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代吴小谷《禅师台记》考

2023-09-15 来源:步旅网


清代吴小谷《禅师台记》考

中图分类号: i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关于芦溪县境内禅师台的故事和传说听过许多,有关芦溪禅师台的文章也读过不少,但总觉得零散,间有出入,惜无详据作考。近日,笔者在一藏家手中亲眼见到一块刻有《禅师台记》的石碑,可算是目前较为全面地记载禅师台的可考文字了,碑文由东阳村居士吴小谷亲撰并书,自右至左竖写形式,计351字,石碑高57厘米,宽20.5厘米,厚8厘米,重30公斤,顶端正背两宽面约5厘米处斜削至顶,尖似刃斧状;其石色白如盐,俗称江西白,属花岗岩的一种。此记全文如下: 《禅师台记》

东村(即现在的芦溪镇东阳村)居士吴小谷氏谨撰并书。 “萍东山寺,武功、明月、浒泉、长春外,吾东阳之‘禅师台’称最。禅师台,古寺也,传闻,昔有僧骑白象来此参讲,见金灯出没之异,知其为禅师,因名,建于明洪武三年。台形如椅,仅容一僧,多则不相能,历有验。泉流绕台,自右而左出,可荫田数十顷。正栋前进‘康王殿’,后进‘玉皇殿’,并祀‘文昌关公’,左即‘观音堂’,为嘉庆二十年乙亥所建;再左‘孔圣殿’,门榜亦一,东山前有月池,四围苍木,别绕生趣,为同治八年己巳所建。‘儒、释、道’(注:至此为正面所刻,其后刻于背面。)三教同台亦偶然适合耳;正栋右厢题:‘不亚西竺’,则光绪十年甲申,族众用僧人自积所建;台上草木禽兽甚伙(huǒ盛多),风景独开,石蹬(dēng石级)

自村舍曲折而上,约二里许,位向西。得闲登览,万家图画,映带芦溪而来,四时领略不尽,有小鸟不知名,自呼不如归去,比子规声更清幽,诚求道之净居,读书之妙境也!台足铁,丁巳六年,细矿家之探讨以为不让萍西上株岭而体积稍减耳,台腰一石产盐,雷击遂止,至今石犹两开,俨如斧劈者然。民国二十三年甲戌春刻石。” 此记刻于石碑正背两面,正面自“萍东山寺,武功、明月、浒泉、长春外”至“治八年己巳所建。‘儒、释、道’”止,计171字;背面自“三教同台亦偶然适合耳”至“民国二十三年甲戌春刻石”止,计180字。全篇隶书写就,字形如指甲般大。

从碑文看来,此碑及碑上石刻实属难得。首先材质非同一般,采用的是罕见的盐白花岗岩石,这种石头硬度相当高,不是一般的刀具能够刻就,也非一般的刻工所能完成;其次撰写记文的人是当地声名显赫的达官贵族,政界要人,举子,碑文亦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关于该寺之典故得以传承下来,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吴惟诚(1880—1954),字小谷、绍谷,学名定邦。光绪三十四年(1908)京师大学毕业,举人,礼部章京(章京,官名,清代多用以称军职或各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萍乡中学校长;民国二年江西省公署三科一等科员,(民国)六年北京参议院秘书;(民国)十年萍乡县教育会会长;(民国)十四年江西督办公署参议,省交通局秘书;(民国)十四年曙理江西会昌县知事,调东安县长均兼军法官;(民国)二十四年修《萍乡县志》、“孔子庙大成图书馆”。

(民国二十八年《吴氏族谱》记载)

其父吴承德,字玉峰,民国二十年(1932年)曾得当时任监察院长于佑任书赠的“寿福日长”四字匾额一块,由此可见吴氏家族时在朝野上下声势显赫。(民国二十八年《吴氏族谱》记载)吴小谷乃京师大学毕业,又是举人出身,这在吴姓家族里可算是重量级的人物,屈指可数。况其禅师台又坐落在东阳村,村中三姓历来多有捐赠,禅师台记交由定邦撰书也就顺理成章了。为考证此记作者生平,我特地到吴定邦故乡东阳村,找到了他的次孙吴行川,在他家查阅到《吴氏家谱》中许多关于定邦先生的详尽生平记载。 禅师台,位于芦溪镇东约3公里处,海拔378.5米。 萍乡县东面有座山寺,(除了)武功山、明月山,浒泉(今高坑镇浒泉)与长春(今下埠镇长春村)的景色奇特外,就数我们东阳村的禅师台了。禅师台,是座古老的寺庙,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僧人骑着一头白象来到这里参禅讲法,(远远)看去好象一盏金灯出现在那里,非同寻常,这时人们知道那个参禅讲法的僧人就是禅师,自此,乃得名为“禅师台”,并于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始建禅师台。鉴于禅师台的形状象一把椅子,只能容纳一个僧人,多了就不会相和,历来皆有应验;禅师台的右边还有一眼很大的泉水,从禅师台右边绕到左边流出,泉水流量大到可以灌溉山下数十顷农田。

从禅师台正栋前面进去是“康王殿”,后栋是“玉皇殿”,还供奉有“文昌帝君”和“ 关圣帝君”之位;左边一栋则是“观音堂”,

这些都是在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所建。紧靠“观音堂”再往左就是“孔圣殿”,每座殿的门前都张挂有一块牌匾。 山的东面伴有一座水池,始建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因其形如月,故名“月池”。池四周茂林环绕,苍翠欲滴,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

