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学”释义
2020-03-09
来源:步旅网
第30卷第10期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V01.3O.No.10 2014年lO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College Oct.2014 “义学”释义 于晓燕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摘要:通过对文献中有关“义学”的记载,特别是清代大量正史及典章制度类资料的梳理,将义学置于民 族教育史的研究视角下,置于国家统一与加强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中的大背景下,结合制度性的探讨和地 域的考察。对清代“义学”的含义进行全新的诠释。义学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设立,是清朝推进多民族国家的一 体化、促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性质看,清代的“叉学”体制类似今天我国正在推行 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具有官办免费初等教育的特点,这是清朝独创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 关键词:清代;义学;释义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98(2014)10-0057一O5 Interpretation of¨Yixue¨ YU Xiao.yan (College of Education,Yunnan Minzu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3 1)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trapolate the meaning of Yixue(free primary schools)in hte Qing Dynasty from an investigation of officila historical records and statutory sources.By combining institutional investigation and region- la examination,the author puts Yixue in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of ethnic minorities,national unity and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the borderlands and the hinterland.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Yixue in the minorities—inhabited borderlnads is an important me ̄ure by the Qing dynasty to prom ̄e national integration nad boost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borderlands.In nature,the Yixue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is similar to the compulsory primary education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a which ̄ures free pri— mary education funded yb hte government.This system is a unique endeavor pioneered yb the Qing Dynasty in hte mi- norities~inhabited borderlands. Key words:Qign Dynasty;Yixue;Interpretation “义学”一词,在教育史、民族史的研究中并 才出现,是以民间的捐建或庙产课租收入所 不鲜见。