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丰中学 李明 1.1.1我与社会导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行为,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方式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 3.知道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引导学生会了解不同的社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积极融入社会。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了解不同的社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而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预习问题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课本3页) 2.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课本5页) 3.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几种?(课本5页) 4.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课本4页) 四、预习检测
1.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俺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蕴涵的人生道理是( )
A、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D、人生的追求是成功者的精神动力
2.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是因为(
A.B.C.
D.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是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
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 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3日
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问题一: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二: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问题三: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与同学分享? 探究活动二:
通过一组“小丸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图片,结合课本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从未见过的长辈、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自己。
探究活动三:
结合上述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1.了解什么社会化,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途径 2.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加深对本框内容的理解。
3.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知道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的途径。 三、预习问题
1.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课本7页) 2.什么是社会化?(课本7页) 3.亲社会行为的意义?(课本8页) 4.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课本9页) 四、预习检测
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谦逊,礼貌待人是优良品质。下列行为中不能算作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同学弄坏了我的自行车,我没怪他 B.班长小明把优秀班干部的名额给了副班长小强 C.马路上非常拥挤,小丽停下来等等 D.足球比赛中,小亮故意跑慢输了球
2.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认知能力,决定采取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你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的是( )
①制作预防爱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 ②举行“预防爱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 ③走进爱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 ④为爱滋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我们应该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 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思考:
阅读材料:青少年服务社会
思考问题: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你的付出与收获。 探究活动一:
观察教材P7探究与分享图片,并结合实际生活探究:说明学习用品、衣服或住房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探究活动二:
阅读蒙培尔的小故事,请你谈一谈,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探究活动三:
观看课件上的两幅图,回答:
(1)这两种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为什么? (2)我们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2.1网络改变世界
一、预习目标
1.能够并乐于进行网络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 2.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网络 3.网络的作用,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网络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怎样预防网络谣言; 三、预习问题 1.网络的作用
2.网络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 3.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4.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5.网络中有哪些陷阱? 6.怎样预防网络谣言? 四、预习检测
1.近日,菏泽市曹县人民法院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案进行宣判,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二年。据悉,这是山东省首例利用网络虚假发帖,恶意诽谤他人的案件。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A.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可以不受限制 B.我国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不真实的 C.行使权利和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D.公民不能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2.随着Wi-Fi网络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每到一地必连Wi-Fi已经成了许多智能手机用户的习惯。不过,在2015央视315晚会上,几位工程师利用伪造Wi-Fi技术窃看了台下观众的上网内容,观众的邮箱及密码“准确”被盗取并在大屏幕上向大家展示,让许多人对公共场所Wi-Fi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这启示我们( )
A.免费Wi-Fi风险大,远离网络避伤害 B.手机支付要减少,财产安全永无忧
C.免费Wi-Fi好处多,省钱实用速度快 D.免费Wi-Fi要慎用,保护隐私很重要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小明和父母说,他希望家里有电脑能上网,小明的爸爸说:“网络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假的,骗人的,而且孩子小,没什么自控能力,很容易玩游戏上瘾,我不赞成买电脑上网。”妈妈说:“网络能使孩子增长见识,获得更多更及时的信息,还能用来上网校学习,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再说了,以后电脑越来越普及,他不懂电脑,不会上网,怎么和别人交流,怎么适应社会呢?我看上网很好,我赞成。”
问题一:小明的父母说的有道理么? 问题二:你怎么看待上网这件事? 问题三:你知道网络的那些作用? 探究活动二:
