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的调查报告

2023-07-11 来源:步旅网
 -

福建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福建近现代史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福建近现代史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数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告诉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海上力量的复兴,强国必须强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福建,使得福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闽在海中”概括了福建在航海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移民的性格铸造了福建人四海为家、向海外拓殖、敢于拼搏的精神。福建文化孕育了一代代的福建名人,出现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者。各种文化遗址见证了福建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爱国精神。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的福建在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字:对外文化交流;移民性;著名人物;历史事件;古城;闽台关系;海峡西岸经济区 一、近现代福建对外文化的交流

闽文化,东亚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支撑。一提起它,我们就会想起誉满海内外的妈祖信仰、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闽僧、曾支配官方意识形态长达700年之久的闽学。福建作为闽文化的发展基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有着重要影响。

1

-

近代以来,五口通商使福建被迫开放,福州、厦门相继成为通商口岸,在西方列强的强迫下,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船政文化开始兴起,福建船政由此发展,。尽管福建对外封闭了百余年,但是却没有间断对外交往的步伐。福建社会的移民性,使福建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开风气之先的有识之士对福建与海外文化交流的贡献,像其时任福建巡抚的徐继畲,他精心编制了《瀛寰志略》,该书是当时中国人介绍世界史地知识水平最高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许多追求新知识的进步人士提供了关于西方先进知识。

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在福建通过建立教会、办学校、办医院来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支持,通过教育和创办印刷事业,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迅速地传播到福建各地。教会推动了福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福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近现代福建的著名人物

福建人杰地灵,孕育了一代代有识之士,尤其在近现代出现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 1、开眼看世界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清朝大臣、爱国政治家。福州人。他在道光十

2

-

八年(1838)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他严正声明

:“若鸦片一日不除,本大臣一日不回。”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撤买办工役,封锁商馆,逮捕主要烟犯60余人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鸦片19179箱、2119袋共237万多公斤,于十九年(1839)六月初三在虎门销毁。此间,他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方书报,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就像他所写的“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1]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着想。他在道光三十年(1850)九月奉旨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行至广东普宁,病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2、沈葆桢与福建船政

沈葆桢,字幼丹、翰宇,福建侯官人。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之一,他既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外甥,又是林则徐的女婿。1867年沈葆桢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建船政,建造近代中国第一批舰船,并着眼于“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创办船政前后学堂,培养造就了大批海军及造船人才,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和船舶工业基础。[2]我们可以说:沈葆桢是中国海洋发展事业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折人物。 3、翻译家与近现代福建

3

-

近代中国,我们与西方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对西方世界的认知也越来越多。而有着“闽在海中”之称的福建,在与西方的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福建孕育了一批优秀的翻译家,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翻译中西文学著作的翻译家,他们把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介绍到西方,他们同时又把西方的文化思想介绍到中国,他们是中外文化的友好使者。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福州人。他一生翻译的著作有11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逻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尤其是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学术名著《天演论》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纾,福州人,一个不懂外文的人在萌发了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想法,他又如何去做?林纾请在船政学堂的许多出国留学回来的福州人口译西方作品、自己笔录后加工。就这样,他先后共翻译了246种西方的著作。林纾的翻译震动了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世界译作,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3]

还有闻名法国学界,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陈季同;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文学巨匠辜鸿铭等著名 翻译家。

4

-

4、侯德榜和制碱工业

侯德榜,化工专家、制碱工业实业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福州人。1939年试验联合制碱法成功,称为“侯氏制碱法”引起国际上强烈反响。著有《制碱》、《从化学界看原子能》、《制碱工业》等,还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为中国制碱有着重大的贡献。

三、近现代福建重大历史事件 1、马尾船政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左宗棠、沈葆桢等人主持下,清政府在福建马尾设厂造船、兴办学堂,组建水师,开创了近代中国第一座专业机器造船厂和传授科技知识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马尾船政。马尾船政开风气之先,培养了大批船政群英,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和专业技术高等学府,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2、福建的辛亥革命运动