但对于义学的解释,学术界却一直存在 建” J。可见,先前的研究对清代“义学”性质的 着较大的分歧。这其中有义学本身的渊源相对复 定性存在着视角的局限和概念的混乱,义学的性 杂的原因,也有对义学及与义学相关的初等教育 质和教育体制特征仍不甚清晰。本文试图通过梳 学校的混淆,还有因供给义学经费的不同而导致 理古代文献中关于义学的记载的,将义学置于民 的对其性质判定的差异,这使得对于义学的阐释 族教育史的研究视角下,置于国家统一与加强边 众说纷纭。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剩勇与 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中的大背景下,结合制度性 王日根先生关于义学性质的争论,陈剩勇认为社 的探讨和地域的考察,对清代“义学”的含义进行 学和义学都属于官学体系…,存在将社学与义学 全新的诠释。 混为一谈的现象。针对这一观点,王日根提出了 一质疑,认为在社学、义学的发展过程中,有时民间 、“义”字的涵义及其演变 的力量反而更大 。彭勇则认为“社学是官办 在中国思想史上,“义”字一直是一个基本的 的,这一名称是沿用了元代的称谓,而义学在清代 道德用语,在儒家伦理信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收稿日期:2014—06—13 作者简介:于晓燕(1977一),女,山东平度人,历史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史及历史教育地理。 一57~ 台湾学者陈弱水认为,作为一个古典的伦理范畴, 意义上的义学,“亦称义塾,中国旧时的一种免费 “义”有两种基本的意思。其一,是与其他德目 启蒙教育机构。经费来源主要有地租、官款或地 (如仁、礼、智、信)相并列的“义”,这个意义上的 方公款,清代普遍设立,民国后废” 。本文所探 “义”有其特定的内涵,因其与本文关系不大,此 讨的即是这类作为初等教育机构的义学。 处不加讨论。其二,是代表一般性的善、正确或恰 (--)清代以前文献中的义学 。作为一种初 当的“义”,这个意义上的“义”,似乎可以作为德 等教育机构,义学在各类文献中出现得颇为频繁。 行的总称。例如,郭店竹简《语丛三》日:“义,友 民间族塾意义上的义学,开始于宋初。史载,建昌 之端也;义,德之尽也;义,善之方也。”【4 南宋洪 洪文抚“于所居之侧崇饰学舍,一日必葺,宾至如 迈在《容斋随笔》中也曾经说道:“人物以义为名 归,厨廪益丰,弦诵不辍” ,太宗闻而嘉之,飞白 者,其别最多。仗正道日义,义帝是也。与众共之 日义,义仓、义社、义田、义役、义井之类是也。至 书“义居”二字以赐。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族塾意 行过人日义,义士、义侠、义夫、义妇之类是也。自 义上义学的开始,之后才有范仲淹所建的范氏义 外而入而非正者日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是 学等。当然,也有的研究成果认为义学乃范仲淹 也。衣裳器物亦然”,可见,南宋时,“义”字的涵 所创。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范仲淹在其家 义还跟其古典的涵义相去不远。 乡吴县购买良田千亩,“尝建义宅,置义田义庄, 到明清时期,“义”字的涵义渐趋稳定。明代 以收其宗族,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意最近 姚舜政曾在《药言》中说:“立义田以给族之不能养 古”,此后,士大夫纷纷效仿,相继建立族塾义学, 者,立义学以淑族之不能教者,立义冢以收族之不 所以人们认为:“惟义学肇始宋范文正公,继义 能葬者。” 清人钱大听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 宅、义庄而立,养与教兼行,厥制尤善。”④由宋初 “义者,盖以众所共设为名。今世俗置产以给族人 开始的这种族塾性质的义学,在清代以前的文献 日义庄,置学以教乡曲子弟日义学,设浆于道以饮 中都有出现,《元史》、《明史》中大约出现过几处, 行旅日义浆,辟地为丛冢以藏露骨日义冢。” 这 如《元史》卷一百八十---(许有壬传》中就云:“有 两段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义”字的涵义已经逐步 壬之父熙载仕长沙H,设义学,训诸生。