通过上面材料,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这两个问题: 第一组:网络给人类的交往方式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二组:网络给人类的交往方式带来的消极影响? 探究活动三:
1、 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2、 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应。
1.2.2合理利用网络
一、预习目标
1.知道网络时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2.知道网络是虚拟世界,信息参差不齐,引导学生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御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3.了解网络的特点,能够做到理智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4.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网民数量多的特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网民数量多的特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 三、预习问题
1.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课本17页) 2.如何做道理性对待网络?(课本18页) 3.利用网络的基本准则是什么?(课本19页) 4.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意义?(课本20页) 四、预习检测
1.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
①为避免不良诱惑,拒绝上网 ②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站 ③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见面要求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网络交往有利也有弊,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就要( ) A.摆脱约束,任意发表言论 B.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C.放松警惕,广交朋友 D.依赖网络并随意消费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近几年来,因迷恋网络,三番两次被退学,又以高分考进名校的“高考奇才”层出不穷: 新疆安治帮:先后考入北大、清华,却因为迷恋网络遭学校退学,今年第四次高考全县第一; 湖北周剑:五年四次考入名校却三次退学;
四川张非:4年时间,一次清华,一次北大,先后退学或开除,前不久,又再次考上清华。 网瘾而产生的群体性退学事件也屡见不鲜:
西安邮电学院劝退336名学生,徐州工程学院对115名学生作退学处理,156人作留级处理。 思考:1.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 探究活动二:
通过上面图片和课本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2)我们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探究活动三:
据中国的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揭示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到53.2%。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的网络的主要群体。
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处理网络和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
2.3.1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预习目标
1.知道规则的重要性,理解生活需要秩序,需要规则。 2.树立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观念,培养责任意识。
3.了解什么是规则,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理解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生活需要秩序、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三、预习问题
1.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秩序?(课本23页) 2.什么是社会规则?
3.秩序靠什么来保障?(课本31页) 4.如何发挥规则的效用?(课本32页) 四、预习检测
1.“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
A.法律是最严格的规则 B.规则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规则都在发挥作用 C.各种规则都离不开人们的自觉遵守 D.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2.伯克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说明了( ) A.事物是美好的 B.生活离不开秩序,秩序离不开规则 C.生活是美好的 D.规则离不开秩序
3.维护社会秩序是文明的体现,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为急着回家而横穿马路 B.在食堂就餐自觉排队 C.外出游玩和朋友在草地上就餐 D.破坏学校桌凳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中国真有交通法规吗?
材料二:在中国坐公交车犹如一场恶梦。 过渡:在部分中国人看来,争抢位置,抢上抢下,闯红灯……
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些行为真的是小事吗? “唇枪舌战辩一辩”
问题一: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么?
问题二: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闯红灯吗? 问题三: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吗?
感悟: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以及对生活的体验,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探究活动二:
阅读校门口放学时的混乱场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究: (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 探究活动三:
相信遵守规则每个人都受益,把遵守规则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根据课本所学知识结合本组实际,请同学们给本组制定小组文明公约(要求:至少写三条,要具体,可操作,联系生活实际。)
2.3.2人人遵守规则
一、预习目标
1.能正确辨别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行为。
2.知道我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了法规,人人都应遵守。 3.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规则。 4.向别人宣传遵守法规,维护和改进规则。 二、预习要点
重点:理解制定规则的必要性
难点:增强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三、预习问题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3.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 四、预习检测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 A、不必在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B、多做好事就可以成才
C.要注意自己行为的细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要遵守规则,远离不好的事物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表明 ( )
A.自律就是被动地接受 B.他律的重要性
C.不严格要求自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D.自律的重要性
3.2013年1月1日,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正式实施,被大家誉为“史上最严交法”。新法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将由记3分提高为记6分。上述规定对机动
车驾驶员来说属于( )
A.自律
B.他律
C.自由
D.残酷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结合图片(p27),公众场合大声打电话,影响到他人及吵醒孩子,谈谈当打电话的自由与孩子睡觉的自由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小组交流)
探究活动二:
结合图片和案例(p27),探究为什么两位乘客不是在行使自由和权利?(各小组给出探究的结果) 探究活动三:
课本p29该不该闯红灯问题,你怎么看待?
探究活动四:分析课本P29、30页随地吐痰和喷水池里洗手的事件,思考: 1)生活中有那些类似的行为?
