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

2022-09-12 来源:步旅网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

文题

“卡地亚”“赛纳维”“卡布奇诺”“普罗旺斯”“地中海”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 市的新街道和新兴建筑,也都特别偏爱“洋名称”,其结果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网友们对此议论 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何必抱残守缺呢!”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范文展示

海纳百川,成就朝日之强盛

张展睿

随着新街道和新兴建筑的兴起,“洋名称”逐渐成为街头巷尾的一抹新绿。有人认为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不能被洋化;也有人认为中国应与时俱进,接轨国际;而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接续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国际接轨。

中华五千年文化,蔚为大观,从古中国发展至今,各个地区的名字已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改变。随着不同条约、法令的推陈出新,象征着地区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街道名也在时刻变化,但无一例外的,各种名字、称呼都表现出它独一无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街道名,就像是一个地区的区域标签或城市标签,在指明方向和位置的同时承载着社会历史性的集中体现。即使更改为“洋名称”,也没有丢失传统文化内涵,反而表出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的趋势,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纳入新的文化元素,推陈出新,成为了连接中外文化的一条史无前例的“洋名称”大桥。

古有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使日本的语言,制度,文化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甚至可以称得上大跃进,在五十音图外,融入中华繁体字独特的文化而一跃成为发达国家;而反观中国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发行,直接使中国文化进程倒退五十年之久,由此可见,文化交流和融合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的“洋名称”,而是应在其基础上,添入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博大精深;于传统的文化中添入崭新的社会活力,使其犹如做好的饭菜上撒下的一把葱花,画龙点睛,引人入胜。因此,在传统文化中添加“洋元素”,也可以成为现代传统文化的点睛之笔。

如今,各国先进思想的交流和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世界命运共同体”观念的提出,随着精密作品需各国顶尖人才合力铸造现象的普遍出现,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入西方文化,似乎也成为了必然。但传承、坚守、传播、发扬中国古老的文化风格,也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新兴街道、建筑的产生意味着中国腾飞;那么街道名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

上“洋化”便意味着国际间的接轨与共同腾飞,促进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在世界的舞台上,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吸取外来精华。中国,本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家,不仅在于地大物博,各民族间相互交融,更在于可以吸收外国之锐气,助中华之雄风!

因此,我认为:名称“洋化”本无过,重在交流与融合,我们应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海纳百川,成就朝日之强盛!

保留旧文化精华,跟随新时代潮流

曹希玥

与时俱进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取名不能只顾”跟风”,更应注重名字内涵。在我看来,名字更应该是代表与象征,而非盲目的跟风与对对民族特色的弱化。

首先,汲取外来文化本没有错,但要掌握程度,理性的认同。在我的家乡“东方小巴黎”这个称谓本就是以一种赞美而非批评。历史的印迹好似异乡之风情,但是却与本地之景相得益彰。在那条布满典型俄式面包石的大街上,也有中国传统的糖葫芦的叫卖声。慕名前来的游客在徜徉那巴洛克式建筑时,也许会买上一根儿活灵活现的糖人儿。我会在套娃中看到古香古色的梳妆镜,也会在华尔兹的音乐声中看到元宵灯笼映了满街的红。从小生长在有过异乡客留下痕迹的地方,我并不是感到民族特色的消亡,“洋名称”在家乡文化的表达中也融入得当。新文化的加入,像是在纯正的中国风情红上添一抹奇幻,带来更多的热情和欢笑。

不固守自封,迎世界美好固然没错,但不是新街道、新建筑起“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的好借口。一味的追求洋化,引来的只能是反感。新事物的到来,如果没有它的国际历史,并不偏要改为所谓的中国话。“汉堡”、“旋转木马”所来的新事物不必要改中国名字,西式风格,埃及文化,用其他名字无可厚非,但是“地中海”扭曲了本意,生搬硬套更像是“东施效颦”,以扭捏的姿态在名字这层禁锢中缩手缩脚,不如用本身朴素的意蕴,赢得日久弥香的芳味。

