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基础知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泻湖里梦幻般流动的水波________着它,将它浸泡在________的光影里。清晨的雾气,阳光下的浮尘,任何一点点色调的变换都会让美丽的景致增添另一番风情,恰如一位绝美的佳人随性更换着________的霓裳。 A.荡漾 变幻莫测 出人意料 B.簇拥 变幻莫测 风格迥异 C.簇拥 千变万化 出人意料 D.荡漾 千变万化 风格迥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很多有“超前意识”的家长从小就对孩子加大英语学习的投入,少儿英语学校和培训班门庭若市、财源滚滚,中文反遭冷落。
B.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我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D.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1
A.③①⑤②④⑥ C.②③⑥④①⑤ 二、名句默写
B.③④②①⑥⑤ D.②③①④⑤⑥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三、古诗鉴赏——词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朝玉阶·秋月有感
沈宛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 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注 ①沈宛:浙江乌程人,纳兰性德的侍妾,著有《选梦词》。本词作于纳兰性德故去,沈宛被遣归家之后。②乌丝:乌丝栏,有墨线格子的笺纸,供书写。 (1)“惆怅凄凄秋暮天”这一写景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2
③
②①
②①
注 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上片“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2)“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
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明]陈继儒
钟鼓沉沉,寺门落叶归僧独。晚鸦初宿,影乱墙头竹。 长啸风前,清籁飞空谷。松如沐,炊烟断续,杯底秋山绿。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片写景的特色。 答:
(2)这首词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 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
[注]
往岁,千骑云屯平野,
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 彭门:指彭城,为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这首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
3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 答:
4
答案精析
1.B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此处并非指湖水自身的起伏变化,而是指湖中的波浪冲击着、围绕着威尼斯城,所以用“簇拥”。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千变万化”和“变幻莫测”都可形容“变化很多,很大”。但“千变万化”偏重于变化的次数极多,而“变幻莫测”偏重于变化多而没有头绪,没有规律。此处形容湖水中的光影,在这两者中,只能用“变幻莫测”,才能体现光影给人的那种梦幻般的感觉。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风格迥异:思想特点或艺术特点完全不同。此处指霓裳的风格、特点,故用“风格迥异”。]
2.D [A项语序不当,应是“对孩子从小”。B项“速度”与“扩大”搭配不当。C项“受„„等因素的影响”与“„„造成的”杂糅。]
3.C [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能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的前面;②最适宜放在句首。] 4.(1)金就砺则利 (2)术业有专攻 (3)枯松倒挂倚绝壁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塞上燕脂凝夜紫 (6)奈何取之尽锱铢 (7)惊涛拍岸 (8)不义而富且贵
5.(1)①点明写作背景:暮秋。②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③借景抒情,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了作者的惆怅心情。
(2)结句以景作结,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由眼前的圆月当空,联想到一次次独自见到静夜的圆月,无奈月圆人再不能圆,暗示词人的怅惘之情。
6.(1)夸张、比喻。“一挥千纸”用夸张手法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把字迹比喻成龙蛇表现出了词人当年的潇洒豪迈和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
(2)①表达了英雄失路、壮怀难伸的隐痛和酸苦。②榆塞,指边防要地。因为当时南宋边防形势越来越严重,而统治者仍然醉生梦死,爱国之士报国无门,谈论及此,悲不自胜。③《花间集》是靡靡之音,作为爱国词人,现在却拿《花间集》来教下一代。面对满怀的报国激情,词人却只能被闲置,吟风赏月,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词人的悲愤到了极点。
7.(1)①视觉听觉相结合。沉沉的钟声与寺庙前寂静的落叶、独自归去的僧侣,一听觉一视觉,以声衬静,渲染出寂静的氛围。②动静结合。晚归的乌鸦宿于枝头是静态的,竹子随风摆动而竹影杂乱是动态的。动静结合,突出了寺庙的清静。
5
(2)最后三句写清风松涛、翠山炊烟,人物悠闲品茶,怡人的景色与悠闲的生活尽在眼前,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闲适雅致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8.(1)①木叶下、菊花黄。②比喻。
(2)表现词人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为下片感怀做铺垫(或“与下片的凄凉形成对比”)。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