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编制人: 审核人: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人: 编制单位:
第一部分 工 程 概 况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路面工程第六合同段,设计桩号为
K183+300〜
K216+400,本合同段有断链一处 (K200+049 •仁K200+000 ),全长33.149公里,本合同段
共有四处互通立交,分别为西海互通立交、团山子互通立交、沙岗子互通立交和鲅鱼圈 互通立交;新建服务区一处,为西海服务区;保留停车场一处,为转山子停车场。本项 目要求 年 9 月竣工。
沈大高速公路主线原路基宽度为 26.0 米,改扩建后加宽至 42.0 米,正常路段两侧 各加宽8米,加宽后路基典型横断面布置图为:
土路肩2 X 0.75米;硬路肩2X 3.00米;
行车道2X 15.0米,路缘带2 X 0.75米;中央分隔带 3.00米。路面横坡为 2% 土路肩 横坡均为 4%。
第二部分 工程说明
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采用 BZZ-100 ,设计使用年限 15 年。
1 、主线新建路面结构如下:
表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抗滑层(SM/V 16型); 中面层: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I型); 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 30I型); 上基层: 18cm 厂拌水泥稳定碎石;
下基层: K183+300〜 K212+000 段采用 19cm 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 ,K212+ 200〜K216+400段采用18cm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
底基层: K183+300〜 K212+000 段采用 17cm 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 ,K212+ 200〜K216+400段采用16cm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
K183+300〜K212+000 段总厚度为 72cm, k212+000 〜k216+400 段总厚度为 70cm,满 足抗冻要求。
除立交区、服务区、大中桥及桥头两侧各 50 米范围以及超高段高侧之外,其余路 段的硬路肩2.50米宽度内不铺设表面层,交界处应采用宽 渡长度 5 米。
:长=1:2锐角进行过渡,过
2、主线原路面的处理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 1)原路面弯沉较大的路段在原路面上加铺半刚性基层后,在铺设沥青面层,路 面加铺厚度最小 46cm,
具体结构为:
表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抗滑层(SMA- 16型); 中面层: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I型); 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 30I型);
上基层:18cm厂拌水泥稳定碎石,同新建路面上基层一同摊铺; 找平层:至少10cm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
底基层:15cm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铺设于中央分隔带内。
K183+000〜K212+000段,如果路面加铺厚度大于或等于
括0.72m范围内各层工程量;如果加铺厚度在 围内的所有工程数量,加铺厚度在
1.03m,则路面设计中只包
0.72m〜1.03m,则本设计中包括该高度范
0.72m〜0.82m时,路面0.72m以下采用底基层材料找
平,同路面底基层一同摊铺; 加铺厚度在 0.82 〜1.03m 时,采用天然砂砾找平。 K212+000〜 K216+400 段,如果路面加铺厚度大于或等于 1.03m, 则路面设计中只包括 0.70m 范围内各 层工程量;如果加铺厚度在
0.70m〜1.03m,则本设计中包括该高度范围内的所有工程数
量,加铺厚度在 0.70m〜0.80m 时, 路面 0.70m 以下采用底基层材料找平,同路面底基层 一同摊铺;加铺厚度在 0.80 〜1.03m 时,采用天然砂砾找平。
(2)原路面弯沉较小的路段,对原路面进行铣刨之后,直接加铺沥青面层,路面 加铺厚度最小18cm,具体结构为:
表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抗滑层(SM/V 16型); 中面层: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I型); 找平层:至少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 30I型);
直接加铺沥青面层的路段,中央分隔带缘石需抬高,施工时,先采用上基层材料按 照新设计线对缘石下标高进行找平,压实后再在上面砌筑花岗岩路缘石。
( 3)平面改线以及原路面弯沉值较大而纵断设计加铺厚度又严重不足的路段采用 对原路面翻修的方案处
理,老路面连同分隔带一起挖除至新建路基顶面标高,然后重新 铺筑路面各层,翻修处理的路面结构与主线加宽新建的路面结构相同,但老路范围内的 底基层预留5cm的碾压沉降量,底基层厚度:为 22cm或21cm。平面改线的路段由于改
线后原路面的分隔带处于行车道范围内,考虑到分隔带内填土含水量较大,因此在开挖 至路基顶面标咼后, 对原分隔带范围的路基在换填 强度。
80cm砂砾并压实,以保证路基顶面的
3、 匝道路面结构
匝道路面均为新建,其路面结构为:
表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抗滑层(SMA- 16型); 下面层: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I型); 上基层: 18cm 厂拌水泥稳定碎石;
