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 小木船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我家的杏熟了》,使学生明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是怎样把奶奶“分杏”这件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阅读《小木船》,使学生知道写事的习作可以围绕一个事物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体,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好东西要与人分享,以及同学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多作自我批评,才能增进友谊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例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许多写事的文章,知道了写事的时候,不仅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还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一读《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再从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事的方法吧! 二、指导读《我家的杏熟了》,交流解惑 1.指导阅读,交流感悟。 (1)自由轻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我”家大杏树上的杏怎么样?(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金黄的杏。) (2)杏儿熟了,作者回忆了小时候与杏熟了相关的哪两件事? (3)交流(数杏、分杏。) (4)学习“数杏”这部分内容。 ①找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数杏这件事。 ②读读“我”和奶奶的对话,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③讨论:奶奶到底在笑什么? 预设:体会奶奶欢乐的心情,奶奶的笑既是对孙子爱的体现,又是对杏结得多的欢欣。 (5)学习“分杏”这部分内容。 ①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找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交流,板书:小淘淘、“我”、奶奶。 ②深入讨论,交流体会: 小淘淘有什么举动?(小淘淘想吃杏,所以爬树摘杏。) 发现小淘淘想摘杏,“我”是怎么说的?奶奶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和同桌讨论: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奶奶? ③课件出示描写奶奶动作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句子。 句子: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杏成熟,奶奶开心,看孩子们吃杏奶奶也开心。多好的奶奶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
④奶奶还说了一句让人回味的话。指导学生找出奶奶说的这句话并出示:“要记住,杏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 ⑤学生畅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这里的“香甜”是不是仅仅指果子的香和甜呢?果子的味道会因为谁吃、多少人吃而有所变化吗?谁能听懂奶奶话里的意思?(“人与人分享快乐”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这既是一种农村的好风尚,又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①从那以后,“我”是怎么做的? ②“我”每年除了给乡亲们送去杏尝鲜,还给乡亲们送去了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做? 预设: 说明“我”在奶奶的教育下,已经懂得了“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我”没有辜负奶奶的期望,把香甜和喜悦送给了乡亲们。 2.复述课文,思考写法。 (1)学生在板书的帮助下复述“分杏”的故事,明白课文是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的。 (2)课件出示复述提示: 找到事情的起因:小淘淘摘杏从树上摔下来。 注意事情的经过,展现“我”和奶奶的不同表现:“我”“没好气”地说,奶奶又是“扶”,又是“给他揉揉腿”,还进屋拿竹竿打杏给他们吃。 事情的结果:奶奶教给“我”“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的道理。 (3)围绕以下问题,说说课文是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的。 ①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②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③课文开头写“说杏”“数杏”有什么作用? ④找出写奶奶“打杏”“分杏”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认真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总结全文,交流写法。 (1)总结:同学们,杏熟了,这是一个香甜的季节,一个喜悦的季节,更是一个分享快乐的季节。奶奶宽厚待人的品格,以及她所说的“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不仅影响了她的孙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好东西要与人分享,这样,我们就会变得更快乐。 (2)讨论交流,学习写法。 ①思考:这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③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拨。 预设: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写清楚了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详细记叙了分杏的经过。 通过语言描写,揭示了蕴含的哲理,引人深思。 每个自然段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凑。 三、指导阅读《小木船》,讨论交流 1.揭示课题。 同学之间出现了矛盾或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你是怎样处理的?学习了《小木船》这篇课文,你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板书:小木船)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2)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围绕小木船记叙了“我”和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3.阅读课文,理清文脉。 (1)指名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每当看到精致的小木船就会想起陈明。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和陈明因为小木船发生争执,友谊破裂。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几个月后,陈明送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我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我”一直珍藏着小木船。 4.分析课文,明白道理。(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谅解,多作自我批评,才能增进友谊。) 5.讨论、交流。 (1)指导学生阅读第3自然段,讨论:陈明为什么送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 预设: 因为“我”失手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陈明一气之下也摔坏了“我”的小木船,为此“我们”的友谊破裂了。后来陈明家要搬到外地去,陈明为表示歉意,恢复和增进与“我”的友谊,又送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 (2)指导学生重点阅读第4自然段,讨论:“我”为什么会珍惜这只小木船? 预设: 事情发生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没有鼓起勇气向陈明道歉。看到陈明主动道歉并送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我”非常感动。而陈明从此去了外地,“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这只小木船就成为“我们”友谊的象征,“我”睹物思人,倍感“我们”友谊的珍贵,所以,“我”把对陈明的思念,对“我们”深厚友谊的珍惜都融入这只小木船中,格外地珍惜它。 (3)引导学生分析“我”和陈明两人的动作(攥、塞、握)、神态(偷偷、惊讶、满脸通红、激动),体会两人当时的心情,进而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6.概括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记叙围绕小木船发生的一件事,强调同学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多作自我批评,才能增进友谊。) 7.讨论、交流,学习写法。 (1)同学之间相处,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小事,作者选择了哪件事来写?这件事与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有什么关系? (作者选择了陈明送“我”“小木船”这件事来写。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件小事,却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要说明的道理。) (2)选择好能表达中心的事件后,作者又是怎样一步步地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呢? (作者首先写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围绕小木船在“我”和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一直珍藏着小木船。) (3)如果不写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是否完整?这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写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也是完整的。开头一段首先点题,引起读者兴趣——为什么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结尾一段既承接上文,告诉读者陈明确实跟着爸爸妈妈搬到外地了,又呼应了开头一段。) (4)课文详写的是哪些内容?(第3、4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两篇写事的文章,学到了许多写事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今后的习作中,老师急切地等待着早点读到你们的优秀习作哟! 2.推荐阅读写事的文章。 五、布置作业,练习写作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练笔:难忘的一节课。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出两篇习作例文的写法,为习作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法时,大多数学生只注意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和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从课文的写作顺序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读完两篇例文后,可以分成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例文的写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老师再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进行写法点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