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官场领导称谓讲究详解 古代官职名称与称谓分析 图

2021-09-12 来源:步旅网
官场领导称谓讲究详解 古代官职名称与称谓分析 图

广东省纪委 “关于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的通知,引起广泛关注。通知中,广东省纪委提出:部分党员干部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称领导为“老板”“老

大”、称下属为“哥们”“兄弟”等等,破坏党内民主,损害公仆形象。领导干部禁称“老板”、“老大”,广东并不是先行者。早在2003年,上海、甘肃等地也曾下发类似“禁令”。但“老板”、“老大”等称谓仍流行于官场。下级为何习惯称上级“老板”“老大”?“同志”称谓的淡出,透视出哪些官场变化?

“同志”称谓渐去渐远

“如今‘同志’称谓多出现在领导干部的任免交接大会、领导干部的任免通知中”.回顾中共党史,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标准、正确的政治称呼就是“同志”。毛泽东早在1959年就要求互称同志。1965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

据回忆,文革时期,称“同志”是民间最保险的做法。文革结束后,党中央明确要求互称“同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就提出“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2011年武汉市收藏品市场曾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收藏特展”,展出了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厂职工于1984年4月写给邓小平的信件。在信中,这名职工称呼邓小平为“小平同志”,“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邓小平在这一称谓上画了个圈,批示“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重处理!”

“互称‘同志’、不叫官衔,是一种党内关系对等性的体现,

所以文革结束后党中央立即规范领导干部称谓”,许耀桐说,但这一轮清风并未持续多久。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沿海地区开始称呼领导干部“老板”、“老大”等称呼,并蔓延全国。

北京市一机关单位工作的处级干部说,他于1994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同志”称谓已经淡出官场,“同事之间没人这么叫。更没人会叫上级‘同志’。”如今“同志”称谓多出现在正式的官方会议、官方文件中,例如领导干部的任免交接大会、领导干部的任免通知。

广州日报2007年11月29日曾发表《称呼的学问》一文也称,“在我们单位往往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称某某为同志。比如,在处分人的时候要称同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某位领导干部被调查,那么在相关正式的官方会议、官方文件中,就不再称为“同志”。

“姓名+职务称呼最标准”

“应称副职为正职,特殊姓氏称呼要避免歧义,还要区分领导职务和行政级别”。不叫“同志”,那么如今如何称呼领导干部?多名基层干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领导称谓是门“学问”,已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北京称呼上级“老板”、“老大”的并不多,“一般下级叫上级都是姓+职务简称,比如厅长、局长,一般叫×厅、×局;院长、检察长,一般叫×院、×检”。

政府部门的领导班子都是“一正几副”,正式会议上会明确界定正副职,比如刚才某某副局长的讲话,如何如何,最后请某某局长总结等等。但下级对上级,不会界定正副职,没有人会叫x副局长,副职领导大多也是姓+职务简称。如果领导能接受,也有叫姓+副的,比如李副、张副。如果副局长和局长一个姓,副局长就叫“名字+职务”。如都姓李,副局长名字叫晓明,即称呼李晓明为晓明局长,而不叫李局长。正式会议也经常采用名字+职务的称谓,“这种名字+职务的叫法更亲切”。

如果领导是特殊姓氏,如傅、付、符或戴、贾,则也多采用名字+职务的做法,“不论正副职,都不可直接叫傅局。这样叫正职领导,降低了正职领导级别;叫副职领导,显得别有用心。至于姓贾,更不可能叫姓+职务,要么直接叫职务,要么就叫名字+职务。”

总结官场中的姓氏谐音难题:范局’、‘史科’,最好不要简称,改用全称”;对于姓席、辜、祖、舒、岳的副职领导,最好不简称,否则就会导致“祖副”(祖父)、“岳副”(岳父)等。东北一地级市的副处级干部王涛也表示,“名字+职务”或“姓名+职务”的叫法,最普遍也最标准,“肯定不会出错,更不会让领导反感。”

而巡视员、调研员、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则称呼其对应的行政级别,“巡视员对应的级别是厅局级,调研员对应

的级别是处级,所以要叫×局、×处,如果直接叫巡视员、调研员,有的领导特别是从领导职务转为非领导职务的,就会不高兴。当然也有人不在乎,我们单位的几个调研员,我们就叫王调、张调”。官场称谓另一“注意事项”就是“叫大不叫小”,“县市的委办局,虽然行政级别只是科级,最好叫局长”。