1911年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

5

-

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XX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中,八闽儿女奋起响应投身革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斗篇章。广州起义,林觉民等23位闽籍志士慷慨赴难,英勇作战,血洒黄花岗。武昌首义,林森、林述庆、黄钟瑛等闽籍志士做出了重大贡献。武昌起义后,福州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于11月9日在于山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隆隆炮声并很快光复福州。此后,厦门、兴化、漳州、汀州等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是年11月建立福建革命军政府,使福建成为辛亥革命中全国最早光复的17个省份之一。[4] 3、福建事变

1933年11月至1934年初,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中国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1932年,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在福建“剿共”。1193年11月21日,李济深等通电脱离国民党,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同年1月21日,泉州、漳州失守,“闽变”失败。 福建,作为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古城,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独特的地位。1980年10月,成立厦门经济特区,福建的改革开放由此掀开新的篇章。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福建作为沿海大省,其经济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6

-

台湾早期隶属于福建,直到1885年台湾才建省,了解福建的历史,就能增强对台湾历史与文化的了解,毋庸置疑,台湾社会的发展与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岸交流实现三通使得闽台之间的各方面交流全面展开。XX年5月,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形成。 参考文献:

[1]出自《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书,作者:林则徐。

[2]参见《福建近现代历史十大著名人物》。 [3]谢必震《福建史略》,北京海洋出版社,XX年6月,第117页。

[4]出自《福建省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参考》

篇二:福建省各地级市经济调查报告 XX年12月 福建省简介

地理位置:福建省地处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0′至28°20′东京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

7

-

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东北与浙江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陆地面积12.1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6%,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沿海岛屿1400多个,较大港湾22处,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00多个。

气候: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5℃-13℃,七月25℃-30℃。极端最低气温-9.5℃(1961年1月18日,泰宁;1967年1月16日,屏南);极端最高气温为43.2℃(1967年7月17日,福安)。无霜期240-330天,木兰溪以南几乎全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沿海和岛屿偏少,西北山地较多1963年9月13日马祖降水380毫米,为本省日降水量最高记录。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风,常有暴雨。春旱、暴雨后的洪水及台风造成的灾害需注意预防。

地貌:福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濒临太平洋板块。自27亿年前的晚太古代以来,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频繁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内外地质作用,形成一幅幅或雄奇俊伟或清秀可人的地质景观,还有众多的揭示生命进程的各类古生物化石,为人们旅游观光、

8

-

探索地球奥秘留下了不可再得的宝贵遗产。不同的岩石由于所处的不同的构造位置,产生了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据其功能可分为观赏型的地貌景观和具科学考察价值的特殊地质现象。前者主要有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火山岩地貌景观、海蚀地貌景观、溪湖地貌景观。后者有典型化石剖面和古火山机构,丰富的地质遗迹有的已经名闻遐迩,有的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向世人撩开她迷人的丰姿。

人口概况:全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万人,男性人口为18981060人,占 51.45%;女性人口为17913156人,占48.55%。0~14岁人口为5705674人,占15.46%;15~59岁人口为26976145人,占73.12%;60岁及以上人口为4212397人,占11.4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12140人,占7.89%。同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8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行政区划:XX年末。全省共有9个地级市、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173各街道、595个镇、315个乡、19个名族乡。

经济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57.12亿元,比

9

-

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6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三产业增加值5627.99亿元,增长9.7%。人均地区

7365.46亿元,增长18.5%;第生产总值39432元,比上年增长 13.0%。 福建省各省市资料 福州市

地理位置: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邻三明市、南平市和泉州市,北 接宁德市,南连莆田市。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一个著名的海港城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就把侵略的目光投向这个城市。鸦片战争以后,福州首先成为清廷被迫开放的“五口通商”港口之一。从此,它便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的一个

重要门户,并沦落成为一个典型, 半封建半殖民地畸形消费性的商业城市。福州的社会环 境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0

