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止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早在几千年前,桃已进入人们的生活。(资料图)
上文,出自《诗经·国风》。诗文的要旨,是以桃树枝叶的茂密、
果实的丰硕来表达对新郎新娘美满婚姻的祝福。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桃树已进入人们的生活。
在中国文化里,“桃”一直是个重要的符号:某人走了“桃花运”、向往“桃花源”的生活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中“桃”所代表的“福寿”、“驱邪”等意义,以及其在道教养生中的药用价值,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人。
寿桃
先看《西游记》中《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一章里作者如何写桃:
“夭夭灼灼,棵棵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树,棵棵株株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时开时结千年熟,无夏无冬万载迟。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
凝烟肌带绿,映日显丹姿。树下奇葩并异卉,四时不谢色齐齐。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不是玄都凡俗种,瑶池王母自栽培。”
“夭夭灼灼花盈树,棵棵株株果压枝”,显然出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此句可谓是道尽蟠桃园里“硕果累累”的盛景。而后大圣醉酒的地方,便是西王母庆寿的“蟠桃宴”。
大圣醉酒“蟠桃宴”。(资料图)
在民间传说中,农历三月三是王母的寿辰。这一天,王母会宴请众仙赴瑶池赴宴。故事中,参加宴会的神仙有:
“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如此重要的宴会却单单少了“齐天大圣”,猴子岂能不恼?
蟠桃作为仙果,有“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之妙,自然成为宴会的重要果品。
蟠桃,以及后来提到的老君金丹,人参果,都是仙家益寿延年的仙品。桃,在生活中也自然成为“长寿”的象征。
桃在生活中成为“长寿”的象征。(资料图)
道教“福禄寿”三星中“寿星”的形象,常是手捧仙桃。桃子作
为长寿果,已成为众多人追求长生的一种寄托。
桃核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有一门名为“核雕”的工艺。核雕,顾名思义是指“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
最早的核雕,材料来源于桃核。桃核之所以被人们作为这门工艺的首选材料,因认为桃核有辟邪的作用。
人们将桃核制作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可谓是爱不释手。核雕的艺术的创作,常以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物、生肖动物等。
人们认为桃核有辟邪的作用。(资料图)
明代核雕,开先河者是“虞山派微雕”创始人王毅的“桃核舟”。关于王毅的名字大家可能没有太多印象,但中学的一篇《核舟记》一定不会陌生: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曾经作为中学课本的《核舟记》记录了王毅的精湛的雕工,而这一作品所用的材料正是桃核。
避邪趋害
桃木又名“仙木”、“降龙木”、“鬼怵木”。古人认为:“桃木,五木之精也,故压服邪气者也,桃木之精生在鬼门,制御百鬼”,即桃木有避邪趋害的作用。
《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茆执戈,(鬼)恶之也。”
桃木剑(资料图)
《庄子》:“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
《风俗通义》:“腊除夕饰桃人……葵以卫凶。”除此之外,将桃木削成人形也可辟邪。《辞源》载:“古时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汉时,刻桃印挂于户懋,称为桃印。”
之后的桃板、桃符,到演化出的春联、门神等,都源于桃木可驱邪避害。道教法器中,桃木剑也被认为有镇宅、纳福、辟邪、招财等作用。
沐浴养生
在道教养生功法中,药浴是重要的养生方式。在常见的药浴中,调配香汤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沐浴身心经》中,有一味“五香汤”的介绍:“五香者,一者白芷,能去三尸;二者桃皮,能避邪气;三者柏叶,能降真仙;四者零陵,能集灵圣;五者青木香,能消秽召真。此之五香,有斯五德。
用药用价值来看:白芷,气芳香,有避邪和去三尸的作用。桃皮,气味芳香,有醒脑作用,除此之外也有辟邪之用。
柏叶,可轻身益气。零陵香,治伤寒、感冒头痛。青木香,平肝止痛,解毒消肿。调配香汤者,通过对各类植物的药用功效的调配,调制出各类香汤。药浴,则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这么来看,桃可谓是全身是宝。人们在其驱邪避害的作用之外,通过对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并在艺术领域进行开拓,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桃文化。
并随着道教的文化体系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特定的文化符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