既殁,而 趋向于“众所共设”之意。而以“义”为名的行为和 诸生思之,为立东冈书院。”《明史・儒林传--)也 事物,又逐步被纳入了官方视野之内,逐渐从原来 记:“郑伉……设义学,立社仓,以惠族党。”总之, 单纯的民间行为发展成为一种政府制度。例如,政 清代以前,义学的形式有多种,但多被冠以“宗 府救灾的款项被称为“义赈”,政府为防备水旱灾 塾”、“族塾”之称,是宗族内为了照顾同一宗族子 害而设立的储藏粮食的场所被称为“义仓”等。 弟而由家境殷实之家建立的家塾、族塾、宗塾。因 二、文献记载中的“义学” 此,清代以前的义学主要是依靠民间力量兴办的 族塾、宗塾类乡党启蒙教育学校。 (一)辞书中所载义学的涵义。义学一词,在 (三)清代文献中关于义学的记载。清代对 辞书中主要有三种涵义。一是佛教术语,“佛家 义学的记载大量地出现在清代的官方文件、大臣 称俱舍、唯识、法相等宗的学问为义学” 。二是 奏议、地方志书及大量的私家记载中。 经义之学,《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传下・召驯 第一,《清史稿》、《清会典事例》、《清朝文献 传》:“驯少习《韩诗》,博通书传,以志义闻,乡里 通考》及《皇朝经世文编》等诸多正史、政书及典 号之日‘德行恂恂召伯春’。累仕州郡,辟司徒 章制度类文献中有关义学的记载。据笔者统计, 府。建初元年,稍迁骑都尉,侍讲肃宗。拜左中郎 《清史稿》中就有近五十条关于“义学”的记载。 将,人授诸王。帝嘉其义学,恩宠甚崇。”第三种 《钦定大清会典》、《钦定大清会典则例》④及《清 ①<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辞海>中也有相类似的解释,认为义学乃“关于佛教教义的学问。是对名相、因果等 理论的研究,如般若学、法相学等。魏晋时期,因支谶、支谦介绍般若学来中国而流行于南方,对佛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辞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辞源》中的解释也与此相类似。 ③根据二十四史的记载,义学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卷69(儒林列传・召训传)中,日:“驯少习韩诗,博通书传,以志义闻,乡里号 之日……‘德行徇徇召伯春’……帝嘉其义学,恩宠其崇”,其后,<晋书>卷69;<南齐书>卷u;《陈书>卷26、33;<魏书)卷114;<隋书) 卷75;<南史》卷20、62、71;<北史)卷45、82;<旧唐书>卷177;<新唐书>卷190;<金史>卷126;<元史>卷182、190;<明史>卷ll7、卷 282等,计有2l条关于义学的记载。但真正的以启蒙教育机构意义出现的义学在自<元史>始。 ④《漕溪汪氏义学碑记》,载<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之‘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转引自余化林‘清代社学义学论略》,《北京档案史料》 第3期。 ⑤《钦定大清会典》卷5《吏部・文选清吏司>;卷25、32( ̄L部・仪制清吏司》;卷72<工部・营制清吏司》;卷97<八旗都统・教养》等都 有关于义学的记录。《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1<宗人府>;卷4<吏部・文选清吏司》;卷14(吏部・考功清吏司>;卷51<户部・俸饷 上》;卷68《礼部・仪制清吏司・学校一);卷69( ̄L都・仪制清吏司・学校--);卷7O《礼部・仪制清吏司・学校三>;卷176(1k旗都统 ・教养>等记载义学的设立情况。 一58— 朝文献通考》 中有关义学的记载则更多,而且有 在学校志门类下勾勒了广西义学的设立情况,但 专门的类目集中记载。这些正史、政书类文献中 其经费供给却并没有在此门类下列出,而是于经 关于义学的记载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为表彰地 政略门下详细叙述了清代广西每馆义学的经费保 方官员建学功绩和地方教化政绩的记录 ,一为 障情形。湖南的义学因其设立的背景不同,比如 朝廷的兴学诏令及制度规定。其中,最典型的就 湘西苗疆的义学多设立于乾嘉苗变后在苗疆兴学 是清代帝王倡导兴办义学的诏令。特别值得注意 屯田之时,因此湖南义学的资料不仅出现在学校 的是清朝皇帝兴办义学的诏令都有明确的地域指 志下,还频现于屯防、屯政、武备或苗防门下。