-

行政区划:福州市辖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五个区和闽侯县、罗源县、连江县、永泰县、闽清县、平潭县,六个县和长乐市、福清市,两个县级市。 人口情况:全市户籍总人口645.90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188.59万人。

GDP及收入情况: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282.51亿元、1366.43亿元和1419.27亿元,分别增长4.0%、19.2%和11.0% ;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402.51亿元,增长2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7.82亿元,增长26.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2.42亿元,增长28.0%;全部工业总产值达4853.44亿元,增长21.7%。 福州市人口分布情况 泉州市

地理位置: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接省城福州、莆田,南东厦门,望台湾宝岛,西接漳州、龙岩、大田县、尤溪县。 行政区划: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 篇三:福建省各地级市调查报告

11

-

三福百货 XX年12月 福建省简介

地理位置:福建省地处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0′至28°20′东京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东北与浙江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陆地面积12.1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6%,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沿海岛屿1400多个,较大港湾22处,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00多个。

气候: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5℃-13℃,七月25℃-30℃。极端最低气温-9.5℃(1961年1月18日,泰宁;1967年1月16日,屏南);极端最高气温为43.2℃(1967年7月17日,福安)。无霜期240-330天,木兰溪以南几乎全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沿海和岛屿偏少,西北山地较多1963年9月13日马祖降水380毫米,为本省日降水量最高记录。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风,常有暴雨。春旱、暴雨后的洪水及台风造成的灾害需注意预防。

12

-

地貌:福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濒临太平洋板块。自27亿年前的晚太古代以来,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频繁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内外地质作用,形成一幅幅或雄奇俊伟或清秀可人的地质景观,还有众多的揭示生命进程的各类古生物化石,为人们旅游观光、探索地球奥秘留下了不可再得的宝贵遗产。不同的岩石由于所处的不同的构造位置,产生了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据其功能可分为观赏型的地貌景观和具科学考察价值的特殊地质现象。前者主要有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火山岩地貌景观、海蚀地貌景观、溪湖地貌景观。后者有典型化石剖面和古火山机构,丰富的地质遗迹有的已经名闻遐迩,有的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向世人撩开她迷人的丰姿。

人口概况:全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万人,男性人口为18981060人,占 51.45%;女性人口为17913156人,占48.55%。0~14岁人口为5705674人,占15.46%;15~59岁人口为26976145人,占73.12%;60岁及以上人口为4212397人,占11.42%,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2912140人,占7.89%。同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

13

-

的比重上升1.8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行政区划:XX年末。全省共有9个地级市、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173各街道、595个镇、315个乡、19个名族乡。

经济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5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6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三产业增加值5627.99亿元,增长9.7%。人均地区

7365.46亿元,增长18.5%;第生产总值39432元,比上年增长 13.0%。 福建省各省市资料 福州市

地理位置: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邻三明市、南平市和泉州市,北 接宁德市,南连莆田市。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一个著名的海港城市,西方资

14

-

本主义国家早就把侵略的目光投向这个城市。鸦片战争以后,福州首先成为清廷被迫开放的“五口通商”港口之一。从此,它便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门户,并沦落成为一个典型, 半封建半殖民地畸形消费性的商业城市。福州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行政区划:福州市辖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五个区和闽侯县、罗源县、连江县、永泰县、闽清县、平潭县,六个县和长乐市、福清市,两个县级市。 人口情况:全市户籍总人口645.90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188.59万人。

GDP及收入情况: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282.51亿元、1366.43亿元和1419.27亿元,分别增长4.0%、19.2%和11.0% ;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402.51亿元,增长2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7.82亿元,增长26.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2.42亿元,增长28.0%;全部工业总产值达4853.44亿元,增长21.7%。 福州市人口分布情况 泉州市

地理位置: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

15

-

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接省城福州、莆田,南东厦门,望台湾宝岛,西接漳州、龙岩、大田县、尤溪县。 行政区划: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