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2020-03-11 来源:步旅网
第一组 乡村即景

1、放风筝

【原文】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译文: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您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 2、乡 村

【原文】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译文: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李子树。在树木间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 3、芦 花

【原文】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4、荷 【原文】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 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荷叶的形状圆圆的、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藕有节,藕的内部有特别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

【原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译文: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爪子、它的颜色,有黄、有白、有褐、有红,种类繁多、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

第二组 天的魔术

6、雨

【原文】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慢慢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 7、雪

【原文】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特别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8、日月星

【原文】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译文: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 9、日 时

【原文】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xū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译文:一天包括夜晚和白天,共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时辰。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半夜十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白天是下午、

第三组 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原文】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译文:水缸中有金鱼,一只猫趴在缸上面看,想要捕捉金鱼吃,不小心掉入水缸中,赶快跳起来,全身都湿了、 20、破瓮救友

【原文】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模样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让家人讲给他听,马上明白了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大概意思)。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甚至不明白饥饿口渴,寒冷炎热、有一次,一群人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瓮上,失足掉了进去,大伙儿都不管他而离去,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瓮,(瓮里的)水涌出,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 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沉着,平复。面对问题,我们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方法、困难面前既要机智,又要采取果断的行动。 21、孔融让梨

【原文】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译文:孔融让梨:孔融四队的时候,和几个哥哥一起吃梨子,孔融唯独选择最小的那个梨子,父亲问孔融选小梨子的缘故,孔融答道:儿子我年纪最小,应当拿最小的那个。

 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明白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明白的道德常识。 22、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 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五蠹(dù)》

23、揠(yà)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情况弄糟、 近义: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反义: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24、狐假虎威

【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老虎搜寻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了一只狐狸。狐狸说道:“您不敢吃我、天帝让我做野兽的首领,现在您吃了我,这是违背天帝的意旨的。假如您以为我是说假话,就让我给您在前头开路,您跟在我后面,看看野兽们见了我谁敢不跑开?”老虎信以为真,就跟它一块走。野兽见了它们都跑开了、老虎不明白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跑开的,还以为真是害怕狐狸呢。 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近义: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25、南辕北辙

【原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太行山上遇见一个人,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尽管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 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近义:背道而驰 反义:殊途同归

第四组 神话故事

26、盘古开天地

【原文】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译文:世界开辟往常,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如此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特别高,地沉得特别深,盘古额长得特别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27、夸父逐日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 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28、共工触山

【原文】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因此)天向西北方向倾斜,因此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因此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29、刑天舞干戚

【原文】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译文:刑天和天帝至此争夺神位,天帝斩断了他的头,并把他葬在常羊山。刑天便以双乳为目,以肚脐作口,操持盾斧挥舞(战斗)。

30、舜耕历山

【原文】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衣,与琴, 为筑仓廪,予牛羊。

译文:尧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让他居住,在河滨制陶,在那儿的陶器没有不行的、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第五组 好学

31、欧阳苦读

【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如此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32、推敲

【原文】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逐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考虑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接着)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因此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依然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明白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考虑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因此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普通的平民诗人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33、怀素写字

【原文】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译文:怀素在零陵的时候,贫穷得买不起纸,因此种了特别多的芭蕉树,把字写在芭蕉叶上,他的庵叫做“绿天\(字)没写够,因此磨一盘墨汁,写字,又磨一盘墨汁,写字,再三书写,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34、王冕好学 【原文】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王冕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到地里放牛,(他)却偷偷的到私塾去,听学生念书,听过之后,就默默的背诵。黄昏回去的时候,却忘了(带)他的牛(回来)、有一个农民牵着王冕的牛问是谁家的牛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特别生气,打了他,过后依然如此。王冕母亲说:“儿子喜爱读书,为什么不任凭他做自己(想做)的情况呢?王冕因此离开,去寺院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像膝上,手执简策映着长明灯读书,书声琅琅直到天亮。

35、宋濂嗜学

【原文】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yú)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我小的时候就喜好读书。家里穷,没有方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生活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情愿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第六组 听孔夫子讲课