另 向,从其涉及的地域来看,有少量针对全国“穷乡 外,各艺文志中还记载了大量的兴建义学碑记。 僻壤”之地,但大部分是专门针对边疆民族地区 第三,封疆大吏及任职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州、 倡办义学的诏令。 县官员的奏议中关于义学的资料。这一批封疆大 如《皇朝政典类纂》曾较为清晰地梳理了清 吏数量极多,即包括当时的总督、巡抚、学政,也有 代各个时段兴建义学的诏令,其将清代义学分为 各州、县地方官员,他们都在这一建学过程中尽职 了三种类型④,并分门别类地梳理了朝廷针对这 尽责,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例如,康熙时云贵 三类义学的诏令。这些诏令发布的时间从清初康 总督蔡毓荣、湖广总督喻成龙、偏沅(湖南)巡抚 熙帝开始,历经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咸丰、光绪 赵申乔;雍正时云贵总督鄂尔泰、尹继善、云南布 数朝,时间跨度非常大。其中针对八旗义学的诏 政使陈宏谋;贵州巡抚于准、张广泗、贵州学政晏 令有14条,针对直省民族地区的义学有20条,针 斯盛;乾隆时两广总督庆复、云贵总督张允随;咸 对苗瑶番的义学有10条 J,可见数量很多。从这 丰时的贵州巡抚贺长龄(后升任云贵总督);嘉庆 些兴立义学的诏令中可以看出这些义学是由国家 时凤凰厅同知傅鼐;光绪时福建巡抚丁日昌等。 发布诏令兴建的,由官府主办,提供经费,选拔师 在清代建立义学的浩大工程中,这一批任职边疆 资并具体管理;其次,所兴建的义学都有明确的地 的官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忠实的执行朝廷的 域指向,主要设置于边疆民族地区和内地的“穷 建学政策,身体力行,对于促进边疆各地区义学的 乡僻野”;第三,这些义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归 兴立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有关义 化”的苗民和“土属”之民,即边疆少数民族及内 学的奏议也被收录到了各省志书中,但由于其特 地的“穷乡僻壤”的“孤寒”子弟。 殊的意义,有必要在此单独进行分析。例如,康熙 第二,清代地方志对各省义学具体设立情况 时,云南第一任总督蔡毓荣在稳定清初云南的社 大量详实的记载 。清代各省志及各省的府、厅、 州、县等志书中,对义学设立的情况有极为详细的 会秩序时而上的《筹滇十疏》第二疏《制土人》中 教其子弟,各以朔望 记载,特别是南方民族地区的省、府、州、县志的记 就提到“饬行有司各设义学,以感动其天良。各选年高有德之 载更为详实。这些记载主要列于学校志之书院义 讲约,阐扬圣谕,给以月廪,风示乡里” ,开了边疆大吏兴办 学及艺文志、选举志、经政略、典谟等门类下,分别 人,记录了各地义学的情形。当然,由于各地志书修 义学的先河。此后,雍正时期的云南布政使陈宏 纂风格和各地义学设立情况的不同,记载有所差 谋将云南义学的兴立与发展推向了高潮。陈宏谋 异且详略不一。例如,清代云南的义学是边疆民 亲自主持云南的义学工作,制定了《义学规条 连续发布《查设义学檄》、《查设义学二檄》、 族地区义学的典范,因此从康熙、雍正到道光、光 议》,提出了“教小子尤急于 绪、民国的各个时段的《云南通志》中,对于各地 《查设义学三檄》等文书 ,’]‘查设义学 的全新 义学的设立时间、地点、设立人、经费隋况、存废情 教成人,教夷人尤切于教汉户”f形都有很详尽的记载,不仅包括了清代皇帝针对 的民族教育思想,规范了云南的义学,使其成为了 云南所下达的兴办义学的诏令,也包括了封疆大 边疆民族地区义学的典范。康熙四十四年,贵州 吏有关设立义学的奏疏。而嘉庆《广西通志》虽 巡抚于准上《苗民久人版图请开上进之途疏》,基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48、49、50(选举考二、三、四》;卷63—72(学校考一至十》中收录了义学设立情况。此外,《钦定续通典>、《皇朝通 典)、(皇朝通志>、<荒政丛书>等典章制度类文献中有关义学的记录也有数条。 。 ②例如:<清史稿)卷380(贺长龄传>中载:“长龄治黔九载,振兴文教,贵阳、铜仁、安顺、石阡四府,普安、八寨、郎岱、松桃四厅,黄平、普 定、天柱、永从、瓮安、清平、兴义、普安诸州县,皆建书院义学”;卷361(傅鼐传>中又载:“傅鼐任苗疆十余年,锄莠安良,兴利除弊,建碉堡 千有余所,屯田十二万余亩,收恤难民十余万户,练兵八千人,收缴苗寨兵器四万余件。