一些政府部门的称呼和行政级别容易导致“误读”,这时对领导干部的称呼更应注意,“比如正部级单位,除了某某部部长,还有某某办主任、某某委主任、某某局局长。这些单位的主任、局长都是部级领导,如果叫主任、局长,就把领导叫低了,所以也叫部长”。

官员称谓规范争论持久

有人认为称呼职务是明确领导权责;有人认为称呼“同志”有利于党内民主化。在本月广东发布的官场称谓禁令之前,规范官场称谓的争论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200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称领导干部为“老板”的现象在一些党政机关已司空见惯。随后,甘肃、上海等地都曾下发通知,要求“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称同志,不称职务”。

但称呼领导干部“老板”、“老大”的风气并非就此刹车。去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不知从何时起,裹挟着浓厚封建陋习的‘老板’、‘总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称呼,在某些部门或单位已渗透到党内。”称呼领导干部“老板”、“老大”

固然不合适,但也没必要强行要求互称“同志”。

称呼职务并不代表着要突出领导的特殊身份,而是明确领导的权责。比如第一次到某个单位办事,听到谁叫局长、处长,就知道该找谁。反之,一律称“同志”,有点混乱。为了避免助长“官本位”,特别是当前整治“四风”的大背景下,仍有必要要求领导干部互称“同志”。之所以历经多年,“老板”、“老大”、“兄弟”等“江湖称谓”屡禁不止,就源于个别领导干部觉得这样的称呼满足了其对财富、权力的心理需求。“强调互称‘同志’,有利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

官场称谓演变史

官场称谓可能是我们的一道独特风景。记得早些年中央发文说应该互称“同志”,但无人理睬。如今称呼有官衔的人大抵是姓氏再加上官衔的头一个字,大量的影视作品包括主旋

律的,都是这么个叫法。

官场称谓可能是我们的一道独特风景。记得早些年中央发文说应该互称“同志”,但无人理睬。如今称呼有官衔的人大抵是姓氏再加上官衔的头一个字,比如,厅长叫×厅,院长叫×院,检察长叫×检,大队长叫×大,有意思的是,粤东地方叫主任为×主,听着真是别扭。并且,这种不理睬是公开的,大量的影视作品包括主旋律的,都是这么个叫法。

称谓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笔者大学读人类学的时候,“亲属称谓”还是一个学习重点。亲属之外,怎么叫,也大有讲究。汉高祖刘邦视群臣如奴仆,至张良,必称其字曰“子房”而不直呼其名,这就是高看一眼的意思。宋真宗初继位,每见吕端则肃然起敬,也是“未尝名呼,或以字呼”。而称呼官衔在唐朝可能是一种礼遇。比如司徒、岐国公杜佑《(通典》作者),想退休了,“诏不许,但令三五日一入中书,平章政事。每入奏事,宪宗优礼之,不名,常呼司徒”。又如宰相裴垍,宪宗也是“在禁中常以官呼垍而不名”。

唐朝民间称呼官衔肯定是非常普遍的,从唐诗标题中便不难窥其端倪。王勃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其杜姓朋友从长安外放到蜀州做县尉,“少府”即当时县尉的通称。杜审言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陆丞即陆姓晋陵郡丞。孟浩然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是遥寄张九龄。李白有《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卢虚舟为殿中

侍御史、校书为秘书省校书郎的简称。杜甫有《房兵曹胡马诗》、《短歌行赠王郎司直》,兵曹和司直也都是官名。如此等等,随手抽一册《全唐诗》(中华书局版),就会发现数不胜数。再有,杜甫不过当了几天校检工部员外郎,也就是个工程监理的角色,当时却每以“杜工部”呼之,连杜甫的文集亦叫《杜工部集》。孙悟空的事迹也主要发生在唐朝,众所周知他的正式官衔叫弼马温,还是玉帝封的呢,但人们何以不叫他孙弼或孙弼马?无他,他以为这个官衔“大无极”,原来却是“不入流”,真是“活活的羞杀人(猴?)”。因此,人们叫他自封的孙大圣,该是充分尊重猴意的结果。

梁章钜《浪迹丛谈》里,参将庄虞山对他讲了个近似笑话的故事。庄说他到京觐见皇上,差点儿误事。皇上问,你从江南来,“可见过蒋攸銛?”他说没见过。问了三次都这么答,皇上恼了:“汝太糊涂!岂有江南武官来京,而不向江南总督辞行者乎?”庄虞山赶快说有啊有啊,有辞行啊,这时“上容稍霁,数语毕即出”,而他已经“浑身汗透矣”。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蒋攸銛就是江南总督,而庄虞山“只晓得江南总督,或蒋中堂,他从来没有名帖拜我,我又未尝请他写过一联一扇,哪知什么蒋攸先蒋攸后乎?”庄虞山根本没留意总督叫什么名字,显见平时他们只称呼官衔,名字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清朝乾隆时还有这么件事。常州某太守有天上街,“闻途人有直呼其名者”,这可不得了了,太守“大怒,饬役锁拏”,且“絏