36、学习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定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不?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不?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然而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不?”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明白得新的知识,如此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明白考虑,就迷惑不解;光考虑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子路)!教给您什么叫‘知’吧!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37、道与德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德行好或有才能的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才能的人就要自己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可不能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38、君子与小人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道义上通晓,小人在私利上特别会用心。\" 【原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详、坦然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心情不得安宁。\"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9、意志和品德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尽管只倒下一筐,这时接着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能够被夺取,然而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可不能被夺去、古代的志包括现代意义的理想志气人格、

【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明白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小孩生病的时候那种关怀的程度才是孝道;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孔子如何做才是尽孝。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的孝,是能养活父母、(事实上,)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就告诉他说:“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情况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让父母兄长先吃,难道这就就是孝顺了不?”

第七组 小故事里的大智慧

41、叶公好龙

【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因此天龙闻而下之,窥头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子高特别喜爱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如此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明白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确实喜爱龙呀!他所喜爱的只只是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 比喻口头上说喜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喜好。

近义: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反义:名副事实上 42、郑人买履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差不多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不记得带来了,因此又急忙赶回家去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明白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近义:生搬硬套

43、买椟还珠

【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zhōu珠也。

译文: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珍珠)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这个盒子却还给商人珍珠、这能够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近义: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 反义:去粗取精

44、自相矛盾

【原文】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牢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关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您的矛,去刺您的盾牌,会如何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估计同时存在的。

 比喻自已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45、滥竽充数

【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可不能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特别快乐。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闵王继位。齐闵王也喜爱听吹竽,但他喜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听独奏,而南郭处士可不能吹竽,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近义:名不副实/鱼目混珠 反义:货真价实/名副事实上

第八组 我们是山川大地的小孩

46、山川之美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代以来一起谈论的话题。高耸的山峰插入云霄,清澈的河流看得见河底。河两岸边的石头峭壁,五颜六色交相辉映。青青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常在。清晨雾气快要消散时,猿猴和鸟儿们杂乱地啼叫。落日将要西沉时,水底的鱼儿们竞相跳跃。这个地方确实(是)凡间的神仙的都市。自从康乐公而来,不再有能够欣赏山川的奇妙的人了、

47、春日寻芳 【原文】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译文:正值花草鲜艳美丽的时候,小孩们在村外放风筝,妇女们在开满绚丽春花的庭院中荡秋千、有些小姐妹三五结伴成群到郊外踏青,在水边寻找好看的花草。随处可欣赏桃红柳绿的美景,同时享受风和日丽的天气。一年之中,要数春天是最好的时节了。

48、苏堤杂花

【原文】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sù,隔夜的)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zhàn,落花沾染水面)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览胜者咸(xián,全,都)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译文:杭州西湖苏堤,春天里,晨光刚露,夜的雾尚未散去,,树上繁花盛开,飞落的花瓣溅落在碧波之上,花枝错杂相互掩遮,就像铺满锦绣。前来欣赏美景的人都说,(这个地方的风景)一年四季都特别美,然而,春天的早晨最好。

49、浙江之潮

【原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译文: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特别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特别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如此一般、

50、湖心看雪

【原文】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楚)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您如此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第九组 神话故事2

51、大禹治水

【原文】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 修筑河岸)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译文:尧和舜统治的年代,天下许多河流都治理不行,洪水泛滥成灾、尧任用鲧去治理水患,鲧使用堵塞的方法,九年没有功效、后来舜任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在九州大地开挖水道,疏通众多河流,在许多沼泽筑坝整治,在许多大山因势利导、大禹治水,是我们中华民族地位第一的千秋功业,尧舜禹三代之后,中国没有不承蒙他所创下的功利的。。

52、女娲补天

【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因此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鳌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53、精卫填海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特别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事实上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54、牛郎织女

【原文】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译文: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乌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乌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因此乌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55、后羿射日