2)大家参与讨论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案(每小组写出两条) 3)寻找生活中不合理的规则,加以改进 二、随堂检测
1、小刚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这时,小刚应该( )
A、“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 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 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 D、走自己的路,无需遵守信号灯
2、十安路口,对红灯视而不见的小强飞车向前,随着一声刺耳的刹车声,小强也倒在了血泊中,20多天的医院生活让小强吃尽了苦头,也给司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这告诉我们( )
①红灯尽管闯,反正司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②小强珍爱自己的生命
③小强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结果害人害已
④一个人做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能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更多的美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北人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曾作过这样的描绘: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作;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遨游;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这段 描绘说明了( )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
③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④ 自由离不开规则 ,规则也离不开自由,二者是缺一 不可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③
4.2013年2月23日,正在国外度假的黄渤在微博中晒出了中国游客随手乱扔垃圾的照片,并感慨说:“朋友啊,去别人家做客咱客气点,(中华)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这条微博得到了过万网友的热议和支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规则离不开人们自觉遵守
②没有人们的自律,生活中的许多规则形同虚设 ③他律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④只有人们自觉遵守规则,规则才有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践行“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一靠自律,二靠他律。关于自律和他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者互不相干 ②他律可以转化为自律
③他律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可有可无 ④两者可以相互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同学甲认为:规则就是约束人的,能不遵守则不遵守。同学乙认为:规则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
应自觉遵守。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4.1尊重他人
1.在学习和生活中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2.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3.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如何学会尊重他人? 三、预习问题
1.什么是尊重他人?(课本32页)
2.尊重他人会给个体带来什么影响?(课本33页) 3.尊重他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课本34页) 4.如何学会尊重他人?(课本35-36页) 四、预习检测
1.“世界上最中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的服装。”这句话说明了( )
A.身穿最美的服装时应该感到惭愧知耻
B.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亮点,自尊无价 C.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是人生的风景,尊人有价 D.珍珠衫和羽衣霓裳都不是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
2.炎热的夏天,一些城市里随处可见男人赤膊露肚,穿件短裤,趿拉着鞋,人称 “膀爷”。对“膀爷”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衣装不整是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 B.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要做到举止端庄 C.穿着是个人的自由,与他人无关 D.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明显伤害
3.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西方也有“礼节是通
行四方的推荐书”的谚语。这表明( )
①礼貌待人是人们崇尚的美德 ②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③礼貌和礼仪对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任何影响 ④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阅读课本32页的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问题一: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问题二: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探究活动二:
阅读课本33页小故事并回答问题:
问题:1.从推销员的“自我介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这位推销员为什么感谢买鞋子的商人? 探究活动三:
播放课件,就你对乞丐进入图书馆的事件,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 探究活动三:
阅读课本36页的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1.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尊重他人,我们还能怎么做?
2.4.2以礼待人导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懂得以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3、培养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胆量,注意发言时要做到举止大方,态度诚恳,语言流畅。 4、学会向同学和社会提出以诚待人的合理倡议。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文明的作用、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三、预习问题 1.礼貌的主要表现; 2.文明是什么? 3.文明的作用。 4.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四、预习检测
1.小杨经常在课堂上脱掉自己的鞋子,周围同学受到了影响,他的做法( ) A、自己舒服就好 B、很有个性 C、不礼貌的行为 D、大家应该互相理解
2.小明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太快了,反正听不懂,上课经常看小说。这种行为( ) A、对的,谁让老师讲那么快 B、错的,不懂得课堂基本礼貌
C、对的,没有打扰老师是一种好的行为 D、错的 应该反抗老师的讲课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
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材料二: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 ,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
问题一:林肯、小姑娘的做法体现了什么? 问题二:成就和人格有关系吗? 问题三:两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活动二
小组活动: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文明
要求: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文明,并想象没有了这些文明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探究活动三:
小蓝和小紫一起去商店买文具盒,结果却不同。 通过上面图片和材料,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探究问题:
一、二小组:你赞同阿姨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四小组:分析为什么两个人会有不同的结果?
