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 杨丽
写作是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一、课程标准对中段习作的目标要求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兴趣培养)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同形式表达,学习选材,重点突出,表达真情实感)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互助习作,共同学习)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应用文的学习)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重视词句的积累与运用)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重视评价的导向)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习作的数量到习作质量的变化)
二、本册教材的单元习作及练笔安排 单元 主主要习作话题及类型 题 练 笔 相关“金钥匙” P10:自制贺卡(制定计划、写出自己的心师一 生 里话)(实践体验类) P2:选一首古诗编个故事;P4: 想象与孔子对话;P10:想象作者与布鲁斯先生见面的情景。 明二 月 民族三 之花 收四 获 P20:写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观察体验作文或想象作文) P29:介绍少数民族(一种民族工艺品/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介绍所画少数民族小朋友的服饰打扮或生活习俗)(调查体验类) P11: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写下来(想象类) 修改习作(P29) P40:写收获(经历体验类、看图想象类) P31:落花生,我想对你说„„ P53:写一写桥(说明文、想象作文、记叙五 桥 文) 方寸六 世界 P62:介绍邮票(实践体验类) 真实有据(P62) P65:介绍地名(编旅游故事/编地名谜语/地七 名 实践体验类) P77:记述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经历体验尊八 严 类) P86:关于音乐(我最喜欢的歌曲或乐曲/音九 乐 记述班歌创作的经过)(经历体验类或想象类) P96:有关金钱(写第五套人民币20元券背面的风景名胜/写一写人民币正面的图金十 钱 表,但是买不到时间;钱能买到„„但是买不到„„)(调查体验类、想象续写类) 大十与一 小 十二 风雪 P115:写学期个人总结(应用文) 事物来编故事(童话、想象) P106:用能够体现“大与小”关系的几组案/人民币的调查报告/续写“钱能买到钟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一件神奇的乐器/类)或评议《嗟来之食》故事(阅读体验家乡有趣的地名/地名调查报告(想象类或 写简单的调查报告(P66) 有请有意(P77) 鉴别歌词好坏(P86) P90:用100字左右缩写《散落的钞票》 先后顺序和并列关系(P96) 在习作中通过引用来比喻。(P106) 写个人总结(P116)
三、习作指导建议
阅读《教师用书》中“关于习作的教材使用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提出以下几点不够成熟的建议:
(一)指导思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与修改结合,鼓励学生在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表达。
(二)基本原则: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 (三)指导策略:
第一,扎实开展各主题单元的“口语交际(畅所欲言)”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初显身手)”活动,为本册教材中的“话题作文(笔下生花)”做好“经历体验”的储备。
1、保证口语交际的质量——能有理有据地进行交流和评价。 本册教材安排了7次口语交际:
口 语 说说我们的老师(P5)、看月亮说月亮(P18)、开一个“民族之花”的聊天会(P28)、说交 际 说农民的生活(P39)、说“桥”(P46)、评议《嗟来之食》故事(P77)、说说见过或想象的雪(P111) 进入四年级,在交际的能力,也就是交际的质量方面教材提出了要求: ① 做重点发言人; ②讨论的主持人;
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对口语交际的指导,应当贯穿全学期,螺旋上升。
教师要组织好不同意见之间的辩论交锋。比如,可以先分小组,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辩论;可以分正方反方,各自推举重点发言人辩论;可以全班集中讨论。后一种方式观点交叉,说的人容易转移议题,听的人容易思维混乱,需要教师或学生主持人组织能力较强,但不能因为难就回避,全学期重点议题必须在班级范围内讨论。
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提出了做交流重点发言人的要求。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学会重点发言呢?一是培养学生想好再说的习惯。二是改变以往闹哄哄的交流场面,提高交流的质量。
怎么培养重点发言人呢?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重点发言人可以做讨论的临时主持人,自己先对议题进行发言,发言后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回答同学的问题,总结同学的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重点发言人并不是培养小组里的一两个学生,而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做交流讨论时的重点发言人,重点发言人应当轮流做,让小组里的同学自领任务(当然,差生应该在较靠后的时间里练习),全学期里保证每个学生都必须当过重点发言人。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我们可以让各小组设计一张表格,如:
时间 2、以整合的思想开展综合性活动
综合性活动≥4次/学期,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有6次: 综合实践 拟订自制教师节贺卡的计划、并实施计划(P10)、搜集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或了解建桥技术并与同学交流(P53)、办邮票展览会(P62)、开地名游艺会(P65)、创作班歌(P86)、关于钱币的调查(P94)、 交流讨论的问题 重点发言人 小组评价
