寺的记载。在当代,很多中外学者都投身到石窟寺研究领域中,研究历史也已经有百年,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很多学者的不懈努力,现在我国的石窟寺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多经典文章、著作都对石窟寺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做出了总结性的回顾与概括,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然而现在我国石窟寺的研究,还缺乏深入分析,对学术争论的焦点还没有给出较为清晰的判断与答案,而这方面是我国未来石窟寺研究的重要方向[1]。在中国石窟寺研究成果中,许多仍只是初步性的,还没有形成定论,而且各大石窟寺的研究进展也不平衡,很多新发现的石窟寺中蕴含的佛教史与美术史等内容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对于石窟寺研究来说,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现代的科学的石窟寺研究体系,对于发展石窟寺文化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有待我们深入探索。
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公元5世纪,早期犍陀罗艺术开始衰退,取而代之的是阿富汗佛教艺术和巴米扬佛教艺术,这些艺术对我国佛教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而且在此阶段,随着交通的发展等,中国经济、社会、艺术、文化交流开始增多,也给中国造像窟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是中国早期石窟寺的代表,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40千米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正式建于西秦建弘元年(420)。最早被称为唐述窟(唐述是羌语“鬼窟”之音译),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炳灵寺石窟作为佛教石窟艺术的典型,在中国早期石窟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石窟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1.4 敦煌莫高窟早期石窟
敦煌是我国石窟寺的重地,敦煌莫高窟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瑰宝。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敦煌莫高窟是现代石窟研究领域的宝库,对于石窟研究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中国早期石窟寺研究的分类
1.1 小乘禅学与毗诃罗窟
从时间上来看,我国汉地最早形式的石窟是西晋以来形成的小型山洞,供人们修禅、居住的小型毗诃罗窟。其面积很小,最小的仅有数丈而已,大的也只能容纳数人。学界并没有对这种石窟形式进行深入探索,也没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与论证[2]。两晋时期,石窟寺更加盛行,因为当时文化的原因,诸多文人雅士居于山寺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石窟寺文化现象。随后,造像窟成为主流。我国造像窟集中出现在5世纪中叶,这并非偶然。造像窟的出现,是石窟寺发展的重要体现。
2 我国早期石窟寺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早期石窟寺研究来看,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信息化等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融入到石窟寺研究工作当中,特别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科技,实现了对传统石窟寺研究工作的变革。在石窟寺研究体系中,通过整合历史文化信
1.2 造像窟
中国造像窟出现在5世纪。在这时候出现造像窟,有着
作者简介:郝艳(1981—),女,文博馆员,专科,研究方向:陕北延安地区宋金时期石窟艺术、丝路佛教文化传播与研究。
094Vol.138
息资源,可以使石窟寺研究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在早期石窟寺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对现代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很多石窟寺研究者秉持传统理念与工作模式,在推进石窟寺研究工作过程中,在细节上存在很多疏漏,没有及时构建起精细化的石窟寺研究体系。此外,在开展石窟寺研究过程中,由于精细化研究体系的缺失,创新意识的缺乏,导致了石窟寺研究工作总体成果并不突出。
3 我国石窟寺研究的基本发展方向
在历史文化研究体系中,石窟寺研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构建现代信息化的石窟寺研究架构,可以提升石窟寺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在石窟寺研究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信息系统构建方面,仍较为落后。作为石窟寺研究人员,要积极创新,寻求有效的信息化研究路径,提升石窟寺研究水平。在开展石窟寺研究实践中,由于理念与模式的问题,一些研究方向被学界所忽视,如学界并未对西晋晚期至东晋晚期的毗诃罗窟加以重视,也未对此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4 下一步创新石窟寺研究的两点思考
石窟寺研究对于佛学等艺术研究工作的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开展石窟寺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要认识到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价值,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石窟寺研究工作总体效能,满足文博事业的发展需求。在石窟寺研究中,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4.1 注重研究与保护并重
在开展石窟寺研究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研究与保护工作。在传统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理念上的缺失,加之技术上的限制,很多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同时也没有将研究工作和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探寻石窟寺研究与保护结合的路径,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要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探索,除了挖掘文化内涵与艺术内涵外,还要善于发现石窟寺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弊端、缺漏,进行有针对性的探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
索,提出更好的保护方案,提升石窟寺的研究水平。
4.2 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石窟寺研究工作呈现出精准化特征。在开展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前沿技术,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在石窟寺研究工作中,通过长期的石窟寺研究积累,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进一步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资源。在石窟寺研究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数据的收集与积累,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同时要优化算法,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研判,进而总结出规律来,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大数据资源的利用,将大数据分析结果运用到相关研究中去,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而提升工作效能,满足现代石窟寺研究工作的发展需求。作为石窟寺研究人员,要深入学习,积极接纳并深入学习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要将传统工作方式与现代数据分析技术有机结合,推动现代石窟寺研究工作向前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早期石窟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但是仍有很多空白和不足。探索中国早期石窟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重视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石窟寺研究对我国佛教艺术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探索佛教美学和佛教文化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人员应深入探索,寻求有针对性的创新研究路径,发挥石窟寺研究优势,提升我国石窟寺研究的水平,充分挖掘石窟寺这一艺术宝库。■
参考文献
[1]范鸿武.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2]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从艺术图像到佛教意象[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0.
[3]王冬梅.中国早期石窟犍陀罗造像艺术的民族化探究[J].国画家,2008(2).
[4]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018.08(上)0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