2.4.3诚实守信
1.知道什么是诚信守信以及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
2.在诚信的两难问题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事做起,涵养诚信道德的实践能力。
3、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以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诚实守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的意义? 三、预习问题
1.什么是诚实守信?(课本41页) 2.诚实守信的内涵?(课本41页) 3.诚实守信对个人的意义?(课42页) 4.诚实守信对企业的意义?(课43页) 5.诚实守信对国家的意义?(课本43页) 6、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课本43页) 四、预习检测
1.小于发现表哥吸毒,表哥求他不要告诉别人,父母也告戒小于别伤表兄弟的感情。小于应该( ) A.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B.在表哥需要时帮表哥再找一些毒品 C.劝告和帮助表哥戒毒D.劝说不听的话,向公安机关报案 2、考试时遇到了难题,你不应该做的是( ) A.看一看同桌或他人的答卷
B.自己想,想不出来就不做了,等老师讲解试卷的时候再认真听 C.有时自己想,有时看一看同桌或他人的答卷 D.偷偷地看书或者作业本
3、小芳是八年级的学生,她答应负责一件家务事——洗碗,可是经常忘记。每次妈妈提醒她,她都说:“我保证,从明天开始……”你认为下列哪种观点不正确( ) A.反正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妈妈不必这么认真,谁洗碗都一样 B.小芳还是未成年人,因此,不必做家务
C.小芳应该反思自己,其实这也是一个诚信问题,要践约守信,履行诺言 D.中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洗不洗碗无所谓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阅读教材41页的图片既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1、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行为? 2、我们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 探究活动二:
阅读课本42页小故事回答问题:
问题:1.从上面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探究活动三:
就课件上的图片,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小组一:企业诚实守信会带来那些好处? 小组二:如果企业诚信缺失会带来那些危害? 探究活动三:
阅读课件上的图片集资料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探究活动三:
阅读课本44页的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问题:1、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信与隐私的关系。
2.4.3诚实守信
1.知道什么是诚信守信以及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
2.在诚信的两难问题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事做起,涵养诚信道德的实践能力。
3、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以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诚实守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的意义? 三、预习问题
1.什么是诚实守信?(课本41页) 2.诚实守信的内涵?(课本41页) 3.诚实守信对个人的意义?(课42页) 4.诚实守信对企业的意义?(课43页) 5.诚实守信对国家的意义?(课本43页) 6、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格?(课本43页) 四、预习检测
1.小于发现表哥吸毒,表哥求他不要告诉别人,父母也告戒小于别伤表兄弟的感情。小于应该( ) A.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B.在表哥需要时帮表哥再找一些毒品 C.劝告和帮助表哥戒毒D.劝说不听的话,向公安机关报案 2、考试时遇到了难题,你不应该做的是( ) A.看一看同桌或他人的答卷
B.自己想,想不出来就不做了,等老师讲解试卷的时候再认真听 C.有时自己想,有时看一看同桌或他人的答卷 D.偷偷地看书或者作业本
3、小芳是八年级的学生,她答应负责一件家务事——洗碗,可是经常忘记。每次妈妈提醒她,她都说:“我保证,从明天开始……”你认为下列哪种观点不正确( ) A.反正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妈妈不必这么认真,谁洗碗都一样
B.小芳还是未成年人,因此,不必做家务
C.小芳应该反思自己,其实这也是一个诚信问题,要践约守信,履行诺言 D.中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洗不洗碗无所谓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阅读教材41页的图片既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1、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行为? 2、我们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 探究活动二:
阅读课本42页小故事回答问题:
问题:1.从上面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探究活动三:
就课件上的图片,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小组一:企业诚实守信会带来那些好处? 小组二:如果企业诚信缺失会带来那些危害? 探究活动三:
阅读课件上的图片集资料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探究活动三:
阅读课本44页的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问题:1、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信与隐私的关系。
2.5.1.法不可违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基本特征。 4、我国刑法的种类。
5、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预习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什么是刑法? 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5、什么是刑罚? 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四、预习检测
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则是( ) A. 不违纪 B. 不违法 C. 不违宪 D. 守纪律 2、违法行为是指( ) A.违反宪法的行为 B.违反法律和纪律的行为