【原文】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译文: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 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 还有其它多种灾害,诸如…… 因此,尧派后羿去为民除害。 后羿把这些灾害一一清除。 尧领导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丰功伟绩,深得民心,受到了人民的爱戴,推举尧为的领导人。

第九组 古代故事

56、型缓

【原文】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译文:有一个慢性子的人,冬天与别人围炉向火,见别人的裤脚被火烧着了,便慢吞吞的对那人说:"有一件事,我早就发现了,想对您说,又怕您沉不住气;不对您说,又怕您损失太多,那么到底是说好呢依然不说好呢?\"那人问到底是什么事。回答说:\"火烧着您的裤脚了。\"那人因此赶快把火灭了,对他吼道:\"既已发现,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慢性子人说:"我说您会性急的吧,果不其然!\"

57、性刚

【原文】有父子俱性刚肯让人者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出城门值人对面而来各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饮)待我与对立此”

译文:有对父子都性格刚烈点都肯让人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要出城门遇人面对面走来两人肯相让横眉竖眼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里僵持了久父亲见儿子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去寻找看种情景对儿子说:\"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里对站着(看谁站得久)\"

58、北人不识菱

【原文】北人一辈子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在酒席上吃菱角,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因此说:“我不是不明白,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不?”他说:“前山、后山,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明白的说成明白的菱角、

59、活见鬼

【原文】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译文:有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正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看见一个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因此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人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人家中。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

第十组 英雄的本色

61、李广射虎

【原文】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译文: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因此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李广所住的地方听说有老虎,尝试自己去射老虎,后来住在右北平,老虎跃起要伤害李广,李广居然射死了它、

62、卧薪尝胆

【原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译文:吴王既然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因此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的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坐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您难道差不多不记得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63、祁黄羊举荐

【原文】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xiè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 “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jiān,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地方没有长官,谁适合去补这个缺?”祁黄羊回答:“解狐适宜。”平公说:“解狐不是您的仇人不?”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说:“特别好。”依

着他任命了解狐、国都里的贵族都称赞任命的对。ﻫ隔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军事统帅,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他回答:“祁午适宜、”平公说:“祁午不就是您的儿子不?\"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特别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国都里的贵州都称赞任命得好、 孔了听到了这些事,说:“真好啊,祁黄羊作的建议!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能够说是大公无私了、”

64、公仪休拒收鱼

【原文】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时因为特别喜爱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对他说:“您喜爱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何故?\"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尽管我爱吃鱼,这时候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假如不收别人给的鱼,就可不能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明白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明白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65、曾参教子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小孩边跟着她边小声哭,他母亲说:“您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您吃。”妻子去集市上回来了,看见曾子就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只是是和小小孩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小孩是不明白事的,是要向父母学习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您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小孩,小孩就可不能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小孩该用的方法。”曾子因此就把猪煮了

第十一组 聆听诸子的声音

66、上善若水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爱的地方,因此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有不争不抢,才能真正无忧无虑、

 这个地方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如此的品格才最接近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67、北冥有鱼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明白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明白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情况的书,这本书

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远,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

68、仁者爱人

【原文】孟子日:“君子因此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孟子说:“君子之因此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内心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内心,把礼保存在内心。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69、国之器用

【原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译文:嘴里能讲出来,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美丽,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

70、得道者多助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如此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因此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因此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第十二组重温儿时的故事

71、狐与葡萄

【原文】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译文:从前有一只狐狸,看见葡萄长满了藤架,万紫千红,一串串的十分可爱,看了特别久,口水都流了出来,但无奈没有像猿猴那样的上树的技术,不能吃到它。望了特别久就生出怨气来,有了怨气就生出恼怒,恼怒起来就生出诽谤的心思,没有它责怪不到的地方。因此口是心非,自己安慰自己说:“像如此的葡萄肯定不是贵重的东西,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况且它的味道又酸又涩,我从来不吃如此的东西、您们这些庸俗的人才以它为食呢。”ﻫ 像世上这般卑鄙的人,看见别人文才德行都特别出众,自己考虑到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地步,反而诋毁交加,自己假装清高。唉,这就是所谓的违背人的本性,违背自己内心的说法啊。