上基层:20cm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 底基层:17cm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 总厚度为65cm,满足抗冻要求。
4、 粘层
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路段,路面铣刨后应喷洒粘层沥青
; 硬路肩不铺设表面层的路
段,中面层顶面硬路肩 3米范围内喷洒粘层 ,粘层采用专用快裂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 ,用 量 0.3L/m 2。
5、 下封层
为保护基层及防水,在半刚性基层顶面设下封层。 下封层采用慢裂阴离子 PA-2 型下封层专用沥青,施工前,先在基层上洒水保持湿 润,然后人工浇洒乳化沥青,其用量为 为
1.1L/m 2,再洒布石屑,用量S15型石屑的要求。
3斥/ 1000甫,并
用6〜8t钢管式压路机进行稳压, 石屑的规格和级配应符合本说明中
下封层宽度与上基层顶面同宽,下封层不占用路面厚度,因此在路面下面层施工前,应 将过高集料清扫出路面。如果下封层由于行车作用被剥落造成半刚性基层外露时,应补 洒乳化沥青。
6、路面排水及防护设计
6.1 路面缘石构造 主线填方路面中央分隔带和土路肩以及匝道土路肩均设有路缘石,路缘石采用花岗
岩条石进行预制,顶面和侧面两个外露面采用机械刨光,
每块缘石预制块长度为 98.5m,
高度为25cm,中央分隔带缘石宽度为 15cm,露出路面8cm,缘石下采用1cm水泥砂浆填 筑;土路肩缘石宽度为
20cm,露出硬路肩路面12cm,缘石下面两端采用 5cm15号细粒式 水泥混凝土砌筑,中间部分填充0.5〜2cm
碎石,以利于排除渗入沥青混凝土结构层中的 自由水。主线挖方路段土路肩设平缘石。
6.2 路面边坡防护 路基边坡采用拱形防护的路段,路面相应采用网格防护;路基边坡采用浆砌片石进
行防护路段,路面也相应采用浆砌片石进行防护路段。
6.3 路面表面排水
主线填方段及匝道路面采用集中排水,路面水通过边坡泄水槽排入边沟,主线泄水 槽间距20米,匝道泄水槽间距 28米,泄水槽净宽 80cm,位置详见泄水槽工程数量表。 槽身采用浆砌片石砌筑,进水口采用花岗岩条石和花岗岩板拼接而成;主线挖方以及设 置路肩墙的路段采用散排水,土路肩设置平缘石,顶面采用浆砌块石砌筑,路面水通过 土路肩直接流入边沟。
在设有泄水槽的位置,土质排水沟在一定长度范围内采用浆砌片石进行砌护。
6.4 路面边缘排水 主线填方两侧土路肩在缘石下出水口的对应位置设置砂砾盲沟,以利于路面结构层
中的水排出到路基以外。
6.5 超高段路面表面排水 超高段曲线路段采用在超高侧中央分隔带边部设纵向流水槽的分散排水方式。纵
向
每隔一定距离在分隔带内设置大集水井, 超高侧的路面水通过流水槽汇集到大集水井中, 在由埋在路基下的横向排水管排到低侧的挖方边沟或填方边坡泄水槽中,根据具体的横 断面,如果向低侧排水有困难,则在高侧增设净宽
50cm的泄水槽,将横向排水管的水排
流水槽和集水井均采用混凝土进行现浇,横向排水管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后进行搭 接,其中流水槽、 集水井
出.当两侧排水都有困难时 ,横向排水管可伸入到路基排水沟中。
及横向排水管均采用 50号高强抗冻抗盐腐蚀混凝土。 流水槽每 1 0米设一道伸缩缝。
6.6 中央分隔带排水 填方段的中央分隔带内设软式透水管和防水土工布,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
用以汇集从中央分隔带渗入的水,并通过横向塑料排水管排出路基边坡、边坡泄水槽或 排入路基边沟中,施工时,应先将中央分隔带内的填土按照设计进行开挖,然后埋放软
式透水管。挖方路段的中央分隔带排水与路基顶面的纵横向盲沟相结合考虑。 防水土工布可采用二布一膜型产项目 指标 单位面积质量 品,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断裂强度(kN/ m) CBR顶破强度(kN) 撕破强力(kN) (g/m 2) 400 8 1.5 0.25 7、桥梁及通道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 桥面新建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厚度为 10cm,分两层进行施工,第一层摊铺6cm粗粒式 沥青混凝土(AC-25I型),在摊铺一层4cm沥青玛蹄脂抗滑层(SMA-16型)。各层沥青混凝 土的级配型式,所用材料和技术指标均与路面相同。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前,应在水泥混凝土铺装上进行桥面防水层施工,根据省 高等级公路建设局的要求,桥面防水层采用
指标应符合表面层改性沥青的指标要求。
桥头搭板的末端顶面与路面上基层底面齐平,施工时,搭板上厚度小于
SBS改性沥青,用量 0.6L/m2,其技术性能
10cm的半
刚性基层应切除,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找平。
8、中央分隔带开口
主线每隔一定距离以及互通立交、服务区以及特大桥两端设置中央分隔带开口,开 口净长40m,开口端部采用圆形,开口处路面结构与相连主线路面结构相同。
第三部分 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沈大高速公路基层分底基层、下基层和上基层,底基层和下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 掺破碎砾石刚性材料,上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实施厂拌机械摊铺,其特点是整体性 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缺点是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或湿度变化时易产生 开裂,对沥青面层形成反射裂缝,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了解这些特性,有利于科学地 进行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从而在获得良好的稳定效果基础上,把易产生开裂降低到 最低程度,保证路面的使用质量。
底基层采用两台摊铺机呈梯形摊铺,下基层和上基层采用三台摊铺机摊铺。
1、 一般规定