之回署,系于狱”。时相国刘纶正在家乡休养,知道了这件事。有天太守前来拜谒,刘纶就告诉他,“此地愚民不谙体制,我有时外出”,人家也都直接叫我的名字,刘纶刘纶的,“亦听之耳”。太守知道是在说他,回到衙门就把那人放了。在太守耳里,要听到官衔才舒坦吧。

×厅×处之外,如今官场上还喜欢称自己的上司为老板,听不惯者以为市场经济腐蚀了人心。实际上,田家英他们当年即称毛泽东为老板。如陈岩《往事丹青》说到:他当学徒时所在的悦雅堂有次下户采购到一套《三希堂法帖》,三十六本分装四个箱子,一色的楠木面,楠木箱。正赶上田秘书在,他看了看说:“等定了价,给老板送去。”陈岩解释,他们称毛主席“老板”,毛主席身边的人都这样叫。一个小学徒都知道得这么清楚,想来这种称呼在当时何等自然而然,决没有内部通行、注意回避外人的意思。

古代官场如何称谓自己

皇帝的自我称谓:

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但楚王多自称“不谷”。而较弱的诸侯自称“孤”。战国七雄虽自僭号称王,仍自称“寡人”,而不用周天子专用的自称“予一人”。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

王(如汉王刘邦)等,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如齐王韩信)都自称寡人,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

东汉末年,群雄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自称“孤”不称“寡人”。

北魏、北周、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而枭雄如尔朱荣、高欢自称为孤。

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如唐朝诸侯军阀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对抗朝廷,各自称王,盟主朱滔自称孤,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唐顺宗为太子时自称寡人。五代郭威未称帝前自称寡人。

“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皇后及皇太后的自称:

皇后在皇帝面前一般称自己为“臣妾 ”、“妾身”,也有称“本宫”的。古代皇城中有很多宫殿,只要是一个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比如,太子叫“东宫”,可自称本宫,皇后可自称本宫,还有一些人,只要是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但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会自称“本宫”的,因为在中国的古代,身份地位是分得很清楚。皇后对皇太后自称可以随皇帝称儿臣、臣媳(王妃用的更多一点)、臣妾、妾身。在清王朝,包括太妃在内的所有后妃一律对皇太后自称为奴才。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

怜之人,无夫之哀。皇帝在世之时,皇后是无论如何不能称“哀家”的。另外,如果不是贵为皇后或太后,也是无论如何不能称“哀家”的。

皇太后自称“哀家”而哀家则是因为死了丈夫,自己只不过是“先帝”留下来了人而已,所以悲哀“先帝”的意思。而皇后决不会这样自称,对皇帝多称妾,妾某氏,对臣子则直接称我。

朝廷大臣的自我称谓:

大臣在帝王前的自称臣,“卑职”“小人”也是古代下级对上级的自称,大臣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满人官员对皇上称奴才。汉人官员对皇上称微臣或臣。清朝时在关外是奴隶制度,他的臣属称自己为奴才,意思是自己的一切都属于主子,入关后,接受了汉臣,但只是接受了汉人的思想,臣和奴才,其实是封建制和奴隶制的不同称谓罢了。年长资深大臣在皇帝面前的自称为老夫。 其他人员的自我称谓:

皇太子与诸王子,平时多用“我”或者“吾”以自称,对皇

帝或者皇后在正式场合时可用“儿臣”,对下人可用“小王”。嫔妃自称“妾”或“贱妾”、“小妾”等,太监自称“杂家”,太监和后妃在皇帝面前也称自己为“奴婢”。在唐代,皇太后下制令时,自称“予”,在便殿见群臣时,则称“吾”,很多时候也用“我”。公主在皇帝面前称自己为“吾”或者“我”。大将自称“某家”、百姓在官前的自称是小人。鲁智深自称“洒家”;皇上称大臣“爱卿”;和尚自称“贫僧”、老方丈自称“老纳”。 女子在男性前的自称奴家,读书人在比自己早取功名的人前的自称晚生。古人还常常把自己自谦为鄙人、敝人,愚,等。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愚老,老人自谦之词;愚臣,大臣对君主自称的谦词;愚意,对自己意见的谦称;愚怀,谦指己见。