72、鸦狐

【原文】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

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狐则拾之,谓鸦曰:“以后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译文:乌鸦本来就不善于鸣叫。一天,嘴里叼着食物在树上稳稳地休息。正好被一只饥饿的狐狸看见了,想要夺走乌鸦的食物,却没有方法、因此心生一计,对着乌鸦说:听说乌鸦先生的歌声像霓裳羽衣曲一样美妙,特地来听听您唱一支仙曲,来清洁我俗不可耐的耳朵,希望您不要推辞。乌鸦信以为真,十分快乐,因此张口就唱、他的食物就此落下,给狐狸捡取了,狐狸对乌鸦说:以后有爱慕先生唱歌的,您千万别信啊,肯定是有其他原因的、俗话说:甜言蜜语必须提防那是诱饵啊、

73、豺烹羊

【原文】盘古初,鸟兽皆能言。一日,豺与羊同涧饮水,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乃强责之曰:“汝混浊比水,使老夫不能饮,该杀!”羊对曰:“大王在上流,羊在下流,虽浊无碍。”豺复责曰:“汝去年某日,出言得罪于我,亦该杀!”羊曰:“大王误矣。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能得罪大王?\"豺则变羞为怒,责之曰:“汝之父母得罪于我,亦汝之罪也。”遂烹之。

谚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此之谓也。 译文:盘古开天辟地初期,鸟兽都能说话。有一天,豺狼与羊在同一条小河喝水,豺狼想煮了吃掉那只羊,自己心想没有(合适的)说辞(即理由),就强行责备那只羊说:“您把水弄混浊了,使老夫我不能喝了,该杀!”羊回答说:“大王在上流,我在下流,即使我弄混了水也不妨碍(您喝水)。\"豺狼又责备他说:“您去年某日,说话得罪了我,也该杀!”羊说:“大王弄错了,去年某日,我还没出世,如何会得罪大王呢?”豺狼变羞愧为愤怒,责备羊说:“您的父母得罪了我,也是您的罪。”因此就将那只羊煮了吃掉了。

谚语说:想要加罪于人,不必担心找不到罪名。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74、鹿照水

【原文】有鹿饮与溪边,自照水影,见其两角峥嵘,甚为自乐,惟恨四足轻小,颇不相称,甚不满意。正叹恨间,忽闻猎者带犬自远而来,鹿急为奔避,幸得四足轻捷,猎犬追至,鹿则逃入竹林,奈被两角阻挠竹上,欲进不能,卒之为犬所捕、鹿悔曰:“我尚恨其脚小,而夸其角长,不知救吾命者,脚也;丧吾命者,角也!\" 译文:一只鹿特别口渴,赶忙跑到泉水边去、他喝着甘甜的泉 水,望着水里自己的影子,见自己修长而美丽的双角,得意洋 洋,当见到自己细小的腿,又郁郁不乐、正当他看得入神时,有 头狮子疾奔而来。他转身拼命地逃跑,一下就把狮子远远地甩 在身后,因为鹿的力量是在腿上,狮子的力量是在心脏上、在 空旷的平原上,鹿总能跑在前头,保住性命。但当他进入到树 林中时,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了,再也无法奔跑了,结果被 跟踪而来的狮子捉住了。鹿临死之前对自己说:“我真不幸呢! 被我所不喜爱的救了命,却被我所最信赖和宠爱的东西断送 了生命。”

75、杉苇刚柔

【原文】夹岸相映:一边杉树参天,一边芦苇点水,杉苇朝夕相见、一日,其杉讥诮(qiào)其苇曰:“看您体如柔丝,性如流水,每每随风而舞,风东则东,风西则西,毫无刚气,何如我正直不屈,岂不快哉!\"苇曰:“刚柔各有所长。吾虽懦弱,究可免祸;汝虽刚强,犹恐安身不牢、”

一日,飓风骤起,其芦苇左右掀翻,终无大害;而杉树早已连根拔起矣!

