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考研晶晶老师最近又收到了很多同学留言询问一些经济学考研常识问题,老师相信现在还有这些疑问的同学一定不在少数,为了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经济学考研,作出最适合自己的考研择校择专业决定,老师整理了同学们的常见疑问,在此统一为大家作出解答。希望同学们可以对经济学考研的一些基础常识有所了解。Q:报考如何做到从自身实际出发?首先有必要澄清对经济学读研的三个误解: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经济类研究生;并不是所有的经济类专业都毫无差别;并不是所有经济类的研究生毕业就能从事如影视作品中那样的光鲜、高新的工作。A:(一)更适合读经济类专业的条件报考经济类的绝大多数同学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以及就业问题,希望通过经济学加强自身竞争力。报考经济类学生大致可分为:1.本科阶段就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般基础较好,这些同学大可不必放弃所学的经济学专业,要坚持发展提高。2.希望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的同学,不少逐热而来,看中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的美好“钱”景。可能今天的热门也许到毕业时已经不是热门专业,竞争激烈程度不会因为金融危机下降。因为在金融危机动荡的环境中往往中小企业和基础竞争力较低的个人首先受到冲击,一定要慎重。此外,跨考生还需要考虑自身是否具备研读经济学专业的数理基础等,就这一方面而言,理工类出身的考生比文史类考生更具优势。(二)经济学类不同专业之间存在差别目前各高校开设的经济学类专业大致为上图的16个专业,在这16个专业下又根据不同导师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学习对于专业的针对性很强,相对于本科阶段宏观的、基础的知识学习,研究生更多的是在某一领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总体而言,经济类专业分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设二级学科为: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人们多倾向选择应用经济学,成就了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这样的超级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选择这些专业的人数太多,也增加了再这一专业领域的竞争压力。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紧随其后,作为一门纯熟的统计工具,这两个专业对擅长数理的人是性价比很高的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产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虽然属于应用经济学之列,但是在学习中理论性也较浓。理论经济学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最基本理论的学科,适合造就经济方面的通才,就业面宽阔,但是针对性不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研究性比较浓厚,容易考取,但是很多为了读研而读研的考生选择了这个专业后,因为缺乏兴趣而倍受煎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一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如果能把握时机,学有所成,值得看好。(三)热门专业选择更需关注院校、方向选择对经济学类这种热门专业,名校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但这些学校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现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很多二本院校也有了研究生硕士点,特别是热门专业硕士点的数量更多。如果为了报考热门专业而去实力一般的学校,可能会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尴尬的境地——发现预期和现实有较大落差。因此,究竟要不要考经济学,具体报考哪个院校和专业,考生都需量力而行,学得好前途自然一片光明;如若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一味跟风,可能在毕业后也难以扭转“就业难”的尴尬局面。Q:经济学考研是不是普遍存在歧视本科出身问题?A:在考研大军中存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考研原因是高考失利,希望以考研为跳板,实现学历升级的同时有用一个名校的背景。但随之而来的担心就是,老师们会不会因为本科“出身不好”而产生歧视,使得非名校出身的同学在考研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本科歧视问题在考研中确实有,但很少,而且是越是好的学校对于本科出身越不看重,因为考研最根本的还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可以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能力的考查。可以说,三流的学校会认为本科出身影响生源素质,一流学校秉承的是英雄不问出处。况且,随着国家、社会对于学术公正越来越关注,考研也越来越公开化,所以这种歧视也越来越少见,对于同学们来说努力提高知识能力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Q: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难度有多大?A:考研难度是比较主观的问题,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但是从客观来说,本科经济学再读经济学未必有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效果好。这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本科专业有数学,统计,计算机,会计,法律,英语,小语种。至于其他的专业就一定要三思,跨了之后或许你会发现还不如自己原来的专业,或者跨别的专业更有性价比。Q:名校自学一战成功难度大吗?A:211财经院校、985知名高校,基本上就要做好竞争激烈的准备,考研依靠努力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更多优秀考生将成为你的对手,也会增加考研难度,所以选择也是很重要的。相对来说专硕略好,虽然难度依然很大,但招生人数相对多一些,建议大家查查报录比作为参考(需要注意增加的推免人数)。近年来很多学生反映,北京上海的公共课和985专业课都存在压分现象(不过大家面对的状况都是一样的,其实也不需要太担心自己被刷掉),在报考人数激增的年份,备考时以400为线准备吧。Q:经济学类研究生怎样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A:可说的太多。概括一下:计算机,数学,小语种,会计,法律。除了本专业之外大家必须要精通其中至少两种,拿到相应证书。英语至少达到考研70分级别。才有大家所期待的好出路。建议大家先想好自己将来究竟想从事哪方面经济行业,在哪里就业生活,然后再决定。这样针对性比较强,单纯朦胧的向往经济行业实在不可取。注:仅供考研同龄参考,仅个人见解。如果是长得漂亮或帅,家里有钱,家里有背景,本地人不出省,本科c9名校。以上具备两者以上,不用看本文。Q:经济学考研有必要只关注财经类211吗?A:其一,第一个我要讲的一个必要重要的概念,大多数同学觉得目标院校的专业很好学校很好那自然考研难,另一个学校专业很差学校很差那考研自然简单。这个是非常错误的。由于究其根本考研是个选拔性考研,跟四六级这样的等级性考试(它是考了425给你个证就完了)。选拔性考试的难度是完全由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前的比例决定的。比如你是个笨蛋但是你的对手都是大笨蛋,结果是你胜利。如果你是高手你对手的高高手,你一样考不上。这个是最重要的。其二其实同学院校专业专业的选择,根本上就只考虑院校,专业,地区三个因数。下面我们具体的谈一谈学校来说大概分两大类,传统财经类学校,和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学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下面总结下财经类学校跟综合性学校的区别,综合类院校关键就是“综合”这两个字,从我们研究生角度来说,有些交叉学科的资源会更加丰富一些(注意一下招生简介就懂有些文科理科工科都会有交叉学科),但前提是你的专业领域需要做一些跨学科较差,比如经济统计学、国防经济学之类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综合类大学你能接触的人比较广,以后认识的人,接触的人更广,你的人脉也就更广。如果是985综合性大学,那么经费总体上来会多得多,但是综合类大学里面的院系也很多,能分给管理学院多少就不知道能有多少了。财经类大学的好就好在“专业”这两个字,比如西财是个211,但是肯定比川大这个985的财经学院好。术业有专攻,财经大学就是更加专业的老师教学,基本上你进校耳濡目染的全是跟财经相关的东西,接触的人也大部分是在财经领域大神啊。而且财经类大学在研究生层面上来说,在专业领域上面会划分的更深更细一些,并且财经大学的校友在财经领域很多,所以人脉上来说也很有优势,但是这也是有利也有弊的,万一你以后想转行,不做财经这类的,你的人脉相当于废了。除非你去非财经领域,那就有些困难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