C.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
D.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3、社会上的违法表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从这些行为违反的法律类别上可以将违法行为划分为( )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④严重违法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小A和小B周六相约去盐官古镇玩,公交车到站后两人便步行前往景点。行至风情街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A心想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叫上小B一起闯了红灯。两人到达盐官古镇后玩得很开心,还去占鳌塔看钱塘江,两人正打算回家的时候,小B捡起石子在占鳌塔下面刻上‘到此一游’说:“今天没带相机,这样再过个三年五年,来这里还能看到我们友谊的见证。”
(1)小A、小B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
(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A、小B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材料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或者照价赔偿给苏某。
材料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通过上面材料,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景 一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二 三
2.5.2预防犯罪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犯罪。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如何预防犯罪 三、预习问题 1.什么是刑法?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犯罪的后果 4.什么是刑罚? 5.刑罚的分类 6.如何预防犯罪? 四、预习检测
1.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 D、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
2.“法律如果不推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这句话表明( A、党员干部违法可以将功补过 B、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党员干部不可能违法犯罪 D、只有普通群众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宪行为
)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阅读教材上的案例p54,小组讨论本案中的犯罪分子犯了什么罪? 探究活动二:
通过下面图片和材料的分析,我们来探讨以下问题
探究活动三:
材料一:学生刘某原来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上网友拦路抢劫多次,最终判处有期徒刑。
问题一:刘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问题二: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2.5.3善用法律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知道非诉讼手段及它是维权的常用有效手段。
3.知道诉讼手段的含义、类型以及它是维权的最权威、最正规、最有效的方式。 4.知道保护自己的几种有效的方法和技能。 5.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怎样与侵权行为作斗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三、预习问题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手段有哪些? 4、诉讼的类型有哪几种?
5、我们为什么需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6、我们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预习检测
1.据报道,广东省某县工商局,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自行设立收费项目,自1997年1月起,向全县87家个体屠宰户按每头3元的标准收取“屠宰费”。这些被 “宰”的个体户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集体状告县工商局。为此,县工商局受到了严肃查处。该县个体户状告工商局的行为属于 ( )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海事诉讼
2.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 )
A. 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 B. 通过民间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 C. 通过有关部门调解、仲裁解决争议 D. 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求解决问题
3.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忍气吞声,宽厚容忍 B.以牙还牙,伺机报复 C.大事化小,少惹麻烦 D.运用法律 保护自己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材料:我叫刘丽丽,今年13岁,父母离异后我随父和奶奶一起住,爸爸经常赌博喝酒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并且经常打我,多次以家中困难让我辍学去当保姆,我不愿意,就用烟头烫我,我告诉奶奶,奶奶说:你忍忍吧,他毕竟是你爸爸,我劝劝他,可结果是非当不管用更加变本加厉的折磨我,双腿处的烫伤已经伤及骨膜,医生说如果感染我将失去双脚……
问题一:在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之后,丽丽觉得毕竟是亲生爸爸,虽然他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不想用法律手段,她还可以求助哪些组织机构?
探究活动二:
材料:刘丽丽与母亲取得联系并商议:决定不追究爸爸虐待自己的责任了,只想由母亲抚养自己,但父亲必须付给抚养费和教育费。刘丽丽向人民法院提出转移抚养权的诉讼。
通过上面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这两个问题: 1、丽丽采取哪种手段来维护合法权益? 2.这是哪一种诉讼? 探究活动三:
材料:事件又有了不一样的情况:
虽然丽丽通过非诉讼手段让爸爸答应让她上学,但父亲却只是口头答应,不见实际行动,丽丽又向妇联求助,爸爸却说:“我没有钱,上什么学。”
问题:非诉讼手段仍不能解决问题,丽丽应该用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