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环境下传播媒介的特点

2020-12-02 来源:步旅网
网络环境下传播媒介特点

【摘要】当今网络环境下,传播媒介技术不断提高,传播途径广阔,传播速度很快,本文来归纳几个当今网络环境下传播媒介特点。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如今是差不多就像前几年某网游的广告词说的“人人都玩,不玩才怪”那样无处不在。随着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宽带、无线网络技术的提升,各种应用程序和软件越来越占据人们的生活时间。而其中社交类媒介网站和客户端更是让人欲罢不能,人们不管身在何处,都习惯拍个照片,发表些感慨,上传个视频,以及和别人聊天互动。

何谓媒介,根据邵培仁先生的观点,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首先,这些媒介都是实体,无疑,这些传播媒介都具有实体性。作为实体性的媒体,它有质地、形状、重量,给人的感觉是可见、可触、可感,是个具体的真是的有形的物质存在,故也就有磨损、消耗和锈蚀。在大众传播中,书刊、报纸、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在面对面的传播中,空气、光线是传播的实体,人体及人体的口、眼、耳也都是传播的实体,口是发送信息的媒介、耳朵是接受信息的媒介、眼既可以发送信息(所谓“眉目传情”),也可以接受信息。人体和人体器官的媒介功能既存在于人际传播中,也存在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中。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仅是电脑手机扮演了媒介的角色,你的这些器官也是媒介。

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它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对符号作扭曲、变形、嫁接处理。换句话说,传播媒介在将传播者编制的符码传递给受传者之后,应在受传者那里能够还原为传播者所编制的那种符码形态。特别是在大众传播中,传播媒介若不能客观地原本地负载符号,而在中途发生变异,不仅会因不合其还原性特点而变态,而且会造成巨大的传播混乱。西方人像传播中的“换头术”,既是传播的形态,也是社会变态的先兆。这就体现出传播媒介的还原性特点。

媒介不仅可以“穿针引线”使传受两者产生关系,还可以将一人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扩张开来为许多人所共享。陆游的《示儿》诗、林觉民的《与妻书》,一经印刷媒介的扩展和张扬,立即脱离原先的人际传播范围而成为亿万读者的精神财富。里根遇刺的消息,广播媒介使美国人民在一秒钟后获知,使世界人民在两分钟内得知。北约飞机轰炸波黑境内塞尔维亚族人控制的大桥、雷达和建筑物的情形,电视媒介不仅使各国观众的信息接受与事件发生几乎出于同步状态,而且比当地人看得更为真切清楚。日本电影理论家浅沼圭司在《艺术与媒介技术》(1994)一文中曾极力赞赏媒介这种扩张性:“绘画类的艺术作品,在出现机械复制之前,仅仅被一部分特权阶级所独占,把它供奉在特别的场所(圣城),然而印刷媒介却可以将其扩展到一般群众所能欣赏的地方。”“这种结果使得艺术扩大了领域,或者说使艺术的接收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在一般信息传播中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在抱怨现如今人际关系的冷漠,或许是人们倍感生活压力之大,出于竞争抑或是自私的心理,总是不愿和身边的人们分享你的喜怒哀乐,你身边的人们也未必愿意分享你的酸甜苦辣。很多时候,人们发现朋友聚会,即便只有两个人,你对面的人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嘴里附和着你的话,而你自己手里也未必没有移动终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然后在你的网络社交圈里却是另一番朋友遍天下的错觉。微博里,微信的朋友圈里,人人的状态,空间的说说.................你的朋友可能在天涯海角,有的人你甚至都不认识,从未谋面,有的人或许平常和你就没什么交集,更别说交情了,无非就是萍水相逢一路人,但就是这些