1.1认真做好地产材料的调查,材料配合比必须准确,级配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 应根据重型击实标准制
取试件,在规定的标准养生条件下( 水24h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上基层不小于
20 C± 1),保湿养生6d,浸
3.5Mpa,下基层不小于 3.0Mpa。
1.2上基层层厚18cm,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1.5mm (方孔筛),下基层层厚19(18)cm , 最大粒径不
应超过 31.5mm (方孔筛),底基层厚17(16)cm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7.5mm,基 层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3基层混合料均采用产量 2、 材料的质量要求 2.1水泥
500t/h以上的拌和机拌制,摊铺机摊铺,保证连续作业,
4小时。
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时间不宜超过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都可使用,但应用选取用终 凝时间较长(宜在 6h以上)、标号较低(如32.5级)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 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2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和水泥稳定碎石
①
上基层混合料级配范围(表 1),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不大于
6。
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及水稳砂砾下基层集料级配范围 筛孔尺寸 (mm 表1 31.5 26.5 19.0 90 72 〜89 9.5 47 〜67 4.75 29 〜49 2.36 22 〜35 0.6 15 〜25 0.075 液限 塑性 指数 通过百分 率(%
0 〜7 100 100 V 25 V 6 ②底基层混合料级配范围(表 2),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不大于 6。
表2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集料级配范围
筛孔尺寸 (mm 37.5 31.5 90 100 100 319.0 67 〜90 9.5 45 〜68 4.75 29 〜50 2.36 22 〜35 0.6 15 〜25 0.075 液限 塑性 指数 通过百分 率(% 0 〜7 V 25 V 6 %
③ 砾石压碎值不大于 ④ 由于天然砂砾粒径
00
>37.5的占10—20 %,因次在施工将砂砾分为三种规格 —
10mm 10— 37.5mm及大于37.5mm砂砾的破碎混合料。
2.3施工用水
一般饮用水源均可使用,含水量对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混合料的强度有很大影 响,当混合料水量不足时,就不能保证水泥完成水化和水解作用。
3、施工注意事项
3.1施工准备铺筑底基层前将路槽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
铺半刚性材料填平。
并按规定检查路基顶面,
原路面找平成层施工前,应将原路面隆起、拥包挖除,整平。原路面出现松散、坑槽的 地方要铳刨至坚硬面,加
3.2施工放样、恢复中线,依据测量标高每
度,并符合平整度、横坡规定要求。
10m为一个断面,敷设钢丝控制摊铺厚
3.3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拌和和设备,使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和含水 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当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也不应小于最佳值, 并随时注意调整混合料含水量。
3.4拌和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相互匹配, 采用2m/min的速度摊铺,减少摊铺机
停机待料,保证摊铺机连续作业, 摊铺中设专人消除局部粗细集料离析 “窝”,并用新拌 混合料填补。
3.5混合料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原则,采用两台摊铺
机一前一后相隔 5-10m 同步向前摊铺时,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及时合并一起碾压密实, 避免纵向接缝,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 、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换料处理。
3.6 横向接缝设置,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切齐并靠紧放两根方木,方木 的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厚
度相同,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回填约
3m长,约高出方木几厘米,
碾压密实。当重新开始摊铺作业之前,将砂砾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摊铺机就位已压实末端,开始新的摊铺作业。
3.7 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 立即开始养生, 养生应在 7d 以上, 每 天洒水次数视气温
而定, 整个养生期间必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 ,养生期除洒水车外, 应 封闭交通。
3.8 为防止基层干缩开裂, 不让基层长期晾晒, 同时为保护基层免遭施工车辆破坏, 应清扫干净(利用
空压机吹净)及时转序进行封层施工。