又多方化导,设书院六,义学百,近日苗民向学,革 面革心。朕久闻其任劳任怨,不顾身家”,这样的记载在《清史稿》中比比皆是,不仅有列于列传门下的,还有的散布于循吏一目下。 ③即八旗义学、直省义学、苗瑶番义学。 ④《钦定热河志>、<钦定八旗通志>、《钦定盛京通志》、《畿辅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浙江通志》、《福建通志》、<平台纪略)、<湖 广通志>、<河南通志>、<山东通志》、<山西通志>、<陕西通志>、《甘肃通志>、《四川通志》、《广东通志>、《广西通志)、<云南通志)、<贵 州通志>等省志中大量记载了各省义学设立的具体情况,各省府、州、县志中的记载就不胜枚举了。 ⑤雍正<云南通志>卷29(艺文七、艺文八>收《查设义学檄)、<查设义学第二檄>。道光<寻甸州志)卷29(艺文二)收<查设义学第三 檄》。 一59— 通意义上的乡党启蒙教育学校 ,并非官方主办。 到了清代,内地汉族地区仍然存在着一部分以义 学、义塾等命名的各种依靠民间力量兴办的乡党 启蒙教育学校。所以,清初官府在南方民族省份 苗疆义学疏》,请准“设立义学,课诲新附苗人子 兴办的义学与内地汉族地区的义学有很大的差 弟”[1 o](学校志),使贵州的义学开始推向苗疆少数民 异。内地汉族地区的义学是依靠民间力量兴办的 族地区,成为了朝廷改土归流和开辟千里苗疆的 乡党启蒙教育学校,与义塾、宗塾基本一致 J,多 有效配合措施,从此奠定了贵州义学集中于少数 为地方乡绅个人捐资兴办。如顺治年间,“李长 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嘉庆时,湖南凤凰厅同知 茂,福建海澄人。同居四世,建祠,置祭田,立义 傅鼐在主持湘西苗疆屯政时,更为湘西地区义学 学,著《家规》、《法戒》各十条示子孙”;嘉庆年间, 的兴建及维持作出了巨大贡献。傅鼐在《治苗 邵希曾“募钱万缗,建义学。凡经塾三,蒙塾十 论》中提出应在红苗之地添设苗义 五。择其秀者人书院肄业,文教兴而悍俗渐化”; 馆 n]‘武备八’苗惨m,其在任期间,任劳任怨,在苗疆 道光年间,孔昭慈以“邑(福建莆田)多孔氏寄籍, 设立义学一百余处,并力主在苗疆屯田养勇,实行 为创立义学”;武训因为“自恨不识字,誓积赀设 以苗治苗等政策,这些措施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 义学,……积三十年,得田二百三十亩有奇”而办 总之,从清代的正史及各类典章制度大量记 义学。【】 《浙江通志》卷26《学校志》中记载有戴 载的义学资料中可以看出:清代的义学是在中央 氏义塾、陆氏义塾,都以创办者的姓氏命名。如戴 王朝的直接诏令下,由地方官员贯彻实施,具有明 氏义塾,“为其乡之望者日呖谷处士戴氏,患镇学 确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和在特定的地域建立的 之弗立,而后生小子无所受教规,创义塾。”《江西 初等教育学校,并且有比较完善的制度和经费保 通志》中亦多有此类记载。再如清代小说《红楼 障,因此,这一时期清代的义学已经被纳人国家的 梦》第九回中的贾氏义学:“这义学也离家不远, 教育制度体系之内。 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力不能延师者,即人 此中读书。凡族中为官者,皆有帮助银两,以为学 三、清代“义学”的分类及含义 中膏火之费。”可见,这类义塾更多地是乡绅以个 从以上文献对义学的记载可以看出,从政策 人的名义为乡里或宗族兴设的学校,既非朝廷下 及设置区域的角度看,可以将清代的义学体系分 令倡办,也非地方政府主持创办,是民间为难以负 为八旗义学、普通义学和苗瑶番义学④。“八旗义 担教育费用的学生开设的免费学校。这类义塾以 学”是随着清朝统治的深入,以八旗佐领为单位 中原汉地文化较发达地区居多,因此,清代仍然存 遍设于全国八旗驻防营伍之地的义学,主要集中 在如上所述的民间个人自办形式的义学,这类义 于京师和东北、北部边疆地区。普通义学则是广 学多为地方乡绅个人捐资兴办的启蒙教育学校, 泛设立于内地汉族地区的义学,带有更强的民间 其之所以带有“义”字,乃出于免费或收取极少的 社区和宗族“众所共设”特征,与边疆民族地区 费用供给贫苦孤寒子弟入学,是一种善行、义举。 的义学有较大差异。