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旧文化更像是我们不随波逐流的“根”,在探月的“嫦娥”、问海的“蛟龙”背后,不仅仅是80后,90后把握的新技术,也是五千年来对浩瀚银河与无边海洋疑问的最好的回答。故宫文物的修复,是对旧文化精华的揭灰,更是通过文物,实现现在与过去工匠精神的对话。故宫新周边在全世界走红,皇上比“鬼脸牌”“有凤来朝”的耳挂。这些小事物无需将自己本身源远流的文化掩埋在别扭的“洋化”名字后面,而是靠新发展出来的俏皮灵动为庄重的故宫文化打招牌。故宫文化的新潮流大卖,就是旧时代与新时新文化的碰撞的最佳典范。

名称是代表,不是局限,无需媚外,只需充实适配自己。 保留旧文化精华,也不忘跟随新时代潮流。

中西交融,绘绚丽蓝图

牛晓桃

随着国门打开,海外潮流席卷而来,越来越多“洋文化”得到国人追捧,逐渐“西化”的地名更是将西化发挥到了顶峰。我们不否认西方文化,但更不应该摒弃传统,因此中西交融,方能泱泱华夏。

一个地方的名字,往往蕴含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见证百年沧桑。一曼街、尚志大街都以革命英雄命名,这是我们对英雄的崇高敬意,因为这样才使我们生长的土地充满热烈。文化自信是我们流淌在血液中经久不灭的精神内涵,传统古老的文化彰显出不一样的中华底色,我们需要保留和发扬这样的美好文化,用实际行动来书写中华精神。所以当新兴街道,建筑都能蕴含深厚文化内涵时,文化自信也能挥洒一二。

但文化自信就不能接受外来西方文化吗?显然不是。在世界正变成地球村的互相交流的现在,带来文化进入视野是在所难免的,在保有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和世界沟通,也成为传播思想分享信息的重要方式手段。中华巴洛克,果戈里大街,同样是有西洋文化的命名,却也能更好体现出国际交往,和谐共赢的新局面。

但对西洋文化我们都要接受吗?当然不是。在西洋文化的多彩让人晕眩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和理性,人们的正常交流过程中难免有极端、不合理的观点的碰撞,这时我们要有识别发现他们的能力。并非一味崇拜西洋文化就是时尚,而是要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找到最适的状态。一些地方滥用西洋文化来命名新街道,你是否想过在新修好的学校上冠名为玛利亚?你是否想过在新修好的古色古香的茶楼上冠名卡地亚?如此荒诞可笑的背后,是我们未能在西洋文化的洪流侵袭时修好内心堤坝的悲哀。了解并吸收优秀西洋文化并加以理性合理应用方式文化交流的最适状态。

我们生长于信息交流飞速的时代,对于自己的文化特色,要一以贯之,守好自己内心的防线;对于外来潮流,吸取众长,不卑不亢,让自己的视野开阔,汇集各方特色,打造多元化,包容兼并的文明。

持文化自信,采西洋精品,容中西之异,筑多元之厦。

守住老地名,愿文化不老

王馨悦

当充满\"异域风情\"的地名充斥大街小巷,当积淀着中华文明的名称被弃之若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有深深反思。泱泱中华,横跨万里河山,每一处地名,都蕴含着古往今来的故事,是我们不可割舍的文化经脉。因此,地名洋化而本名消亡绝不可取,保护老地名,是我们应有的文化坚守。

保护老地名,守住文化,保华夏之魂。走过西湖“断桥\",我们能想到“春雨如酒柳如烟”的朦胧诗情;走进“北海公园”,我们仿佛看见菊花在风中泼发洒洒,青年史铁生以花祭母,驻守生活的希望,深沉面厚重。地名,是一个地区的标签,更是一段文化的代名词,它启发我们的假思,让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摸着它的名字找到一段段璀璨的文化。试想一下,假如“断桥”改成了“卡地亚桥”,“北海公园”更名为\"普罗旺斯公园”,那该有多么

