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关系研究综述
文章通过对近些年来发表的关于社会网络关系的文献进行研究,从社会网络的内涵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理论等几个方面对社会网络关系进行综述,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标签:网络关系;社会网络;文献回顾
1.社会网络关系的内涵
社会网络关系就是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系,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皮埃尔·布迪厄,1980)。在新经济中,社会网络关系即指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一个关键因子,是在一个组织网络能够进行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生产收益的情况下而形成的“库存”,它使公司建立有效合作关系。同时也是一项更具合作性和积极性的政府政策。因此,企业和政府都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用来培养企业的相互沟通与相互信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团体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蕴含着比物质资本更大且更明显的价值,在高度信任的社会里,组织创新的可能性更大。
1.1社会网络关系的概念
社会网络是指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进行信息交流的关系网,由节点和关系两部分组成。社会网络实质上就是一个关系网络,是一个研究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沟通学的关系网络。
1.2社会网络关系的特点
社会网络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是社会网络在静态上体现的是一种组织结构;而在动态上,社会网络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互动中不断演进、扩展甚至重构的。(2)是社会网络由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关系连接而成,没有固定方向。(3)是社会网络中的节点在哪个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位置在网络整体中的处境和地位。(4)是社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没有时间要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网是为了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而形成的,这种为了某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关系网络与“虚拟企业”类似,其形成不受时间的限制。(5)是社会网络中,节点间的关系体现的是利益集中,由于节点之间的关系包含着重要的资源与信息,可以通过关系所代表的特定社会关系的行为,为节点所代表的利益方创造价值。
2.社会网络关系相关的研究
社会网络关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思想是弱关系力量思想和社会资本理论。
2.1弱关系力量研究
社会网络关系理论的最主要的创立者和发展者是格兰诺维特。他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1973),是社会网络关系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弱关系力量假说的提出和经验的发现对欧美学界的社会网络分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是群体、组织之间的纽带。
2.2社会资本理论
美籍华裔社会学者林南在修正和发展了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他认为,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权力、财富和声望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网络关系来获取的。在一个分层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关系网络行动者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社会关系网络行动者的关系力量决定着该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中,弱关系的作用超出了格兰诺维特所说的信息沟通的作用。由于弱关系联结着处于不同的阶层、拥有不同的资源的人们,所以资源的交换、借用和摄取往往通过弱关系纽带来完成。而强关系联接着阶层相同、资源相似的人们,因此类似资源的交换不具有工具性的意义。
3.社会网络关系的未来方向及建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Tichy 、Tushman和Fombrun(Social NetworkAnalysisn ,SAS)引入管理学语境之后,从社会网络角度研究组织与管理问题成为管理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Parkhe,Wasserman@Ralston,2006)。社会网络理论之所以如此的具有吸引力,一方面是由于它提供了一个传统组织与管理学研究不同的视角和严谨的定量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网络分析在管理学研究中呈现出来的相当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于社会网络被应用的领域、研究的视角或者是导向、分析的层面与分析的单位、理论解释的机制等诸多方面。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从不同角度对管理学研究中的社会网络研究进行综述,对理论的整合与发展就显得异常重要。而现有的综述性文献主要是从研究领域,如组织嵌入、组织行为、网络组织、组之间关系或研究主题对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并力图建立分类框架,也有文献结合解释机制与研究层面、研究视角与研究层面对文献进行回顾。就社会网络分析而言,其研究方法是区别于传统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方面,并且将社会网络应用于管理学的研究的也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但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尚没有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因此, 展开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研究,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参考文献:
[1]程慧平,孙建军.社会网络与知识网络之比较.[J].情报资料工作,2011(1).
[2]李文彬,范志毅.公司治理新战略: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与治理—以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5).
[3]卢东斌,李文彬.基于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4]杨瑞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美]林南.社会资本———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任志安,毕玲.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社会网络视角分析[J].情报杂志,2007,(1):75-78.
[7][美]J.米勒.迈克弗森.社会网络和组织动力[J].外国社会科学,1994,(4).
[8]杨瑞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张闯.管理学研究中的社会网络范式:基于研究方法视角的2个管理学顶级期刊(2001--2010)文献研究.[J].管理世界,2011(7).
[10]任博华,董春艳(翻译).组织研究中的网络范式:文献综述和一个分类框架.[J].管理世界,2011(8).
[11] 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18).
[12][1]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
[13][美] Martin Kilduff andWenpin Tsa.i王凤彬等译,社会网络与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3.
[14][美]林南.社会资本-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18.
[15][美]RobertA. G.Monks and NellMinow.李维安等译,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12.
[16] [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