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可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可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的故事,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汇报: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到书本里后小蚂蚁又发生了哪些故事?那只小蚂蚁是谁?
3.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时。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集体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3. 检查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
学生自己交流记字方法;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趴”、“喂”等通过动作体会理解。)
4.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爬”、“夹”、“扁”、“路”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5.学生默读全文,小组交流: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变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在它的感染下,书本里的字跳舞、串门。每天都能编出新的故事。 三、作业布置。
1.把课文读熟练。 2.抄写生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pā zhe huā ruǐ fēng miàn 2. 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稀稀疏疏——( ) 崭新——( ) 安安静静——( ) 明白——( ) 3. 比一比,选择符合句子意思的合适的字打√。
(1)马力( 爬 趴)在桌子上睡觉,一只小瓢虫( 爬 趴)到他的胳膊上。 (2)从( 陈 阵)旧的书中传出一( 陈 阵)极细极细的鼾声。
(3)被妈妈( 喂 偎)饱的小花狗,依( 喂 偎)在母亲的身旁不住地舔着它的脸。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趴着 花蕊 封面 2. 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稀稀疏疏——(密密麻麻) 崭新——(陈旧)
安安静静——(热热闹闹) 明白——(糊涂)
3. (1)马力( 爬 趴√)在桌子上睡觉,一只小瓢虫( 爬√ 趴)到他的胳膊上。 (2)从( 陈√ 阵)旧的书中传出一( 陈 阵√)极细极细的鼾声。
(3)被妈妈( 喂√ 偎)饱的小花狗,依( 喂 偎√)在母亲的身旁不住地舔着它的脸。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朗读课文,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回顾体会神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书里的蚂蚁》,你们还记得小姑娘曾有一本什么样的书? 当蚂蚁被夹进书里后,所有的字都感到怎样呢?(学生回答师板书:新奇,陈旧) 今天我们就抓住着这“新与旧”的对比来读课文,去感受童话的神奇魅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二、深入文本,朗读感悟、表演体验。
1.小蚂蚁是怎样跑到书本里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
2.师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朗读的方法: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启发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读相关句子时仿佛听到了什么,眼前看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心情走进故事中来。(生范读或师范读)
3.来到书本里的小蚂蚁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抓住人物对话,相机边读边指导进入情境,分角色表演朗读,展示个性化阅读。(抓住“当然”、“细碎”、“奇怪极了”、“不好意思”、“挺乐意”等地方感悟、体会着读出自己的独特情感。)4.字说自己太傻了,现在它们的生活什么样?分角色扮演书中的字,学着小蚂蚁串门、跳舞的情景,体会书本里的字和小蚂蚁的快乐。5.会走路的字会让旧书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做一个文字小游戏,让学生领会会走路的字带给这本书每天的新奇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文字生命力有一种新感觉。 三、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一)学习1—2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小蚂蚁怎样走进书本的?
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 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 2. 师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朗读的方法: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启发借助文字想
象画面,读相关句子时仿佛听到了什么,眼前看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心情走进故事中来。(生范读或师范读)
(二)学习3--8自然段。
从此,小蚂蚁就在书里安家落户了,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
1.书本里的字会讲话有趣。
学习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字与小蚂蚁的对话,听到这些话,你有什么想要说的或要问的吗?
2.我觉得小蚂蚁变成了字以后还跳跳舞,串串门,每天跑到不同的页数,很有趣。阅读第7和8段,感受蚂蚁的趣味。
(三)学习第9、10段。
出示:我们真是太傻了„„那有多快乐呀! 1.为什么字要说这样的一句话呢?
因为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
2.既然这样,字对自己说的那一句话应该怎么读,谁想来试试? 这一句读得不错了,这一段呢?男生读前三句,女生读后三句。 (四)学习11—16段。
1.分角色阅读,体会人物感情。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我觉得小姑娘能和小蚂蚁对话很有趣。 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2. 旧书里的字都开始串门了,今天我和你做邻居,明天我和他跳跳舞。那么旧书会变得怎样?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每天都有新的故事。 3. 如果让字和标点符号来串串门,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意思? 一本书的字和标点符号换位置那意思就更不同了。
说得好!所以这本书总有新的故事,全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4. 教师总结:多有意思啊!作者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四、课堂小结。
1.读一读,比一比
A.“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B.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来没想过要动一动、走一走、跳一跳。
C.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2. 引导想象:如果是毛毛虫、蟋蟀,或是其他什么动物跑进了书本里,你觉得书本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
3、教师总结:大胆的想象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思。希望大家也能够大胆的想象,勇于创新,变出更多更美更有意思的童话。 五、作业布置。 1.趣书推荐
课下阅读王一梅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读一读,填一填。 新奇 奇怪 惊奇
(1)“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 )极了。 (2)所有的字都感到很( )。
(3)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 )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2. 按原文填空。
( )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 )地开着,在风里( )唱着歌。一只黑黑的( ),( )趴在( )里睡觉。 3.照样子,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例: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 读一读,填一填。 新奇 奇怪 惊奇
(1)“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2)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
(3)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2. 按原文填空。
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孤零零地开着,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3. 照样子,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例: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裴松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答案不唯一) 【板书设计】
书本里的蚂蚁 童话 夹进书里
小蚂蚁 会走路的字 想象力 (新故事) 【课后反思】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精致浅显的童话故事,故事好懂有趣,学生喜欢,故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朗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说、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课中我设计了“文字串门”游戏,让学生变换标点和文字顺序改变句子的意思。学生对这个游戏尤为感兴趣,连平日里不怎么爱动脑的陈卓都举起了小手,很多同学在游戏结束了还意犹未尽。我不由想到,如果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相应的在教学中组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语言活动,不是更能激发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与阅读的主动性吗?“文字串门”游戏从形式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存在的问题:教学时对过程的评价太少,特别是小组的合作学习,而且评价的方式也太单一。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教学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评价,尤其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组内学生互评,小组之间互评,这样不仅评价方式多样化,而且促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