可怕?我们的记忆将去何处追寻?我们的灵魂又要在何处栖息?因此,保护老地名,更是保护我们的记忆,我们的灵魂,断不可轻视。

保护老地名,守住文化,扬国家风采。循历史之芳竭躅踽踽而行,我们可以称北京“大都”“京城”“北平”,我们可以叫南京“金陵”“建业”,可以唤昆明为“春城”。也可以叫成都为“蓉城”。提起金陵,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如烟歌袅袅飘入心灵;想到上海思南路,便是一方绿荫下,周恩来总理正于公馆中笔耕不辍。每个城市几乎都有的“北京路”“一曼”等,更是凝聚着中国人不灭的爱国之心,中国的人文风釆,古任今来的绚烂文化,就以这些地名为缩影,成为华夏土地的亮丽底色。对于这样的风釆,我们发扬光大尚且不及,又怎能搞“地名洋化”呢?泱泱中华,滂滂其风,宣扬国之风采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从身边做起,保护老地名,至关重要。

一个个老地名,站在个人灵魂与国家风貌的交界点,诉说着尘年的往事,见证着繁花的轮回。偏爱洋名,任老地名消亡殆尽,不但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失职,更最终会为祸自身。因此,让我们善待我们的根,给予时光温度,赋予老街新生,让文化之花在我们心中绽放,汇集成万千星光,照亮脚下的路。

守住老地名,愿文化不老,暖意长存。

莫让地名成为被洋化的牺牲品

李宇翔

穿过“卡地亚”来到“赛维那”,邻近“卡布奇诺”又是“普罗旺斯”。当这应在大洋彼岸的事情来到我们身边,只会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连地名都成为了崇洋媚外的牺牲品,其他的文化遗产又将何去何从?可见:我们应坚决反对地名洋化。

小小的地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因此,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小小的例子映射出地名背后深厚的文化根基。每一个地名都是从古人那里历经代代传递,地名本身也具有了文化符号的作用。当提起“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春风不度玉门关。”“朝辞白帝彩云间。”无数的诗句里蕴含的地名也提醒我们:他们是文化的根源。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名也不能被弱化消亡。因此,地名中是中华文化的根,正视地名就是正视文化,保护地名就是保护文化。

地名中也有我们对先人的纪念。“靖宇街,一曼街”是纪念民族英雄杨靖宇,赵一曼。“中山市”是纪念民族先驱孙中山。若是这些地名都成了“地中海”之流,是不是我们的英雄与历史也将被淡忘?不尊重英雄,不尊重历史就势必被历史所淡忘。当历史虚无主义向地名出了魔爪,我们不能任由其横行无忌,必须批判他,剔除它,向大众传播正确的历史观,英雄观,而不能任由其发展。对于那些承载了对英雄纪念的地名,保护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有人认为,“地名洋化”是与国际接轨。恕我不敢苟同。对待文化交融,正确的是“求同存异”而绝非照单全收。当大洋彼岸的咖啡成为了我们下午茶的一部分;当我们的乐团

开始接受钢琴、小提琴……我们会认为这是与国际接轨。但如果我们扔下了四书五经唐诗三百,而一股脑读外国文学,这就是可笑的表现。也就是说,我们是接纳融合而不是完全接受。地名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绝不亚于传统典籍,中华文化有很深的根,坚决不能因为“地名洋化”从而对文化造成损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开烈士的玩笑到地名洋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攻击正愈演愈烈。无论是从文化方面还是从历史方面,地名洋化都是不可容忍的蚁穴。作为唯一一个流传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必须有信心:这场地名之战,我们不能输!

地名承载文化,融合助力发展

袁满

地名,对于当代的我们来说,亲切而又陌生。走在大街小巷,看着一个个鲜艳的路牌,或心潮澎,或莫名迷茫。儿时熟悉的地名耳熟能详,勾起的回忆让人流连,\"洋化”的地名新潮洋气,却让许多人不知所往。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是应该摒弃还是鼓励?我认为:地名承载文化,融合助力发展。

时代的日新月异,让中国拥抱世界,经历过飞机大炮的践踏,中国更知开放的重要与必要。开放带来发展,开放带来机遇,开放带来融合。\"普罗旺斯”、“地中海”、\"卡布其诺”……无数的\"洋名称”让中国认识世界,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也不断吸收着外来文化,但随之而来的是古老传统文化的淡忘。作为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身之基,发展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传承并发场它。外来文化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应用一种\"融合”的方式去对待中外文化,才能让\"地名”在传统文化的花蕊上开出\"融合”的花朵。