译文:夹着河岸相映成趣:一边是杉树高耸参天,一边是芦苇轻轻点水,杉树和芦苇朝夕相见、一天,杉树嘲疯芦苇道“看您身体像柔软的丝线:,性格温吞如流水,总是随风而舞,风向东您便向东歪,风向西您就往西倒,一点刚硬之气也没有,哪像我正直不屈,多么痛快啊!”芦苇说:“刚硬和柔软各有所长。我尽管柔弱,却终究能够避开祸患;您尽管刚强,却估计安身不牢靠啊、”

有一天,狂风突起,芦苇左摇右晃,终究没有受到大的害;而杉树却早就被连根拔起了!

第十三组 爱上四季

76、春 【原文】首 四 时,苏 万 汇 者, 春 也。 气 暖 则 襟 韵 舒, 日 迟则 烟 气 媚。 百 鸟和鸣, 千 花

竞 发。 田 峻 举 趾 于 南 亩, 游 人 联 辔 于东 郊。风 光 之 艳,游 赏 之娱,以 为最矣、 译文:描写景物,最重要的是抓住景物的特征、这篇短文,先写了春天时令特点:为四季之首,能使万物复苏;接着又写了人的感受:“襟韵舒”、“烟气媚”;然后才写了“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的春天美景。这都表现了春的特征。

77、夏

【原文】溽暑蒸人,如洪炉铸剑,谁能跃冶?须得清泉万派,茂树千章,古洞含风,阴崖积雪,空中楼阁,四面青山,镜里亭台,两行画鶾,湘帘竹簟,藤枕石床:栩栩然,蝶欤周欤,吾不得而知也。

译文:闷热的夏天关于那些饱受炎热之苦的人来说,简直像炼铸宝剑的大火炉,谁能逃得掉被当做宝剑冶炼的命运呢?那必须处在如此的地方:四周有清泉流动不息,古木参天,遮天蔽日,习习的凉风从山洞中吹出,山阴的崖壁上还有积雪,在四面青山环抱处,搭一栋高高的楼阁,在波光粼粼如镜的湖面上,打一个亭子,挂上竹帘,铺上竹席,置一石床,添一藤枕。如此惬意的生活,不禁让我想起庄周梦蝶的典故。

78秋

【原文】金风瑟瑟,红叶萧萧,孤雁排云,寒虫泣露,良用凄切。可爱者:云剑长空,水澄远浦,一片冷轮,皎皎碧月间,令人爽然、南楼清啸,东篱畅饮,亦幽人即使行乐也。

银蟾皎洁,玉露凄清,四顾人寰,万里一碧、携一二良朋,斗酒淋漓,彩毫从横,仰问嫦娥:‘‘悔偷灵药否?’’安得青釜一只跨之,凭虚远游,直八万顷琉璃中也。

译文:秋风萧瑟,落叶萧萧,大雁南飞,蟋蟀滴露,这大约是秋的凄冷的一面。然而,也来看看秋的这一面吧:天高云淡,水天一色、到了晚上,一轮冷月,皎皎然挂于澄澈的夜空,绝美、南楼清谈吟诗,东篱畅饮欢聚,也就是有兴致的人游玩的最佳时节。月光皎皎,白露晶莹,在秋的夜晚,仰望天空,万里一碧、邀三两个好朋友,畅快淋漓地饮酒、吟诗、作画,笑着仰望那轮明月:“嫦娥啊,看到我们如此洒脱快意您是否后悔吃了仙丹?\"恍惚间,仿佛飞来一只青鸾,哈哈,乘上去,扶摇直上九天,遨游在那澄澈明净的天空、

79冬

【原文】冬虽隆寒逼人,而梅白松青,装点春色;又感六花飞絮,满地琼瑶。兽炭生红,蚁酒凝绿;狐裘貂帽,银烛留宾;在尾兔毫,彩笺觅句:亦佳事也。至如骏马猎平原,舟浅豪华寂寞,各自有致。