3.9加铺半刚性基层部分路面的找平层的施工最小厚度为 10cm,若实际厚度不足,
应对原路面进行铣刨,以保证找平层的最小厚度;若找平层的厚度过大,应分层进行施 工,每层厚度最小
10cm,最大厚度20cm。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其表面横坡应满足要求。 新老路面的上基层应全断面统一摊铺。
4、基层施工的质量管理
4.1 基层施工前应取选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砂砾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进行下列试验:
(JTJ051 )
① 筛分(方孔筛 mr)i试验 ② 液限和塑性指数 ③ 重型击实试验 ④ 砾石或碎石压碎值 ⑤ 有机质含量(有必要时) ⑥ 硫酸盐含量(有必要时)
4.2 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的各项试验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 程》( JTJ057 )进行
① 筛分(方孔筛 mr)i试验 ② 含水量试验 ③ 重型击实试验 ④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⑤ 水泥剂量测定
4.3 路面工程师应把住的重点工序的施工质量
① 拌和质量 配料必须准确,保证混合料的级配是满足强度要求的关键;拌和中含水量应均匀,
接近最佳含水量;必要时抽检水泥剂量和筛分试验。
② 摊铺质量 摊铺速度不应快,且要均匀,摊铺中不宜停顿,超过初凝时间应设施工缝,必要时
采取摊铺现场混合料样制成C 限抗压强度试验。
③ 压实
压实是混合料强度形成的关键,在约
150X 150mm的试件,标准保温养生6d,浸水24h饱水无侧
4h内完成碾压工序达到要求压实度,超过终
3。
表3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定分 凝时间未能碾压的混合料,应予以铲除,清理出施工现场。
4.4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质量标准,见表
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质量标准 项 次 规疋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基层 压实度(% 平整度(mm 底基层 1 2 98 10 0,-10 97 15 0,-15 按附录B检查每200m4处 30 15 5 5 3m直尺;每200m2处X 10尺 水准仪;每200m4点 尺量;每200m4点 按附录H检查每200m 每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4断面 按附录G检查 3 纵断高程(mm 4 宽度(mm 厚度 代表值 极值 不小于设计值 -8 -15 ± 0.3 不小于 -10 -25 ± 0.3 不小于 5 (mm) 20 6 7
横坡(% 强度(Mpa) 5 20 3.5 3.0 第四部分
层。
沥青封层施工技术要求
为达到保护基层及防止雨水向基层渗入,加强基层与沥青面层的结合,沈大高速公 路在基层顶面设置封
1、 一般规定
1.1封层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
1.2封层宽度与沥青面层同宽,封层不占用沥青面层厚度。
1.3加强交通管制,严禁车辆通行。若由于行车作用被剥落造成半刚性基层外露时 应补洒乳化沥青。 1 . 4路面下面层施工前将多余的集料清扫出路面。 2、 材料的质量要求
2.1采用慢裂阴离子 PA-2封层专用乳化沥青。 2.2慢裂阴离子PA-2孚L化沥青质量要求见表
1。
乳化沥青质量要求 沥青 标 项 筛上剩 余量不 大于 目 (% 荷 电 准粘 度 蒸发残留 物含量不 小于(% 贮存稳定性 与矿料粘 附低温贮 存稳性裹附 面 积 定 度 不小于 C25, 3 (s ) 5d不大 于(% 1d不大 于(% (-5 C) (-) 2.3石屑要求坚硬,无风化、清洁、无杂质,粒径规格见表
石屑粒径规格 公称粒径 (mm 表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 PA-2 0.3 带负电 8〜12 50 5 2 1 2/3 无粗颗粒 或结块 2
mn)的质量百分率( 2.36 40 〜70 0.6 一 % 0.075 0〜10 9.5 100 4.75 85 〜100 S15 3、 施工注意事项
3.1路面清扫干净,用秃的竹扫帚用力将基层表面的杂物,脱落的骨料扫净,并用 森林灭火鼓风机或空压
机沿路面纵向向前将浮尘吹干净,尽量使基层表面骨料外露,以 利于乳化沥青与基层的联结。
3.2应保护人工构造物、路缘石及附近的一些构造物表面不受喷洒乳化沥青的污染。 3.3靠近中央分隔带,向路肩一个车道接一个车道喷洒,原则不上重叠,但也不能 露洒。 3.4遇大风或气温低于
1.1kg/m2。
3.6石屑撒布均匀,可少量露黑,用量为
5mi/1000m2o
3.7碾压应用6-8t钢筒式压路机静压 1-2遍,压路机行驶平稳,不刹车、不调头, 碾压后封闭交通。
10C时不能喷洒。
3.5施工前先在基层上洒水保持湿润,然后人工浇洒乳化沥青。设计用量一次洒布 均匀,用量为
4、 封层施工的质量管理
4.1基层表面的杂物、松动骨料、尘土清扫干净。
4.2乳化沥青配制后及时使用,使用前或使用中应抽样检验,乳化沥青产生离析、 冻结、破乳等质量不符合
要求者不得使用。
4.3石屑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第五部分
热拌热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一般规定
1.1沈大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选取用三层式结构,是在已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 格的上基层或桥面上铺
筑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和沥青混合料。加铺沥青面层的路段用粗
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平,压实后再铺找平层。
1.2主线抗滑表层、中面层及互通匝道上、中面层采用 AH-90为基质沥青、改性剂
AH-90沥青,
