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编制依据 .......................................... - 1 - 2编制目的 .......................................... - 1 - 3适用范围 .......................................... - 1 - 4工程概况 .......................................... - 2 - 5机构设置及流程 .................................... - 2 -
5.1组织机构 .................................... - 2 - 5.2现场分工 .................................... - 3 - 5.3运转流程 .................................... - 3 - 6实施方案 .......................................... - 3 -
6.1开挖方法及步距控制 .......................... - 4 - 6.2初支厚度及脱空检测 .......................... - 6 - 6.3衬砌厚度及空洞检测 .......................... - 7 - 6.4初支、衬砌强度检测 .......................... - 7 - 6.5特殊情况处理 ................................ - 7 - 6.6检测频率 .................................... - 8 - 7、建立自检台账及复验 ............................... - 8 - 8、保证措施 ........................................ - 8 -
8.1安全保障措施 ................................ - 9 - 8.2检测效果保证措施 ............................ - 9 - 9附件 .............................................. - 9 -
隧道初支、衬砌厚度、强度不足及背后脱空、空洞
问题整改实施方案
1编制依据
⑴ 新建XX至XX客运专线设计文件和图纸; ⑵《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⑶《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 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⑸《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⑹《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⑺ XX客专XX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⑻ 第三方检测单位出具的中间检测报告。
⑼ 本公司目前高速铁路建设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 ⑽ 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⑾ 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编制目的
为加强XX客运专线隧道开挖方法与步距控制,初支、衬砌厚度、强度及背后脱空、空洞质量控制,贯彻落实《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铁总建设[2017]310号)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加强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铁总建设[2017]328号)文件精神,预先制定分析、整改处置方案,以便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积极争创精品工程。
3适用范围
新建XX至XX客运专线XX标范围内XX隧道、XX隧道、XX隧道、XX隧道四座隧道工程初支、衬砌厚度、强度及脱空、空洞自检。 - 1 -
4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XX至XX客运专线XX隧道至XXX大桥段线路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低山丘陵区,线路自北向南,北起XX市XX镇,南至XX市XX镇。沿线经XX村建XX隧道,经XX村、XX村、XX村建XXX特大桥,经XX村建XXX大桥、XX隧道、XX隧道,经XX村建XXX大桥、XXX大桥、XXX特大桥、XX隧道、XXX大桥,起止里程为DKXXX+XXX~DKXXX+XXX,线路全长9890.53m。其中桥梁XXXm/6座,涵洞XXm/2道,隧道XXXm/4座,路基XXXm/8段。
标段隧道共计4座,总长XXX米。其中长度1Km﹤L≦2Km隧道1座,L≦1Km隧道3座;各隧道长度详见下表:
起讫里程 序号 隧道名称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长度(m) 备注 5机构设置及流程
5.1组织机构
新建XX客运专线XX标项目部成立隧道开挖方法与步距检查控制,初支、衬砌厚度和强度,及背后脱空、空洞等施工问题自检验收和整改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落实标段隧道工程日常作业(开挖、初期、防排水、衬砌等)全过程检测和整改工作,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安质部。项目隧道工程施工检查验收小组工作安排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 2 -
组员: 5.2现场分工
现场具体分工详见下表:
序号 隧道名称 包保领导 现场总体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具体实施人员 备注 5.3运转流程