儒家学说、佛教、道教三教同在一台讲法的事还是很少的,有也只是偶然的事。

正栋右边的厢房上题有“不亚西竺”四字门匾,那是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由族人与寺里的僧人一起筹措资金而建;禅师台上草木繁茂,飞禽走兽亦多,风景别具特色,一条由石块铺就的小路沿村庄曲折迂回而上,直通到禅师台上,石级大约2里长,位与禅师台的西面。心情闲暇之时,登高览胜,山下村舍万家,好似一幅幅图画一般,芦溪河更象一条彩带一样跃如眼帘,美不胜收,这些风光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都不一样,总令我观赏不够;林间小鸟飞来飞去,难以分辨是什么鸟,时不时互相呼唤离去,飞进林子深处以后,那叫声比杜鹃声更加地清幽。这里也寄托了作者不愿离去的心情,因为这里实在是参禅悟道的清净场所,也是读书的好地啊! 禅师台台身为石,富含铁,民国丁巳六年(公元1917年)有采矿专家到这里勘探并开采后认为,此矿石含铁不逊于萍乡西边的上株岭,只是容量不如它们的而已。上株岭,一名仙居岭,在江西萍乡县西境,其南三十里为株萍铁路峡山口车站,有铁矿,产于太和山山脉中,山南有低岭名上株,故名上株岭铁矿,地质淡砂岩页岩

及石灰岩薄层所成,含铁甚高。

为考证此铁矿,笔者还专程到禅师台铁矿洞里去了一趟。陪同一起去的是该村的李福霖和吴双柔先生。洞口朝东,外洞口高约1米余,初进洞口弯腰方能入内,路呈下坡状,进去10米当匍匐而进,至洞中豁然开阔,约2层楼高,洞顶有数量众多的蝙蝠栖息倒挂在洞壁之上,受惊的蝙蝠到处乱窜,尖叫声听来令人毛骨悚然。 禅师台山腰有一块石头常年产盐,山上僧人吃的盐从此石上获取,只是后来遭雷击后该石就停止了出盐,现在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块石头一分为二,真的就象是被斧子劈开的那样子。 我们当时没看到这块所谓的盐包石,但既然前人有记载,那就应该有的,我们三人在估摸的山腰那个位置去找,可四围树高草深,一时不知此石隐于何处,正在无奈之时,恰逢东阳村村民王跃春砍柴路经这里,闻之欣然领往。因其砍柴,手上正好有把茅刀,在他左挥右砍之下,一条小路直通过去,只见他又是一阵砍剁,一块巨石慢慢露了出来,众人甚喜,一齐动手扯去蔓藤杂草,渐渐地这块所谓的“盐石”就全部展现在我们眼前:盐石高3米有余,厚约2米,呈褐色,间有青苔,称奇处正如定邦所言,正中果真有一豁口,宽约30公分,宛如斧劈刀削般将石头一分为二,裂口深至石底。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甲戌春刻石。至于是谁操刀刻就,石碑上尚无记载。

禅师台上树木葱茏,晨昏云雾缭绕,此山脉系一条上水龙,禅师台即是龙头,龙身向东蜿蜒数十里到达宣风镇,因其山的右侧有

一条袁河水自西向东奔流而去,故有“江西九十九条龙,惟有禅台上水龙”之说。

自古以来,禅师台就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前来探奇寻幽,朝觐揽胜,赋诗题字。如明代的吴三益的七律《登禅师台》云:“金灯隐现古禅台,竹绕松围佛地开。四面云山环袖转,万家图画带裙来。花圃鸟径飞红叶,水涌龙泉酿绿赔。白象而今犹在否?山僧果乘到蓬莱。”更有一落款为“啸月楼主人”的两首律诗既写出了禅师台的清幽胜境,同时折射出诗人的高古胸怀,诗从红尘来,不染红尘去,读来令人折服,你看“楼阁嵯峨映晚霞,何须福地羡张华。欲邀佳客宜修竹,难得闲僧解养花。一径淡烟荒藓涩,满林疏磬夕阳斜。却怜池水清如玉,只浣红尘不浣纱。”、“琴书潇洒伴烟霞,豹隐年年感岁华。得水鱼龙思振海,入山莺燕共催花。小桥红映池波活,古树青连鸟道斜。我愧才非王播比,留题敢望碧笼纱?”,读过此诗,更令人想去了解禅师台的楼阁、修竹、清泉、古树了。还有清朝吴绍熙的五律《禅师台古》、吴龙的《禅师台读书诗》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赞咏禅师台的。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我2005年11月写的一首《游禅师台》“禅师台上翠如烟,旧殿檐梁乳燕翩。才至台前心如水,凡尘不慕慕神仙。”当时我真的是被这里的风景迷住了,不自然地流露出了赞叹之情,亦或是有缘,今年三月携友人复至禅台山赏桃花,写有《禅台山赏桃花二首》,其一:“鸣禽带信到山庄,两岸桃花映水塘。不问今年春去处,禅台岭上好风光。”其二:“新春三月上禅台,岭上桃花始

盛开。想折一枝来入镜,不知哪朵任尔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