译文: 冬天尽管严寒侵袭身体,然而梅花雪白、松树青绿,装饰点缀出春天的景色。又能感受到雪花像柳絮般飞舞,落地之后就像满地的美玉、点起炭火发出温暖的红光,所喝的浊酒形成了绿色;带着狐和貂的毛皮做的裘衣帽子,点起银白色的蜡烛挽留客人;拿着用兔子尾巴上的毛做成的毛笔,在彩色的纸上构思诗句,这也是佳话啊!至于像骑着骏马在平原上打猎,坐着孤独的小船在浅水的沙石滩上钓鱼;既有豪华的享受,也有寂寞的独欢,各自有不同的情趣、

80雪

【原文】天公翦水,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崚嶒,深林窈窕;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如此景况,何必峨嵋千尺?

译文:天公动动剪子,宇宙瞬间处处飞花,静心感受,它有四种美:悄然落地,寂寂无声,静;轻轻沾衣,纤毫不染,洁;高下平均,不多不少,匀;茫茫一片,互相掩映,明。以雪为背景,再看那苍劲的松树,修长的翠竹,嶙峋的怪石,独放的寒梅,真是好景致!远看,苍茫的江面,寒气袅袅;近看,古老的堤岸,宁静的小桥。还有,山腰的古寺,幽深的小径。这一切,在这雪中,何其美哉!老人披着蓑衣,寒江独钓,文人约三两好友骑着毛驴寻梅作诗、或者喝两杯小酒,话话家常,或者来了兴致,仰天长啸,吟诗作对。江上有一条小船,船头茶灶飘烟座上轻盈女子,把酒助兴,老僧对坐,韵士闲评,如此雅致心情,披上鹤氅,穿上貂裘,园林里去赏雪,山水间去流连、这种风情,这种美丽,何必一定要到峨眉山!

第十四组 学习这件事

81亦秋学亦

【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ﻫ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尽管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尽管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不?说:不是如此的。

82继昌学射

【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ﻫ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ﻫ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译文: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您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ﻫ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二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可不能眨眼。(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能够——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ﻫ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慢慢变大;三年之后,感受像车轮般大了。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因此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快乐地跳高拍胸说:“您掌握技巧了、\" 83

【原文】蜀鄙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译文: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您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二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可不能眨眼。(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能够——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慢慢变大;三年之后,感受像车轮般大了。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因此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快乐地跳高拍胸说:“您掌握技巧了。\"

83蜀鄙2憎

【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ﻫ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ﻫ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ﻫ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 ﻫ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ﻫ 人们订立志向,还不如四川偏僻地方的两个出家啊?

译文:ﻫ 四川的偏远山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朝佛,您看行不?”富和尚说:“您依靠什么去呢?”穷和尚

说:“我只要一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不以为然:“我几年前就想雇条船顺江下南海,到现在还没去成;您一无所有,就别做美梦吧!\"

可第二年,穷和尚居然从南海朝佛回来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经过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惭愧得羞红了脸色、

84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差不多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然而估计差不多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爱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爱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爱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ﻫ ﻫ译文:ﻫ即使有美味的鱼肉,不吃,也不明白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明白它的好处。因此,学了之后才明白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了之后才明白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明白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明白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然后自己才能努力向上。因此说:教和学互相促进。

85教学相长 【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因此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以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ﻫ 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ﻫ译文: 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因此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不?”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如何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明白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因此就回来了。”杨子的脸色变得特别忧郁,不说话有特别长时间,没有笑容一整天。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只是)是下贱的畜生,(而且)还不是老师您的,却使您失去笑颜,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ﻫ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儿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如何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一辈子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如此截然相反,您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ﻫ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您向老师提问如此迂回,老师又回答得如此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ﻫ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受,而不迷失方向。您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明白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87破釜沉舟

【原文】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闲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余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钜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ﻫ破釜沉舟原文翻译对比,