组长为隧道开挖方法与步距检查控制,初支、衬砌厚度和强度,及背后脱空、空洞等施工问题自检及处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副组长按照包保分工负责督促现场具体落实,组员负责具体现场安排实施;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汇总各隧道开挖方法与步距检查控制,初支、衬砌厚度和强度,及背后脱空、空洞等施工问题自检及处治台账,每期18点前上报项目安质部。
新建XX客运专线XX标项目部安质部汇总当期自查问题情况,根据整改实施方案,及时组织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及时间节点以及复查工作,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6实施方案
隧道初支厚度自检采用风钻钻孔的方式进行验证,空洞检测采用锤击法和钻孔的方式进行验证,安排在土工布铺设前及仰拱施工之前完成,经自检(含钻孔、锤击和地质雷达扫描检测)合格后,报现场监理确认同意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确保隧道初期支护质量。 - 3 -
6.1开挖方法及步距控制
根据本标段隧道围岩情况,正洞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正洞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正洞Ⅳ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Ⅳ级围岩土质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Ⅴ级围岩埋深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Ⅴ级土质地层、浅埋地段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设临时钢架)或六步CD法施工。
非爆开挖采用液压为动力、破碎锤为主要开挖工具进行断面开挖,轮廓整形采用风动凿岩机打眼、静态破碎剂破碎整形。机械开挖过程中,开挖时按照从下至上、环形顺序、逐层扩大开挖面。
开挖施工时及时采用物探技术对围岩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坚持“机械开挖、喷锚紧跟、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和修正”的原则。
(1)台阶法开挖
采用风动凿岩机配合多功能开挖台架钻爆开挖,光面爆破。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短台阶长度控制不超过6m。
(2)三台阶法开挖
采用风动凿岩机配合多功能开挖台架钻爆开挖,光面爆破。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其施工工艺流程为:超前地质预报→开挖上台阶→初期支护拱部→开挖下台阶→初期支护边墙→完成仰拱混凝土→衬砌。
(3)三台阶设临时仰拱法开挖
Ⅴ级围岩一般地层中浅埋、偏压、下穿浅埋冲沟段;以及黄土红黏土分界面、洞身软塑状黄土、地下水影响地段等采用三台阶设临时仰拱法开挖、采用风动凿岩机配合多功能开挖台架钻爆开挖,光面爆破。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
其施工工艺流程为:超前地质预报→设置超前支护→开挖上台阶→ - 4 -
上台阶初期支护+临时钢架及喷砼→开挖中台阶→拆除上台阶临时仰拱→中台阶初期支护→下台阶开挖→下台阶初期支护+临时钢架→仰拱开挖+初期支护→拆除上台阶临时仰拱→浇筑二衬。
(4)六步CD法开挖
工艺流程:先打Ф25中空注浆锚杆→分台阶开挖1步→封闭掌子面(1.6~2.0米封一次)→施工作1步初期支护及中隔壁→按上部循环开挖2~6部→拆除开挖尾部6~8米临时钢架→浇注Ⅶ部砼→浇注Ⅷ部砼。
施工顺序: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导坑侧壁Ф25中空注浆锚杆超前支护。机械开挖①部,人工配合整修;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1.6~2.0米封闭一次),并喷射10cmC25砼临时仰拱;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钢管;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①部3~4m距离后,机械开挖②部,人工配合整修,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并喷射10cmC25砼临时仰拱,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安装锁脚钢管,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②部2~3m距离后,机械开挖③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①。在滞后于③部10~15m距离后,机械开挖④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①。在滞后于④部3m距离后,机械开挖⑤部,人工配合整修,施作初期支护。开挖6部,接长Ⅰ18临时钢架,施作初期支护。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开挖尾部靠近二次衬砌仰拱3米范围内I18临时钢架。利用仰拱栈桥灌筑Ⅵ部边墙基础与仰拱混凝土。灌筑仰拱填充Ⅶ部至设计高度,并接长钢架至仰拱填充顶部。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Ⅷ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 5 -
6.2初支厚度及脱空检测 (1)检测孔位布置
根据本公司多年隧道施工经验,隧道拱顶位置由于喷射砼角度不易控制以及超挖或掉块较多,容易出现初支背后空洞,拱腰及边墙位置因爆破造成超欠挖容易出现背后空洞或厚度不足现象发生,上下台阶连接处因初支喷射砼回弹料堆积,容易出现不密实或空洞现象,综合以上因素,为有效规避隧道初支空洞和厚度不足,选择以上部位作为初支厚度及背后空洞检测点。
纵向按5m一个断面布置,每个断面环向打设检测孔5处,其中拱顶1处、左右拱腰及左右边墙各一处。
(2)钻孔