融合,不仅是方式的进步,更是思想的跨越,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相得益彰。\"中华巴洛克”风情街道游人如织,漫步其间,你不仅会欣赏到鳞次栉比的巴洛克式建筑的风俗雅韵,更能体验到剪纸、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融合”让这中西方的智慧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倘若此街仅仅展示中华文化,又何以让游客驻足观赏?又倘若这只是地名,

西方建筑的简单罗列,又何以不让游人心生乏味?融合所展示的,不仅是一座城,一个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一个民族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绝佳体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不论是\"南锣鼓巷、\"宽窄卷子”一类的传统地名,还是\"地中海风情”一类的洋名称,融合都可以极大的促进其发展。融合并不是盲目借鉴,也不是单纯的简单拼凑,它所体现出的,更是一种包容并济的大智慧。\"地名”作为人类文明标记地点的工具,更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融合并发挥外国文化的作用,才能让每个人都分享到文化的红利。

愿融合拥抱文化,促进“地名”新生。

扬创新之帆 壮文化之根

陈云龙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我国城市的街名与地名逐渐有了“洋名称”,但洋名称并不意味着古老文化的断层,而是一种创新,一种与时俱进,为我国文化增添亮色。由此观之,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扬创新之帆,壮文化之根。

古往今来,关于文化交融与借鉴的例子数不胜数。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出国留学后,毅然决然选择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废除帝制,扶大厦之即倒,救中国之即颓。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清朝被灭亡,中华民国建立,中国又在发展的大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试想,若非孙中山先生引入了西方文化,那么中国何时能摆脱封建礼数的束缚?中国何时能真正摆脱西方列强的压榨?我们又何时才能过上现如今衣食无忧、安静详和的生活?在我看来,地名的洋化与此异曲同工,若非引进了洋地名,中华文化又怎能被刺激地不断前行,中华文化又怎能摆脱其他的古国文化那般无人问津的惨状?洋地名,是对文化的一种创新。

反观清朝后期,我们的祖先们自诩为天朝,将西方诸多强国视为蛮夷,闭关锁国,自视清高。鲁迅先生有言:“西方用火药制枪炮,国人用火药放鞭炮。”正因如此,我国才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有多少文物古迹惨遭血洗?有多少不平等条约丧权卖国?又有多少国人惨遭毒害?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曾这样反驳:“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那个时代便是我们所不敢想象的。追根溯源,正是当时国人的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才导致了如此沉痛的一桩桩惨案。反观如今,我们仍是抵触洋地名,拒绝城市街道的“改头换面”,将我们的文化“揽在怀里”,固步自封,岂不是重蹈古人们的覆辙?当然,那下场必定不是我们敢知晓的,唯有不断地革新,方能让古老的中华文化永存世间。

诚然,创新只意味着借鉴而不是意味着拿来与抛却。地名的适度洋化有益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但是过度的洋化却会使我们传承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毁于一旦。正如唐朝名臣魏征所言:“伐根焉能木茂,塞源焉能流长?”文化也是如此,替百年古树修剪病枝,可让其“重获新生”,不管不顾地将古树连根拔起,随意地一味地拿来新的树苗妄想着取而代之,可谓是痴人说梦……文化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亦有着精华与糟粕,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使文化之树茂盛参天。

洋地名的现世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扬起创新的风帆,壮大文化之树的根基,在新时代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使中华文化永久屹立于世界之巅。

莫让洋化侵吞传统

韩子妤

“卡布奇诺”,“普洛旺斯”..... 洋地名儿的出现引起热议。有人称其文化入侵,有人只觉无可厚非。然而,我认为“洋地名”的盛行背后不仅是中外文化的对峙,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消亡,可谓事关重大。因此,我要呼吁:守住文化自信,莫让“洋化”侵吞传统。

