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1-10-30 来源:步旅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前我们课堂上讲得多,学生活动的少,缺乏个性教育,强调学科知识,忽视学生情感体验,重视知识结论,忽视知识过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些教学现象得到了改善,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是有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一、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有的教师把一些教学上的方法不加筛选的用到课堂上,为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整节课让学生搞活动成了活动课;有的为了突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不管有没有必要,一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有的为了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把讲授、提问、集体回答、小组讨论、师生交谈等方式全搬到课堂上。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方式,把有探索价值的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发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应考虑采用讲授法。要根据不同的课,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

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把数学每一知识的发生和

发展过程充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不是一堆死东西,而是由一个活生生的问题组成的。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解思考的全过程。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教学中: 一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便架设“认知桥梁”;二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建构过程,不仅知其结果,还要了解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

案例(1):要的就是这种过程

内容: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新授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能给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分一分类吗?(同桌讨论后再分)

生1、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分一类,而圆是另外一类。因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边都是直的,都有角;而圆的边不是直的,没有角。

生2、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全部分成一类,因为他们都是平面图形。

生3、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圆分一类。因为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三角形只有三条边,三个角,圆形没有角。

师:为什么你们喜欢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一类。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可以利用桌子上放的各种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版、皮筋、小棒等材料。

(学生动手操作、互相讨论、各自有了结论后集体交流)

生1:我数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生2:长方形的两条边比较长,两条边比较短。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我是看出来的。

师:你的眼力真不错,不过你能证明你看的是对的那就更好了。

生3:我用尺子量了量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而长方形的两条边比较长、两条边比较短。

生4:我用折纸的方法也得到了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结论。

师:你是怎样折的,折给大家看看好吗?(请这位同学进行演示)

生5:我发现长方形能折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许多特征。接下去你能把刚才研究的图形用小棒摆出来吗?试一试!

在这里,这位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再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究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操作、探究明理、合作交流来发现这些图形的特征,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太需要了。

三、要注意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

(案例2)学生都会了我教什么?

内容: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法”新授

片段: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书(10元)文具盒(30元)书包(40元)上衣(50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要求列出算式)

生1:买一本书和一个书包多少元?

算式是10+40=50元

生2:买一件上衣比一个书包多多少元?

算式是:50-40=10元

学生边回答师边板书(10+40,50-40,……)

师: 你有方法把它算出来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然后反馈想法。

用小棒演示算理,场面非常热闹。学生提出问题边列算式边说出了得数,教师充耳不闻,在板书时只写算式不写得数,学生明明已经算出来了,为什么非得等板书算式后再多此一问:10+40等于几?执教者的回答:如果当时我把得数写出来,下面我的课就不好上了,学生都会了,我还教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对教学环节作出精心预设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预测。在上述片段中不难预测整十数加减法如果不教绝大多数学生也能计算。如果学生能计算出结果,我们就应该顺势引导,让他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评价,很自然地理解算理算法。我们应直面学生的数学基础,学生会做了,是不是会说了,会用了。“学生都会了我教什么”简短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啊!

四、要注意让学生的思维在预设和生成中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期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在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随时捕捉动态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高超把握教育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泼有趣、充满生机。

案例(3):这样的设计真精彩

内容:四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新授

核心环节:

讨论四边形的特征

师:.以上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独立思考,再小组流,再全班交流)(四条边、 四个角)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图形, 你觉得它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出示形状不规则的图形)

师:.那你对刚才的说法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1:四边形的边是直的

生2:老师四边形的边不是直的它是斜的

师:小组研究研究这是怎么一回事?

各小组展开了讨论

生3:四边形的边是直的,边有直和弯区分,没有弯和曲一说

生4:长方形的边是直的,平行四边形的边有的是直的,有的是斜的

生5:顺势拿了讲台上的教鞭,比划着说,竖着放它是直的,横着放它是直的,斜着放它还是直的,这根教鞭没有变。

许多学生恍然大悟。本课教学中教者以自身良好的亲和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时空。教师没有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而是让学生展开了讨论。教学中,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边是不是直的,生成了不同的见解,不断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于四边形的边是直的理解展现出了学生的灵动,整节课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这样的设计真精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五、要注意有课程开发意识。

教师是教科书的实践者、开发者和创造着,新课程强调教材对地方的适应性和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具体地域的实际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和数学信息,充分挖掘、利用“全班学生”及周围环境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同时也就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数学学习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六、 要注意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

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它简洁而高效,并逐渐摸索出一些即时评价的方法:

1、即时评价语言应力求简洁、准确,指向性明确,尽量让学生明白,从而尽快改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语言应生动、幽默,让评价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应力求生动、幽默灵活与丰富,或给予肯定和表扬,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热情洋溢。以多彩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恰当评价,注意“度”的把握

教师评价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度”。既要客观公正,又要具体明确,既不能一味批评,也不能无限表扬。评价时要言之有物,不能要千篇一律的语言去评价不同的学生,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或无原则的粗暴批评都是无益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学习的索然无味,会对教师的奖励与批评产生排斥与淡漠。

即时评价是丰富多彩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它更是智慧生成的,它需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与精彩的课堂语言积累。相信只要教师在课堂中倾听,在生活中积累,在实践中反思,学生会因为你的评价而次次惊喜,教师也因为自己的评价而一次次享受快乐,那时课堂之水才会沸腾起来,升腾成童年天空中最绚丽的彩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