苗瑶番义学则作为清朝巩 除了这些民间兴办的义学之外,内地汉族地 固边疆统一的重要措施,在清朝统一西南边疆 时率先创设于贵州、云南、四川南部地区,随后 区也有一批官办的义学,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志 推行到南方有少数民族的广西、广东、湖南等 中都记载了这类义学,这与朝廷所下达的在全国 省;清朝统一台湾后,立即在台湾设置了8O余 “穷乡僻野”之处设立义学的诏令是相吻合的。713年),规定“各省府、州、县, 所义学;乾隆中叶实现西北边疆的统一后,义学 如康熙五十二年(1随即被推广到了西北边疆的新疆、甘肃各民族 令多立义学,延请名师,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 雍正元年,又通令各省,将现任官员自立 聚居区。即自清康熙初期建立义学体制起,西 书”¨ ,南边疆的云南、贵州、四川,南方沿边、沿海有少 的生祠书院改为义学,延师教授,以广教育,这些 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广西、广东、湖南、海南、浙江、 都是促使义学走向全国范围的政策。所以,内地 福建和台湾,西北边疆的新疆、甘肃、青海、陕西乃 的官办义学和民间自办的义学均为免费教育机 ①苗瑶番义学有时也被称之为夷番义学。 ②《元史》、<明史》分别各有一条涉及“义学”的记载,<元史・许有壬传>记载:“有壬之父熙载仕长沙目,设义学,训诸生。既殁,而诸生 思之,为立东冈书院。”<明史・儒林传--)记:“郑伉,……设义学,立社仓,以惠族党。”元明时代的“义学”实则是早已存在的书院,或 依靠民间力量兴办的义塾、宗塾类乡党启蒙教育学校。 一于“今贵州苗民,输粮贡赋,与汉民连井而居,彼 此交易,原非不通声教之野苗可比”的状况,认为 “教化无不可施之地,风俗无不可移之乡”,因此 疏请“酌定规制,令各府、州、县置立宽敞公所一 处,以为义学,将土司承袭子弟,送学肄业,……侯 有文理明通者不论土司族属苗民,一体科举,一体 廪贡”,提出土司承袭子弟和土属苗民,都应人义 学接受教育。雍正时,贵州巡抚张广泗上《设立 至“塞外荒区”,所有清朝边疆民族地区除西藏外 均设立了义学。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义学之名,清代以前, 内地汉族地区就有此类学校出现,但只不过是普 60— 构,单纯为照顾孤寒子弟而设。 而边疆民族地区的义学则不然,它是伴随着 国家统一边疆的进程而设立的,清朝统治者把其 视为治边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名称上讲,官 办的义学体现了统治者治理边疆和民族地区的意 志与愿望,这是其与内地官办义学及民办义学的 差别所在。其实,对于这一初等教育机构之所以 称为义学的原因,清代在南方民族地区主持兴建 义学的地方官员的解释或许最具有权威性。康熙 四十五年(1706年),广西桂林府永安州知州陈大 辇在兴建永安州义学时所撰的《永安州义学碑 记》里,就明确指出此种初等教育机构为何冠之 以“义”字。他认为“义,宜也”。“义,又利也。学 者率之为行,修之为辞,无往不得其宜,则推之身 心家国,无往不尽其利。由是本其所学,作为文 章,发为事业,所谓利用宾于王家也,诸生其勉乎 哉!勿谓地有所偏,俗有所域,人性皆善,毋论服 畴食德,即山居谷处之民,或猖或猹,苟知自向于 学,亦宜多方引导,使知为善之乐 焉”[14]‘永安州义学碑记)。从陈大辇对义学的定义中我 们可以看出,对“义学”的理解可分为两个层次: 其一,义学学生之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即 “行而宜之也”;其二,义学设于民族地区,乃可利 于使少数民族“宾于王家”,成为统治和控制边疆 民族的工具。这两个层次,与其说是义学的内涵, 不如说是清政府建义学而期达到的目的。因此, 清政府义学的创设,一开始就赋予了国家意志,即 “化民成俗”的愿望,希望通过义学教化,使“夷 民”能够言行合乎规范,所学利于国家。而清政 府把这一宏伟的目标寄于义学这一初等教育身 上,足见清代义学之设蕴意深远。所以萧一山在 《清代通史》¨ 中就云:“书院为侯国之学,择乡 里之秀士肄业其中,然仪制鄙陋,高才或不屑而 人。故清代大师,多非书院人物。特以朝夕讲研, 较府县各学之空具其名,为稍有实益耳。书院之 外,又有社学、义学,由地方官择延文行兼优之士 为馆师,诸生中贫乏无力,酌给薪水膏火,每年将 师生姓名,册报学政。此种学校,为切近平民之馆 塾,亦贫乏无力延师者之教育地。在比较上,远胜 于其他各学之有名无实。一代学校足称者,仅此 而已”。