为SBS的改性沥青,4cm抗滑表层SMA-16采用A类改性沥青,6cm中面层AC-25I采用B 类SBS改性沥青,主线下面层
AC-30I采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要求的
表1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见表 1。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 沥青混凝土 级配类型 抗滑表层 AC-30I AC-25I AK-13A 37.5 31.5 26.5 通 过 筛 孔 (方 100 90-10 79-92 66-82 59-77 52-72 43-63 32-52 25-42 18-32 13-25 8-18 5-13 3-7 4.0-6.0 100 95-100 75-90 62-80 53-73 43-63 32-52 25-42 18-32 13-25 8-18 5-13 3-7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90-100 65-85 40-60 20-30 16-26 14-22 12-18 10-15 8-14 7-2 孔 筛 mr)的 质 量 百 分 率 (% 沥青用量(%) 4.0-6.0 1.3热拌沥青混合料是经配合比设计(方孔筛为准)确定比例的粗集料(石灰岩碎 石或玄武岩碎石)、细集料
(石屑、砂)及矿粉在严格控制条件下与沥青拌和成沥青混合 料,具有耐久性、抗滑性及抗车辙、抗裂、抗水损害能力,沥青混合料技术指示标见表
2。
1.4改性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设计及《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6-98 )的要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DS)及冻融劈裂强度比(%)应符合
设计要求见表2。
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击实 流值 空隙 率 沥 青 浸水马歇 尔试验 次数 饱和 度 表2 动稳定 度 冻融 马歇 尔 试验 压 指标 稳定 值 (48h) 残留 稳定度 劈裂 试验 实度 残留 强度 名称 (次) (KN) (0.1m m) 20〜 50 20〜 50 20〜 40 (%) (%) (%) (%) (次 /mm) (%) SMA 两面 各 —16 50次 > 7.5 3〜4 75〜 85 70〜 85 70〜 85 > 80 > 5500 > 80 98 AC- 两面 各 251 75次 > 7.5 3〜6 > 80 > 2500 > 80 97 AC- 两面 各 301
75次 > 7.5 3〜6 > 80 > 2000 > 70 97 1.5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 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
1/2,中、下面层沥青混俣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 2/3。
应选用150t/h以
1.6沈大高速公路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
上间歇式拌合设备,计量准确,拌合均匀,摊铺平整,碾压密实。
2、材料的质量要求 2.1沥青
沈大高速公路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改性沥青及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见表
AH-90作为SBS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SBS 3。
表3 单位 改性沥青及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指标 序 号 A 类 SBS 改性沥青 B 类 SBS 改性沥青 AH-90 沥青 1 针入度(25 C, 100G, 5S) 2 针入度指数PI 3 延度(5C, 5cm/min ) 4 延度(15C, 5cm/min ) 5 软化点TR& B 6 含蜡量(蒸馏法)
0.1mm > 50 > -0.2 > 45 > 60 > -0.6 > 35 80-100 cm cm > 100 > 70 C > 60 42-52 W 3 W 3 7 运动粘度(135 C) Pas W 3 8 9 闪点(COC 溶解度(三氯乙烯) C % > 230 > 99 w 2.5 > 85 w 1.0 60 > 230 > 99 w 2.5 > 75 w 1.0 55 > 230 > 99 10 离析,软化点差 11 弹性恢复25 C 12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后残留物 C % ⑴ (2)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25 C, 100G, 5S)不小于 延度(5C, 5cm/min ) % % cm ⑶ (1) (2) > 25 > 20 13 薄膜加热损失(TFOT 163C, 5h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25C, 100G, 5S)不小于 延度(25 C, 5cm/min ) % % cm w 1.0 50 ⑶ > 75 22粗集料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石质均匀、颗粒形状呈多菱角立方体、表面粗糙、洁 净、无风化、无杂质,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下面层、中面层粗集料选取用石灰岩 碎石,上面层粗集料选用玄武碎石,粗集料质量要求见表
4,粗集料粒径规格见表 5。