译文:ﻫ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因此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闲包围巨鹿,章邯自己驻军在巨鹿南面,修筑通道,给驻军运送粮食。陈余为大将,率军几万人驻扎在巨鹿北面,这就是所谓河北之军。ﻫ楚兵在攻破定陶之后,怀王特别恐惧,从吁胎来到彭城,合并项羽、吕臣二支军队,亲自担任统帅、以吕臣为司徒,以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守,封为武安侯,统率砀郡的军队。

88惊弓之鸟 【原文】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发而)陨也、\"

译文:更羸与魏王站在高大的台亭之下,抬头看见一只飞鸟、他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虚拉弓弦,就能够让那只飞鸟跌落下来、”魏王听了,耸肩一笑:“您的射箭技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说:“能。\"不一会儿,那只大雁飞到了头顶上空、只见更羸拉弓扣弦,随着嘣地一声弦响,只见大雁先是向高处猛地一窜,随后在空中无力地扑打几下,便一头栽落下来、魏王惊奇得半天合不拢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更羸说:“不是我的箭术高超,而是因为这只大雁身有隐伤、\"魏王更奇怪了:“大雁远在天边,您如何会明白它有隐伤呢?”更羸说:“这只大雁飞得特别慢,鸣声悲凉、依照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它体内有伤;鸣声悲,是因为它长久失群、这只孤雁疮伤未愈,惊魂不定,因此一听见尖利的弓弦响声便惊逃高飞。由于急拍双翅,用力过猛,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89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老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们都为此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如何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邻居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如何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特别多好马,他的儿子喜爱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如何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因此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变化得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没法子测量啊。

90扁鹊拜见蔡恒公

【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ﻫ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估计要更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毫不在乎地说:“医生喜爱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当作功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差不多到了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却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快乐了。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差不多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快乐了。

过了十天,扁鹊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肤,(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肌肉,(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事了,(医药差不多)没有方法的。现在(他的病)差不多到了骨髓,因此我不再说话了。”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差不多逃到秦国去了。因此桓侯就死去了、

第十五组颜氏家训

91施则奢,俭则吝

【原文】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况且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氏家训》节选之二

译文:人在少年时期,思想情操尚未定型,受到与他亲近的朋友熏陶感染,言谈举止,即使并不是有意向对方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相似起来,况且操行技能等明显容易学习的方面呢?因此,和品学兼优的人在一起,好像进入种满芝和兰等香草的屋子,时间长了自己就会变得芳香起来;和坏人在一起,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发出腥臭。墨子曾对被染上颜色的素丝发出感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德才兼备的人关于结交朋友必定特别谨慎啊!孔子说:“不结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特别可贵了。

93古之学者

【原文】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事实上,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氏家训》节选之三ﻫ译文: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能够赏玩它的花朵,秋天能够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

94人一辈子小幼

【原文】人一辈子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lǎn),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氏家训》节选之四 译文: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而敏锐,长大之后,思想分散,因此需要及早教育,不要失去学习的机会。我七岁的时候,诵读《灵光殿赋》,到了现在,十年梳理(温习)一次,还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废弃放置了一个月,就到了荒废(的地步),然而人困难坎坷,壮年时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还应当在晚年学,不能够自暴自弃。幼年学的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时学习的人,像在夜里拿着火把走路,仍然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95名之与实

【原文】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①,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②,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③,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④,享鬼神之福祐,非因此求名也⑤;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⑥,非因此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⑦,非因此得名也。ﻫ译文:ﻫ名誉关于实际来说,就如同容貌关于镜中之像、(假如)德行与才能丰厚,那么声誉一定好;(假如)容貌和神色美丽,那么镜中之像一定美丽。现在不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却要在世上求得好名声的人,(就)如同相貌特别丑陋(的人)却要求在镜子中有美丽的容貌。贤良有才能的人不慕声誉,一般人树立名声,才德差的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不慕声誉的人,躬行正道,合乎美德,享有鬼神的保佑(而有名),并非是确实追求声誉;树立名声的人,修养品德,行为谨慎,担心好的名声不显著,并非是确实退让名誉;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的人,外表忠厚,内心狡诈,追求表面华美的虚名,并非是确实获得美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