打孔前,测量人员根据检测孔位布置要求放出打孔位置,并采用红油漆喷直径为10cm的圆圈标识。打设检测孔孔位应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若遇避车洞或综合洞室时,单侧边墙需在洞室里面打设。检测孔采用风钻打孔,钻头直径为Φ20mm,打孔需钻穿喷射混凝土直至刚好进入基岩为准,打孔应垂直于初支面进行,以便于检查初支混凝土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初支背后是否有空洞,并做好隧道初支厚度及空洞检测记录表;检测完成后及时补喷平实。
6.3衬砌厚度及空洞检测
采用钻孔法对衬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选派具有5年以上隧道施工经验的领工员或技术员完成此项工作,采用钻头直径为Φ100mm取孔,打孔以设计厚度钻孔为宜,尽量不破坏防水板,打孔应垂直于衬砌面进行,取芯后查看芯样厚度和取芯底处情况;若发现芯样脱空松散,则应在监测点四周1米处加设检测点,并对原有检测点处人工清理脱空松散部分直至全露密实面,查验四周检测点芯样情况,芯样均合格后对原检 - 6 -
测点处补强封堵处理;若有不合格检测点,则应探明具体面积后对衬砌混凝土切割破除,补强二次浇注衬砌混凝土。
6.4初支、衬砌强度检测
项目试验中心结合工程结构检测频次的要求,对初支、衬砌结构强度进行自检,同时也对同条件养护石块进行检测。因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控制、施工作业工艺等过程已实现严管监控;故对初支、衬砌强度的影响分析,我们还更应注意一些特殊天气、意外状况的应急处置是否及时到位,加强对参建人员的技术交底指导。若发现初支、衬砌强度不足,则应应探明具体面积后对初支、衬砌混凝土切割破除,补强二次施做衬砌。
6.5特殊情况处理
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我们应加强特殊部位、特殊情况的处置: (1)超挖严重的位置
施工过程中,技术员对超挖严重的位置做好记录,在完成喷射混凝土后,用红油漆画圆圈的方式标识。钻孔检测频率为逐点检查。
(2)空腔位置
施工过程中,因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出现局部坍方,及时喷射砼封闭后,立架时应设置注浆孔或泵送砼孔,以便对初支背后空腔及时处理,处理完成后,对该位置采用红油漆画圆圈的方式标识。钻孔检测频率为逐点检查。
(3)上下台阶连接处以上20cm处
上下台阶连接处以上20cm处喷射混凝土时,因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堆积,造成初喷厚度较厚的假象,实际大多为松散料堆积,造成不密实或空洞较多,虽然在下台阶施工时要求对上台阶回弹料进行清除,但不排除清理不到位或漏清现象发生,所以在初支厚度及空洞排查时, - 7 -
有必要增加此处检测频率。
(4)初支、衬砌空洞较大处理 (1)加密打孔
空洞较大时,应以已打孔为圆心,半径20cm逐层向外扩散,环向间距控制在20cm,直至确定空洞范围位置。
(2)注浆
确定空洞面积后,埋设注浆管道,采用M30砂浆由低至高进行压浆,直至将空洞注满为止。
6.6检测频率
检测频率及要求详见下表:
序号 1 1 2 4 检测项目 开挖方法及步距 厚度 脱空、空洞状况 强度 检测方法 现场检查 钻孔法 钻孔法与锤击法结合 回弹检测 检测手段 或设备 观察实量 风钻、取芯设备 风钻和2m长钢棒 回弹检测仪 检测频率 每5米1个断面, 5孔/断面 每5m不少于5点 每5m不少于5点 检测部位 拱顶、拱腰、边墙 拱顶、拱腰、边墙 拱顶、拱腰、边墙 7、建立自检台账及复验
通过自检,建立自检台账,针对隧道开挖方法与步距检查控制,初支、衬砌厚度和强度,及背后脱空、空洞等施工问题,及时做好跟踪及更新情况。
对于出现的缺陷问题经整改后,组织检测人员经锤击及地质雷达扫描结合的方式进行验证合格后,并经现场监理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8、保证措施
- 8 -
8.1安全保障措施
(1)各隧道固定专人进行初支、衬砌厚度及空洞等检测配合工作,安质部对参与检测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必须正规安全着装,正确佩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防毒口罩、安全绳等安全防护用品。
(3)任何进入隧道的人员必须接收洞口岗亭门卫的检查、登记,离开隧道时在登记册上签名。
(4)作业台架临边防护采用硬防护,防护高度满足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作业台架严禁材料存放;
(5)进行检测时,严禁洞内进行开挖作业,避免进出运渣车或装载机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
(6)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盯岗值班。
(7)施工机械应保证性能良好,禁止带病作业;
(8)凿除施工作业范围实行封闭管理,设置警示标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9)禁止交叉作业,防止落物、掉块伤人; 8.2检测效果保证措施
(1)检测工作开展前,工程部对参与检测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设计图纸、规范和技术标准。
(2)空洞敲击检测时应避开隧道噪音较大的时候进行。 (3)初支钻孔深度必须深入到基岩,打孔需垂直于初支面。 (4)切实加强协作队伍管理,切实做到有安排就有落实。 (5)边检测边记录,建立隧道初支、衬砌厚度及空洞等检测记录台账,避免现场出现漏检及重复检的情况。
9附件
- 9 -
附件1:隧道开挖工法及步距检查记录表
附件2:隧道初支(衬砌)厚度及背后空洞检测记录表 附件3:隧道初支(衬砌)强度检测记录表
- 10 -
隧道开挖工法及步距检查记录表
隧道名称: 掌子面里程: 检测日期: 序号 里程 开挖工法及步距检查情况 设计开挖方法 实际开挖方法 安全步距 实测步距 围岩等描述 备注 检测人员: 记录人员: 专业监理工程师:
- 1 -
隧道初支(衬砌)厚度及背后空洞检测记录表 隧道名称: 掌子面里程: 检测日期: 序号 初支(衬砌)检测情况 设计厚度(cm) 实测厚度(cm) 有无空洞 测点面里程 部位 备注 空洞面积描述 检测人员: 记录人员: 专业监理工程师:
- 2 -
隧道初支(衬砌)强度检测记录表 隧道名称: 掌子面里程: 检测日期: 序号 初支(衬砌)强度检测情况 设计强度(Mpa) 实测强度(Mpa) 检测情况描述 测点面里程 部位 备注 检测人员: 记录人员: 专业监理工程师: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