表4 指 石灰岩碎石 标 玄武岩碎石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 项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损失 视密度 吸水率 对沥青的粘附性 坚固性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水洗法v 0.075mm颗粒含量 软石含量 石料磨光值 石料冲击值 目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小于(t/m ) 不大于(%) 不小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小于(BPN) 不大于(%) 24 30 2.5 2 4级 8 12 1 5 42 22 30 2.6 2 4级 8 10 1 1 42 表5 28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方孔筛) 规 格 S8 15 〜25 S9 10 〜20 S10 10 〜15 S12 5〜10 公称粒径( mm 通
31.5 26.5 100 95 〜100 100 过 19.0 筛 的 孔 质 一 95 〜100 一 100 95 〜100 0〜15 0〜5 13.2 9.5 4.75 0〜15 一 100 95 〜100 0〜10 0〜5 (方量 孔 百 师 分 0〜15 0〜5 0〜5 mm)率 2.3细集料
2.36 细集料粒径小于 4.75mm的石屑或天然砂,质地坚硬、洁净、干燥、无杂质,与沥
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 细集料粒径规格,砂见表6,石屑见表7。细集料质量要求见表 8。
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 表6 通过方师孔的质量百分率(% 方孔筛(mm 细砂 中砂 粗砂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90 〜100 85 〜100 75 〜100 60 〜84 15 〜45 0〜10 0〜5 1.6 〜2.2 100 90 〜100 75 〜100 50 〜90 30 〜59 8〜30 0〜10 0〜5 2.3 〜3.0 表7 100 90 〜100 65 〜95 35 〜65 15 〜29 5〜20 0〜10 0〜5 3.1 〜3.7 细度模数MX 沥青面层用石屑规格 规格 公称粒径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mm) 0〜5 9.5 100 4.75 85 〜100 100 2.36 0.6 0.075 0〜10 S15
40 〜70 85 〜100 表8 指 S16 0〜3 沥青面层用纟田集料质量要求 项 20 〜50 0〜10 目 不小于(t/m 3) 不大于(% 不小于(% 标 视密度 坚固性(> 0.3mm部分) 砂当量 注:v 0.4mm部分塑性指数为 0。
2.50 8 60 2.4填料一矿粉
矿粉是采用无风化的强基性灰岩经磨细而得,应干燥、洁净、无团粒结块。矿粉质量要 求见表9。
沥青面层用矿粉技术要求 项 目 指标 视密度 3 (t/m) 含水量 亲水 外观 表9 粒度范围(%) (%) 系数 V 0.6mm V 0.15mm V 0.075mm 100 注> 2.50 、< 1.0 施V 1.0 无团粒结块 工90 〜100 意75 〜100 事项
3
3.1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 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和 沥青用量。
3.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① 拌和站应符合有关环保、消防、安全要求,地势应较高,运输条件良好的地理位 置,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② 粗、细集料应分别堆放在经过处理设有隔墙,硬质基底的场地上,不得混杂,场 地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③ 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时间不小于
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 5s,混合料应均匀
致、无花白料、无团块、无粗、细集料离析。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及时调整。
3.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见表 10。
表10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种类 沥青加热温度 间歇式拌和机矿料温度 混合料出厂湿度 运输到现场温度 摊铺温度 初压温度 终压温度 表面层温度 石油沥青(AH-90) SBS改性沥青 150 〜170C 比沥青温度高10〜20 C(矿粉不加热) 150 〜165C 不低于140 C 不低于130 C 不低于120 C 不低于80 C 175 〜185C 不低于170 C 不低于160 C 不低于150 C 不低于130 C 低于50 C时,开放交通 3.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①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车厢清扫干净,侧板和底板涂薄层油水(柴油:水
=1 :
3)混合液,不得有余液聚积车厢内。
② 运料车篷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专人操作,不可不覆盖。
③ 运到摊铺现场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被雨水淋湿的都不得用于铺 筑路面。 ④ 运料车在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卸料必须倒净,否则及时清除。⑤运料车在 到达现场后,应检查混合料温度,必须满足摊铺要求。
3.5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① 已确认下承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批准转序进行下一道工序,方可实 施沥青混合料摊铺。 ② 摊铺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② -1具有自动或半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 ②-2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初步压实装置。 ② -3摊铺宽度可以调整,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③ 等候卸料的运输车不少于