古人在官场上如何称呼上级的

我们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时候不难发现,古人对上级的称呼有所区别的。对皇上称作陛下,对王子称作殿下,对宰相称为阁下。还有对不同官位称谓阁下、麾下、足下等。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都是古人对上的尊称。这四种称呼意思是:我不敢看你的脸,因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

陛下:见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脸,我只敢看你的台陛之下——大家知道皇帝的龙椅,就是那个宝座有一个台,台上面有台阶,那个台阶叫陛;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殿下:见到太子或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看你的宫殿之下;殿下,原指殿阶之下,后来成为中国对皇族成员的尊称,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阁下:见到宰相,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敢看你的楼阁之下;阁下是旧时对一般人的尊称。常用于书信当中。原意也是由于亲朋同辈间互相见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在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的,后来逐渐演变为

对挚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足下:见到尊贵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敢看你的脚下,就是低头的意思。权在足下,就看足下的这个足往哪边走,这叫做举足轻重,你这一抬脚就有分量。足下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足下:意为“您”。相传晋公子重耳烧山逼介之推出山,不料介之推却抱着一棵大树烧死。晋文公砍下大树做了木履穿在脚下,平时总是看着脚下的木履说:“悲乎,足下!”

除此之外,还有麾下、旗下、膝下、手下、部下等称呼。

麾下是对将帅的尊称。麾,本是指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麾下,谓在将帅旗之下。喻指在有权势者的手下。 旗下,旗帜下面。清代指八旗之下,也借指八旗。现在使用旗下,是指一个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叫做这个公司的旗下公司,有隶属关系。

部下,军队中被统率的人,部属,下级。

手下,指领导所属管辖范围之内的全体成员。另有手中(如手下还有些零活儿)、手边(如东西不在手下)、下手时(如手下留情)、指施展出来的技艺(如手下败将)。 膝下,指人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后来借指父母,有亲切之意。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

古代官场为何称大人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行第”。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刺使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的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同样,对于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

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也是称呼其为“某卿”。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亦自称“儿”同常时一样。

例如,像郭子仪这样地位的人,对给他家修墙的工人讲话时,自称为“某”,而工人回话是也自称为“某”。另外,百姓见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这可见于明皇逃难时和一蓍老的对话,以及德宗出巡时与一农民之谈话。此外,还有我不能十分确定的一点,就是唐代诸王的世子,如果没有另外封号的如何称呼,我疑心是也称为“某太子”的。在《全唐文》中,有“汲太子妃”的文章;而在《旧唐书·肃宗本纪》中,述说肃宗改名字的原因时,讲到肃宗名字从“绍”改为“亨”是因为:“绍”字与宋太子同名。

宋代称谓和排行

古代各朝的称谓变迁颇大。何心先生归纳了小说中的许多称谓,全不见如今影视剧套用的如小姐、老爷、大人之类。若对照一下元杂剧,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李庆安称王闰香为“小姐”,他与公人称钱大尹为“大人”。《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中张千对钱大尹说:“报的老爷得知。”但元时百姓或下属称官长为“大人”,又与后世在官场中同僚互称“大人”,有所区别。如今影视剧中套用的一些称谓大致始于元杂剧。

中国历代主要官职称谓

宰 相 我国封建社会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意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

丞 相 官名。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太 尉 官名。秦时的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汉初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又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代废。

御史大夫 官名。秦朝时始设,其位相当于副丞相。

侍 郎 官名。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

郎 中 官名。始设于秦,在宫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

卿 古代高级官员或爵位的称谓。

三阊大夫 官名。战国时楚国的三阊大夫,以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事。

将 军 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率军队,始有将军的称呼。后用于都督军事的武官。

大将军 官名。战国时始置,汉代沿置,掌统征战,是将军最高称号。

太 师 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加官,仅示荣宠而无实职。太师还是辅导太子的官,称太子太师。

太 傅 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师。西汉时把辅导太子的官称为太子太傅。

司 马 官名。西周时始设。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代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隋、唐以后,司马地位有所削减。

巡 抚 官名。始置于明太祖朱元璋,职能同于中央官员巡抚地方的\"钦差大臣\"。

总 督 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

都 督 汉末始设。三国时都督为率兵打仗的将帅,魏晋以后,都督成了驻地的刺史,成了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提 督 清朝官居要职。一种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掌科举大权;一种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

钦差大臣 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临时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钦差大臣。

节度使 官名,武将统兵出战称总管,无事时镇守边地则称大都督。唐代,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大,形成所谓\"藩镇割据\"。

少 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 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上 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 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 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大 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太 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侍 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讳即是侍中。

郎 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 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 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都 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刺 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 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校 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提 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知 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 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 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

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