网络上的朋友会在你刚发表的状态下点个赞,也可能是转发,配上几个表情,也有人评论一番,你也可能饶有兴趣地回复他。这些就能很好地体现出网络环境下人际交往媒介的一个特点,中介性。通过这些媒介,人们能把一些不可能产生交集互动的人联系在一起,能把一些很久没有联系的人们又拉回到你身边,让你们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当然,联系到事物的两面性,在联想到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事件,让人不禁对网络媒介的安全性感到担忧,期望网友们能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有关部门也应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以及切实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传播媒介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金、木、石、纸是负载文字符号和图像符号的合适媒体,磁带、唱片是负载声音符号的最佳媒介,拷贝、胶片、影碟则是负载图像符号与声音符号的较好媒介。就像微博、微信就是信息的载体,一个平台,微博、微信本身并不会传达什么信息,是人们通过这些平台表达、创作、分享、传播信息。由于传播媒介不仅负载符号而且通过符号负载了信息或内容,因此,当人们说“传播媒介”时,往往既指其物质实体(纸张、收音机、电视机、放映机),也指媒介实体、符号、信息的混合物(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有时甚至泛指媒介机构或媒介组织(如“大众媒介”、“新闻媒介”)。这正是对媒介负载性过分重视的结果。这就是媒介的负载性。假若媒介无所负载,那么,此媒介也不宜称其为媒介了。举个例子,微博上上传一段小视频,微博里称其为秒拍,微信里称其为微视,无非名号不同而已。这段视频里的内容或许不够冗长,信息量或许也不够大,但就是通过这些媒介,你才能观看欣赏,才能获取其中的信息。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即便有些很新鲜很受欢迎的东西,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停下来去细细品味,于是,传播的精简化是当下流行的趋势。“文化快餐”已经屡见不鲜了。前些年的百家讲坛,易中天和于丹红极一时,他们将历史将文学精简化,通俗化,甚至一点娱乐化,让枯燥的文史知识易于被人们接受并喜爱。比如说高晓松的《晓说》,一集三十多分钟,像黄健翔的《黄段子》一集十来分钟,都是一周一更新,很多观众也在视频下面留言评论吐槽,要是每期节目一小时,有那么多人闲的看吗?现在,这方面发展的还可以,节目类别五花八门,不仅仅是“文化快餐”——精简版文史学,很多娱乐小新闻,搞笑脱口秀,爆笑恶搞神剪辑之类的,与现如今这个社会充斥的急躁、功利化的风气相迎合,还且很多还带有向恶搞媚俗甚至庸俗化靠拢的趋势,这又是当下社交媒介的一代特点“庸俗化”要是没有点没底线无节操无下限的所谓的“亮点”,就无法吸引众多眼球。反之,越是雷人,越是违反常理,越是没有底线的“作秀”、“恶搞”越能吊起观众们的胃口,我是真的不知道如今观众的审美和三观都是怎么了,没点所谓的“重口味”就没意义了?网上的很多言论甚至“行为艺术”都是靠疯狂地雷人以“搏出位”,各种粗俗,甚至粗鄙的字眼充斥着眼球,人们在遇到意见分歧时动辄掀起口水大战,恨不得把对方给骂死了。人们越来越失去了理智,越来越容易被激怒,而人际关系也进一步恶化,这些年大家普遍感慨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自私风气比比皆是,而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社区里,在社交媒体上,人与人的关系也是这样脆弱。

强势群体“平民化”,现在,很多明星,公知,知名企业的高管,还有许许多多的政府机构都开通了微博,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这无疑是件好事,那些大“V”们常常在这些社交媒体上与普通人们交流,互动,分享心得和心情。前文提到的,如今人际关系紧张不再是个案,是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仇富”的心态,当然,那些强势群体里很多人都是合法经营,自己努力才换的他现在的生活和名气、地位,这无可厚非。但是很多负面消息,比如官员腐败,比如明星“出轨”,都是给社会带来“负能量”,而原先液态的阶级流动趋势逐渐定型凝固下来,在社会里,一个个人的社会阶级属性的流动慢慢趋向僵化,大家都在拼“爹”,拼不了亲爹,就拼“干爹”,无爹可拼的又不求上进的人们就只能抱怨社会不公不合理,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找不到未来清晰的方向,看起来,社会阶级的对立矛盾正在凸显。而作为

强势群体,那些大V门,大多数还是谦逊做人,低调行事,力图和粉丝们搞好关系,以亲民的,友善的姿态来吸引更多粉丝。很多明星们爱自拍,PO张照片到社交媒体上,引来不少粉丝和路人们围观,偶尔还有有互动,公知们则声嘶力竭地给大众科普知识,呼吁民主法治。而政府机构也是依托这些平台及时发布第一手资料来“为民服务”,高效便捷,清晰流畅。尽管有些负面事情也传播更快了,但是大众更多地还是喜爱这种新型的能与强势群体相接触甚至交互的社交模式。以上都表明了,社交媒体也是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至于说现在的人际交往媒介是好是坏,这个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的,凡事都有两面性,现在的网络社交媒介发展其实还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更好的网络社交氛围。

参考文献

1.《传播学》邵培仁 著(2000年版)

2.《艺术与媒介技术》浅沼圭司 著(1994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