5辆,保证连续摊铺。
表11 机械摊铺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松铺系数 ④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可根据试验路的试铺、试压方法或以实践经验确定,也 可按表11选用。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1.15 〜1.35 ⑤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速度:
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螺旋送料器应不停地推动,两侧混合料应保持在送料器 发生离析。
⑥ 摊铺自动找平,高程控制方式: 下面层采用两侧钢丝引导,相间 采用雪橇式控制方法。
⑦ 经摊铺机初步压实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要求。 ⑧ 可用人工局部找补的地方: ⑧-1构造物接头局部缺料 ⑧—2边缘局部缺料 ⑧一3表面明显不平整 ⑧—4局部混合料离析 ⑧ —5摊铺机后有明显拖痕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人工局部找补时,工人不得站在热混 合料层面上操作。 ⑨ 摊铺沥青混合料时最低施工气温要求不低于
一般2-5m/min ,
2/3高度处,并保证全幅断面不
10m 一个高程,5m 一个支柱,中、上面层(表层)
10C。
3.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①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碾压应以慢而均匀的速 度行进,见表12规定。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压路机类型 钢筒式压路机 轮胎式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 初 压 复 压 表12 终 压 1.5 〜2 一 2.5 〜3.5 3.5 〜4.5 4〜5(振动) 2.5 〜3.5 4〜6 2〜3(静压) 1.5〜2(静压) ②碾压应从外侧(低处)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1/2轮宽,压完全
20cmo
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幅为一遍。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超 过20cm,但采用静载钢筒压路机时,压路机迹的重叠宽度不应少于
③ 初压应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压实温度的高低,
质量,混合料温度较高时,可用较少的遍数,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和较高的密实度,温 度低时,碾压变得较困
难,产生的轮迹也难消除,造成路面不平整。
④ 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 可采用重型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压实度并且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
复压后应达到要求
4〜6遍。
⑤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是路面成型的最后步骤,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以消 除轮迹,一般 2遍就可达到要求,终压温度不得低于 80 C。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得低于 120C。
⑥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压路机应成梯形紧随摊铺机向前推
进,折返位置不应在同一横断面上,同时驱动轮要面向摊铺机。此外,在碾压后未冷却 的路面上压路机不得随意停放、
转向、调头,同时要注意废弃的油料杂物不得撒落路面。
良好的路面质量最终要通过碾压来实现,
碾
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压中的任何质量缺陷必将导致前功尽弃。
压实不足,导致密度低,空隙率增大,加速沥青混合料的老化,当然,事物总是一 分为二,压实不足不行,过压也是不利的,它将导致矿料破碎而降低压实度,空隙率过 小,出现泛油,影响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必须合理进行碾压,路面工程师应特 别重视碾压工序。
3.7接缝
① 构造物接缝应紧密、平顺。
② 上下层横向接缝应错位 1m以上,采取垂直平接缝。 ③ 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取热接缝,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 宜留在车道线位置上。
15cm,表层纵缝应顺直,
4、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 4.1基本要求
①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② 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③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 ④ 拌和后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⑤ 摊铺时应严格掌握厚度和平整度,细致找平,要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 至要求的密实度。
4.2外观鉴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