对于综合性活动,不但要布置任务,而且要督促、检查,课堂上安排时间让学生交流、活动。 严格地说,所有的语文学习活动,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为此,有必要强调两点: ⑴要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语文天地”的活动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⑵要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从一开始就着手研究、布置“语文天地“中活动的内容,进行准备,这样既可缩短教学进程,又可使活动融进其他学习之中。也就是说,备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要考虑:这个单元要组织哪些综合性活动?从教学第一篇课文开始就布置学生进行准备或活动。
综合性学习应当有明确的目的。第七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学写个人活动计划,这个要求应当贯穿后续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有计划地做事的习惯。第八册第七单元指导学生写小组活动计划,今后凡是合作完成的活动,都应当制订集体活动计划。 第二、写日记,使习作和生活紧密结合。
所谓“日记”,不是严格按文体划分意义上说的,而是随笔、练笔的代名词,不必每天写,也不必改为“周记”,不必要求严格的格式,有的写就写,没的写就不写,可长可短。日记本身没有固定格式、内容要求和形式限制,教师也可不指导不讲评,只通过篇数(全学期不少于16篇)来督促学生勤练笔。
第三,读中有写,让写作和阅读有机结合。
教材中主体课文后以及“语文天地”的自读课文后都有可供选择的与阅读相结合的各种形式的练笔,续写,仿写,缩写、补写等。
要引导学生把平时阅读时的“写”当作习作对待,虽然字数上作要求(可以写一段话),但要做到通顺、明白、用词尽量准确生动,使每次提笔表达都成为练笔的好机会。
第四,注重话题作文与单元文化主题的整合。
七至十二册的“笔下生花”采用话题作文(而不是命题)的形式,话题与单元主题一致,使听说读写
各方面的实践能够围绕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对习作而言,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的可写;而且通过写作可以提升阅读等实践活动的水平。
话题作文大体都有写真实和写想象两类题目。有的老师反映,学生写想象的事物很容易,写真实的事物感到比较困难,编写者建议:
①学生可以在列出的题目进行选择。但老师应当引导,不能一学期总写想象。
②四年级学生必须开始练习写真实。开始不必要求过高,可以写长,可以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不限制自己拟题。 如何整合?
比如在教学第二单元《明月》时,先通读整个单元的教材,对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人、今人的笔下感受到月色的美,又从人类登月使学生感受到月亮无穷的奥秘,激发学生去探究月亮。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月亮,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学生搜集的资料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了这么多的素材,就不愁没有话说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说月亮。学生在交流中畅谈科学家对月球的研究成果,有关月亮的天文气象知识,讲述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说自己心中的月亮、未来的月亮等等。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确定写作的内容,写出自己心中的月亮。这样的指导就能达到“激发学生探究月球奥秘、训练学生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完美结合”。 第五、在习作修改中提升表达能力。
修改,就是“认识”习作实践,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还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作文修改应在课堂上进行;应保证每学期对所有学生至少面批一次。
1、关于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教材教给学生两种修改的方法:⑴自己读;⑵请别人提意见。这两种方
法都是借助“语感”来修改,而不是靠理性的分析、知识的传授来修改。
2、修改习作有什么标准呢?教材第六单元“笔下生花”P62提出了“有根有据”(即内容真实)的标准,P75第八单元“笔下生花”提出了“有情有意”(即有中心)的标准。当然,这两个标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教材只是提醒学生关注这两个标准,努力去做,至于做得怎么样,我们不必要求太高,关键在于激起学生写的兴趣,培养他们修改的习惯。
* 如果说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识、情感等方面储备了丰富的习作素材,达到了“想要写”、“有的写”的话,那习作修改就应该达到“愿意修改、初步会修改”之目的。在我看来,习作修改的指导远比学生在尝试写作时的指导更重要,我不太主张学生在动笔前就用“怎样写”去限制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而主张把重拳向“习作修改”出击。因此,我的一贯做法是:先让学生自由写、放胆写,然后就学生的初稿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再让学生修改誊抄。教师再细心批阅“修改稿”,并注意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 “加分”评价:我把每次作文的基础分定为70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作文中的用词、造句、内容、中心等方面给予不同分值的加分奖励(上不封顶),学生的习作兴趣、自觉修改的意识被唤醒!
[2007.9.11高新区教材分析会;地点:芳草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