地名洋化,并非接轨国际,而是抹杀文化。

曾经,毛主席批判落后分子“言必称尧舜”,如今,对洋地名的偏爱便是“言必称希腊”,似乎“洋”便是时尚新锐,“国”便是落后守旧。然而,这种行为不但不能使我们走上时代前列,反而只会毁去中华特色,最终沦为“波普艺术”般千篇一律的复制品。老子云“不失其所者久”。民族文化,乃立身之基,如果加以抹杀,民族又何以长久?国家又何以延续延续?美国不过数百年的历史,仍在引进的《机器猫》中将日本文化元素改去,谨防文化入侵。我中华泱泱5000年之文化,又岂容抹消?因此拒绝洋地名,拒绝文化入侵,国家方能长。

地名洋化,忽视的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是其自信。

说起16世纪,知道莎士比亚的远多于汤显祖,赞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远多于《牡丹亭》。我们或许可以对威士忌的年份与品级说的头头是道,却在被问及茶道“关公巡城”时哑口无言。这种悲哀的背后,正是对传统文化自信缺失与漠视。因为没有自信,我们偏爱洋地名的“典雅”,因为漠视文化,我们认为北京“王麻子胡同”粗俗可笑,我们用洋文化搭建了金玉其外,却遮不住文化自信缺失的败絮其中。其实,只要用心了解,中华文化的典雅浩如烟海,书法“兔缺乌尘”,挥洒自如,一道“羲之街”岂不美哉?戏曲悠扬婉转,大气柔和,一条“黄梅戏大道”多么雅致。回看自己有的地名,成都的攀枝花,鲅鱼圈的青龙山大道,哪一个不是独有韵味,哪一个不是深含典故?了解文化,从个人与社会层面提升传统文化的普及,增加文化自信的意识,那么洋地名热潮自然不击而溃,传统文化自然薪火永传。

地名洋化,我必止之,文化交流,我必促之。

拒绝洋地名,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在守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海纳百川。回望历史,湖人的葡萄美酒,悠悠羌笛,在诗文的华章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当下的我们又为何不可吸收他国之精华,内化为己之特色?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言“仿我者死,学我者生”。摒弃复制,倡导转化,“洋文化”,最终也能化为己用。

地域地名儿洋化只是现象,文化传统,方为根本。熟读传统文化之兵法,挥文化自信之矛戟,怀交流内化之信念,那么地名洋化之祸乱,不攻自破。

山河迢迢,岁月渺渺。愿日月照耀之中华大地,皆为传统文化扎根之基。愿清风逡掠之中之中华人民,皆怀传统文化自信在心。那么到那时,洋地名之争自

地名,文化的故乡

尹承拓

打开城市地图。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那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地名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当你为他人指路时,说出的地名却全是“卡地亚”、“普罗旺斯”等外国地名时,心中不会生发出惊诧与失落吗?因为,蕴含在地名之中的文化已随之逝去,即便生活在故乡,也仿佛成为流落他乡的游子。因此我们应守护老地名,守护中国文化的故乡。

老地名中,传承着中国古代悠远的诗意。老地名历经时代长河的淘洗,沿用至今,古

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也一同流传。锦里,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龙门,相伴而来的是汹涌的江水和水上辛勤劳作的人民;洞庭湖,无数的文人墨客曾在此流连忘返,留下动人的诗篇。仅从地名短短数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体现的淋漓尽致,用富有诗意的文字将这一地区描绘,让人读来便心向神往。

老地名中,承载着时代的缩影。每一个新地区、新街的命名,都有着那个时代的印迹。北京的烟袋斜街,成都的宽窄巷子,无不体现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虽然文字平白,但将那一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浓缩其中,有着浓浓的烟火气,尘世的欢乐可见一斑。

老地名中,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五千年的历史,布满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而简洁的地名,便是打开历史大门的一把钥匙。六尺巷,窄窄的道路蕴含着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其中蕴含的谦让、平和的精神品质也随之深入人心。井冈山、延安、古田、遵义……一系列的地名,为我们构建起了共产党人在探索救国道路之中播撒火种的路线。稀疏平常的地名背后是厚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每当人们提起时,不由自主地就会回想起中国的历史,也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文化自信与认同感。

地图之上浩如烟海的地名,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文化的故乡。地名洋化这一现象是一种文化入侵的表现,可能会使我们丢失了自身的文化,也失去了我们的“根”。因此,守住中国老地名,守住中华文化恒久不变的故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