对清代的学校体制给出了总体的评价, 并将儒学、书院与社学、义学做了比较,认为清代 的官办初等教育主要体现了平民教育的趋势,对 于其实际效用和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 此外,边疆民族地区的义学都有针对各个具 体省份民族地区的明确的诏令指向,不因“地有 所偏,俗有所域……即山居谷处之民,或猩或猹, 苟知自向于学,亦宜多方引导,使知为善之乐 焉”,体现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所以《清史稿》 就云:“有清学校……又有义学、社学。社学,乡 置一区,择文行优者充社师,免其差徭,量给廪饩, 凡近乡子弟年十二岁以上令人学。义学,初由京 师五城各立一所,后各省府、州、县多设立,教孤寒 生童,或苗、蛮、黎、瑶子弟秀异者。”¨ 民国《贵 州通志・学校志》也云:“书院之外有社学、有义 学。凡汉人在乡之学,总日社学,所以别于府州县 在城之学也。各乡离城远近不一,岂能尽人负笈 来城?故于巨乡大堡另立社学……朝廷为彝洞设 立之学及府州县为彝洞捐立之学,则日义学。盖 取革旧之义,引于一道同风耳。” 同时,边疆民族 地区的义学也由官方直接主持创办,社会各阶层 捐资助学,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差异,实行双 语教学,这些都是与内地汉族地区义学的不同之 处,是一种清代创制的官办初等教育体制,因此边 疆民族地区的这类义学更具典型性。 可见,清代边疆民族地区的义学是一种清代 创建的官办初等教育体制,义学在边疆民族地区 的设立,是清朝推进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促进边 疆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性质 看,清代的义学体制类似今天我国正在推行的基 础义务教育制度,具有官办免费初等教育的特点, 尤其具有特殊意义的是一批设立于边疆民族地区 的义学,这是清朝独创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办初 等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剩勇.清代社学与中国古代官办初等教育体制[J]. 历史研究,1995(6). [2]王日根.“社学即官办初等教育”说质疑[J].历史研 究,1996(6). [3]彭勇.广收人才以资吏治——清前期河南地方教育体 系略探[J].南都学坛,2000(1). [4]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 社。2006:175. [5][明]姚舜政.药言[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 印书馆,1939(4). [6]杨忆.武夷新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清]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z].台北: (台)文海出版社,1982. [8]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o01:436. [9]鄂尔泰等,云南通志[M].清开隆元年(1736)刻本. [10][清]鄂尔泰,张广泗修,靖道谟纂,贵州通志[M].清 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 [11][清]卞宝第,李瀚章等修,曾国荃、郭松焘等纂,湖南 通志[M].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2]赵尔巽.清史稿[M].中华书局标点本,12:3119. [13]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 社,1988. [14][清]金铁等修,广西通志[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6. [15]萧一山.清代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责任编辑:黄梅] ①民国《贵州通志>第56册《学校志四・义学》,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 一6l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